白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形状(白细胞辨别显微镜)

海潮机械 2023-01-07 01:27 编辑:admin 103阅读

1. 白细胞辨别显微镜

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年人每立方毫米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男子为500万个左右,女子平均为420万个左右;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5000--10000个;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每立方毫米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为10万--30万个。

因此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的一种血细胞是血小板,因为血小板的个体小、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小;在三种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因此显微镜视野中最多的是红细胞。

2. 白细胞分类显微镜

红细胞直径6-9.5μm,平均7.2μm,呈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1.0μm),周缘较厚(2.0μm),故在血涂片标本中呈中央染色较浅、周缘较深,无细胞核。

血小板红骨髓巨核细胞细胞质的脱落物,本身不是细胞。正常数值为10万~30万/μ1。它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故无细胞核,表面有完整的细胞膜。血小板体积甚小,直径2~4μm,呈双凸扁盘状;当受到机械或化学刺激时,则伸出突起,呈不规则形。在血涂片中,血小板常呈多角形,聚集成群。血小板中央部分有着蓝紫色的颗粒,称颗粒区;周边部呈均质浅蓝色,称透明区。

白细胞是无色有核的血细胞,在血液中一般呈球形,根据形态差异可分为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

颗粒白细胞:颗粒白细胞(粒细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颗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种颗粒白细胞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无颗粒白细胞:无颗粒白细胞无细胞质颗粒,但有圆形细胞核,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瑞氏染色外周血五种白细胞形态特征:

细胞类型 大小(µm) 外形 细胞核 细胞质 核形 染色质 着色 颗粒

中性杆状核料细胞 10~15 圆形 弯曲呈腊肠样,两端钝圆 深紫红色粗糙 淡橘红色 量多,细小,均匀布满胞质,浅紫红色

中性分叶核料细胞 10~15 圆形 分为2~5叶,以3叶为多 深紫红色粗糙 淡橘红色 量多,细小,均匀布满胞质,浅紫红色

嗜酸性粒细胞 11~16 圆形 分为2叶,呈眼镜样 深紫红色粗糙 淡橘红色 量多粗大,圆而均匀,充满胞质,鲜橘红色

嗜碱性粒细胞 10~12 圆形 核结构不清,分叶不明显 粗而不匀 淡橘红色 量少,大小和分布不均,常覆盖核上,蓝黑色

淋巴细胞 15 圆形或椭圆形 圆形或椭圆形,着边 深紫红色块粗糙 透明淡蓝色 小淋巴细胞一般无颗粒,大淋巴细胞可有少量粗大不均匀,深紫红色颗粒

单核细胞 10~20 圆形或不规则形 不规则形,肾形,马蹄形,或扭曲折叠 淡紫红色,细致疏松呈网状 淡灰蓝色 量多细小,灰尘样紫红色颗粒弥散分布于胞质中

3. 显微镜观察白细胞图片

大光圈,因为你要看清细胞结构,就必须选用高倍物镜(目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会越暗,所以选择大光圈。

4. 白细胞 显微镜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最少的是白细胞。

形态最大的是红细胞,形态最小的是白细胞。

5. 白细胞显微镜图片

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血浆组成。

正常的血液如果不经过稀释和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放大1000倍以内就应该是一堆红的的球球或者飞盘堆在一起的样子,在显微镜下是看不到流动的血液,只能看到红细胞堆在一起。因为血液离体后会很快发生变质、凝集。而且观察血细胞是要把血液做成涂片才能看的。

6. 显微镜 白细胞

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血浆组成。正常的血液如果不经过稀释和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放大1000倍以内就应该是一堆红的的球球或者飞盘堆在一起的样子,在显微镜下是看不到流动的血液,只能看到红细胞堆在一起。因为血液离体后会很快发生变质、凝集。而且观察血细胞是要把血液做成涂片才能看的。

7. 白细胞显微镜分类

临检项目有:

  1、血液一般检查

  检查项目:全血细胞分析(23项指标)、白细胞显微镜分类、网织 RBC计数、血沉、血型、嗜酸细胞  计数等。

  检查目的:常规检查,各种贫血及血液病筛查,健康体检等。

  2、血液寄生虫检查

  检查项目:疟原虫检查、微丝蚴检查。

  检查目的:检查血液内有无寄生虫。

  3、尿液检查

  检查项目:尿液分析〔尿10项指标)、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尿畸形RBC显微镜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  量、尿阿迪氏计数、尿乳糜试验、尿卟啉、尿本-周氏蛋白检查等。

  检查目的:诊断各种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泌尿系感染,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

  4、粪便检查

  检查项目:大便常规、粪潜血。

  检查目的:胃肠道疾病的检查及消化道肿瘤的筛查。

  5、体液及脑脊液检查

  检查项目:胸、腹水常规,脑脊液常规。

  检查目的:胸腔、腹腔积液的性质鉴别及脑膜疾病的协助诊断。

  6、血栓性疾病检查

  检查项目:血液流变学检查;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还原粘度。血液高凝状态检查;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浆D -二聚体测定。 DIC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3P试 验、D-二聚体测定。抗凝治疗效果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口服抗凝药物剂量

  检查目的:中老年人定期健康体检,协助诊断血栓性病。

  7、G-6PD酶缺乏检查

  检查项目:G-6-PD活性测定、MHb。

  检查目的:诊断G-6-PD酶缺乏疾病。

  8、地贫疾病检查

  检查项目:Hb电泳、HbF、HbA2、 RBC包涵体。

  检查目的:协助诊断地中海贫血。

  9、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检查

  检查项目:酸溶血、糖水试验、热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