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读数最多有(在分光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是多少)

海潮机械 2023-01-04 05:46 编辑:admin 229阅读

1. 在分光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是多少

  1.入射光波长的选择

  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仅能获得高的灵敏度,而且还能减少由非单色光引起的对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因此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一般选择最大吸收波长为入射波长。

  2. 参比溶液的选择

  在实验中,要选择合适的空白溶液作为参比溶液来调节仪器的零点,以便消除显色溶液中其他有色物质的干扰,抵消吸收池和试剂对入射光的影响。根据试样溶液的性质,选择合适组分的参比溶液很重要。

  3. 吸光度范围选择与控制

  任何分光光度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误差,测量误差的来源主要是光源的发光强度不稳定法,光电效应的非线性,电位计的非线性,杂散光的影响,单色器的光不纯等因素,对于一台固定的分光光度计来说,以上因素都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它的误差具有一定稳定性。

  4.比色皿的使用

  选择适宜规格的比色皿,尽量把吸光度值调整在0.2~0.8之间。同一实验使用同一规格的同一套比色皿,以减少测量误差,所以用普通分光光度法不适用于高含量或极低含量物质的测定。

2. 在分光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 )

一般分光光度计吸光度读数在小数点后四位,如,A=0.3362

一般物质的吸光度都在1以内,其中最适宜的吸光度在0.2-0.8之间又因为吸光度在分光光度计上的表盘读数是按照对数尺度刻分的。那么经过一些列的相关实验已经证实,当吸光度在0.2-0.8的范围内的时候,读取的读数的误差是最小的。我们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可以调整标样和待测样的浓度使其吸收正好落在这一范围内。所以,分光光度计最佳读取范围是吸光度在0.2-0.8的时候。

3. 在光度分析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为

1.光波长的选择;

2、吸光度范围的选择;

3、参比液的选择;

4、标准曲线的绘制

4. 分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度范围是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一般吸光度范围是-3A~3A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吸光度范围可扩大到-4A~4A

5. 分光光度法测定时,吸光度读数应取什么范围

透光率控制在这个范围读数稳定,可以减小吸光度的相对误差,浓度和吸光度线性好。如果不在这个范围可以调整待测液浓度或选择不同规格的比色皿。

6. 在分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为

光度法和分光度法不一样。

一、原理不同

1、吸光光度法:吸光光度法是借助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朗伯一比耳定律确定物质溶液的浓度。吸光光度法是比较有色溶液对某一波长光的吸收情况。

2、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二、特点不同

1、吸光光度法:灵敏度高,准确度较高,简便、快速,应用广泛。

2、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是生物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实验方法。

三、用途不同

1、吸光光度法:适用于微量组分的分析。

2、分光光度法: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7. 在分光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是多少

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物质的吸光度,用于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的方法。当光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随光的波长不同而变化。因此,通过测定物质在不同波长处的吸光度,并绘制其吸光度与波长的关系图即得被测物质的吸收光谱。

从吸收光谱中,可以确定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最小吸收波长λmin。物质的吸收光谱具有与其结构相关的特征性。因此,可以通过特定波长范围内样品的光谱与对照光谱或对照品光谱的比较,或通过确定最大吸收波长,或通过测量两个特定波长处的吸收比值而鉴别物质。

用于定量时,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量一定浓度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并与一定浓度的对照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或采用吸收系数法求算出样品溶液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