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炸用什么锅(煎炸用什么火)

海潮机械 2023-01-16 13:41 编辑:admin 212阅读

1. 煎炸用什么火

炒菜时油的温度不是越高越好,而是以不超过200度为极限,为样不仅可以减轻“油烟综合症”,菜中的维生素也可得到有效保存。

一 锅里的油加热后,把要炸的食物放入油中,待其沉入锅底,再浮上油面时,这时的油温大约是160℃。如果做拔丝菜,如拔丝山药、拔丝白薯、拔丝土豆,用这种油温的油炸比较合适。 这时锅下的火力应控制住,以能保持油温即可。

二 油加热以后,把食物放入油中,沉在油的中间,再浮上油面,这时油的温度大约是170℃左右。用这种温度的油炸香酥鸡、香酥鸭比较合适,炸出的鸡、鸭,外焦里嫩。注意炸时,锅下的火也要控制住。

三 如果把要炸的食物放入油中不沉,这种油的温度大约达190℃,比较适合炸各种含水分较少的菜肴,如干炸带鱼、干炸黄鱼、干炸里脊等。

四 做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油热了以后,扔进葱花"咝咝"爆响,同时油烟四起,其实是许多人印象里都以为的只有油大量冒烟才是适合炒菜的温度,这是一种误解。过去所使用的没有经过精炼的油在120℃开始就冒烟,只有到冒烟较多的时候才达到180℃至200℃的炒菜油温。 如今的色拉油和调和油去除了杂质,等到大量冒烟的时候已经达到250℃左右,此时不仅导致油发生高温劣变,也会损失菜肴原料当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正确的做法是在油刚刚有一点烟影子的时候便放入菜肴,或者往油里扔进一块葱皮,四周大量冒泡但颜色不马上变黄,证明油温适当。

2. 炸和煎哪个上火

材料:面粉1400克,白糖300克, 红糖220克,蜂蜜550克,香油400克, 饴糖1100克,芝麻仁650克,苏打粉10克,清水少许。

制作步骤:

1、煮饼瓤:先将1100克面粉上笼蒸熟,晾干,搓碎,再掺入饴糖500克、蜂蜜100克、香油175克、红糖220克、少许清水、苏打粉及剩余的生面粉300克,将上述原料搓揉成面团(软硬如蒸馍面团)。

2、油煮:锅上火加入香油约1000克,油热后手揪面剂,揉成 鸽蛋大的圆球,放铁丝笊篱内在水里蘸一下(可防止煮饼脱皮裂缝),沥干水分,投入油锅中,中火炸约3分钟左右,待其外皮呈枣红色时捞出。

3、滚汁:另起瓢上火放入蜂蜜450克、白糖300克、 饴糖600克熬制10分钟,待能拉起长丝则 蜜汁熬成。将炸好的煮饼放入蜜汁内浸约2分钟(为使蜜汁渗入煮饼内),然后捞出放入熟芝麻仁中翻滚,待芝麻仁粘,捞起即可

3. 煎炸还有什么

  一般分为炒、爆、熘、炸、烹、煎、溻、贴、瓤、烧、焖、煨、焗、扒、烩、烤、盐焗、熏、泥烤、氽、炖、熬、煮、蒸、拔丝、蜜汁、糖水、涮!

  1、炒: 炒 是最基本的烹调技术,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烹调方法。炒分为生炒、熟炒、滑炒、清炒、干炒、抓炒、软炒等。炒字前面所冠之字,就是各种炒法的基本概念。生炒:生炒的基本特点是主料不论植物性的还是动物性的必须是生的,而且不挂糊和上浆。熟炒:熟炒原料必须先经过水煮等方法制熟,再改刀成片、丝、丁、条等形状,而后进行炒制。熟炒的调料多用甜面酱、黄酱、酱豆腐、豆瓣辣酱等。熟炒的主料无论是片、丝、丁,其片面厚,丝要粗,丁要大一些。滑炒:滑炒所用的主料是生的,而且必须先经过上浆和油滑处理,然后方能与配料同炒。清炒:清炒与滑炒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不用芡汁,而且通常只用主料而无配料,但也有放配料的。干炒:干炒又称干煸。就是炒干主料的水分,使主料干香酥脆。干炒和生炒的相似点是原料都是生的,不上浆,但干炒的时间要长些。抓炒:抓炒是抓和炒相结合,快速的炒。将主料挂糊和过油炸透、炸焦后,再与芡汁同炒而成。抓糊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鸡蛋液把淀粉调成粥状糊;一种是用清水把淀粉调成粥状糊。软炒:软炒是将生的主料加工成泥茸,用汤或水澥成液状(有的主料本身就是液状),再用适量的热油拌炒。成菜松软、色白似雪。

  2、爆: 爆 就是原料在极短的时间内经过沸汤烫或热油速炸(也有用油温较高的底油速炒的)再与配料同炒,迅速冲入兑好的芡汁快速颠炒。爆的特点是旺火速成。所用原料多以有韧性的肚头、鸡肉、鸭肉及瘦的猪肉、牛肉、羊肉等。爆一般都先将原料进行刀工处理。主料上浆时不可过干,以防遇热成团。爆制时的烫、炸和爆之者要紧密衔接,不能脱节。爆,一般可分为油爆、芫爆、酱爆、葱爆、汤爆、水爆等。油爆:油爆就是用热油爆炒。油爆有两种烹制方法,一种是主料不上浆,用沸汤烫一下即刻捞出控水,放入热油中速炸,炸后再与配料同炒,继之冲入兑好的芡汁速炒;另一种是主料上浆后,在热油锅中速炒,炒散后,控去部分油,下入配料,冲入芡汁速炒。芫爆:芫爆和油爆相似,不同点是芫爆的配料必须是香菜即芫荽,因此得名。酱爆:酱爆就是用炒熟的酱类(甜面酱、黄酱、酱豆腐)爆炒原料。葱爆:葱爆就是用葱和主料一同爆炒。葱爆的主料既不上浆、滑油,也不用开水烫,而是用调料调好味与葱爆炒而成。汤爆、水爆:汤爆和水爆很相似。把主料先用开水氽至半熟后,冲入调和味沸汤,即为汤爆;如果冲入沸水,即为水爆。水爆菜肴在食用时另蘸调味品。

  3、熘: 熘 在旺火速成方面与炒和爆相似,不同的是熘菜所用的芡汁比炒菜、爆菜多,原料与明亮的芡汁交融在一起,熘菜的原料一般为块状,甚至用整料。熘的方法有多种,从制作方法上分有焦熘、滑熘、软溜等;根据调料上的区别,又有醋熘、糟熘。焦熘:焦熘又称脆熘。焦熘是将经调腌渍过的主料挂上淀粉糊,炸至酥脆。再用较多的芡汁较熘制。滑熘:滑熘系由滑炒发展而来,是北方常用的一种烹调方法,它与滑炒不同之处是所用的芡汁较多。软熘:软熘是将主料经过滑油(有经蒸、煮、氽等方法处理的),再加芡汁熘制的一种烹调方法,软熘的主料有流体状的和固体状的。醋熘:醋熘的制作方法与软熘基本相同,仅调料上有所差别,即醋的比例较大,成菜酸味突出。糟熘:糟熘是在调料中加入香糟汁的一种熘制方法,成菜有浓郁的香糟味。

  4、炸: 炸 是旺火、多油、无汁的烹调方法。炸有清炸、干炸、软炸、酥炸、面包渣炸、纸包炸、脆炸、油淋炸等。清炸:清炸是原料本身不挂糊,不拍粉,只用调料腌渍一下,再用旺火热油炸制。干炸:干炸就是炸干原料的水分(或炸去原料部分水分),使原料内外干香酥脆。干炸的原料也是先经调料拌腌,再拍粘适量干淀粉(或玉米粉),放入油锅炸之。软炸:软炸就是原料经过调料拌腌后,挂一层薄鸡蛋糊,再下油锅炸制。酥炸:酥炸有两种,一是主料挂专用的酥炸糊,炸后糊酥松,主料细嫩;二是主料先经蒸,卤至熟烂,再挂少量鸡蛋糊用热油炸制,炸后糊酥主料烂。面包渣炸:面包渣炸的主料一般是加工成较厚(约2分)的片状,先用调料拌腌,再粘匀面粉及鸡蛋液,最后再滚粘一层面包渣炸制。纸包炸:纸包炸是用江米纸或玻璃纸包裹经调料拌腌过的主料,再用油炸制。

  5、烹: 烹 是先将主料用旺火热油炸(或煎一下),再以少量底油,放入主料,下入单一的调料烹制;再一种是以多种调味品兑成芡汁,先于锅中将汁炒透,再下入炸过的原料烹制而成。

  6、煎: 煎 是先把锅烧热,再以凉油涮锅,留少量底油,放入原料,先煎一面上色,再煎另一面。煎时要不停地晃动锅,以使原料受热均匀,色泽一致。煎的种类很多,有干煎、煎烹、煎蒸、煎焖、煎烩、煎烧、糟煎、汤煎等。干煎:干煎的主料必须是加工成片状或泥茸状,煎前要经各种调料拌腌,再挂鸡蛋糊或拍粉拖蛋液煎之,煎后即可食用。煎烹:煎烹是由煎和烹两种方法结合而成。一般是原料先用旺火煎,再用适量的调料调料(汁)烹制。煎蒸:煎蒸就是原料经煎后,再放入各种调料调好味放屉内蒸之。煎焖:煎焖就是原料经煎后在锅内放入调料和汤,盖严锅盖,用小火焖主料烂汁尽。煎烧:煎烧又称南煎,是南方常用的一种烹调方法。一般是用来制作丸子。煎烧的菜肴多是色泽浅黄,质地松软。糟煎:糟煎是在主料煎后放入香糟汁及少量的汤烧制。糟煎菜肴色金黄,质地软嫩,味微甜,带浓郁的糟香气味。食之清淡利口。汤煎:汤煎就是原料经煎之后,冲入沸水再烧开。

  7、溻: 溻 是在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原料先经调料拌腌,再挂鸡蛋糊或拍粉拖蛋液将原料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再加入配料,调料和汤汁,用微火溻尽汤汁。此菜其味咸甜醇厚。

  8、贴: 贴 有两种,一种是主料下锅后贴在锅面煎成金黄;另一种方法是将几种相同的原料用蛋糊贴在一起,或是加工成泥茸状,再下锅煎之。贴只煎一面,故菜肴一面焦黄香脆,一面鲜嫩。贴的菜肴外酥脆,里细嫩。

  9、瓤: 瓤 是把主配料加工成泥茸状或丁状、丝状,做为其它原料的瓤(陷)。瓤可称制作方法,也可称烹调方法,但瓤只有和其它种方法互相组合才能成为一种烹调方法,如烧瓤、扒瓤、煎瓤。

  10、烧: 烧 制菜肴的主料必须先经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热处理之后,再放汤(或水)和调料,用大火烧开,再改小火慢烧。由于烧制菜肴的口味、色泽的不同,以及成菜汤汁的多寡,又分为若干烧法。红烧:红烧菜因成菜多为红色(涂红色、浅红色)而得名。红烧的原料多是先经过炸、煎、煸、蒸、煮等法处理,再加汤和调料,用大火烧开后,再用小火慢烧,使味渗入主料内,收浓汤汁或留适量的汤汁,再用水把湿淀粉调稀勾芡而成。白烧:白烧和红烧的区别在于烧制菜肴的调料和汤汁均为淡色或白色。干烧:干烧又称大烧。干烧是指主料经长时间慢烧,汤汁渗入原料内,烧得菜肴见油而不见汁(或汁很少)的烹调方法。

  11、焖: 焖 是从烧演变而来的。焖菜的主料经油炸(或油滑、或水燎)后,再放适量的汤和调料盖严锅盖,用小火将主将焖烂。焖有红焖和黄焖,二者的烹调方法和用料都一样,只是调料有所差别。红焖所用酱油和糖色比黄焖多。红焖菜为深红色,黄焖菜呈浅黄。

  12、煨: 煨 是用微火慢慢地将原料煮熟。煨制的主料要先经出水处理,再加入汤和调料,盖上锅盖,用微火煨之。 煨菜原料多是质地老、纤维质粗的牛肉、羊肉、野鸭、鹅之类。煨制的菜品熟烂,味醇厚,汤汁甚美。

  13、焗:凡焖制的菜肴原料均先经调料拌腌,再过油,然后放适量的调料和汤,用较大的火加锅盖将原料焗熟。焗菜因采用的调料不同,有蚝油焗、陈皮焗、香葱油焗、西汁焗等。

4. 油炸用什么火

煎和炸的区别主要是油量的多少,煎一般是放入少许的油,炸需要比较多的油,比较费油,而且受热主要是底部,热量会慢慢蔓延。

煎用的油比较少,基本上只让油沾到食物的底部,而炸就要放很多的油,让整个食物存放在其中,味道上虽然炸出来的食物更好吃,但是油分比较大,不建议吃太炸顾名思义就是将需要炸的原料放入油中,因为油和水的性质不同,所以油炸出来的食物,会呈现出脆、软、酥的感觉。

油炸的温度大大高于水的沸点100℃,悬殊的温差可使原料表面迅速脱水,这样吃起来就会比较蓬松。

炸不同食物的做法不同,如果是炸鸡肉,鸡肉在下锅炸之前,先把鸡肉腌制一会,然后覆盖上保鲜膜放进冰箱中,炸的时候再拿出来下锅炸,这样炸出来的口感香脆可口。

如果是面食,比如春卷,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添加上一些面粉,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炸的过程中内部的馅汁流出来导致糊锅的情况。

5. 油炸和煎哪个上火

两种方便面在压制和切面工艺上基本相同,只是最后干燥方式有差别。油炸过的方便面能持久保持干燥,面线表面形成很多小孔,注水后能迅速吸收水分,即复水性强。 两者在营养上最大的不同是热量。油炸方便面含油率在18%—20%,水分在10%以下;而非油炸方便面的水分含量较多,但脂肪含量仅为油炸方便面的1/4左右。 对味觉要求苛刻的人也许会发现,方便面油炸还是不油炸,口感还是略有不同的

6. 煎和炸哪个更上火

叉烧肉

材 料:

梅肉(前腿肉)2公斤。

配 料:

糖 500克、盐 100克、高梁酒 200克、红葱头 100克、陈皮 50克、酱油 100克、甜面酱 100克、鸡蛋 2颗、麦芽糖 250克、食用色素黄色5号 1克。

作 法:

1。 梅肉切成大片条状。

2。 腌料:糖、盐、葱头、陈皮末、高梁酒、酱油、甜面酱。

3。 腌渍时拌入2粒蛋及已调好的色素拌匀,在室温下腌40分。

4。 腌好的梅花肉以叉子串起,进炉烤已摄氏270度,烤20分钟。

5。 烤至表面著色,边缘焦掉时取出,淋上蜜汁(麦芽糖先熔解)。

6。 放进烤炉,烤至表面乾亮,最后再淋上蜜汁,等至蜜汁稍乾及可。

材料:猪肉、李锦记叉烧酱、生粉(少许)、糖(少许)、油

做法:

1,把猪肉切成大约1。5-2CM 厚的许多片大片,然后用刀背在猪肉的两面细剁各一遍,把猪肉剁软,以便入味;

2,用生粉和糖各少许在每片猪肉的两面涂均匀,腌片刻;

3,然后用调羹舀出叉烧酱,厚厚地涂抹在猪肉片的两面,记住,要厚厚的。

用量大约是1LB 的猪肉配5 汤匙左右的叉烧

酱,反正要达到把猪肉的底面都浆满叉烧酱的效果;

4,蒙上保鲜纸,放进冰箱里腌过夜(一般我们是下午调味,腌到第二天近中午才拿出来);

5,烧热油锅,大火热锅时放下猪肉块用油煎,待肉与锅接触的那面转了颜色后立刻翻转煎另一面,看到转色了,就调回小

火,慢慢煎熟,注意火候,不可太频繁地翻也尽量不要煎焦了。

煎至筷子可以戳穿猪肉块时,美味的简易叉烧就做好了!

心得:

1,挑选猪肉中叫“夹心肉”的部分,这部分的肉以瘦肉为主,中间略夹一些肥的脂肪层,肉质特别好味(但如有硬筋,要

剔去),而且烧的过程中脂肪层融了,令叉烧内略油脂,口感更香美;

2,千万不要按照李锦记叉烧酱瓶子上贴的说明书指示的份量及腌制时间去做叉烧,按他们指示的作出的叉烧味道不好,而

且淡;下的叉烧酱份量要足,腌的时间要够长!而且说明书上虽然说是烤,但是变烤为煎更健康,不容易上火,味道也一

样好!^_^

3,先大火热锅两面煎腌好的肉,可以令肉的表面在短时间内熟了薄薄的一层,封住里面没有熟的肉的肉汁,然后再转小火

慢煎,这样弄出来的叉烧里面很鲜,而且软,不会太干硬的。

4,用刀背拍松,利于入味;但糖和生粉绝不能多下。

叉烧肉叉烧肉

口味:甜鲜

主要材料:里脊肉500克,香葱1棵,生姜1块

调味料:食用油500克,酱油2小勺,料酒3小勺,精盐1小勺,白糖1小勺

制作方法:

1、葱、姜洗净切末;肉洗净切成长条,放上酱油、盐、料酒、葱、姜腌2小时;

2、将腌好的肉沥干后,放入油锅炸成枣红色捞出;

3、锅内留少许油,再放入炸好的肉,加入腌制时的汤汁和半碗水,用小火烧半个小时左右,加入糖,改用大火,待汁浓时(约小半碗的汁),将肉盛入盘内,晾凉后,切成薄片装盘,将锅里剩下的汁浇在肉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