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鱼缸循环泵水位线
如果是纯养鱼的鱼缸或水族箱,水位至少也要到四分之三以上才好看,最好看的效果是满水,也就是在外面看不到水面。如果是水陆造景缸,那水位在一半左右就可以了。
2. 鱼缸水泵水位线
底滤沉淀池水位要有5~10㎝的预留。
底滤鱼缸水位超过底滤器至少是20厘米到30厘米的高度是最合适的,因为他通过过滤器的方式将鱼缸底部的粪便,还有沉淀物都能够有效地过滤出去,这样很大的程度能够帮助鱼缸改善清澈的水质,给鱼提供一个很好的生存环境,这对养鱼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
3. 鱼缸循环泵水位线下降迅速
如果鱼缸的水分在冬季里蒸发的较快,我们可以购买一个自动补水器,它是能够接水桶或者自来水管的装备,可以喂我们免除后患。我比较建议接上一个水桶,因为接自来水管一旦出现水管断裂或者阀门失效的意外,那我们就不敢想象了。网上有自动补水器跟水桶的套装,不贵,一共也就是100多块钱,可以给我们省很大心,我就是这么干的。
自动补水器是适合于经常出差、家里没人帮忙看着、又不敢保证能够及时回家的观赏鱼爱好者,就像我这样的。鱼缸水位的蒸发、下降跟鱼缸的地理位置、季节、空气湿度都有直接关系,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和总结了,例如我住在广东,这里的秋季和冬季也是很干燥的,当然是相对的,比起北方来还是湿润得多,在最干燥的秋季和冬季,我的1米缸的底滤,水泵槽水位从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能够承受的最长时间是7~8天。
7~8天如果再不添水,就有烧泵的危险。而如果是湿度大的春季和夏季,则这个时间可以是10~14天,关于这个时间段的问题就需要我们自己仔细观察之后才能大致计算出来。我另外一个1.2米的鱼缸,则承受能力要好很多,一是因为这个鱼缸的水泵槽体积更大,再者就是它的密封性更好,所以要综合看鱼缸本身、密封和通风状况、地理位置、季节、温度和湿度,自己来观察和计算。
4. 鱼缸循环泵出水口的方向
1、出水口方向是很多新手比较迷惑的地方,合理的摆放出水口方向,能最大程度的将缸底的食物残渣或鱼便吹向鱼缸的进水口。但有意思的是,出水口直对进水口方向,鱼缸底层残留物很少能被进水口吸走,而是吹的满缸飞或者残留在角落,相信很多鱼友都会有这样的体会。
2、所以正确的方向是出水口与进水口形成对角,通过水流与缸壁的形成的反向水流将缸底残留物吹响进水口,这种方法一般小鱼缸比较适用。如果是1.2米以上的鱼缸,可以选择加装造浪泵。
3、另一种方法是出水口垂直向下。如果出水水流较小,可适当延长出水口至接近鱼缸底部。
5. 鱼缸循环泵水位视图
从左边的进水口到右侧的水泵分制格,中间的档板呈阶梯状下降,利用水位高低造成的压知力落差,一格一格的流经各格,最终由水泵抽回主缸,形成循环道。
如果是鱼缸的循环系统就光用水压制作水循环,不借助外力这是不可能的,就像永动机一样,要想让道水循环起来必须用外力,基本都是用水泵压入或抽出内。
6. 鱼缸水泵水循环
需要定期打开循环泵,但不需要一直打开。
孔雀鱼不需要24小时一直使用循环和过滤,因为它们不喜欢较大的水流,而且循环泵的吸力较大,孔雀鱼的体型较小,很容易导致鱼儿受伤,所以最好不要24小时打开循环泵。尤其是刚出生的小孔雀鱼,是不能打开循环泵的,因为它们体型小,很容易被循环泵吸走。饲养孔雀鱼时可以定期打开循环泵,但不需要一直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