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感应的危害(雷电感应的危害是什么)

海潮机械 2023-01-06 16:42 编辑:admin 253阅读

1. 雷电感应的危害是什么

雷电是既具有静电功率损害,也具有高压损害,由于大气的强运动产生的高压可通过电器设备的电源线或天线(主要是长线)瞬间强放电,造成电器设备内的电子元件内部击穿(高压损害)或是熔融(功率损害),最终造成电器设备的永久性损坏。

雷电流放电电流大,幅值高达数十至数百千安;放电时间极短,大约只有50~100μs;波头陡度高,可达50kA/s,属于高频冲击波。雷电感应所产生的电压可高达300~500kV。直击雷冲击电压高达MV级,放电时产生的温度达2000K。拓展资料 危害: 热效应:雷电流通过导体时,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能,可烧断导线,烧坏设备,引起金属熔化、飞溅而造成火灾及停电事故。电气效应:雷电引起大气过电压,使得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破坏,产生闪烁放电,以致开关掉闸,线路停电,甚至高压窜入低压,造成人身伤亡。

2. 什么叫雷电感应?

感应雷是指当雷云来临时地面上的一切物体,尤其是导体,由于静电感应,都聚集起大量的雷电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在雷云对地或对另一雷云闪击放电后,云中的电荷就变成了自由电荷,从而产生出很高的静电电压(感应电压)其过电压幅值可达到几万到几十万伏,这种过电压往往会造成建筑物内的导线,接地不良的金属物导体和大型的金属设备放电而引起电火花,从而引起火灾、爆炸、危及人身安全或对供电系统造成的危害。

另一种情况是,在雷电闪击时,由于雷电流的变化率大而在雷电流的通道附近就形成了一个很强的感应电磁场,对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破坏,又或者使周围的金属构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产生大量的热而引起火灾。另外,当架空线遭受直击雷或产生感应雷,高电位便会沿着导线电源线以及信号侵入变电站或建筑物内,这种雷电波侵入也会对电气设备造成危害或使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放电,引起破坏作用。

3. 雷电的直接破坏作用是产生什么感应

雷电按其传播方式可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两种。

一、直击雷。

直击雷是带电云层(雷云)与建筑物、其它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之间发生的迅猛放电现象,并由此伴随而产生的电效应、热效应或机械力等一系列的破坏作用。

指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主要危害建筑物、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和人。

直击雷的电压峰值通常可达几万伏甚至几百万伏,电流峰值可达几十KA乃至几百KA,其之所以破坏性很强,主要原因是雷云所蕴藏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其持续时间通常只有几us到几百us)就释放出来,从瞬间功率来讲,是巨大的。

二、防护措施。

防避直击雷通常都是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或金属物件作为接闪器,将雷电流接收下来,并通过作引下线的金属导体导引至埋于大地起散流作用的接地装置再泄散入地。

三、感应雷。

感应雷也称为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它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四、基本简介。

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起的。它将产生很高的电位。

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引起的。这种迅速变化的磁场能在邻近的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雷电感应引起的电磁能量若不及时泄入地下,可能产生放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或造成触电事故。

五、防雷方式。

防直击雷主要是通过 接闪器(避雷针) 引下线(用来将雷电流写放入地) 接地装置(使雷电流能量尽快的入地)。

防感应雷主要是通过屏蔽(比如说框架结构建筑物内的钢筋形成一个法拉第笼)。 安装浪涌保护器(SPD)来实现的;框架结构建筑物内的钢筋, 既是防直击雷用的引下线, 同时又起到防感应雷的屏蔽作用。

一个建筑物,假设无防直击雷措施,只有防感应雷措施, 没有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就没事 ,他可以防止感应雷损坏建筑物内设施设备; 但是, 一旦有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 ,那建筑物内的电子电气设备就非常有可能损坏。

4. 感应雷的主要危害

雷电是雷云层接近大地时,地面感应出相反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产生云和云间以及云和大地间放电,迸发出光和声的现象。

根据雷电的不同形状,大致可分为片状、线状和球状三种形式;从危害角度考虑,雷电可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包括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和球形雷。从雷云发生的机理来分,有热雷、界雷和低气压性雷。

雷电在气象学上称为雷暴。形成雷暴的积雨云高耸浓密,云顶常有大量冰晶,云内垂直方向的热力对流发展旺盛,不断发生起电和放电(闪电)现象,其机制十分复杂。在放电过程中,闪电通道上的空气温度骤升,空气中水滴汽化膨胀,甚至还有电离现象产生,短时间内空气迅速膨胀,从而产生了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打雷)。由于云中的电荷在地面上引起感应电荷,使云底与地面之间形成“闪道”。当电荷积累和其他条件(如突出的建筑物、孤立的烟筒和旷地上的人等等)具备时,就会发生闪电击地,即雷击,造成雷电灾害。

5. 雷电感应的危害是什么意思

雷电的危害一般分为两类:一是雷直接击在人或建筑物上发生热效应作用和电动力作用;二是雷电的二次作用,即雷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

雷电的具体危害方面如下:

1、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如此巨大的电压瞬间冲击电气设备,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2、雷电流高热效应会放出几十至上千安的强大电流,并产生大量热能,在雷击点的热量会很高,可导致金属熔化,引发火灾和爆炸。

6. 雷电感应包括

感应雷是雷电危害的一种方式,是雷电流在周围物体上感应和传播的高电压,分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跨步电压是当带电体接地处有强电流进入大地时,在接地点周围产生一个相当大的电场,人体双脚分开站立,两足之间存在的电压。因跨步电压造成的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简单地说,感应雷只是可能形成跨步电压的原因之一。

跨步电压是雷电击中地面物,雷电流泄入大地并在土壤中散流开,由于土壤电阻率有一定分布,雷电流在地面上各点间就出现电位降,靠近雷击点,电流密度越大,电位降也就越大。如果人站在或行走在落雷点附近,在两脚间的电位降可使雷电流通过两脚和躯干的下部,人就会被击伤。这两脚间的电位降叫"跨步电压"。

7. 雷电产生什么效应

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是由于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云层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当带异种电荷的云层相互间的距离由于运动而缩小到一定距离时,正负电荷间的强大电势差将空气击穿而发生瞬间放电,放电时产生的放电火花就是我们见到的闪电,同时放电时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

同理,当带电云层运动时,地面相对应的地方产生感应电荷,若云层与地面或地面高大物体间距离较小,则云层与物体间的空气被击穿而发生瞬间放电产生雷电。

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此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得多,因此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扩展资料:

雷电的具体危害表现如下:

1、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如此巨大的电压瞬间冲击电气设备,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2、雷电流高热效应会放出几十至上千安的强大电流,并产生大量热能,在雷击点的热量会很高,可导致金属熔化,引发火灾和爆炸。

3、雷电流机械效应主要表现为被雷击物体发生爆炸、扭曲、崩溃、撕裂等现象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4、雷电流静电感应可使被击物导体感生出与雷电性质相反的大量电荷,当雷电消失来不及流散时,即会产生很高电压发生放电现象从而导致火灾。

5、雷电流电磁感应会在雷击点周围产生强大的交变电磁场,其感生出的电流可引起变电器局部过热而导致火灾。

6、雷电波的侵入和防雷装置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也会引起配电装置或电气线路断路而燃烧导致火灾。

8. 雷电产生的危害

雷电的特点:雷电的危害:

1、机械效应:雷电流流过建筑物时,使被击建筑物缝隙中的气体剧烈膨胀,水分充分汽化,导致被击建筑物破坏或炸裂甚至击毁,以致伤害人畜及设备2、 热效应:雷电流通过导体时,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能,可烧断导线,烧坏设备,引起金属熔化、飞溅而造成火灾及停电事故。分类:曲折开叉的普通闪电称为枝状闪电。

枝状闪电的通道如被风吹向两边,以致看来有几条平行的闪电时,则称为带状闪电。

闪电的两枝如果看来同时到达地面,则称为叉状闪电。闪电在云中阴阳电荷之间闪烁,而使全地区的天空一片光亮时,那便称为片状闪电。

未达到地面的闪电,也就是同一云层之中或两个云层之间的闪电,称为云间闪电。

有时候这种横行的闪电会行走一段距离,在风暴的许多公里外降落地面,这就叫做“晴天霹雳”。闪电的电力作用有时会在又高又尖的物体周围形成一道光环似的红光。

通常在暴风雨中的海上,船只的桅杆周围可以看见一道火红的光,人们便借用海员守护神的名字,把这种闪电称为“圣艾尔摩之火”。

超级闪电指的是那些威力比普通闪电大100多倍的稀有闪电。

普通闪电产生的电力约为10亿瓦特,而超级闪电产生的电力则至少有1000亿瓦特,甚至可能达到万亿至100000亿瓦特。纽芬兰的钟岛在1978年显然曾受到一次超级闪电的袭击,连13公里以外的房屋也被震得格格响,整个乡村的门窗都喷出蓝色火焰。

9. 雷电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三个

闪电是雷雨云体内各部分之间或云体与地面之间,因带电性质不同形成很强的电场的放电现象。由于闪电通道狭窄而通过的电流太多,这就使闪电通道中的空气柱被烧得白热发光,并使周围空气受热而突然膨胀,其中云滴也会因高热而突然汽化膨胀,从而发出巨大的声响——雷鸣。在云体内部与云体之间产生的雷为高空雷;在云地闪电中产生的雷为“落地雷”。 落地雷所形成的巨大电流、炽热的高温和电磁辐射以及伴随的冲击波等,都具有很大的破坏力,足以使人体伤亡,建筑物破坏。如,1986年4月25日7时20分,湖南省溆浦县的观音阁、双井、低庄乡等地,乌云压顶,风雨交加,电闪雷鸣……随着一道强烈的闪光,一声震耳的霹雷——落地炸雷,殃及了3个乡6个村庄,顿时一片混乱,雷声、雨声、风声、哭声、喊声混杂在一起。据地、县联合调查组调查,当场雷击死亡7人,伤10人,其中重伤3人,有一名死者的头发、衣物全被烧化,身躯也被烧焦变形,惨不忍睹。 雷击伤亡事故发生后,经调查发现:这一带居民屋内电线安装凌乱,走线位置很低,死亡的7人中就有5人是在照明电灯和开关下被雷击中的;雷击前室内相当潮湿,给雷击事故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所以,电线的安装必须符合要求,而雷电时,远离易导电的金属物体,保持室内干燥是预防雷击的重要措施之一。雷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流的直接作用和超压或动力作用,以及高温作用。当人遭受雷电击的一瞬间,电流迅速通过人体,重者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脑组织缺氧而死亡。另外,雷击时产生的是火花,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烧灼伤。雷电击伤,亦可使人体出现树枝状雷击纹,表皮剥脱,皮内出血,也能造成耳鼓膜或内脏破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