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模具标准化管理办法)

海潮机械 2023-01-05 06:27 编辑:admin 223阅读

1. 模具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模胚即模架:模胚是整套模具的骨架,所有模具的零部件的制作均需考虑模胚的结构。模胚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成型模芯,保证配合位置,完整的完成模具分型动作。当模具架到注塑机上时,母模侧(也称上模或定模)固定在注塑机前面板上是不可动的﹔公模侧(也称下模或动模)可随注塑机一起运动。

模胚的成本一般占整套模具的30%左右,模胚由专门的大型模胚厂制造,已标准化,各模具制造厂只需根据自身的需要向模胚厂定制即可。模胚分为面板、A板(前模板)、B板(后模板)、C 板(方铁)、底板、顶针面板、顶针底板、司筒、导柱、回针、顶针、撑头、限位钉等。目前珠三角区域规模较大的模胚厂商有龙记模胚(LKM)、鸿丰模胚、中华模胚等,国外比较有名的有Futaba(富得巴-日本)、DME(美国)、HASCO(德国)等

2. 模具标准化管理办法

根据工业界对模具行业的经营规则,有个前提:模具是产品生产的一个环节,是重要工序的工具配合设备来生产零件。所以可以规范化、标准化,但很难批量生产因为大部份模具都是为了个别零件设计,同一套模具多数要修改几次,使用越久修改就越多。

制造模具已经有些国标可以依循,在国标规范之下也有很多企业做到运用计算机生产模具的标准化。谨供参考!

3. 模具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有文化科目。

掌握塑料的基本概念、热塑料的成形加工性能、热塑料制品设计的基本原则,注射成型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分类、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和浇注系统设计等知识,能够完成塑料模具的设计任务以及维护。

使学生掌握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及设计、冲压模具设计、冲压工艺设计、冲裁工艺、精密冲裁、弯曲、拉伸及其他成形工艺设计、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冲模分类、单工序模设计、复合模设计、连续模设计、精冲模设计、覆盖件模具设计、硬质合金冲模设计等知识,掌握冲压模具标准化、冲模术语、冲模技术条件、冲模标准零件以及相关国家与国际标准等。

4. 模具零件标准化的意义何在

标准件是指结构、尺寸、画法、标记等各个方面已经完全标准化,并由专业厂生产的常用的零(部)件。

广义标准件包括紧固件、连结件、传动件、密封件、液压元件、气动元件、轴承、弹簧等,都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跨行业通用性强。行业标准件常见的有模具标准件、汽车标准件等。

5. 模具标准化有哪些工作

一、塑料模具设计

掌握塑料的基本概念、热塑料的成形加工性能、热塑料制品设计的基本原则,注射成型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分类、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和浇注系统设计等知识,能够完成塑料模具的设计任务以及维护。

二、冲压模具设计

使学生掌握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及设计、冲压模具设计、冲压工艺设计、冲裁工艺、精密冲裁、弯曲、拉伸及其他成形工艺设计、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冲模分类、单工序模设计、复合模设计、连续模设计、精冲模设计、覆盖件模具设计、硬质合金冲模设计等知识,掌握冲压模具标准化、冲模术语、冲模技术条件、冲模标准零件以及相关国家与国际标准等。

三、模具软件系统

主要学习CAD/CAM的总体结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机械产品造型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与成组技术、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技术以及模具设计CAD等关键技术。

四、模具制造工艺

主要学习冲压工序与冲模分类、冲压设备简介、冲裁模设计、弯曲模设计、拉深模设计及成形模设计、塑料的基本知识、塑件设计、注射模、压注模及压注模设计要点、模具的机械加工、电火花加工以及冲模的装配与调整等内容

6. 模具标准化的意义是什么

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换模时间②提高设备稼动率③减少库存④提高产能⑤减少换模人员⑥增加操作安全⑦降低劳动强度⑧改善换模环境⑨降低停机能耗⑩推进企业模具标准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