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伺服系统(导弹伺服系统)

海潮机械 2023-01-17 01:43 编辑:admin 101阅读

1. 导弹伺服系统

伺服机构理论(servomechansim theory)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为了发展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雷达追踪系统,委托了麻省理工学院发展控制机械系统的闭回路控制技术,以强化巡航导弹等导向武器精准度,此一发展奠定了后来伺服机构理论的基础。

而微处理器及集成电路的不断进化,不仅带动了资讯产业的发展,也间接带动了伺服驱动技术的发展。

2. 导弹伺服系统原理

控制导弹舵面或副翼偏转的舵机。

按驱动能源的类型,可分为气压式、液压式、电动式和电磁式;按输入、输出信号的关系,可分为线性式、继电式和脉宽调制式;按伺服机构中动力与负载的关系,可分为自制式和非自制式。

在空空导弹中,近距型大多采用气压舵机;中距型大多采用液压舵机;属正常式气动布局的,大多采用电动舵机。

3. 导弹发射控制系统

制导系统从功能上讲,包括引导和控制两部分。引导系统通过探测装置确定导弹与目标点、与发射点的相对位置,利用复杂的算法转化为指令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而控制系统则直接操纵导弹,迅速而准确的执行引导系统命令,使得导弹姿态发生变化,达到调整方向和角度的目的。

  各类导弹由于用途、目标、射程等不同,具体的制导设备差别较大,一般来说,导弹的控制系统都在弹上,但引导系统则有可能部分在弹上,部分在地面控制位。根据引导系统是否需要导弹本身之外的信息,制导系统可分为非自主制导和自主制导两大类。

4. 导弹伺服机构

西周王朝都城丰镐遗址,位于陕西省长安县的沣河两岸。丰京在西,镐京在东,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从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建丰邑,武王作镐京,到前770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350年来,丰镐一直是西周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丰镐地区的田野考古工作,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

1933年,由北平研究院史学会的徐旭生、苏秉琦等人领导的考古调查队第一次调查丰镐遗址。1943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石璋如等人对丰镐遗址进行了第二次调查。

1951年4月15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调查发掘团一行六人在苏秉琦的带领下从北京出发前往陕西,揭开了丰镐遗址正式发掘的序幕。从1977年到1984年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队在陕西省长安县客省庄发掘了四处夯土建筑基址,还在其周围探出了十处夯土基址,其中一处夯土基址最大,比在周原发掘的凤雏甲组基址和召陈三号建筑基址面积还要大,总面积达182698平方米。此外,在四号基址附近还发现排水设施。

1983—1984年间,考古队在镐京遗址内的官庄村、斗门镇、下泉村砖厂及花楼子发现西周建筑基址10余处,其中位于花楼子的五号宫室建筑基址规模宏大,错落有致。1992年又在沣西马王村发现了西周陶窑,手工业作坊是城市遗址不可分割的部分,对了解沣西遗址的全貌具有重大意义。1997年3—5月,为了配合“夏商周断代工程·武王伐纣年代研究”课题,对丰镐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共发掘遗址面积120平方米,西周墓葬17座,发现灰坑16座、窖穴1座、房子1座。其中有多组地层关系,对“夏商周断代工程”具有重要价值。2012年2月至12月,受陕西省文物局和西安市文物局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共同承担《丰镐遗址范围及地下遗存分布状况调查和勘探项目》。其中丰京遗址具体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陕西第三工作队负责,镐京遗址具体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负责。

5. 导弹制导系统

自主式制导系统,是现代导弹制导的最新技术,原理是按照发射前事先规定的程序或外界固定的参考点作为基准来将导弹导向目标。

采用这种制导系统的导弹,一经发射后,就不再接收地面的指令,命中目标的准确度完全取决于弹内的设备。这就是我们称它为自主式制导系统的缘故。由于它不再接受外界的指令,所以它的抗干扰能力强。

6. 导弹伺服系统整套价格多少

伺服系统(servomechanism)又称随动系统,是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伺服系统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按控制命令的要求、对功率进行放大、变换与调控等处理,使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控制非常灵活方便。在很多情况下,伺服系统专指被控制量(系统的输出量)是机械位移或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反馈控制系统,其作用是使输出的机械位移(或转角)准确地跟踪输入的位移(或转角),其结构组成和其他形式的反馈控制系统没有原则上的区别。

伺服系统最初用于国防军工, 如火炮的控制, 船舰、飞机的自动驾驶,导弹发射等,后来逐渐推广到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如自动机床、无线跟踪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