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化炉炉内调整时间(钢化炉温度设置)

海潮机械 2023-01-07 07:03 编辑:admin 275阅读

1. 钢化炉温度设置

通过陶瓷棍传输,慢慢让玻璃预热,温度均匀上升,到玻璃接近软化时成型炉决定玻璃的曲度,(不同的玻璃软化温度不同,如深绿,普绿,灰玻黑玻及有无印刷油墨、玻璃厚度等)然后在经过风珊急剧冷却,过程中队温度的要求很高

2. 钢化炉参数设置

玻璃厚度 上部温度℃ 下部温度℃ 加热时间S 急冷风压pa 急冷时间S 冷却风压a 冷却时间S 风栅距离mm 3mm 730-740 725-745 90--100 16000 5-10 2000 30 10-15 4mm 730-740 725-735 140-160 8000 20 2000 60 10-20 5mm 710-720 700-715 190-225 3000 50 3000 80 20-30 6mm 700-720 685-710 240-300 2000 60 3000 90 30-40 8mm 700-720 695-705 320-420 1000 100 3000 150 35-45 10mm 695-715 685-705 400-500 500 120 3000 180 40-50 12mm 690-710 680-695 480-600 300 200 3000 200 50-60 15mm 680-690 670-680 900-1100 300 300 3000 400 60-70 19mm 670-680 660-670 1000-1500 300 400 3000 500 70-80 备注: 1.加工小规格玻璃的情况下,加热时间应适当减少,反之则适当增加。

幅度为本值的10%。2.加工有色玻璃时,应减少加热时间,幅度为5-10%。3.加工弯玻璃时,加热温度和急冷风压适当提高。4.加工镀膜玻璃时,根据不同膜层厚度,适当增加加热时间。5.真正最佳的工艺参数应以最佳的产品质量而确定。不知道我的回答能不能帮到你。

3. 钢化炉温度设置里面码温度补尝怎么弄

在热误差补偿时,为了从众多的温度测点中选出适当数目的测点,通常可采用如下 方法:在热误差补偿时,为了从众多的温度测点中选出适当数目的测点,通常可采用如下 方法:

1.

通过分析、统计、归纳及掌握原始误差的特点和规律计算各测点温度 变化和热变形之间的相关系数,去掉相关系数较小的温度测点;

2.

分析温度变 化曲线,去掉变化缓慢的温度测点;

3.

利用协调性进行知识系统的简化,逐一 减少温度测点,得出决策规则的核值表找出最佳温度测点。采用第三种方法优化温 度测点。根据粗集理论,定义 U 为有限个数控机床加工对象组成的论域,定义机 床热补偿误差系统中影响热误差的条件属性集 P 和热误差产生热漂移的决策属性 集 D 之间的关系依赖度为: 式中:card(posp(D))—基于热误差影响的条件属性集 P 的热误差影响结果 正域子集数目;card(U)=|U|表示数控机床加工对象论域数目

4. 钢化炉温度设置布局

控制钢化玻璃弯曲度:

1.设定温度。温度设定一定要根据玻璃的厚度来设定;

2.加热时间;

3.风压强度及风量平衡,控制住这三点基本上就OK了,因为钢化炉不一样,每个厂家都会存在一些差异,具体数据就需要自己总结了

5. 钢化炉温度曲线怎么设置

曲线的设定根据产品而定,一般分为 烘干区(260度) 预热区(800度以下) 杂质挥发区(1000-1200度) 烧成区(根据产品而定) 梯度降温区三个 每个区域的温度高低 区域长度 都根据产品性质和产量大小而定,炬星窑炉提供

6. 连续钢化炉温度设置

钢化炉信号干扰解决方法如下

钢化炉加热时会产生干扰,强电流会干扰到低压元件例如 PLC、温度采集板等。使用时请做好接地处理!

7. 钢化炉温度设置t

由于玻璃厚度的不同,加热温度的设定也不相同。

其原则是玻璃越薄温度越高,玻璃越厚温度越低。

加热温度确定后,加热时间的确定就非常关键,这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参数,申诚钢化炉加热时间确定的原则是:3.2—4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为35—40秒左右。

5—6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为40—45秒左右。

8—10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为45—50秒左右。

12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为50—55秒左右。

15—19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为55—65秒左右。

8. 钢化炉温度参数

600℃) 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又称强化玻璃。它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在玻璃表面上形成一个压应力层,玻璃本身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不会造成破坏。当玻璃受到外力作用时,这个压力层可将部分拉应力抵销,避免玻璃的碎裂,虽然钢化玻璃内部处于较大的拉应力状态,但玻璃的内部无缺陷存在,不会造在成破坏,从而达到提高玻璃强度的目的。

钢化玻璃是平板玻璃的二次加工产品,钢化玻璃的加工可分为物理钢化法和化学钢化法。

物理钢化玻璃又称为淬火钢化玻璃。它时将普通平板玻璃在加热炉中加热到接近玻璃的软化温度(600℃)时,通过自身的形变消除内部应力,然后将玻璃移出加热炉,再用多头喷嘴将高压冷空气吹向玻璃的两面,使其迅速且均匀地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得钢化玻璃。这种玻璃处于内部受拉,外部受压的应力状态,一旦局部发生破损,便会发生应力释放,玻璃被破碎成无数小块,这些小的碎片没有尖锐棱角,不易伤人。

化学钢化玻璃是通过改变玻璃的表面的化学组成来提高玻璃的强度,一般是应用离子交换法进行钢化。其方法是将含有碱金属离子的硅酸盐玻璃,浸入到熔融状态的锂(Li+)盐中,使玻璃表层的Na+或K+离子与Li+离子发生交换,表面形成Li+离子交换层,由于Li+的膨胀系数小于Na+、K+离子,从而在冷却过程中造成外层收缩较小而内层收缩较大,当冷却到常温后,玻璃便同样处于内层受拉,外层受压的状态,其效果类似于物理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强度高,其抗压强度可达125MPa以上,比普通玻璃大4~5倍;抗冲击强度也很高,用钢球法测定时,0.8kg的钢球从1.2m高度落下,玻璃可保持完好。

钢化玻璃的弹性比普通玻璃大得多,一块1200mm×350mm×6mm的钢化玻璃,受力后可发生达100mm的弯曲挠度,当外力撤除后,仍能恢复原状,而普通玻璃弯曲变形只能有几毫米。

热稳定性好,在受急冷急热时,不易发生炸裂是钢化玻璃的又一特点。这是因为钢化玻璃的压应力可抵销一部分因急冷急热产生的拉应力之故。钢化玻璃耐热冲击,最大安全工作温度为288℃,能承受204℃的温差变化。

由于钢化玻璃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所以在建筑工程、交通工具及其他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平钢化玻璃常用作建筑物的门窗、隔墙、幕墙及橱窗、家具等,曲面玻璃常用于汽车、火车及飞机等方面。

使用时应注意的是钢化玻璃不能切割、磨削,边角不能碰击挤压,需按现成的尺寸规格选用或提出具体设计图纸进加工定制。用于大面积的的玻璃在钢化上要予以控制,选择,即其应力不能过大,以避免受风荷载引起震动而自爆。

根据所用的不同,可制成普通钢化玻璃、吸热钢化玻璃、彩然钢化玻璃、钢化中空玻璃等。

9. 钢化炉区域温度怎么调

通过陶瓷棍传输,慢慢让玻璃预热,温度均匀上升,到玻璃接近软化时成型炉决定玻璃的曲度,(不同的玻璃软化温度不同,如深绿,普绿,灰玻黑玻及有无印刷油墨、玻璃厚度等)然后在经过风珊急剧冷却,过程中队温度的要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