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悬浮颗粒物标况公式(悬浮颗粒物含量的公式计算)

海潮机械 2023-01-04 03:45 编辑:admin 221阅读

1. 悬浮颗粒物含量的公式计算

大流量或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简称采样器)进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方法的检测限为0.001mg/m3。总悬浮颗粒物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0kPa,本方法不适用。2 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u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滤膜经处理后,进行组分分析。3仪器和材料3.1 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应按HYQ 1.1—89《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暂行)》的规定。3. 2 孔口流量计:3.2.1 大流量孔口流量计:量程0.7~1.4m3/min;流量分辨率0.01m3/min;精度优于±2%。3.2.2 中流量孔口流量计:量程70~160L/min;流量分辨率1 L/min;精度优于±2%。3.3 U型管压差计:最小刻度0.1hPa。3.4 X光看片机: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缺损。3.5 打号机:用于在滤膜及滤膜袋上打号。3.6 镊子:用于夹取滤膜。3.7 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对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在同样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1cm2滤膜失重不大于0.012mg。3.8 滤膜袋:用于存放采样后对折的采尘滤膜。袋面印有编号、采样日期、采样地点、采样人等项栏目。3.9 滤膜保存盒:用于保存、运送滤膜,保证滤膜在采样前处于平展不受折状态。3.10 恒温恒湿箱:箱内空气温度要求在15~30℃范围内连续可调,控温精度±1℃;箱内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5)%。恒温恒湿箱可连续工作。3.11 天平:3.11.1 总悬浮颗粒物大盘天平:用于大流量采样滤膜称量。称量范围≥10g;感量1mg;再现性(标准差)≤2mg。3.11.2 分析天平:用于中流量采样滤膜称量。称量范围≥10g;感量0.1 mg;再现性(标准差)≤0.2mg。4 采样器的流量校准4.1 新购置或维修后的采样器在启用前,需进行流量校准;正常使用的采样器每月需进行一次流量校准。4.2 流量校准步骤:4.2.1 计算采样器工作点的流量:采样器应工作在规定的采气流量下,该流量称为采样器的工作点。在正式采样前,需调整采样器,使其工作在正确的工作点上,按下述步骤进行:采样器采样口的抽气速度W为0.3m/s。大流量采样器的工作点流量QH(m3/min)为QH=1.05 ……………………(1)中流量采样器的工作点流量QM(L/min)为QM=60 000W ×A ………………………(2)式中:A——采样器采样口截面积,m2。将QH或QM计算值换算成标况下的流量QHN (m3/min)或QMN (L/min)QHN=(QHPTN)/(TPN) ……………………………(3)QMN=(QMPTN)/(TPN) ……………………………(4)log10P=log10101.3—h18 400 ………………………………(5)式中:T——测试现场月平均温度,K;PN——标况压力,101.3kPa;TN——标况温度,273K;P——测试现场平均大气压,kPa;h——测试现场海拔高度,m。将式(6)中QN用QHN或QMN代入,求出修正项Y,再按式(7)计算△H(Pa)Y=BQN+A …………………………………(6)式中斜率B和截距A由孔口流量计的标定部门给出。△H=(Y2pNT)/(PTN) ………………………………(7)4.2.2 采样器工作点流量的校准:打开采样头的采样盖,按正常采样位置,放一张干净的采样滤膜,将孔口流量计的接口与采样头密封连接。孔口流量计的取压口接好压差计。接通电源,开启采样器,待工作正常后,调节采样器流量,使孔口流量计压差值达到式(7)计算的△H值。校准流量时,要确保气路密封连接,流量校准后,如发现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或滤膜安装歪斜等情况,可能造成漏气,应重新进行校准。校准合格的采样器,即可用于采样,不得再改动调节器状态。5 总悬浮颗粒物含量测试5.1 滤膜准备5.1.1 每张滤膜均需用X光看片机进行检查,不得有针孔或任何缺陷。在选中的滤膜光滑表面的两个对角上打印编号。滤膜袋上打印同样编号备用。5.1.2 将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中平衡24h,平衡温度取15~30℃中任一点,记录下平衡温度与湿度。5.1.3 在上述平衡条件下称量滤膜,大流量采样器滤膜称量精确到1 mg,中流量采样器滤膜称量精确到0.1 mg。记录下滤膜重量W0(g)。5.1.4 称量好的滤膜平展地放在滤膜保存盒中,采样前不得将滤膜弯曲或折叠。5.2 安放滤膜及采样5.2.1 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去采样头内及滤膜夹的灰尘。5.2.2 将已编号并称量过的滤膜绒面向上,放在滤膜支持网上,放上滤膜夹,对正,拧紧,使不漏气。安好采样头顶盖,按照采样器使用说明,设置采样时间,即可启动采样。5.2.3 样品采完后,打开采样头,用镊子轻轻取下滤膜,采样面向里,将滤膜对折,放入号码相同的滤膜袋中。取滤膜时,如发现滤膜损坏,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滤膜安装歪斜(说明漏气),则本次采样作废,需重新采样。5.3 尘膜的平衡及称量5.3.1 尘膜在恒温恒湿箱中,与干净滤膜平衡条件相同的温度、湿度,平衡24h。5.3,2 在上述平衡条件下称量滤膜,大流量采样器滤膜称量精确到1 mg,中流量采样器滤膜称量精确到0.1mg。记录下滤膜重量W1(g)。滤膜增重,大流量滤膜不小于100mg,中流量滤膜不小于10mg。5.4 计算总悬浮颗粒物含量(μg/m3)=K×(W1-W0)/QN×t ……………………………(8)式中:t——累积采样时间,min;QN——采样器平均抽气流量,即式(3)或式(4)QHN或QMN的计算值;K——常数,大流量采样器K=1×106;中流量采样器K=1×109。6测试方法的再现性当两台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安放位置相距不大于4m、不少于2m时,同时采样测定总悬浮颗粒物含量,相对偏差不大于15%。

2. 悬浮物粒度

表示法:

1.分散度2.粉尘的密度3.假密度4.真密度与堆积密度的关系。粉尘(dust)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大气中粉尘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气中过多或过少的粉尘将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3. 总悬浮颗粒物含量公式

雾霾的直径是1~2微米左右。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里的颗粒物。

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1微米到十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的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

4. 颗粒悬浮速度公式

答:是颗粒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的缘故。随着气流在空中们紊乱运动使得空中的颗粒如尘埃实际是气凝胶,这样的气凝胶颗粒的平均密度与空气密度差不多大,所以会悬浮在空中。

当气凝胶颗粒之间因碰撞会结合较大颗粒且密度变大,这样在本身重力作用而下,就是物体表面的灰尘。

5. 悬浮物固体含量计算公式

学科:水文地质学 词目:溶解性总固体 英文:total dissoloved solids(rms) 释文:曾称总矿化度。

指水中溶解组分的总量,包括溶解于地下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化合物的总量,但不包括悬浮物和溶解气体。矿化度以克/升表示。一般测定矿化度是将~一升水加热到l05~110。C,使水全部蒸发,剩下的残渣质量即是地下水的矿化度。也可以将分析所得水中各种离子的含量相加,再减去nc0;含量的二分之一求得。地下水按矿化度(M)的大小,一般分为:淡水,M<1克/升;微成水,M=1~3克/升;咸水,M=3~】0克/升;盐水,M=10~50克/升;卤水,M>50克/升。地下水中所含主要盐分的类型常随矿化度的增减而变化。

6. 悬浮颗粒物含量的公式计算过程

每种事物的超标率都是不同的主要有以下两种:

1水质检测超标率:超标率是指所有指标超标次数与化验次数的比率;

剔除不良数据然后:

超标的次数 /测量的次数=超标率,

2.环境检测超标率: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环境检测的过程一般为接受任务,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拓展资料:

1.我国空气污染物超标率: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重。

2.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现状

随着发达国家在1996年基本停止了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和消费,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按限控目标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是一件非常艰巨而长期的任务。近年来我国政府以及生产和消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工业界已经作出很大努力,但还面临很多困难,我国要继续争取国际社会更多的资金支持,在国内有关部门的配合和帮助下,不断强化管理,以确保限控目标的全面完成。

3.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我国政府1992年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各项国际履约活动。

7. 悬浮颗粒物含量的公式计算方法

1/4TSP=1.2325克,TSP与容量有关时表示茶匙(teaspoon)。它们算关系是:1茶匙=4.93毫升。所以1/4茶匙=1.2325毫升。1毫升水的质量是1克,也就是1.2325克。

TSP原理:

用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方法一般分为大流量(1.1—1.7m3/min)和中流量(0.05—0.15m3/min)采样法。其原理基于: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悬浮微粒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气体积,即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8. 总悬浮颗粒物化学式

PM:颗粒物质量

PN:颗粒物个数

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的简写,PM后边的2.5和10 ,是用来表示颗粒物大小的数值,一般用微米表示,1微米等于1000000分之一PM10能被人直接吸入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和PM2.5相比,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

pn值是指汽车尾气排放中固体悬浮微粒质量/颗粒数量(PN)。

作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机动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固体悬浮颗粒等,近期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PM2.5就属于固体悬浮颗粒的范畴。汽车尾气除了是大型城市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外,还是很多城市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光化学烟雾就是其主要影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