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的结构图(孵化机内部结构图)

海潮机械 2023-01-21 07:11 编辑:admin 137阅读

1. 孵化机内部结构图

取出全自动孵化机内的加热水壶和水管等配件,检查机体内部的构件是否齐全。

2、将取出的水管装上,链接到自来水管上,方便孵化机自动上水。借号水管后,务必检查一下,确保没有滴漏现象。

3、孵化机的额定电压为220V电压,一旦电压高于220V,超过240V容易烧毁加湿管,低于220V则不能正常启动。建议在安装稳压器的情况下使用。

4、孵化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预防停电,可以自备发电机,保证孵化机能够一直加热,此外也可以使用应急热水壶加热,但是需要专人看守,以保证孵化机内的温度。

5、接好电源器之后打开机器,先进行试用,确认孵化机各项功能都正常后再进行孵化工作。

6、将蛋种放进孵化机,通过微电脑控制面板设置孵化蛋种所需的温度、湿度、所需时间,在蛋种破壳前3天将出雏筐放在,注意在孵化的过程中需要隔段时间观察一下孵化机内的湿度和温度。

2. 孵化机内部结构图解

准备材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箱、灯泡和灯座、硬金属丝。

1、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箱一端剪开一个小洞,将台灯灯座嵌进去,并安上一个25瓦灯泡。

2、用专用小鸡网垫或硬金属丝网将箱子装有灯泡的一侧隔开,将泡沫塑料箱分成两部分。

3、在箱内安装数字温度计和湿度计,将箱内温湿度控制在最佳水平。

4、放一碗水里面放块海绵,用来增加环境湿度。

5、在泡沫塑料箱顶盖上划开一个观察窗,自制简易小型鸡蛋孵化箱完成。

3. 孵化机的结构

孵化化后期凉蛋可以提高鸭、鹅孵化率鸭、鹅蛋体积大,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又小,本身散热能力比

鸡差,因此,孵化后半个期必须凉蛋。具体方法如下:

用1个孵化器进行孵化时,每天应打开机门两次,把孵化18~24天的蛋盘从架子上抽出23,从25天

后移盘到出雏,每天定时凉蛋2次,间隔的抽出蛋盘。如果蛋温过高,则将蛋盘抽出机外放冷,在放

入机内。一般凉蛋时间是每次30~4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使用2个孵化器进行孵化时,第1~15天在甲机孵化,温度37、7摄氏度,湿度65%,不用凉蛋;第

16~26天在乙机孵化,温度37、5~37、7摄氏度,湿度50%,每天定时抽出蛋盘在机外凉蛋,喷水

两次,26天以后在将蛋移到甲机出雏盘内出雏。

为了减少凉蛋时的劳动,在孵化16~17天以后,采取加强通风的方法,即可以排出蛋内多余的热

量,又能满足胚胎通气的需要。

家禽孵化期的温湿度条件

一、温度条件

温度是家禽胚胎发育的首要条件。家禽胚胎发育在不同的时期,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基本相同。

鸡:孵化期为21天。1~6天为385℃;7~14天为38℃;15天为379℃;16~21天为373~

375℃。

鸭:孵化期为28天。1~7天为38℃;8~16天为378℃;17天为375℃;18~28天为373℃。

鹅:孵化期为30天。1~8天为379℃;9~18天为378℃;19天为378℃;20~30天为370℃~

373℃。

二、湿度条件

湿度条件是家禽维持胚胎发育的基础保证。家禽在不同的孵化期间对相对湿度的要求基本相

同。

孵化初期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中后期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50%~55%;出壳期要

求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

通风-影响孵化的重要因素

鸡胚在发育过程中,必须进行气体交换,尤其在孵化第19天(夏季还要提前12小时)以后,胚胎开

始肺呼吸,需氧量逐渐增大,二氧化碳排出量也逐渐增多。这时如果通风不良,则造成孵化器内严

重缺氧,即使将出壳的雏鸡呼吸量加大2-3倍,仍不能满足其对氧的需要,结果抑制了细胞代谢的中

间过,使酸性物质蓄积体内,组织中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而发生代谢性呼吸性酸中毒,从而导致心脏

搏出量下降,发生心肌缺氧、坏死、心跳紊乱和跳动骤停。经测定每个胚蛋整个孵化期的耗氧量为

4-45L,排出二氧化碳3-35L。试验证明孵化器内含氧量下降1%,则孵化率下降5%;胚蛋周围二氧化

碳含量不得超过05%,二氧化碳达1%时,胚胎发育迟缓,死亡率升高,

畸形增多。一般空气中正常的氧量可保持在20%-21%。因此通风的关键是设法降低胚蛋周围二氧化

碳的浓度,而通风换气的效果又与孵化设备的结构、孵化厅(室)的建筑设计以及孵化机内外环境

有关。比较影响孵化率的诸因素,温度是首位的,其次就应算是通风换气了。为什么不少书中按温

度、湿度、通风排序,而非温度、通风、湿度呢?原因很简单,人工孵化的方法仿效于母禽抱蛋。

母禽抱蛋选在干燥的地方,鸟类多在树上,一次孵化的个数不多、故通风一事不必顾及太多;人工

孵化就不同了,现代孵化器的容蛋量在数千数万个以上,如此,通风就显得重要要了,况且,前几

年许多试验都证明无水孵化不影响或不太影响孵化率。

老式孵化器大都存在风扇数量少、转速低、分布不合理等弊病,不仅换气不彻底,存有死角,而且

也不能将热源热量尽快而均匀地送至各处,使孵化器内温差偏大。为此,应进行改造或更换新的孵

化器。 

入孵过程中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

根据落盘时的啄壳情况,总结并合理制定上蛋时间。在孵化技术掌握正常的前提下,由于种鸡产蛋

周龄和种蛋贮存期之不同也会影响到出壳的整齐度。为了提高出壳的整齐度,一般情况下,产蛋初

期及后期的种蛋、贮存期超过7天的种蛋、应提前6小时入孵。上蛋后待孵化温度升到设定值时。以

28mLm3甲醛和14mLm3的高锰酸钾熏蒸20min(或开消毒灯30秒)。(避开已孵化24-96小时胚

龄的胚蛋。)整批入孵的,照蛋后在孵化机内(带种蛋)甩28mLm3的甲醛和14mLm3的高锰酸钾

熏蒸20min。

落盘:孵化到第19天落盘,挑出死胎。把胚蛋在孵化机内的上下前后位置,调到出雏机的下上后前

位置上。落盘后,及时把孵化机内打扫干净,以46mL/n3的甲酸熏蒸20min

熏鸡:观察出雏机,当开始出鸡时,用25mLmin的甲醛置于出雏机中让其自然蒸发,消毒。

捡鸡:待大部分鸡出壳,有5%的颈后绒毛未干时开始捡鸡,清点好只数。详细记录,捡鸡后及时挑

选鸡苗。分清健雏、弱雏。

存放:选雏结束后,把雏鸡放在通风良好,温度25℃,温度50%适宜的环境下,并根据停放时间,

脱水情况进行带鸡喷水。

4. 孵化机内部结构图片

1、首先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箱一端剪开一个小洞。洞口大小可容纳灯泡和灯座。找个台灯灯座嵌进去,并安上一个25瓦灯泡。在洞口四周及泡沫塑料箱灯座内外两侧贴好电工胶带这一步可以起到防火的重要作用。你也可以用小盒子制作孵化器,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箱有保温作用,效果更好。

2、然后将泡沫塑料箱分成两部分。用专用小鸡网垫或硬金属丝网将箱子装有灯泡的一侧隔开。这样做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小鸡,防止烫伤。

3、然后在箱内安装数字温度计和湿度计。放到孵小鸡的一侧。孵化器的主要功能是将箱内温湿度控制在最佳水平,因此,注意温度计和湿度计要精准。

4、然后放一碗水。用来增加环境湿度。里面放块海绵,这样可以比较容易地调整水量

5、然后在泡沫塑料箱顶盖上划开一个观察窗。使用相框玻璃,并根据玻璃尺寸确定观察窗的开口大小。开口应比相框玻璃稍小一点。然后使用电工胶带将玻璃固定于开口上。备选:用电工胶带将箱盖一侧固定于箱顶,这样箱盖就有了铰链。

6、然后放入鸡蛋前,先开灯并监控孵化器内温湿度一两天。调整孵化器内的温湿度,直至稳定在最佳水平。整个孵化过程中,理想的温度应维持在38度。前18天理想的湿度应维持在40%至50%之间,后4天维持在65%至75%之间

7、最后放入鸡蛋。必须确保鸡蛋是受精鸡蛋。店里买的鸡蛋是孵不出小鸡的。如果你家里没有母鸡和配种的公鸡,那么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联系当地养鸡场购买受精鸡蛋。鸡蛋要紧靠在一起,有助于保温。

5. 孵化机原理

母鸡在温暖、柔软的窝里生下一定数量的鸡蛋后,会把毛蓬松开,卧在鸡蛋上,用自己的提问给鸡蛋以温暖。

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已经受精的鸡蛋会逐渐地形成胚胎,并成长成小鸡。

小鸡孵化分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

鸡孵化期约21天,18天落盘,7天照蛋,一般到室温影响,可能出现提早或推迟孵化。

自然孵化,有母鸡孵蛋,可以省却人工,并且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但是不适合大规模孵化鸡蛋。

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可直接影响到鸡蛋的孵化率。因此选择恰当的孵化技术,通过人工控制孵化环境可以提高种蛋的孵化率。

影响孵化因素:

鸡胚在发育过程中,必须进行气体交换,尤其在孵化第19天(夏季还要提前12小时)以后,胚胎开始肺呼吸,需氧量逐渐增大,二氧化碳排出量也逐渐增多。

这时如果通风不良,则造成孵化器内严重缺氧,即使将出壳的雏鸡呼吸量加大2-3倍,仍不能满足其对氧的需要。

结果抑制了细胞代谢的中间过,使酸性物质蓄积体内,组织中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而发生代谢性呼吸性酸中毒,从而导致心脏搏出量下降,发生心肌缺氧、坏死、心跳紊乱和跳动骤停。

经测定每个胚蛋整个孵化期的耗氧量为4-4.5L,排出二氧化碳3-3.5L。试验证明孵化器内含氧量下降1%,则孵化率下降5%。

胚蛋周围二氧化碳含量不得超过0.5%,二氧化碳达1%时,胚胎发育迟缓,死亡率升高,畸形增多。一般空气中正常的氧量可保持在20%-21%。

因此通风的关键是设法降低胚蛋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而通风换气的效果又与孵化设备的结构、孵化厅(室)的建筑设计以及孵化机内外环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