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抽头调速电路图(单相电机抽头调速原理和电路图)

海潮机械 2023-01-07 08:00 编辑:admin 297阅读

1. 单相电机抽头调速原理和电路图

电机六个接线柱出来六根线,六根线分别是A1、B1、C1(为绕组头),A2、B2、C2(为绕组尾),星形负载:头与头短接,三个尾接电源。

如三角形负载:A1与B2连接、B1与C2连接、C1与A2连接,连接后的三根线再与电源线相接即可

单相电机由正绕组和副绕组两组线圈组成。其中两根为正绕组线,另外四根为副绕组抽头或电容线,通过改变副绕组的电阻值或电压,达到调速目的

2. 单相电机抽头调速原理和电路图讲解

交流电流能通过电容,但是会受到阻碍,电容越小,阻碍越大,电容越大阻碍越小,这就是容抗,电容调速电机就是将几个电容与电机绕组串联后,利用电容抗来调节电机的电流,从而实现电机调速。

相比于电感式调速器,电容调速器有体积小,易安装,寿命长,特别是本身不消耗功率(而电感式发热量大,造成电能浪费)。另外使用电容调速还能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因此使用电容调速的小型单相电机也比较普遍。

可能有些朋友没见过电容调速的电机,我家的吊扇就是电容调速,CBB电容10微法,五根抽头,四档调速。

3. 单相抽头调速电机数据

单相电机可以加装调速装置。我们看电风扇、吊扇都是单相电机都安装调速器。吊扇是用抽头式电抗变压器实现调速,有五档或七档速度可调,还有用可控管电子线路无级调速,当然还有先进的变频器无级调速效果更好,还有一种调速方法在单相电机嵌入中间线圈抽出若干抽头引出接出调速开关转换不同接头实现速度变化。

4. 单相抽头电机的工作原理

电感是导线内通过交流电流时,在导线的内部周围产生交变磁通,导线的磁通量与生产此磁通的电流之比。

当电感中通过直流电流时,其周围只呈现固定的磁力线,不随时间而变化;可是当在线圈中通过交流电流时,其周围将呈现出随时间而变化的磁力线。

5. 电机抽头调速的原理

直流电扇目前有三种调速器,较老式的叫电抗器,实际上是带抽头的自耦变压器(一般自耦变压器不带抽头),可以改变不同的电压,风扇就有了不同的转速。

另一种是电子调速器,是使用可控硅加电位器改变电压,属于无级调速,再有一种就是变频器,它不调整电压,而是改变交流电的频率,也达到了调速的目的,因为电风扇基本上采用交流异步电动机,因此改变频率即可调速。 调速器有电感式和电子调速式,电感式调速器就是一个可调电感串接在风扇电机电路中,用以改变风扇上的电压降,达到分档调整转速的目的,电子调速器是由一个电位器调整可控硅的.导通角来改变风扇电机的电压,达到无级调整转速的目的。

6. 单相电机抽头调速原理和电路图解

  单相电动机有三个抽头,首先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三个线头之间的电阻值,电阻最大的两个线头之间并联电容,另一个线头(公共端)接电源的一端。然后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公共端与接电容两端的线头之间的电阻,阻值稍大的一端接电源的另一端,绝对一次性接正转,若要想改变方向,将接电容一端的电源线改接为另一端即可.  三个出线的单相电机主绕组、副绕组容易判断:  1、先两两测出三条线的阻值,记住最大值的两条线及其阻值,第三条线就是主、副的连接点;  2、分别测出接点与两端的阻值(这两个阻值之和必须等于上述的最大值)。其中阻值较小的是主绕组,阻值较大的是副绕组。  一般对于单相电容启动交流电机,与电容串联的那个绕组接头就是副绕组。 设副绕组电阻为R1,主绕组电阻为R2, 则 R1>R2。(主绕组功率大,电阻小)  用万用表测量比较三个端子中每次两个端子之间的电阻值,先寻找火线通过电容连接的副绕组接头端子:其和另外两个端子之间电阻有最大值(R1串联R2),和第二大值R1)剩下二个端子中找到有最小阻值R2和第二小阻值R1的那个即为接零线的端子,也就是主绕组和副绕组的公共端子。  电容式单相电动机抽头调速法  如果将电抗器和电机结合在一起,在电动机定子铁芯上嵌入一个中间绕组(或称调速绕组),通过调速开关改变电动机气隙磁场的大小及椭圆度,可达到调速的目的。根据中间绕组与工作绕组和启动绕组的接线不同,常用的有T形接法和L形接法。  抽头调速法与串电抗器调速比较,抽头法调速时用料省,耗电少,但是绕组嵌线和接线比较复杂。

7. 单相电机抽头调速原理5根线

一、单相异步电动机其调速方法有三种:

1、变极调速;

2、降压调速;

3、抽头调速。

二、变极调速简介

在单相电机中,有倍极调速和非倍极调速之分。倍极调速电机一般定子上只有一套绕组,用改变绕组端部联接方法获得不同的极对数以达到调整旋转磁场的转速。在极数比较大的变极调速中,定子槽中安放两套不同极数的独立绕组,实际上相当于两台不同极数的单速电机的组合,其原理和性能与一般单相异步电机一样

三、降压调速

降压调速方法很多,如串联电抗器(吊扇)、串联电容、自耦变压器和串连可控硅调压调速。空调中最常用的调压调速是可控硅(塑封)调压调速。

可控硅调速是改变可控硅导通角的方法,改变电动机端电压的波形,从而改变了电动机的端电压的有效值。可控硅导通角α1=180°时,电机端电压为额定值,α1<180°时,电机端电压有效值小于额定值。

塑封PG电机就是可控硅降压调速。对于塑封PG电机,其绕组工作原理与抽头电机一致,但不同之处在于塑封PG电机的输入电压不是直接接到电源上的,而是通过电控的输出端施加电压于电机上的,其电控的输出电压是可调节的。其电气原理图见图3,调速是利用电机输出转矩与电机输入电压成近似一次关系,通过改变电机输入电压来改变电机的输出转矩,起到调节电机转速的作用。

四、抽头调速

电容运转电动机在调速范围不大时,普遍采用定子绕组抽头调速。此时定子槽中放置有主绕组、副绕组及调速绕组,通过改变调速绕组与主、副绕组的联接方式,调整气隙磁场大小及椭圆度来实现调速的目的。

一般电容运转单相电机,主绕组与副绕组嵌在不同的槽中,绕组与铁芯间由聚酯纤维无纺布(DMDM或DMD)隔开,其在空间一般相差90度电角度,且副绕组通过串联一个工作电容器后与主绕组并接于电源。当电机通电后,主绕组与副绕组在气隙中共同形成一个有方向有幅值强度的旋转磁场。其方向与主、副绕组所处的空间位置等有关,它决定了电机的转向;其幅值强度则与主副绕组的参数设计有关,它决定了电机输出力矩的大小。该旋转磁场与转子鼠笼转子相互作用,使电动机按一定的方向旋转。若调换主副绕组的空间位置,则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会相反,该反方向的旋转磁场与转子相互作用,使电动机的转向也会相反。

抽头调速可分为T型抽头调速和L型抽头调速。L型抽头调速又可分为主绕组抽头L-1型和副绕组抽头L-2型。目前最常用的是T型抽头调速和副绕组抽头L-2型调速。

T型抽头调速优点:中、低档运行绕组温升低;缺点:电机高档效率低,主绕组易形成匝间短路。

L型抽头调速优点:电机高档效力高,绕组不易形成匝间短路;缺点:中、低档运行绕组温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