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压铸机的主要组成机构有哪些)

海潮机械 2023-02-13 10:13 编辑:admin 106阅读

一、压铸机的主要组成机构有哪些

压铸机电路控制工作原理:

1.液压系统为压铸机的运行提供足够的动力和能量。

2.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压铸机各机构的执行动作按预定程序运行。

3.零部件及机座所有零部件经过组合和装配,构成压铸机整体,并固定在机座上。

二、压铸机的主要组成机构有哪些部分

压铸机主要由合模机构、压射机构、液压系统和电力控制系统等各部分组成。除此之外,压铸机还有零部件及机座、其他装置、辅助装置等部分。

①合模机构

驱动压铸模进行合拢和开启的动作。当模具合拢后,具有足够的能力将模具锁紧,确保在压射填充的过程中模具分型面不会胀开。锁紧模具的力即称为锁模力(又称合型力),单位为千牛(kN),是表征压铸机大小的首要参数。

②压射机构

按规定的速度推送压室内的金属液,并有足够的能量使之流经模具内的浇道和内浇口,进而填充入模具型腔,随后保持一定的压力传递给正在凝固的金属液,直至形成压铸件为止。在压射动作全部完成后,压射冲头返回复位。

③液压系统

为压铸机的运行提供足够的动力和能量。

④电气控制系统

控制压铸机各机构的执行动作按预定程序运行。

三、压铸机的组成结构

压铸机熔料是在熔炉里进行,然后以接近自流的形式进入注射筒,推动柱塞将材料压入模腔。

注塑机熔料基本上是在料筒内进行,材料通过(螺杆、柱塞进入注射筒,再以活塞运动方式将熔融的材料压入模腔。

压铸机都是柱塞式的,注塑机有柱塞式和螺杆式和混合式的。 生产过程的区别主要是注射过程的不同。

四、压铸机主要生产什么

压铸机能耗+熔炼能耗+周边外设能耗(取件机、喷雾机...)+人工工资+场地费用+设备折旧+辅材(脱模剂、颗粒油...)+损耗=生产成本

五、压铸机有哪些组成机构?

压铸模的结构单元:成形部分--构成型腔的部分 包括:固定的和活动的镶块与型芯模架--各种模板、座架等构架零件。

作用是将模具各部分按一定的规律和位置加以组合和固定,并使模具能够安装到压铸机上。

导向零件--准确的引导动模和定模合拢或分离。

顶出机构--将铸件从模具上脱出的机构,包括顶出和复位零件,还包括这个机构自身的导向和定位零件。

浇注系统--与成形部分及压室连接,引导金属液按一定的方向进入铸型的型腔部分,直接影响金属液进入成形部分的速度和压力。

由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口等组成。

排溢系统--是排除压室、浇道和型腔中的气体的通道,包括排气槽和溢流槽。

其他--紧固用的螺栓、销钉以及定位用的定位件等。由于铸件形状和结构上的需要,常设抽芯机构。为保持模具温度场的分布符合工艺的需要,模具内还设有冷却装置或冷却-加热装置。

成形部分: 由决定零件内外轮廓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的零件组成,形成压铸件外表面的为型腔,内表面为型芯,包括镶块和型芯。11、12、13、14、15、20模架:动、定模座板 1、10;动、定模套板4、 9;支撑板 3;定位件、紧固件 2、5、6、7、8;导向零件(导柱、导套): 确定动定模的相对 位置,保证运动导向精度,安装在动、定模套板上。18、21推出复位机构: 推杆 24 推管 复位杆 25 导柱导套 18、21 推杆固定板 28 推板 27浇注系统:直浇道:模具浇注系统的入口到横浇道的通道 16横浇道 :从直浇道的末端到内浇道的一段通道 15内浇口:金属液进入型腔的通道与入口浇口套 :形成直浇道 17分流锥:正对直浇道,作用是分流金属液,使之能平稳的改变流向。

导流块:是浇注系统中的金属液能平稳的改变流向 19

六、压铸机主要由哪些部位组成

压铸

(注意压铸不是压力铸造的简称)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模具通常是用强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这个过程有些类似注塑成型。

砂模铸造

就是用砂子制造铸模。 砂模铸造需要在砂子中放入成品零件模型或木制模型(模样),然后在模样周末填满砂子,开箱取出模样以后砂子形成铸模。 为了在浇铸金属之前取出模型,铸模应做成两个或更多个部分;在铸模制作过程中,必须留出向铸模内浇铸金属的孔和排气孔,合成浇注系统。 铸模浇注金属液体以后保持适当时间,一直到金属凝固。 取出零件后,铸模被毁,因此必须为每个铸造件制作新铸模。

熔模铸造

又称失蜡铸造,包括压蜡、修蜡、组树、沾浆、熔蜡、浇铸金属液及后处理等工序。失蜡铸造是用蜡制作所要铸成零件的蜡模,然后蜡模上涂以泥浆,这就是泥模。泥模晾干后,在焙烧成陶模。一经焙烧,蜡模全部熔化流失,只剩陶模。一般制泥模时就留下了浇注口,再从浇注口灌入金属熔液,冷却后,所需的零件就制成了。

模锻

是在专用模锻设备上利用模具使毛坯成型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根据设备不同,模锻分为锤上模锻,曲柄压力机模锻,平锻机模锻,摩擦压力机模锻等。辊锻是材料在一对反向旋转模具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得到所需锻件或锻坯的塑性成形工艺。它是成形轧制(纵轧)的一种特殊形式。

锻造

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

轧制

又称压延,指的是将金属锭通过一对滚轮来为之赋形的过程。如果压延时,金属的温度超过其再结晶温度,那么这个过程被称为“热轧”,否则称为“冷轧”。压延是金属加工中最常用的手段。

压力铸造

的实质是在高压作用下,使液态或半液态金属以较高的速度充填压铸型(压铸模具)型腔,并在压力下成型和凝固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低压铸造

在低压气体作用下使液态金属充填铸型并凝固成铸件的铸造方法。低压铸造最初主要用于铝合金铸件的生产,以后进一步扩展用途,生产熔点高的铜铸件、铁铸件和钢铸件。

离心铸造

是将液体金属注入高速旋转的铸型内,使金属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充满铸型和形成铸件的技术和方法。离心铸造所用的铸型,根据铸件形状、尺寸和生产批量不同,可选用非金属型(如砂型、壳型或熔模壳型)、金属型或在金属型内敷以涂料层或树脂砂层的铸型。

消失模铸造

是把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石蜡或泡沫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使模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消失模铸造是一种近无余量、精确成型的新工艺,该工艺无需取模、无分型面、无砂芯,因而铸件没有飞边、毛刺和拔模斜度,并减少了由于型芯组合而造成的尺寸误差。

挤压铸造

又称液态模锻,是使熔融态金属或半固态合金,直接注入敞口模具中,随后闭合模具,以产生充填流动,到达制件外部形状,接着施以高压,使已凝固的金属(外壳)产生塑性变形,未凝固金属承受等静压,同时发生高压凝固,最后获得制件或毛坯的方法,以上为直接挤压铸造;还有间接挤压铸造指将熔融态金属或半固态合金通过冲头注入密闭的模具型腔内,并施以高压,使之在压力下结晶凝固成型,最后获得制件或毛坯的方法。

连续铸造

是利用贯通的结晶器在一端连续地浇入液态金属,从另一端连续地拔出成型材料的铸造方法。

拉拔

是用 外力作用于被拉 金属的前端,将金属坯料从小于 坯料断面的模孔中拉出,以获得相应的形状和尺寸的制品的一种塑性加工方法。由于拉拔多在冷态下进行,因此也叫冷拔或冷拉。

冲压

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金属注射成形

(Metal Injection Molding,简称MIM)是一种从塑料注射成形行业中引伸出来的新型粉末冶金近净成形技术,众所周知,塑料注射成形技术低廉的价格生产各种复杂形状的制品,但塑料制品强度不高,为了改善其性能,可以在塑料中添加金属或陶瓷粉末以得到强度较高、耐磨性好的制品。近年来,这一想法已发展演变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固体粒子的含量并且在随后的烧结过程中完全除去粘结剂并使成形坯致密化。这种新的粉末冶金成形方法称为金属注射成形。

车削加工

是指车床加工是机械加工的一部份。车床加工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加工。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车削加工的切削能主要由工件而不是刀具提供。车削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车削适于加工回转表面,大部分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都可以用车削方法加工,如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端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刀具主要是车刀。

铣削加工

铣削是将毛坯固定,用高速旋转的铣刀在毛坯上走刀,切出需要的形状和特征。传统铣削较多地用于铣轮廓和槽等简单外形/特征。数控铣床可以进行复杂外形和特征的加工。铣镗加工中心可进行三轴或多轴铣镗加工,用于加工,模具,检具,胎具,薄壁复杂曲面,人工假体,叶片等。 在选择数控铣削加工内容时,应充分发挥数控铣床的优势和关键作用。

刨削加工

是用刨刀对工件作水平相对直线往复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主要用于零件的外形加工。刨削加工的精度为IT9~IT7,表面粗糙度Ra为6.3~1.6um。

磨削加工

磨削是指用磨料,磨具切除工件上多余材料的加工方法。磨削加工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切削加工方法之一。

选择性激光熔融

在一个铺满金属粉末的槽内,计算机控制着一束大功率的二氧化碳激光选择性地扫过金属粉末表面。在激光所到之处,表层的金属粉末完全熔融结合在一起,而没有照到的地方依然保持着粉末状态。整个过程都需要在一个充满惰性气体的密封舱内进行。

选择性激光烧结

是SLS法采用红外激光器作能源,使用的造型材料多为粉末材料。加工时,首先将粉末预热到稍低于其熔点的温度,然后在刮平棍子的作用下将粉末铺平;激光束在计算机控制下根据分层截面信息进行有选择地Z烧结,一层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层烧结,全部烧结完后去掉多余的粉末,则就可以得到一烧结好的零件。目前成熟的工艺材料为蜡粉及塑料粉,用金属粉或陶瓷粉进行烧结的工艺还在研究之中。

金属沉积

与“挤奶油”式的熔融沉积有些相似,但喷出的是金属粉末。喷嘴在喷出金属粉末材料的同时,还会一并提供高功率激光以及惰性气体保护。这样不会受到金属粉末箱尺寸的局限,能直接制造出更大体积的零部件,而且也很适合对局部破损的精密零件进行修复。

辊轧成型

辊轧成型方法是使用一组连续机架来把不锈钢轧成复杂形状。辊子的顺序是这样设计的,即:每个机架的辊型可连续使金属变形,直到获得所需的最终形状。如果部件的形状复杂,最多可用三十六个机架,但形状简单的部件,三、四个机架就可以了。

模锻

是指在专用模锻设备上利用模具使毛坯成型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此方法生产的锻件尺寸精确,加工余量较小,结构也比较复杂生产率高。

模切

即下料工艺,将前制程成型后的薄膜定位在冲切模公模上,合模去除多余的材料,保留产品3D外形,与模具型腔相匹配。

模切制程-刀模

刀模下料工艺,将薄膜面板或线路定位在底板上,将刀模固定在机器上模板,利用机器下压提供的力量控制刀锋将材料切断。他区别于冲切模的地方在于,切口更光滑;同时通过对切割压力、深浅的调整可以冲切出压痕、半断等效果。同时模具的成本低作业更方便、安全、快捷。

七、压铸机分为哪三大结构

压力铸造简称压铸,是一种将熔融合金液倒入压室内,以高速充填钢制模具的型腔,并使合金液在压力下凝固而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压铸区别于其它铸造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高压和高速。

①金属液是在压力下填充型腔的,并在更高的压力下结晶凝固,常见的压力为15—100MPa。

②金属液以高速充填型腔,通常在10—50米/秒,有的还可超过80米/秒,(通过内浇口导入型腔的线速度—内浇口速度),因此金属液的充型时间极短,约0.01—0.2秒(须视铸件的大小而不同)内即可填满型腔。 压铸是一种精密的铸造方法,经由压铸而铸成的压铸件之尺寸公差甚小,表面精度甚高,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压铸件不需再车削加工即可装配应用,有螺纹的零件亦可直接铸出。

从一般的照相机件、打字机件、电子计算器件及装饰品等小零件,以及汽车、机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复杂零件大多是利用压铸法制造的。 压铸的优点: 压铸的优点包括,铸件拥有优秀的尺寸精度。通常这取决于铸造材料,典型的数值为最初2.5厘米尺寸时误差0.1毫米,每增加1厘米误差增加0.002毫米。

相比其它铸造工艺,它的铸件表面光滑,圆角半径大约为1-2.5微米。

相对于沙箱或者永久模铸造法来说可以制造壁厚大约0.75毫米的铸件。

它可以直接铸造内部结构,比如丝套、加热元件、高强度承载面。

其它一些优点包括它能够减少或避免二次机械加工,生产速度快、铸件抗拉强度可达415兆帕、可以铸造高流动性的金属。 压铸的缺点: 压铸最大的缺点为成本很高。铸造设备以及模具、模具相关组件相对其它铸造方法来说都很贵。因此制造压铸件时生产大量产品才比较经济。

其它缺点包括:这个工艺只适用于流动性较高的金属,而且铸造质量必须介于30克与10千克之间。

在通常的压铸中,最后铸造的一批铸件总会有孔隙。

因而不能进行任何热处理或者焊接,因为缝隙内的气体会在热量作用下膨胀,从而导致内部的微型缺陷和表面的剥离。

八、压铸机百科

机加工难

压铸与机加工都是制造业上的工种,都是属于重工业,其中压铸就是把烧化的钢水倒进模具中,以此来生产出产品。

机加工准确来说时压铸的后续工作,它分为很多种,首先上车床,然后加工中心等。期间所耗费的精力有人工成本费,还有很多工程师的设计,所以机加工难多了。

九、压铸机的基本结构

它的工作原理(步骤)如下:

(1)合拢模具;

(2)以人工或其他方式将金属液浇入压室;

(3)上冲头以较低的压射速度下移,进入压室内及至刚接触金属液液面;

(4)上冲头转为较高的压射速度压下,而下冲头则与上冲头保持着中间一段存有金属液的相对距离同步地快速下移;

(5)当下冲头下移至让出喷嘴孔口时,正好下到最底部而被撑住;于是,上、下冲头一同挤压金属液高速向喷嘴孔(直浇道6的一部分)喷射;

(6)金属液通过由喷嘴、浇口套4、定模的锥孔和分流器2组成的直浇道6,从内浇口3填充进入模具型腔;

(7)填充完毕,但上冲头仍保持一定的压力,直至型腔内的金属液完全凝固成压铸件1为止;浇道和压室内的金属液分别凝固为直浇口和余料饼9;

(8)上冲头提升复位;同时,下冲头向上动作,将尚与直浇口相连的余料饼切离;

(9)下冲头继续上升,把余料饼举出压室顶面,再以人工或其他方式取走;

(10)下冲头下移复位至堵住喷嘴孔口;

(11)打开模具,压铸件和直浇口一同留在动模上,随即顶出并取出压铸件;一旦切离余料饼之后,开模动作可以立即执行,也可以稍缓至适当的时候执行,与下冲头完成上举和复位的动作无关;至此,完成一次压铸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