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齿轮轴(齿轮泵齿轮轴图纸)

海潮机械 2023-01-03 19:10 编辑:admin 283阅读

1. 齿轮泵齿轮轴图纸

齿轮精度等级:

1、齿轮精度主要是控制齿轮在运转时齿轮之间传递的精度,比如:传动的平稳性、瞬时速度的波动性、若有交变的反向运行,其齿侧隙是否达到最小,如果有冲击载荷,应该稍微提高精度,从而减少冲击载荷带给齿轮的破坏。

2、如果以上这些设计要求比较高,则齿轮精度也就要定得稍高一点,反之可以定得底一点

3、但是,齿轮精度定得过高,会上升加工成本,需要综合平衡

4、你上面的参数基本上属于比较常用的齿轮,其精度可以定为:7FL,或者7—6—6GM精度标注的解释:

7FL: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精度同为7级,齿厚的上偏差为 F 级,齿厚的下偏差为 L 级

7—6—6GM:齿轮的第一组公差带精度为7级,齿轮的第二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轮的第三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厚的上偏差为 G 级,齿厚的下偏差为 M 级

5、对于齿轮精度是没有什么计算公式的,因为不需要计算,是查手册得来的。

6、精度等级的确定是工程师综合分析的结果,传动要求精密、或者是高负载、交变负载……就将精度等级定高一点

7、精度等级有5、6、7、8、9、10级,数值越小精度越高

8、(齿厚)偏差等级也是设计者综合具体工况给出的等级,精密传动给高一点,一般机械给低一点,闭式传动给高一点,开式传动给低一点。

9、(齿厚)偏差等级有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R 、 S 级, C 级间隙最大, S 级间隙最小。

10、不管是精度等级,还是偏差等级,定得越高,加工成本也越高,需要综合分析之后再具体的给出一个恰当的精度等级和偏差等级。

11、对于齿轮的常规检验项目,分为3组检验项目,分别如下:

12、第一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其项目包括:切向综合公差 F ’、周节累积公差 Fp 、 k 个周节累积公差 Fpk 、径向综合公差 Fi & quot ;、齿圈径向跳动公差 Fr 、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 Fw

13、第二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传递运动的平稳性、噪声、振动,其项目包括:切向一齿综合公差 f ’、基节极限偏差 fpb 、周节极限偏差 fpt 、径向一齿综合公差 fi & quot ;

14、第三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载荷分布的均匀性,其项目包括:齿向公差 F 、接触线公差 Fb 、轴向齿距极限偏差 Fpx

15、齿轮的齿坯公差的精度等级为:5、6、7、8、9、10级

16、齿轮中间的孔公差、及其形位公差:IT5、IT6、IT7、IT8级

17、齿轮轴的尺寸公差、及其形位公差:IT5、IT6、IT7

18、顶圆直径公差:IT7、IT8、IT9

19、基准面的径向跳动、基准面的端面跳动:根据直径的大小,按照5、6、7、8、9、10级查表

20、需要说明一下我给出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检验项目是比较全的,但是,在实际中,在实际的图纸上,我们列出的检验项目没有这么多,太多了不但给检验带来麻烦,还增加制造成本,所以,在图纸上只检验其中的儿项即可。

2. 齿轮泵 图纸

收集一下过来人的意见和建议给你吧。

几位机械毕业生的工作体验

岗位:机械工程师

首先说说自己,前一年半央企,年薪5w,大家天天上网玩游戏,然后觉得没意思就出来了(第三年居然分房了。。)

第二家进创业公司大坑,年薪7w左右,什么都干,也是一年半多,做到主管,公司快搞不下去了,果断走(走之前老板说给涨1.5k,我没想法)

现在这家公司月薪8k,15薪;

干了3年多,比不得大牛,但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上去;

然后机械就是你什么都要会,几个方向比较好,汽车及相关行业、小型自动化设备(就是打印机那种差不多的)、电子产品及模块化产品——这些共同特点是利润还可以

然后机械你什么都要会,基本的机加件、钣金件、塑胶件、铸件,这是基本的,然后延伸,电机控制、气液传动、传动机构等(这些都是以电机为基础的),再然后就是学会点电路、C编程,仿真、各种电子元器件、线缆,还有些乱七八糟的,比如会点工业设计等等;

罗列下好多,我都只会皮毛,其实真正重要的是英语,进了外企你就懂了!!

还有一种就是精通其中一种东西,非常精通那种,工资也会很高,但是时间呢

岗位:机械设计

说一下三线城市吧。

月薪动辄一万两万的大概都是在一二线吧。

我的家乡,属于三线上吧。东部工业城市。制造业的底子比较厚实。我是毕了业两年从外地回来的。刚开始中型国企,实习2300,转正3300,后跳槽到小私企,做自动化设备3700。

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工作十年左右4、5K,十几年,水平高一点的8、9K,上万的话基本上就是技术兼管理都特别牛的人,机械行业从设计、工艺、加工、调试安装无不精通,兼管理能力出众。所以我也觉得比较黯淡。

我现在工作五年,基本的设计工作可以独当一面,安装调试也可以应付。管理经验则没有多少。小私企基本上要求你是全能型人才,从设计到工艺到采购到加工到安装调试什么都要懂,设备安装现场能够摸起工具就能干活。很锻炼人。然而我觉得现在的工资跟我的付出不太成比例。设计本来是一个高附加值的工作,而且我所做的现场安装调试工作也比较苦累。工资反而没有一般的车间工人高,这一点让我觉得很不平衡。然而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忍耐,然后慢慢的积累,让自己更加强大,然后谋求高薪或者自立门户。

职位:机械工程博士在读

其实每个行业都有这样的问题。

我是因为相对于其他专业,比较喜欢机械。所以试图改变后两个制约。博士毕业之后,如果选择企业,那么起薪还是相对能接受的,而发展瓶颈的问题至少扫清了学历的硬杠杠。其他的就是自己比较能控制的部分了。

我认为,现在高校的机械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相对来说缺少了实践环节。我不是说高校都应该像技校或者培训班一样,但是也应该加强实践。

我从不劝人转行,也不劝人留下。我只教人去控制自己能控制的部分。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控制可控变量,实现目标。

有人说转CS,我也会说,拿出学编程的决心,把有限元和制图练熟了一样找好工作。我敢放言,绝大多数本科机械学生都没有完整的画过一个(课程要求之外的)相对复杂的机械系统。我也是本科过来的,四年里三张装配图就能毕业(机械制图课一张,课程设计一张,毕业设计一张),而且东西也都不复杂,齿轮泵,减速器什么的。就这也画不明白。有限元就更不说了,当年我们老师只要求做了个悬臂梁的分析。

既然是大一,很多事情还是有时间去控制的,我就这样跟你说,你想学东西,总是有办法的,千万别给自己找借口… 什么没有图纸可以仿照着画,没有模型可以去分析… 你有老师啊,他们有啊!

不说了,就是这样。

(画图到底重要不?其实大多数本科的水平属于没有水平…零件三维建模不等于画三维形状,装配图也不等于把零件拼起来,相互的约束关系要理解并且建模的时候要贯彻)

职位:机械设计

谢谢邀请!入行不到一年,本人是16年一211高校研究生,说实话,配不上机械工程师这一称号。现讲一下本人的经历与想法。

高考后,本想报自己喜欢的数学类或者化学类专业,可是鉴于找工作的压力以及当时毛都不懂,听信一前辈建议,报考了机械,车辆,农机,土木等工科专业,当时想毕业好找工作,最后觉得很幸运被车辆录取。现在看来,此乃人生一大失误,没有学我喜爱的专业。

之后大学四年,学习工程制图,汽车原理,课程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专业课,无疑成为我的噩梦,我人生的痛。但造化弄人,有了保研资格,当时就想着在学校再混几年,于是保研机械类专业,此乃第二大失误。失误不是指读研究生,而指我应该考985车辆工程研究生,那样出路会多不少,至少会比我现在的工作好。

之后,找工作去了一车企,当时也是没办法。本人家庭条件不好,但家人从来不给压力,还以我为骄傲,导致我养成现在安于现状,唯唯诺诺,举棋不定,谨小慎微这些性格。我现在后悔甚至痛恨自己,为什么失去了高中时的热情,失去了那时的拼搏,导致现在干什么都觉得自己不行。

进入工作岗位,车间实习8个月,忙时连续加班一到两个月,周末不休息,晚上加到9:30,这样也就到手6k多,当时天天累的像狗一样,而且这边南方车间很热,我一北方人很难以入睡,可是也坚持下了来。

现在进入技术中心做新能源方面,可是来了两个月,我基本除了熟悉熟悉二维三维画图软件,没学会什么,天天无事可干,闲的蛋疼,一周六天,不用加班,一个月到手5.5k左右。室主任以后让我做订单,电池布置,成天弄CAD图纸,以后想想都烦。

说实话,不喜欢这一行业,昨天有转行IT的想法,今天否掉,自己不适合,有了搞副业的想法,这么善变的我,明天还不知道要干什么?

以上,就是我上学到入行的一点点经历,希望给想入行的人一些参考。

眼看又要下班了

3. 齿轮泵齿轮轴零件图

转动惯量的表达式为:

若刚体的质量是连续分布的,则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可写成

(式中mi表示刚体的某个质元的质量,r表示该质元到转轴的垂直距离,ρ表示该处的密度,求和号(或积分号)遍及整个刚体。)

扩展资料

转动惯量其量值取决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及转轴的位置。刚体的转动惯量有着重要的物理意义,在科学实验、工程技术、航天、电力、机械、仪表等工业领域也是一个重要参量。

转动惯量只决定于刚体的形状、质量分布和转轴的位置,而同刚体绕轴的转动状态(如角速度的大小)无关。形状规则的匀质刚体,其转动惯量可直接用公式计算得到。

4. 齿轮油泵机械图纸

  1、电动油桶泵注意绝缘电阻,长期搁置不用的或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的电动抽液泵,使用前必须用500伏兆欧表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如绕组与电机壳间绝缘电阻小于7兆欧时,必须对绕组进行干燥处理。

  2、注意保存电动抽油泵应放于干燥,清洁和没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3、经常加脂,电动油桶泵为高速运转,润滑脂易于挥发,故必须使轴承处的润滑能保持清洁,并注意添换。

  4、电动油桶泵经常检查维修,电动油桶泵应经常检查,维修,须检查电源线:内接线,插头,开关是否良好,绝缘电阻是否正常,刷尾座是事松动,换向器与电刷接触良好,电枢绕级扩定子绕组是否是有适中断路现象,轴承及转动零件是否的损坏等等。

  5、保存好每零件和调换相同零件,在拆检电动抽油泵时,应保存好每个零件,要特别注意隔爆零件的隔爆面不能使其损伤拉毛包括绝缘衬垫及套管,如有损坏,必须调换上新的相同零件,不得采用低于原材料性能的代用材料或原有规格不符的零件,装配时应将所有零件按原先位置装好,不能遗漏。

5. 齿轮泵各零件图

当然能⑴、用六方扳手对称松开(拧松之前在端盖与泵体的结合处作上记号)并卸下泵盖上的六个螺栓,连同垫圈一一卸下。⑵、用螺丝刀轻轻沿前端盖与泵体的结合面处将端盖撬松(注意:不要撬太深,以免划伤密封面,因密封主要靠两密封面的加工精度及泵体密封面上的卸油槽来实现的),卸下前端盖,取下密封胶圈,注意观察泵内结构及零件相互位置。⑶、用手转动主动轴,根据进出油口的位置,确定输入轴齿轮工作的旋转方向;观察密封容积的大小变化情况、困油密封容积和大小变化情况,找到困油卸荷槽的位置,明确其作用。⑷、检查泵体及两齿轮厚度之差,分析三者厚度相关尺寸对保证泵性能的重要性。⑸、将端盖板拆下,从泵体中取出主、从动齿轮(取出前将主、从动齿轮与对应位置做好记号),卸下后端盖,观察被动轴轴心的通孔、润滑油的流通通道、轴承状况。⑹、用煤油或轻柴油将拆下的所有零部件进行清洗并放于容器内妥善保管,以备测量和检查

6. 齿轮泵齿轮零件图

说说不同吧:

1)齿轮泵结构更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低廉;叶片泵结构较复杂,零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叶片较易卡住,对油液的清洁程度和粘度更加敏感。

2)无可逆转设计的齿轮泵也通常可以反转,但反转后吸排口改变,且泵的安全阀不起作用;叶片泵一般不允许反转。

3)单作用叶片泵可以设计为在不变的转速下通过移动定子改变偏心距,达到变向变量的目的。总结一下:工作原理不同 齿轮----叶片输出压力不同 大 --- 小输出流量不同 小 --- 大应用领域不同 其他就说不好了。

7. 机械制图齿轮泵零件图

      区别如下:

      一、工作原理不同。

      旋转泵是依靠两个同步反向转动的转子在旋转时于进口处产生吸力而吸入所要输送的物料。

      齿轮泵是依靠并立在泵体内一对相同的齿轮运转吸进面产生负压,把液体吸进泵体内,随着液体的增多排出面产生高压,把液体喷射出泵体外。

     二、使用性能不同。

     旋转泵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使它被很多行业所需要。

     首先,使用寿命长,两个转子之间保持了一定的间隙,相互之间工作不会摩擦,没有磨损的情况出现;其次,使用范围广,可以输送高粘度、高浓度以及含有颗粒的介质;再次,转子泵是节能型产品,创新度高、泵体的运转速度低、效率高,比螺杆泵、齿轮泵至少可以节能30%;最后,旋转泵的密封牢固,泵体内可以安装夹套保温装置,可适应温度在0-250之间。

      齿轮泵的体积小,小巧灵活,零件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和保养容易;自吸性好可以利用工作时输送的液体自动的润滑泵体内部零件;泵体上安装了安全阀,在泵体的液压超过了额定压力的1.5倍时,保护阀会自动开启使泵体内的液体在泵内产生回流;泵体上安装了弹性联轴器,弥补了安装时的微小偏差,在泵体受到液压冲击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泵体内部设计了回油槽和泄油槽,可以减轻轴承在工作时承受的扭矩力。

     三、适用工况不同。

     旋转泵适用于粘度较高的液体介质,输送介质粘度为1.0cst-300000cst.多用于食品工况和日化工况。

     齿轮泵适用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和纤维、无腐蚀性、的润滑油或类似润滑油的其他液体.多用于输油系统和燃油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