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量具的使用方法
钳工的夹具和量具有很是比如老虎钳,手钳,自制的专用夹具等量具有卡尺,卷尺,划线尺等,钳工的虎钳可以夹紧工件供钳工对工件进行锉,划线,鉴切等,钳工的卡尺供钳工精确测量。钳工的夹具和量具是一个钳z最基本的工具,它广范的用在了钳工在制作生产中、一个好的钳工必须对夹具和量具熟练使用,做好基本工才算一个合格钳工。
2. 量具的使用方法培训
方法/步骤分步阅读:
1.常见游标卡尺按其精度有0.1毫米,0.05毫米和0.02毫米,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精度等级。
2.测量时将被测物体置于测量爪之间,移动测量爪,夹紧物体,测量完毕之后应将紧固螺钉拧紧,以防数值在量具移动过程中发生变化。
3.读数时首先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读取尺身上的毫米整数,再读取游标所指示的数值。
4.观察游标上第几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取最接近对齐的线,将两次读数相加,即为测量的数值。
3. 量具的使用方法实验报告
钳工使用量具测量工件的平整度多种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平尺和塞尺。再要测量的工件表面平尺方摆米字格用塞尺检验。
还可以用平板检验平板要大于被检验的工件下面用三个千斤顶用高度尺把工件的三个远端检测点调平,,再用高度尺检测其他表面可以配合百分表千分表。
还可以把平面向下用塞尺配合平板检验
4. 量具的使用方法培训PPT
教具应该具备:实物:小棒、各种形状卡纸(三角形、圆、正方形、五角星……),根据教材用的大小、多少、上中下、前后左右等……的实物、图形卡片。所媒体:一套与教材配套的课件,数数歌,创设情景用的动画、mp3儿歌。量具:三角板一副、1米直尺一把、天平一台。一年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要有充足的教具,并合理使用,通过形象的演示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多与少、大与小、轻与重、方位……概念。
“人教版”一般是就教科书意义而言的,是相对于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而言的。如长春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称为“长春版”、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称为“粤教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称为“沪教版”。可见所谓“人教”指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所谓“版”指的是教科书版本,而非“出版社”的“版”。 因此,“人教版”指的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版本。比如我国中小学教育辅导报刊中,《语文报》、《中学生学习报》、《学苑新报》等均有着不同版本的教辅报纸,诸如人教大纲版、人教新课标版等。这两个版本名称均是配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的报纸,是新课改前后的版本名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前者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后者便统一称为人教版。本套教科书是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与xx(科目)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由新华书店集团发行。人民教育出版社(People's Education Press,简称PEP)成立于1950年,其前身是华北联合出版社,上海联合出版社和华北教科书编审委员会,1961年与高教出版社合并,是教育部直属的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教材和其他各级各类教材、教育图书的研究、编写、出版、发行的专业出版社。毛泽东同志题写了社名。50多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受教育部委托,主持或参与草拟了2000年以前历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由国家颁布;根据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先后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社名,编写、出版了九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2014年,人教版第十套教材,即按照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研究、编写的21世纪义务教育全套新教材正在陆续出版之中,其中一部分已在教育部确定的实验区进行实验。建社至今,累计出版各种出版物万余种,总印数达数百亿册。
5. 量具的使用方法和识读体会
步骤如下
1
确定要分析的测量系统。 这个步骤需要建立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必须参照控制计划编制。控制计划中提及的测量系统按 TS1 6949 技术规范 7.6.1 的要求必须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现在的一般情况下是对控制计划中进行产品特性检测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 过程特性的没有太多的关注。 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单讲 GRR。
2
GRR 分析人员按计划确定被分析人员(本案例按照 3 个人), 被分析人员应该是日常测量系统中的人员;
3
选取样本(本案例按 1 0 个样本)。 1 0 个样本的选择应该覆盖预期的制造过程变差。 注意: 这 1 0 个样品不是随便取的, 更不是找 1 0 个特别好的(合格的)产品, 1 0 个产品最好能够包括超出上下规格限的不合格品, 如果短期内无法找到不合格品, 应尽可能取不同尺寸的产品。 也就是说, 1 0 个产品是由分析人员提前“选”出来的, 而不是随便的抽取。 一个好的测量系统, 不光能够识别“合格”的产品, 也应该能够识别“不合格”的产品;
4
将 1 0 个零件进行编号, 确定每个被分析人员测量的次数, 本案例按 3 次;
5
选择日常使用的量具, 如卡尺。 注意: 如果是普通的卡尺(精度 0.02 的 ) ,是读不出 XX.01 或 XX.03 的, 很多企业的 GRR 报告中居然能写出类似的数字,是多么的可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