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密度(2022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

海潮机械 2023-01-04 09:03 编辑:admin 284阅读

1. 2022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

工业机器人专业就业前景好。我国现在对工业机器人专业这方面人才需求缺口非常大。目前正处于第一个十年规划实施阶段;我国相对发达国家,其这方面的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为此工信部组织指定了我国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及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到明年2020,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00台/万人以上。这样对工业机器人市场将高倍数增长。但应用人才严重缺失的问题清晰地摆在国人面前,这也是推行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最大瓶颈。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了解和统计数据,当前机器人应用人才缺口大约20万人,并且会以每年需求量的20%~30%速度递增。

2. 中国机器人数量 2020

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新世界机器人工业机器人2020》(The new World Robotics 2020 Industrial Robots)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工厂有78.3万台工业机器人在运行,同比增长21%。其中,2019年中国新机器人的销量仍处于高位,出货量约为14.05万台。虽与2018年相比减少了9%,但仍是有史以来第三高的销售量。

3. 中国机器人密度将在2021年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促成合作项目703个,投资总额达5821.8亿元

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成果丰硕

  11月2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于11月22日在合肥圆满落幕,取得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大会促成合作项目703个,投资总额5821.8亿元,其中在大会期间集中签约项目399个、投资总额3743.2亿元。此外,经大会组委会研究决定,从明年起将每年9月20日作为世界制造业大会的举办日。

  行业引领力持续增强

  突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行业引领力持续增强。与会嘉宾通过交流研讨,围绕高端制造、科技创新、跨国合作、数字经济、金融服务等热点话题,发表权威观点,碰撞思想火花。大会共同发布《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合肥展望》。

  此外,大会还发布《2021全球制造业创新指数白皮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1》《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十大创新应用案例》《安徽省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创新案例》《国际商协会合肥共识》《徽商发展报告2021》等成果报告,为推动全国乃至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项目带动力持续增强

  突出制造业“双招双引”,大会的项目带动力持续增强。截至目前,大会促成合作项目703个,投资总额5821.8亿元,其中在大会期间集中签约项目399个、投资总额3743.2亿元。

  沪苏浙投资比重大。来自沪苏浙地区的投资项目281个、投资总额2417.2亿元,分别占总量的40%、41.5%,占比分别较去年提高3.7个、7.3个百分点,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将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补链强链效应强。本次大会签约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类项目66个、投资总额1463.7亿元,涉及整车集成、智能网联、动力电池、电驱电控、氢燃料电池等领域。签约新一代信息技术类项目87个、投资总额917.3亿元,将助推打造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签约通用航空、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制造类项目99个、投资总额525.6亿元,将助力我省打造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端装备产业基地。

  开放影响力持续增强

  突出制造业创新合作,大会的开放影响力持续增强。本次大会共有1400名嘉宾参会,其中有外方世界500强、央企、民企、商协会负责人及院士和知名专家等,外方代表主要来自德、日、韩、法、美、俄等24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大会。围绕新兴产业和行业龙头企业,有针对性开展精准务实邀商,共邀请十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近350家、世界500强企业60多家、上市公司70多家参会。

  本次大会活动丰富、对接务实,共开展20场活动。其中,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论坛、智能制造创新论坛、徽商论坛等,围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设计活动内容,开展对话交流。央企、民企、外企、港澳企、台企、侨企等“六百”对接,签约了新项目,达成了新合作;国际商协会会议上成立中部地区国际商会联盟,签订长三角国际商会联盟和中部地区国际商会联盟合作备忘录。

  本届大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会同省十大新兴产业工作专班,组织省内外400多家行业优势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制造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成效。本次大会还与进博会无缝对接,40多家进博会参展企业齐聚进口商品展区,推出一系列高端前沿产品。

4. 2020年中国机器人产量

2017年上半年销售1.8万台,覆盖102个行业 国产工业机器人应用持续增长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增长,上半年累计销售18519台,按可比口径计算较上年增长22.9%。

“应用行业的扩展有力地支撑了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持续增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介绍说,如今国产工业机器人已服务于国民经济37个行业大类,102个行业中类,同比拓展了3个行业大类,11个行业中类。

服务于100多个行业中类的机器人,都是干什么的?

从应用领域分布看,搬运与上下料依然是首要领域。2017年上半年,这一领域引进机器人11879台,占总销量的64.1%,同比增长24.33%。

焊接与钎焊是国产机器人应用的第二大领域,累计实现销售3033台,占上半年国产机器人销售总量的16.4%。

从销量看,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数量最多,分别占2017年上半年国产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17.3%、15.1%、13.4%和10.2%。“随着行业数量的增加,机器人使用较多的行业占比下降,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覆盖率越来越高。”曲道奎说。

“五六年以前,谁相信机器人会成为产业?现在,很多企业主动找上门跟我们谈合作。”川崎(重庆)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廖旭东说,“能生产机器人的企业,全国各地都非常受欢迎。”

以重庆为例,两江新区引进了世界前五机器人厂商中的4家,初步形成了集研发和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机器人以及智能装备产业链雏形,研发22款机器人,建成装配等14条自动化示范线。

“以前大家只认长三角、珠三角,但是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伴随着汽车的发展,也被广泛应用在汽车领域。如今中西部地区的汽车产业突飞猛进,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好的条件。”重庆市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常务副局长李光说。

对企业来说,采用工业机器人看似是一笔合算的买卖,但是为何真正大规模运用机器人的企业依然鲜见?

“我们前期调研了两三年,发现对制造企业和使用企业来说,运用机器人都有难处。购置机器人会严重影响使用企业的现金流。同时,每年都有很多机器人生产企业死在付款方式上。因为生产机器人需要大笔投资,都是安装完了再付款,制约了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李光说。

为解决资金难题,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重庆两江新区专门成立了两江机器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全国数千家融资租赁公司,我们是唯一专注机器人的。”该公司常务副总裁申辉昌介绍说,“我们给制造端和用户端搭建一个平台,提供资金解决方案,累计提供工业机器人2500台,2017年就达到1000台。

5. 2025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好。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既可以在工业机器人生产销售、管理运营服务等企业工作,也可以在具体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来工作,还可以从事相关的管理服务工作。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就业范围不仅仅局限于面向工业机器人技术方面的企业,还囊括了彼此有关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应的供应商企业。这些都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就业范围

6. 2020机器人密度

平均密度为2334人/平方千米

武汉市,自然增长数为33380人,武汉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62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08.1万人,城镇人口889.69万人。市域面积中水面积占四分之一。

江汉区面积28.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万人,则人口密度是24037人/平方千米。江汉区可以看做市区人口密度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