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信号发生器(浪涌信号发生器工作原理)

海潮机械 2023-01-24 21:23 编辑:admin 202阅读

1. 浪涌信号发生器工作原理

浪涌的产生原理

1、电力系统开关瞬态①主要的电力系统切换骚扰,例如电容器的切换;②配电系统中较小的局部开关动作或负载变化;③与开关器件(如晶闸管)相关联的谐振现象;④各种系统故障,例如设备组合对接地系统的短路和电弧故障。2、雷电的瞬态①直击雷,它击于外部电路,注入的大电流流过接地电阻或外部电路阻抗而产生的电压;②间接雷(即云层之间或云层中的雷击或击于附近物体的雷击产生的电磁场)它在建筑物内、外导体上产生感应电压和电流;③附近直接对地放电的雷电电流,当它耦合到设备组合接地系统的公共路径时产生感应电压。3、雷电等级划分

①LPZ 0A区: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和导走全部雷电流;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②LPZ 0B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直接雷击,但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③LPZ 1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流经各导体的电流比LPZ 0B区更小;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可能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④LPZ 2后续防雷区:当需要进一步减小流入的电流和电磁场强度时,应增设后续防雷区,并按照需要保护的对象所要求的环境区选择后续防雷区的要求条件。

2. 浪涌发生器原理图

浪涌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R1、C1、D1以及R2、C2、D2构成的是尖峰脉冲吸收电路。

目的是为了防止Q1截止时,开关变压器一次侧产生的反向电动势(极性:上负下正)将Q1击穿。

因为开关变压器二次侧输出的交流信号频率很高40KHz以上,这要求整流二极管的开关速度必须要足够高才行,一般开关电源的整流电路采用一个快恢复二极管进行半波整流,降低整流二极管的开关损耗,而快恢复二极管的正向压降较大,如果采用桥式整流,二级管的压降会增倍,二极管的功耗会增多。

3. 浪涌信号发生器工作原理图解

1、做电源端口浪涌时,加入电容耦合是为了防止对电器的干扰,同时也滤除负荷端电器产生的杂波电压信号。

2、电容耦合:又称电场耦合或静电耦合,是由于分布电容的存在而产生的一种耦合方式。耦合是指信号由第一级向第二级传递的过程,一般不加注明时往往是指交流耦合。

3、浪涌也叫突波,顾名思义就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本质上讲,浪涌是发生在仅仅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一种剧烈脉冲。可能引起浪涌的原因有:重型设备、短路、电源切换或大型发动机。

而含有浪涌阻绝装置的产品可以有效地吸收突发的巨大能量,以保护连接设备免于受损。

4. 信号浪涌保护器原理图

浪涌保护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主要作用是抑制过大的电流对线路造成伤害。

浪涌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电压开关型SPD,在没有瞬时过电压时呈现高阻抗,一旦响应雷电瞬时过电压,其阻抗就突变为低阻抗,允许雷电流通过,也被称为“短路开关型SPD”;限压型SPD,当没有瞬时过电压时,为高阻抗,但随电涌电流和电压的增加,其阻抗会不断减小,其电流电压特性为强烈非线性,有时被称为“钳压型SPD”;组合型SPD,由电压开关型组件和限压型组件组合而成,可以显示为电压开关型或限压型或两者兼有的特性,这决定于所加电压的特性。

5. 浪涌脉冲发生器原理

几种浪涌抑制器的工作原理

  1.开关型:其工作原理是当没有瞬时过电压时呈现为高阻抗,但一旦响应雷电瞬时过电压时,其阻抗就突变为低值,允许雷电流通过。用作此类装置时器件有:放电间隙、气体放电管、闸流晶体管等。

  2.限压型:其工作原理是当没有瞬时过电压时为高阻扰,但随电涌电流和电压的增加其阻抗会不断减小,其电流电压特性为强烈非线性。用作此类装置的器件有:氧化锌、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雪崩二极管等。

  3.分流型:与被保护的设备并联,对雷电脉冲呈现为低阻抗,而对正常工作频率呈现为高阻抗。

  4. 扼流型:与被保护的设备串联,对雷电脉冲呈现为高阻抗,而对正常的工作频率呈现为低阻抗。

  用作此类装置的器件有:扼流线圈、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1/4波长短路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