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进军餐厅(中国机器人餐厅)

海潮机械 2023-01-16 07:58 编辑:admin 299阅读

1. 中国机器人餐厅

铁厨子品牌创始人康飞翔先生,在发布会上向现场以及网络直播的观众,介绍了铁厨子机器人做中餐的多重优势。

1、机器人技术壁垒高,12年研发,580项专利,3-5年无实质性竞争对手;

2、打破传统中餐对厨师依赖,餐饮小白也能开店,老板不再受制于厨师;

3、机器人智能餐厅高科技、概念新,自带网红人气流量为店铺引流;

4、机器人出菜速度快,口味标准、更新菜品只要一键同步,味道不受人为影响;

5、机器人365天上岗,24小时工作,凌晨一点也出餐,可以对标肯德基;

6、机器人没有抽烟、喝酒、吐痰等不良习惯,不会出汗、发烧感冒、掉头发;

7、机器人无油烟,透明厨房,窗明地净,无油污和消防难题;

8、机器人开店不需要厨房,开店不再受制于大铺面,门店面积可灵活变通。

2. 全国首家机器人餐厅

机器人餐厅的这种竞争策略,就是使用人们对这种机器人的这种好奇的心理,从而达到更好的优势。

3. 全球首家机器人餐厅

京东对外宣布,首家京东X未来餐厅在天津正式开业。京东方面表示,未来餐厅成为京东布局智能物流与无界零售业态过程中迈入的又一行业,推动11.11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

据了解,京东首个X未来餐厅酝酿已久,在今年5月29日京东召开的JD CUBE技术大会上,京东机器人餐厅方案已正式对外公布。在方案落地期间,京东X事业部对餐厅机器人技术的设计和应用模式进行了不断调整,比如在传菜环节,从原来设计的AGV传菜变成了自动驾驶机器人传菜。

京东X事业部未来餐厅负责人唐思宇表示,未来餐厅运营方式将根据顾客需求不断进行调整,从试运营情况来看,每日仅晚餐的顾客平均流量近300位,单餐翻台率超过3。

据介绍,首家京东X未来餐厅面积近400平米,最多可容纳100人同时就餐,从点餐、配菜、炒菜、传菜到用餐、结算,智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后台贯穿餐厅运营全过程。消费者点餐后,后台将炒菜任务分配给烹饪机器人,开始菜品的烹制,最后传菜机器人会将烹制好的菜品送到餐桌前。

京东方面表示,为了保证口味标准正宗,京东烹饪机器人所使用的菜谱均由特邀名厨量身定制,经过对用温、用时、用料的反复调配而成,目前共40多道美味可供选择。炒菜时,烹饪机器人会根据菜谱完成焯水、焯油、翻炒等工序,将提前准备好的配菜按智能推荐顺序放入锅中烹制,后厨一名工作人员可以同时管理5台机器人。

在传菜环节,传菜机器人采用自动驾驶和高精地图技术,通过SLAM导航,可以在餐厅内无轨自主移动,观察周围环境便可自主构建地图,实现室内定位。而在续航方面,传菜机器人充电一次就可以工作一整天。同时,餐厅还设置有VR互动游戏区和沉浸式就餐体验区。

除此之外,京东X未来餐厅中央厨房将打通京东智能供应链,根据顾客用餐大数据精确准备每日备料。

4. 中国机器人餐厅排名

机器人餐厅

机器人餐厅,是指以机器人为主题的餐厅。第一家机器人餐厅(The robot restaurant)最早于2010年在济南出现。

在餐厅内 行走的机器人服务员不仅可以与顾客打招呼,而且可以为顾客点菜。机器人们可以连续工作五个小时,再充两个小时的电后,还可以继续工作。它们的脸上可以呈现十多种表情,而且还会说基本的迎客用语。

5. 机器人中餐厅在哪里

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出生在广东一个并不富裕的普通家庭里,据说在他17岁以前连鞋子都没有穿过。

1978年,23岁的杨国强在哥哥的帮助下做起了一名普通的泥瓦匠。这时的杨国强绝对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家年营收超4000亿元的房企老板,更不会想到自己这个泥瓦匠要用机器人“革泥瓦匠的命”。

1991年,杨国强和几名同乡合资买下了一家建筑工程公司,并于第二年开始建设顺德碧桂园楼盘。这家公司就是碧桂园的前身,30年后,它已经成长为了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甚至被冠上了“宇宙房企”的名号。

今年8月,《财富》杂志发布世界500强排行榜,碧桂园以670.8亿美元(约人民币4330亿元)的营业收入、50.75亿美元(约人民币327.6亿元)的利润位列第139位。

碧桂园机器人的故事开始于2018年4月份,当时有媒体发现碧桂园的招聘列表里出现了机器人相关岗位,引来不少猜测。

一个月后,杨国强的机器人梦得到了证实。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产城融合中心总经理刘宁在一场行业内的高峰论坛上透露:“现在我们老板(杨国强)要干两件事情,一个是现代农业,一个是智能制造,他自己亲自干。”之后,碧桂园的机器人业务得到了快速的落地、生根。

2018年6月,碧桂园深圳机器人产业园正式开放。7月,碧桂园全资子公司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在广东顺德成立。9月,博智林与顺德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打造面积达10平方千米的顺德机器人谷。在相关签约仪式上,杨国强称5年内要在机器人领域投入至少800亿元。

紧接着博智林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碧桂园这一系列的动作仿佛坐上了火箭,短短几个月内碧桂园的机器人版图就从无到有地铺了开来。根据碧桂园最近公开的数据,目前博智林在研的建筑机器人及智能产品共46款,其中18款已投入使用,28款进入工程测试。

在进入建筑机器人领域之后不久,碧桂园于2019年5月成立了专攻餐饮机器人的千玺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到8月份便有两家机器人餐厅开始试营业。

2020年1月,碧桂园第一家正式营业的机器人中餐厅开业,这时千玺机器人仅成立7个月。根据其官网数据,到现在已有近百家机器人餐厅在珠三角十大城市正式对外营业。

今年1月份,碧桂园旗下物业公司碧桂园服务也跟随着母公司步伐成立子公司广东美房智高机器人有限公司,从事物业服务机器人的研发。目前已推出第一阶段的三款产品,主要进行清扫、清洗及吸尘作业。

短短三年时间,碧桂园这家“宇宙房企”旗下已拥有了3家机器人公司。这其中既有与碧桂园主业紧密相关的建筑机器人,也有从其主业延伸出来的物业机器人,还有跳出其主业的餐饮机器人。

6. 中国机器人餐厅在哪

从餐厅里的机器人上菜,到图书馆的机器人引导;从门禁里的人脸识别,到日常生活中再也离不开的智能导航;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陪伴机器人等智能家居……,在这百花齐放的市场竞争中,机器的主动学习功能在智能产业的应用领域不断加深。

在未来,中国智能机器的主动学习交互市场将成为资本的下一个风口,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发展,机器的主动学习交互的逻辑将在智能家居领域逐步兑现,未来5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国内市场将呈现一片蓝海。

所以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都是大有可为的。不应该局限在某个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