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压缩机螺杆机(气体压缩机螺杆机属于固定资产还是机械设备)

海潮机械 2023-01-31 22:53 编辑:admin 195阅读

1. 气体压缩机螺杆机属于固定资产还是机械设备

一、螺杆式空压机的组成

  它是由电机、压缩机(机头)、油分、冷却器、排水装置、空滤、油滤、单向阀、进气阀、螺旋阀、控制管路、回油管路、放空阀、安全阀等等小机械件组成。

  通常我们所说的螺杆压缩机即指双螺杆压缩机,在压缩机的主机中平行地配置着一对相互啮合的螺旋形转子,通常把节圆外具有凸齿的转子(从横截面看),称为阳转子或阳螺杆;把节圆内具有凹齿的转子(从横截面看),称为阴转子或阴螺杆。一般阳转子作为主动转子,由阳转子带动阴转子转动。转子上的球轴承使转子实现轴向定位,并承受压缩机中的轴向力。转子两端的圆锥滚子推力轴承使转子实现径向定位,并承受压缩机中的径向力和轴向力。在压缩机主机两端分别开设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孔口,一个供吸气用的叫吸气口;另一个供排气用的叫排气口。

  二、工作原理

  螺杆压缩机的工作循环可分为吸气过程(包括吸气和封闭过程)、压缩过程和排气过程。

  随着转子旋转每对相互啮合的齿相继完成相同的工作循环,为简单起见我们只对其中的一对齿进行研究。

  1、吸气过程(a)吸气过程(b)封闭过程随着转子的运动,齿的一端逐渐脱离啮合而形成了齿间容积,这个齿间容积的扩大在其内部形成了一定的真空,而此时该齿间容积仅仅与吸气口连通,因此气体便在压差作用下流入其中。在随后的转子旋转过程中,阳转子的齿不断地从阴转子的齿槽中脱离出来,此时齿间容积也不断地扩大,并与吸气口保持连通。随着转子的旋转齿间容积达到了最大值,并在此位置齿间容积与吸气口断开,吸气过程结束。吸气过程结束的同时阴阳转子的齿峰与机壳密封,齿槽内的气体被转子齿和机壳包围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即封闭过程。

  2、压缩过程随着转子的旋转,齿间容积由于转子齿的啮合而不断减少,被密封在齿间容积中的气体所占据的体积也随之减少,导致气体压力升高,从而实现气体的压缩过程。压缩过程可一直持续到齿间容积即将与排气口连通之前。

  3、排气过程齿间容积与排气口连通后即开始排气过程,随着齿间容积的不断缩小,具有内压缩终了压力的气体逐渐通过排气口被排出,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齿末端的型线完全啮合为止,此时齿间容积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口被完全排出,封闭的齿间容积的体积将变为零。从上述工作原理可以看出,螺杆压缩机是通过一对转子在机壳内作回转运动来改变工作容积,使气体体积缩小、密度增加,从而提高气体的压力。

  三、螺杆空压机的构成

  一台喷油螺杆空压机组主要由主机和辅机两大部分组成。

  主机包括螺杆空压机主机和主电机。辅机包括进排气系统、喷油及油气分离系统、冷却系统、控制系统和电气系统等。

  在进排气系统中,自由空气经过进气过滤器滤去尘埃、杂质之后,进入空压机的吸气口,并在压缩过程中与喷入的润滑油混合。经压缩后的油气混合物被排入油气分离桶中,经一、二次油气分离,再经过最小压力阀、后部冷却器和气水分离器被送入使用系统。在喷油及油气分离系统中,当空压机正常运转时,油气分离桶中的润滑油依靠空压机的排气压力和喷油口处的压差,来维持在回路中流动。润滑油在此压差的作用下,经过温控阀进入油冷却器,再经过油过滤器除去杂质微粒后,大多数的润滑油被喷入空压机的压缩腔,起到润滑、密封、冷却和降噪的作用;其余润滑油分别喷入轴承室和增速齿轮箱。

  喷入压缩腔中的那一部分油随着压缩空气一起被排入油气分离桶中,经过离心分离绝大多数的润滑油被分离出来,还有少量的润滑油经过滤芯进行二次分离,被二次分离出来的润滑油经过回油管返回到空压机的吸气口等低压端。

  润滑油的作用:冷却作用 作为冷却剂,它可有效控制压缩放热引起的温升;

  润滑作用作为润滑剂,它可在转子间形成润滑油膜;

  密封作用作为密封剂,它可填补转子与壳体以及转子与转子之间的泄漏间隙。

  降噪作用喷入的油是粘性流体,对声能和声波有吸收和阻尼作用,一般喷油后噪声可降低 10~20dB(A)。

  最小压力阀的作用保证最低的润滑油循环压力;作为止回阀,以避免在空压机停机或无负荷情况下,供气管线内的压缩空气回流到机组内;保证油气分离器滤芯前后有一定的压差,以免刚开机时滤芯前后压差过大造成挤破的现象。

  温控阀的作用维持润滑油温高于压力露点温度以上,以免空气中的水份析出。

  油气分离桶的作用作为初级油气分离的装置,它可将直径大于1μm 的油滴采用机械碰撞法被有效地分离出来;作为空压机润滑油的储油器;作为油气分离器滤芯的支撑体,该滤芯可将直径 1μm 以下的油滴先聚结为直径更大的油滴,然后再分离出来。

2. 压缩机算固定资产吗

采购压缩机,当取得增值税专票的话,

借:固定资产(无需安装的话)

应交税费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如果取得普票,就没有进项税,全额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3. 机械设备属于固定资产哪一类

归到机床设备类,因为机床不直接参与生产,按固定资产分类,这个机床工序属于支出项目,他本身不创造利润,相反要支出费用,因为你是加工制造,所以这个机床工序属于辅助工作类,单一的规划能简单化你的固定资产,尤其是你公司对生产成本计算比较仔细的情况下··机器这个词汇太笼统,而生产设备主要针对第一生产线,直接生产产品的机械而言,就连潜水泵都可以划入生产设备类,而机床就有明显的区别

4. 气体压缩机属于哪类固定资产

  首先要确定是不是压力容器,如果是压力容器那肯定就是特种设备了。

  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一章第2、3条的规定:

  第2条 本规程适用范围如下:

  1.本规程适用于同具备下列条件的压力容器:

  (1)最高工作压力(Pw)(注1)大于等于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下同);

  (2)内直径(非贺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且容积(V)(注2)大于等于0.25m3;

  (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液体..(注3)

  2.本规程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适用于下列压力容器;

  (1)与移动压缩机一本的非独立的容积小于等于0.15m3的储罐\锅炉房内的分气缸;

  (2)容积小于0.25m3的高压容器;

  (3)深冷装置中非独立的压力容器、直燃型吸收式制冷装置中的压力容器、空分设备中的冷箱;

  (4)螺旋板换热器;

  (5)水力自动补气气压给水(无塔上水)装置中的气压罐,消防装置中的气体或气压给水(泡汗沫)压力罐;

  (6)水处理设备中的离子交换或过泸用压力容器、热水锅炉用膨胀水箱;

  (7)电力行业专用的全封闭式纵组合电器(电容压力容器);

  (8)橡胶待业使用的轮胎硫化机及承压橡胶模具。

  3.本规程适用于上述压力容器所用的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安全联锁装置、压力表、液面计、测温仪表等安全附件。

  4.本规程适用的压力容器除本体外还应包括:

  (1)压力容器与外部管道或装置焊接连接的第一首环向焊缝的焊接坡口、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专用连接件或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

  (2)压力容器开孔部分的承压盖及其紧固件;

  (3)非受压元件与压力容器本体连接的焊接接头。

  第3条 本规程不适用于下列压力容器:

  1.超高压容器。

  2.各类气瓶。

  3.非金属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4.核压力容器、般舶和铁路机车上的附属压力容器、国防或军事装备爱莫能助和的压力容器、真空下工作的压力容器(不含夹套压力 容器)、各项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内的直接受火焰加热的设备(如烟道式余热锅炉等)。

  5.正常运行最高工作压力小于0.1Mpa的压力容器(包括在进料或料过程中需要瞬时承受压力大于等到于0.1Mpa的压力容器,不包括消毒、冷却等工艺过程中需要短时承受压力大于等于0.1Mpa的压力容器)。

  6.机器上非独立的承压部件(包括压缩机、发是机、泵、柴油机的气缸或承压壳体等,不包括造纸、纺织机械的烘缸、压缩机的辅助压力容器)。

  7.无壳体的套管换热器、波纹板换热器、空冷式换热器、冷却排管。

  你自己对照对比一下就知道是不是属于压力容器了。

5. 螺杆机算固定资产吗

24的螺母配多大的螺杆 一般情况下螺母和螺杆的规格是一样,这样螺母螺杆才能连接固定紧密,也就是说螺母的规格为M24,那么螺杆的规格也是M24。比较常见的螺母螺杆规格有M6、M8、M12、M16、M20、M24、M30等等,其中M24规格螺帽的对边长32毫米,M10规格螺帽的对边长17毫米等等。

6. 压缩机属于固定资产吗

海立压缩机是中国品牌。

青岛海立电机有限公司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国际工业园内。公司成立于2002年5月,拥有固定资产5.3亿人民币,厂区使用面积41000平方米,现有员工200多人,并且是国内唯一一家具有批量生产变频冰箱压缩机能力的企业。

以青岛三洋电机战略转移为契机,2007年9月,海立集团成功收购了青岛三洋电机有限公司100%股权,并更名为青岛海立电机有限公司。青岛海立的目标是向全球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效、环保的冰箱用变频压缩机和定速压缩机,通过提高产量及市场占有率,逐渐发展成为生产冰箱用压缩机的世界级生产基地。

7. 螺杆压缩机属于特种设备吗

答题:有储气罐的空压机无论是多大的,还是移动的,储气罐压力超10个压就属于特种设备,都要到特种设备检测检验并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