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衬胶隔膜阀工作原理
隔膜阀的结构形式与一般阀门大不相同,是一种新型的阀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截断阀,它的启闭件是一块用软质材料制成的隔膜,把阀体内腔与阀盖内腔及驱动部件隔开,现广泛使用在各个领域。
常用的隔膜阀有衬胶隔膜阀、衬氟隔膜阀、无衬里隔膜阀、塑料隔膜阀。隔膜阀是在阀体和阀盖内装有一挠性隔膜或组合隔膜,其关闭件是与隔膜相连接的一种压缩装置。阀座可以是堰形,也可以是直通流道的管壁。隔膜阀的优点是其操纵机构与介质通路隔开,不但保证了工作介质的纯净,同时也防止管路中介质冲击操纵机构工作部件的可能性。此外,阀杆处不需要采用任何形式的单独密封,除非在控制有害介质中作为安全设施使用。隔膜阀中,由于工作介质接触的仅仅是隔膜和阀体,二者均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材料,因此该阀能理想地控制多种工作介质,尤其适合带有化学腐蚀性或悬浮颗粒的介质。隔膜阀的工作温度通常受隔膜和阀体衬里所使用材料的限制,它的工作温度范围大约为-50~175℃。隔膜阀结构简单,只由阀体、膜片和阀头组合件三个主要部件构成。该阀易于快速拆卸和维修,更换隔膜可以在现场及短时间内完成。
2. 手动隔膜阀的工作原理
ckd气动隔膜阀工作原理:
ckd气动隔膜阀是由隔膜阀和气动执行机构两部分组成。它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实现流体介质流量对工艺管道的调节。
3. 汽机隔膜阀工作原理
三通隔膜阀膜片产品适用于无菌工况过程。当阀门关闭时,支撑膜片的压力垫朝阀体上的密封面移动。当压力板移动时,膜片弯曲,推向阀体中心的阀座区域,因此关闭了通向阀体的流体路径,阀体和压力板的相互关系,防止了膜片的挤压,也可以通过控制器和电磁阀控制。
4. 隔膜点胶阀
第一道工序:正负极匀浆车间
这个车间的作用是将严格计算配比的正负极所用的材料在匀浆罐里充分搅拌均匀,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粉尘,以防止粉尘对电池一致性产生影响,其粉尘管控水平相当于医药级别。
第二道工序:涂布车间
涂布车间会将搅拌好的浆料均匀附着在铝箔上,然后在使用专用油加温的烘箱内进行悬浮烘干,其目的是避免浆料流动,保证附着均匀。这也是保证电池成品性能一致性的重要环节。
第三道工序:碾压车间
在碾压车间里,通过压力为50吨左右的辊将附着有正负极材料的铝箔进行碾压,一方面让涂覆的材料更紧密,提升能量密度,保证厚度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管控粉尘和湿度。遗憾的是,由于目前国内材料在热稳定性上还与国外的材料有一定的差距,为了保证安全和达到更好的性能,比克目前采用的均为进口原材料。
第四道工序:正负极分切
将碾压后的铝箔根据需要生产电池的尺寸进行分切,并充分管控毛刺(显微镜下可见)的产生,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毛刺扎穿隔膜,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分切车间的分切速度为每分钟60米。
第五道工序:正极片烘烤
分切完成后,需要进一步处理极片里的水分,水分过多会影响电池性能,水分过少会产生掉粉,同样影响性能。所以,这个车间的作用就在于让正极材料与基体间以最少的水分和谐相处。
第六道工序:卷绕机车间
一定长度的极片烘烤后被加上白色的隔膜后在这里缠绕成卷芯。由于负极需要包裹正极,中间还有隔膜,而正负极极片的差又要控制在零点几毫米内(零点几毫米内完成负极包裹正极与隔膜),因此,这里的自动化程度和精度进一步提高。目前的卷绕机速度为2秒/个。
第七道工序:装配线
这里是我们参观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已经完全可以做成关灯车间,完全不需要认为干预,其每分钟的装配量为130颗电池。据悉,这里是比克电池的第二代装配车间,第一代车间的装配量为每分钟60颗,预计在年底投入使用的新车间是第三代装配线,其装配量为每分钟220颗。
第八道工序:注液
这一车间也采用了无人操作的设计,主要是将电解液注入装配好的电池内,通过全自动的注液、称重来控制电解液注入量。如果电解液注入量过大,会导致电池发热甚至直接失效,如果注入量过小,则又影响电池的循环性。
第九道工序:正极帽盖焊接封口
将注液后的电池加上帽盖后进行焊接封口,虽然程序叫封口,但其实每个电芯在帽盖上都会设计一个安全阀,当电池发热量过大时,电芯上的安全阀会打开泄压,防止单颗电芯的故障影响电池模组甚至整个电池包和车辆的安全。至此,其实一颗电芯的生产就算完毕了,但由于动力电池的特殊性,这里还要增加一道工序。
第十道工序:喷码装盘
在这里,每颗电芯都会产生唯一身份证号码。日后如果出现故障,只要通过扫码就可以看到这颗电池的所有信息,谁家提供的原材料,在哪条生产线生产,生产过程中的一切环节都能做到有据可查,有可追溯性达到了100%。
5. 液动隔膜阀工作原理
闸阀:流阻小,启闭省力,开启时间长,可在介质双向流动情况下使用,没有方向性,主要起切断作用,闸阀只能作全开和全关,不能作调节和节流。
闭合原理:闸板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密合阻止介质流过, 并依靠顶模、弹簧或闸板的模形, 增强密封效果。
分类 :按密封面配置可分为楔式闸板式闸阀和平行闸板式闸阀,楔式闸板式闸阀又可分为:单闸极式、双闸板式和弹性闸板式;平行闸板式闸阀可分为单闸板式和双闸板式。按阀杆的螺纹位置划分,可分为明杆闸阀和暗杆闸阀两种。
截止阀:工作行程小,启闭时间短,开闭过程中密封面之间摩擦力小,比较耐用,制造容易,维修方便;只允许介质单向流动,安装时有方向性;启闭力大,流阻大,长期运行时密封可靠性不强。只适用于全开和全关,不允许作调节和节流。
闭合原理:依靠阀杠压力使阀瓣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紧密贴合, 阻止介质流通。它的启闭件是塞形阀瓣,密封面呈平面或锥面,阀瓣沿流体的中心线作直线运动。
分类 : 直通式、直角式及直流式斜截止阀。阀杆运动有升降杆式(阀杆升降,手轮不升降)和升降旋转杆式(手轮与阀杆一起旋转升降,螺母置于阀体)。
通常所说的考克指的一般就是管路截止阀。
球阀:密封可靠,结构简单,体积小,维修方便,流阻小,密封面与球面常在闭合状态不易被冲蚀;使用温度不高;一般用来切断或者改变介质流动方向,具有很好的调节功能。
工作原理:靠旋转阀恋来使阀门畅通或闭塞。
球阀按结构分两类, 一是浮动球式, 二是固定球式;按驱动形式分为气动球阀、电动球阀等。
止回阀:介质单向流动,安装有方向性要求;
工作原理:在一个方向流动的流体压力作用下,阀瓣打开;流体反方向流动时,由流体压力和阀瓣的自重使阀瓣与阀座贴合,从面切断流动
分类:止回阀按结构划分,可分为升降式止回阀、旋启式止回阀和蝶式止回阀三种。升降式止回阀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旋启式止回阀分为单瓣式、双瓣式和多瓣式三种。蝶式止回阀为直通式。
蝶阀:结构简单,开闭迅速,流阻小,操作省力;调节性能好,使用压力和温度范围小,切断和节流都能用。
工作原理:关闭件(阀瓣或蝶板)为圆盘,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
分类:蝶阀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偏置板式、垂直板式、斜板式和杠杆式。按密封形式可分为较密封型和硬密封型两种。软密封型一般采用橡胶环密封,硬密封型通常采用金属环密封。按连接型式可分为法兰连接和对夹式连接;按传动方式可分为手动、齿轮传动、气动、液动和电动几种
旋塞阀:结构简单, 外形尺寸小, 操作时只须旋转90度, 流体阻力也不大;开关费力 , 密封面容易磨损, 高温时容易卡住, 不适宜于调节流量。主要用于切断、分配和改变介质流向,不能用作节流。
工作原理:依靠旋塞体绕阀体中心线旋转, 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目的
其他:隔膜阀、节流阀等
旋塞阀 , 也叫旋塞、转心门。它的种类很多, 有直通式、 三通式和四通式。
安全阀:开启压力,是安全阀瓣在运行条件下开始升起时的介质压力;排放压力是阀瓣达到规定开启高度时进口侧的压力;回座压力是安全阀排放后,阀瓣重新压紧阀座,介质停止排出时的进口压力,一般要求它至少为工作压力的的80%,上限以不产生阀瓣频繁跳动为宜。
减压阀:安装有方向性要求,通过节流实现减压目的
工作原理:通过改变节流面积,使流速及流体的动能改变,造成不同的压力损失,从而达到减压目的,然后依靠控制与调节系统的调节,使阀后压力的波动与弹簧的张力相平衡,使减压阀出口压力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保护恒定。减压阀的工作原理可以理解为入口压力+出口压力=弹簧力,通过控制减压阀内截流口的开度大小来控制出口处的压力,开度越小,液体通过截流口的液阻越小,压力损失越小,出口压力越大,反之则出口压力越小。
分类:按动作原理分为直接作用减压阀和先导式减压阀。前者是利用出口压力的变化直接控制阀瓣的运动;后者有导阀和主阀组成,出口压力的变化通过导阀放大来控制主阀瓣的运动。按结构形式可分为膜片式、弹簧薄膜式、活塞式、杠杆式和波纹管式;按阀座数量可分为单座式和双座式;按阀瓣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正作用式和反作用式。
6. 隔膜单向阀原理
1、制动助力泵,俗称刹车助力泵,是在制动过程中,控制进入助力泵的真空,使膜片移动,并通过联运装置利用膜片上的推杆协助人力去踩动和推动制动踏板,从而对驾驶员踩踏板的力产生放大的效果;
2、真空助力泵的工作原理刹车助力泵利用发动机工作时吸入空气这一原理,造成助力器的一侧真空,相对于另一侧正常空气压力产生压力差,利用这压力差来加强制动推力。即使膜片两边只有很小的压力差,由于膜片的面积很大,仍可以产生很大的推力推动膜片向压力小的一端运动;
3、在工作的状态下,推杆回位弹簧使得制动踏板处于初始位置,此时,真空管与真空助力器连接位置的单向阀处于打开的状态,在助力器内部,隔膜将其分为真空气室和应用气室,这两个气室相互间可连通,在大多数时间里二者都与外界隔绝,通过有两个阀门装置可以实现气室与大气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