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变流器全国排名(风电变流器知名品牌)

海潮机械 2023-01-13 05:20 编辑:admin 291阅读

1. 风电变流器知名品牌

应该是光伏行业股票

光伏产业板块龙头股票有:

  1、通威股份:光伏产业龙头股。永祥股份为通威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生产,销售及相关业务,拥有1.5万吨/年的多晶硅生产能力。

  2、隆基股份:光伏产业龙头股。公司专注于光伏产业中的硅棒、硅片制造,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降低成本,与光伏行业优秀的上下游企业合作,致力于成长为世界光伏产业中最具有竞争力的硅片提供商。

  3、福莱特:光伏产业龙头股。公司主要业务公司是目前国内领先的玻璃制造企业,主营业务为光伏玻璃、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和家居玻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玻璃用石英矿的开采、销售和EPC光伏电站工程建设,其中,光伏玻璃是公司最主要的产品。

  4、福斯特:光伏产业龙头股。根据彭博新能源数据,近年来全球光伏产业呈现稳定上升的发展态势,光伏发电应用地域和领域逐步扩大,全球光伏应用市场持续增长,新增装机量由2008年的6.5GW增长至2018年的108GW,累计装机容量超520GW。

  5、阳光电源:光伏产业龙头股。公司主营业务是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及其它电力电源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用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公司的主导产品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市场占有率多年来稳居国内市场第一位,在行业内继续保持极高的品牌认可度。此外,公司近1年来与多个地方政府合作大力投建光伏电站项目。

  光伏产业概念股票其他的还有: 岱勒新材、鲍斯股份、中来股份、晶盛机电、锦富技术、东方日升、易成新能、金刚、天龙、亚玛顿、瑞和股份等。

2. 全国风电变流器生产厂家

航天十八所新能源项目部,隶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主要开发风电变流器、光伏逆变器、SVG无功补偿等民用产品。

2MW直驱风电变流器已成功安装于内蒙古风场,并实现并网发电。SVG产品也批量投入市场,并获得了一致好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是航天系统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伺服专业技术研究所,隶属于中国最大的运载火箭及载入航天飞行器研究、设计、生产基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是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的专业研制单位,是中国航天伺服技术中心。

3. 风电变流器知名品牌排名

主要就是设备维护。

要了解设备维护的主要内容就要了解风力发电的基本构成,这是你维护的对象。

风电场的设备一般包括原动机(风力机),传动轴(连接原动机和电动机),齿轮箱(可选,双馈有同步永磁无),发电机(双馈或同步发电机)风电变流器。此外还有桨叶,塔筒,变电送电设备,主控中心等。

这些设备的一般性日常维护是运维去做,稍微专业点的就可以让厂家去做了。

如果你想往这方面就业还是建议慎重考虑,一是风电场一般位置比较偏,环境条件较差,二是待遇现在而言一般般,三是确实比较危险,一个塔筒动辄七八十米,国内的风电场有助力或者电梯的塔筒不多,基本上运维上去一天早上爬上去带着干粮吃喝拉撒睡都在上面了,上面风机一转,振动感人。就这还没考虑到电气上的危险。

优势就是国内这种专业的风电运维确实比较少,市场比较大。而且国内的风电场业主似乎普遍不重视运维。一个好的风电机组运维优秀的话可以达到15年到20年的寿命,国内目测很多风电场的运维情况寿命撑不住5,6年。看你取舍了。

4. 风力发电变流器厂家

风机变流器igbt工作原理:

功率模块采用高开关频率的IGBT功率器件,保证良好的输出波形。这种整流逆变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谐波含量少等优点,可以明显地改善双馈异步发电机的运行状态和输出电能质量。这种电压型交-直-交变流器的双馈异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实现了基于风机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发电机有功和无功的解耦控制,是目前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的一个代表方向。

5. 2019风电变流器厂家排行

控制系统,它是风电机组中最为关键的核心部件,也是目前国内风电产业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直到现在大多数主机厂仍然使用国外产品,虽然金风公司已经能为自己配套失速型小机组,国产1.5兆瓦系统已经试运行,但远远满足不了国内需求。

变流器:目前我国主机公司主要基本采用进口产品。

主轴承和发电机的精密轴承,几乎全部从国外进口。

其次很多配套部件,因为部件技术难度大、投资强度高,没有实力的企业难以介入。拿齿轮箱为例,其中关键零件行星齿圈需要大型数控磨齿机加工,精度要求很高,而且可靠性要求很高。要建一个齿轮箱生产企业,需要上亿元人民币。所以很多设备还是进口。

风机叶片制造技术不断提升

风机叶片是体现风能技术进步的关键风力机组部件,风机叶片产业是伴随着风电产业及风电设备产业的发展而迅速蹿升的。随着国内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中国风机叶片产业的供给能力迅速提升。截至2008年,中国境内的风电机组叶片厂商共有40余家。其中,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的公司有14家。2008年,已投入批量生产的叶片公司生产能力为460万千瓦。预计到2010年,这些叶片公司全部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后,综合生产能力将达到900万千瓦。

复合材料风机叶片是风力发电系统的关键动力部件,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性能,要求其具有长期在户外自然环境条件下使用的耐候性,匹配合理的价格。因此,叶片的设计和制造质量水平十分重要,被视为风力发电机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技术水平代表。

风电叶片是一种高性能的复合材料产品,制造条件要求高,温度要求16℃~25℃,空气湿度要求低于70%。

传统复合材料风力发电机叶片多采用手糊工艺制造。

手糊工艺的主要特点在于手工操作、开模成型(成型工艺中树脂和增强纤维需完全暴露于操作环境中)、生产效率低,树脂固化程度(树脂的化学反应程度)往往偏低,适合产品批量较小、质量均匀性要求较低的复合材料制品的生产。因此手糊工艺生产风机叶片的主要缺点是产品质量对工人的操作熟练程度及环境条件依赖性较大,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均匀性波动较大,产品的动静平衡保证性差,废品率较高。特别是对高性能的复杂气动外型和夹芯结构叶片,还往往需要粘接等二次加工,粘接工艺需要粘接平台或型架,以确保粘接面的贴合,生产工艺更加复杂和困难。

手糊工艺制造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在使用过程中,往往由于工艺过程中的含胶量不均匀、纤维/树脂浸润不良及固化不完全等,引发裂纹、断裂和叶片变形等问题。此外,手糊工艺往往还会伴有大量有害物质和溶剂的释放,有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真空灌注工艺适宜大型风机叶片批量生产。

主要原理为先在模腔中铺放好按性能和结构要求设计好的增强材料预成型体,采用注射设备将专用低粘度注射树脂体系注入闭合模腔,模具具有周边密封和紧固以及注射及排气系统,以保证树脂流动顺畅,并排出模腔中的全部气体和彻底浸润纤维,并且模具有加热系统,可进行加热固化而成型复合材料构件,属于半机械化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工人只需将设计好的干纤维预成型体放到模具中合模,随后的工艺则完全靠模具和注射系统来完成和保障,没有任何树脂的暴露,因而对工人的技术和环境的要求远远低于手糊工艺,并可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

与手糊工艺相比,真空灌注工艺不但节约了粘接工艺的各种工装设备,而且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采用了低粘度树脂浸润纤维以及采用加温固化工艺,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质量和生产效率。中材科技、中复连众、中航惠腾,棱光实业、东方电气等国内大型叶片制造商均已采用真空灌注工艺。

风机叶片产业发展日臻成熟 叶片是风机设备的核心部件,从零部件价值量的角度来看,叶片的价值量最大,造价约占整个设备的25%。同时,风机叶片产业是风电机组部件中确定性较高、市场容量较大、盈利模式清晰的复合材料行业。

目前,丹麦的LMlasfiber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风机叶片生产商,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45%。由于风机叶片的技术含量与进入门槛较高,国内目前具备叶片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并不多。主要有中材科技、中复连众、中航惠腾,棱光实业。国际知名的叶片制造商丹麦艾尔姆(LM)公司、维斯塔斯(Vestas)公司、西班牙歌美飒(Gamesa)公司和印度苏司兰(Suzlon)公司,已在天津独资设厂生产风电叶片。 国内目前已经超过40家叶片制造商。这其中的大部分企业由于本身没有独特的技术优势,注定要被边缘化,甚至淘汰。根据国内几家企业的规划和目前的扩产进展,包括中材科技、中复连众、中航惠腾均有1000套规模的扩产计划,棱光实业今年产能将达到550套,2010年将继续提高,这4家企业的预计规模将接近4000套。

目前对市场规模预测的变数在于外资叶片厂,外资叶片制造商生产规模已超过国内企业,根据其扩产规划,达产后生产规模将接近2000套,加上4家国内大厂的产能规划,已经可以满足市场需求,更何况还有零零散散的诸多小厂。

随着供需紧张形势的缓解,行业竞争逐渐激烈。叶片行业将经历从纷乱到寡头、从短缺到均衡、从暴利到薄利的过程,市场将形成少数几个1000套以上规模的寡头,这些企业将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而其他厂商将逐渐淡出竞争格局。同时国内叶片生产企业将日臻成熟,产品除满足内需外,出口有望实现较大的增长。

叶片制造商的收益主要取决于销售价格和成本两方面,随着叶片市场规模的扩大,成本和售价都将明显下降,但具备规模、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企业成本下降速度超过售价降低速度,盈利超过平均水平。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下降,风机叶片的主要原材料树脂、玻璃纤维布和PVC等都会下调,风机叶片保持10%~15%的净利润率是比较合理的指数。 国内整机企业的高速扩张带来对上游零部件的需求增长,目前叶片、齿轮箱、轴承等零部件供需均较紧张,为零部件企业带来良好的景气周期。

由于境外制造商在国内设置的叶片厂主要面对国际竞争对手,而同样型号产品境外叶片制造商的售价较国内制造商高,因此在可选的情况下,国外制造商基本都会采用国内叶片制造商作为供应方。加之国内整机商的迅速发展,也给叶片制造业带来了更多机会。

随着供需形势的缓解,行业竞争逐渐激烈,盈利能力将回归平均水平。叶片行业目前盈利能力颇高,因此厂商控制成本的压力不大,但在未来,成本控制能力、技术创新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盈亏。

6. 风电变流器龙头企业

中国中车风电整机行业排名国内第六,风电发电机销量行业排名国内第一,风电叶片销量行业排名国内第二,国内超过60%的风电整机装有中国中车的产品,自主研发的大功率器件已成功示范应用。为行业提供了4300余台风电整机、1.4万余套风电叶片、63000余台风电发电机、12000余套风电塔筒、3500余台风电变流器、1700余台风电齿轮箱以及1万余套风电超级电容模组、500余套变桨系统。与国内大多数的风力发电企业、国内外众多风电整机企业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