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换热器尺寸(焊接式换热器图片)

海潮机械 2023-02-15 04:10 编辑:admin 141阅读

一、焊接式换热器图片

二十世纪20年代出现板式换热器,并应用于食品工业,以板代管制成的换热器,结构紧凑,传热效果好,因此陆续发展为多种形式,30年代初,瑞典首次制成螺旋板换热器,接着英国用钎焊法制造出一种由铜及其合金材料制成的板翅式换热器,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散热。

30年代末,瑞典又制造出第一台板壳式换热器,用于纸浆工厂,在此期间,为了解决强腐蚀性介质的换热问题,人们对新型材料制成的换热器开始注意;20世纪60年代前后,由于空间技术和尖端科学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各种高效紧凑的换热器,随着冲压、钎焊和密封技术的发展,换热器的制造工艺得到进一步改进,从而推动了紧凑板式换热器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

换热器弹性密封垫的软化与压力和温度有关,当弹性密封垫失去弹性时,换热器就会滴水,在一些产品中,为了解决弹性密封垫老化造成的滴水现象,允许调整换热器的密封性能,即重新拧紧组合板式换热器的螺栓,调整换热器之间弹性密封垫的压紧力,解决滴水问题。在有这种功能的换热器的铭牌上,一般都给出了允许最大和最小应力,对于新的换热器片组,应使用最小的允许应力进行连接固定。根据每组中换热器片的数量,换热器的紧固力可以调整一次或多次,每次拧紧时,螺母可以拧入3毫米,拧紧过程中应始终注意调节板的应力,而且只有没有工作压力的换热器才能在室温下调节,防止滴水。

换热器的使用管理规范

换热器的使用管理规范:(1)换热器在使用前,先排干净内部的残留空气,以免影响到换热效果;(2)换热器严禁超温、超压运行,以免损坏换热器;(3)如果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压力、温度超过设计值,或者是换热器焊缝出现了裂缝、鼓泡、变形、泄漏等,又或者时安全附件失效的话,那么换热器应立即停止运行,以免发生危险或事故;(4)要注意换热物料的性质,换热器要定期进行清洗,以免使其出现结垢现象;(5)换热器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要减少能耗,这样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上是换热器的发展历史。

二、钎焊换热器用什么材料制作,要怎么去和铜管焊接,已经焊接过一次的,又脱焊了?

你说的是铝散热器吧?

如果是铝散热器不能和铜管直接焊接,要找一种“铜铝接头”,这一一种特殊的管子,一般是铜,另一半是铝,他们之间在采用特殊的焊接方法焊好了,你只要将铝与铝焊接,铜与铜焊接就行了。

一般铝焊接要使用交流钨极氩弧焊,铜可以使用钎焊(用银焊料)。

一般的铝换热器都是带有铜接头的。

三、换热器水循环原理?

循环水监测换热器的原理简述

  循环水监测换热器是一种模拟用的小型换热器, 其工作条件较接近于换热器装置的实际运行条件, 其特点是有一个传热的金属表面, 能够监测传热面上腐蚀、结垢和沉积的情况。适于各种材质的换热器监测,如陶瓷换热器、金属换热器、石墨换热器等。所以监测换热器法是冷却水系统进行腐蚀、结垢监测和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

  循环水监测换热器安装在循环冷却水旁。试验管采用¢19×2 毫 米 无 缝 钢 管 , 外 壁 镀 铬 , 有 效 长 度 1177 毫 米 , 有 效 传 热 面 积 0.055 米 2 , 流经试管的冷却水( 给水) 流量 636 公斤 / 小时( 流 速 1 米 / 秒) ; 采用低压饱和蒸汽, 试管传热强度约 500, 000 千 焦 (/ 米 2时) , 水侧壁温 75~80℃, 。 测量水的流量、进出口温度和蒸汽温度等数据, 计算当前污垢热阻值。取出试管和挂片通过失重法计算腐蚀率、粘附速度 等

四、列管式换热器换热的基本方式?

列管式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tubularexchanger)是目前化工及酒精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换热器。它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挡板等组成。所需材质,可分别采用普通碳钢、紫铜、不锈钢制作。列管式换热器必须从结构上考虑热膨胀的影响,采取各种补偿的办法,消除或减小热应力,根据所采取的温差补偿措施。列管式换热器在制作时,管板与列管的焊接一般采用手工电弧焊,焊缝形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凹陷、气孔、夹渣等,焊缝应力的分布也不均匀。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列管式换热器

外文名

tubular exchanger

分类

器械

种类

固定管板式

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比较简单、紧凑、造价便宜,但管外不能机械清洗。此种换热器管束连接在管板上,管板分别焊在外壳两端,并在其上连接有顶盖,顶盖和壳体装有流体进出口接管。通常在管外装置一系列垂直于管束的挡板。同时管子和管板与外壳的连接都是刚性的,而管内管外是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因此,当管壁与壳壁温差较大时,由于两者的热膨胀不同,产生了很大的温差应力,以至管子扭弯或使管子从管板上松脱,甚至毁坏换热器。

为了克服温差应力必须有温差补偿装置,一般在管壁与壳壁温度相差50℃以上时,为安全起见,换热器应有温差补偿装置。但补偿装置(膨胀节)只能用在壳壁与管壁温差低于60~70℃和壳程流体压强不高的情况。一般壳程压强超过0.6Mpa时由于补偿圈过厚,难以伸缩,失去温差补偿的作用,就应考虑其他结构。

浮头式

换热器的一块管板用法兰与外壳相连接,另一块管板不与外壳连接,以使管子受热或冷却时可以自由伸缩,但在这块管板上连接一个顶盖,称之为“浮头”,所以这种换热器叫做浮头式换热器。其优点是:管束可以拉出,以便清洗;管束的膨胀不变壳体约束,因而当两种换热器介质的温差大时,不会因管束与壳体的热膨胀量的不同而产生温差应力。其缺点为结构复杂,造价高。

填料函式

这类换热器管束一端可以自由膨胀,结构比浮头式简单,造价也比浮头式低。但壳程内介质有外漏的可能,壳程中不应处理易挥发、易燃、易爆和有毒的介质。

U型管式

U形管式换热器,每根管子都弯成U形,两端固定在同一块管板上,每根管子皆可自由伸缩,从而解决热补偿问题。管程至少为两程,管束可以抽出清洗,管子可以自由膨胀。其缺点是管子内壁清洗困难,管子更换困难,管板上排列的管子少。优点是结构简单,质量轻,适用于高温高压条件。

涡流热膜

涡流热膜换热器采用最新的涡流热膜传热技术,通过改变流体运动状态来增加传热效果,当介质经过涡流管表面时,强力冲刷管子表面,从而提高换热效率。最高可达10000W/m2℃。同时这种结构实现了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防结垢功能。其它类型的换热器的流体通道为固定方向流形式,在换热管表面形成绕流,对流换热系数降低。

据【换热设备推广中心】的资料显示,涡流热膜换热器的最大特点在于经济性和安全性统一。由于考虑了换热管之间,换热管和壳体之间流动关系,不再使用折流板强行阻挡的方式逼出湍流,而是靠换热管之间自然诱导形成交替漩涡流,并在保证换热管不互相摩擦的前提下保持应有的颤动力度。换热管的刚性和柔性配置良好,不会彼此碰撞,既克服了浮动盘管换热器之间相互碰撞造成损伤的问题,又避免了普通管壳式换热器易结垢的问题。

涡流热膜换热器性能特点:

1.高效节能,该换热器传热系数为6000-8000W/m2.0C;

2.全不锈钢制作,使用寿命长,可达20年以上,十年内出现换热器质量问题免费更换;

3.改层流为湍流,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热阻;

4.换热速度快,耐高温(400℃),耐高压(2.5Mpa);

5.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节约土建投资;

6.设计灵活,规格齐全,实用针对性强,节约资金;

7.应用条件广泛,适用较大的压力、温度范围和多种介质热交换;

8.维护费用低,易操作,清垢周期长,清洗方便。

9.采用纳米热膜技术,显着增大传热系数。

五、板式换热器焊接需不需要降温处理?

 1.焊接前先将板式换热器维修处清理干净,焊接表面可刷上氯酸盐钎焊剂.

  2.焊接前将板式换热器平放,换热器内贮满水,并以湿布将焊接区附近包起来,以避免焊接时产生的高温传导至附近而熔化其它地方或影响焊接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