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发明年糕机(我爱发明年糕机浙江苍南)

海潮机械 2023-01-24 04:05 编辑:admin 78阅读

1. 我爱发明年糕机浙江苍南

年糕发明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年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

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称呼。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即年糕的制作方法。

2. 年糕机生产厂家

1. 年糕的加工的主要工艺流程:

原料(新鲜优质小米)→浸泡→磨浆→压滤→打粉→蒸煮→压延成型→切断→冷却→装盒

操作要点 1. 浸泡:浸泡工序直接影响水磨年糕用粉的细度及感观效果。要求浸泡用水符合食用水

卫生标准,而且为了防止浸泡后产生酸味,一般要求水温在15℃以下为好,浸泡时间要在一周左右。如果温度较高,米粒内部没有充分吸收水分,碾磨后粉达不到粒度要求。

2. 磨浆:浸泡后的大米用干净水冲洗后用淀粉进行磨浆,要求浆液全部通过100毫米

80孔筛布。

3. 压滤:碾磨以后的浆液装入布袋进行压滤,沥干后的米粉块水分要求在30%左右,

直观感觉是用手掰开米粉块,断裂干脆,不粘连。米粉块水分的高低直接影响年糕的质量。沥得不干,水分过高,制成的年糕水分超标(年糕水分要求44±2%),外观不光滑,年糕不清爽,粘牙,煮后易糊。 4. 打粉:经沥干后的米粉块用打粉机破碎,破碎后的粉要求不含粉块,因粉块不易蒸熟,

制成的年糕会出现夹生现象。

5. 蒸煮:利用压力为2~4公斤的蒸汽对米粉进行前蒸煮,要求熟透,不夹生。

6. 压延成型:把刚蒸熟的粉用年糕成型机进行压延成型,成型机嘴尺寸为3厘米X1.5

厘米,成型后年糕外观要求光滑,尺寸要求宽度3~4厘米,厚度1.5~2厘米。 7. 切断:利用切断机将成型年糕切断,要求每段长度在18~20厘米之间,成品即制成。 8. 冷却:刚制成的成品温度和水分较高,较软易变形,因此不宜直接装盒,需冷却,一

般冷却时间宜在6小时左右。

9. 装盒:年糕经冷却,符合各种质量标准即可装盒贮存。盒子要求清洁干燥,盒内装高

10叠为宜,以免压坏变形。

3. 温州哪里有卖年糕机

红糖炒年糕的做法步骤

步骤 1

红糖与水的比例大概2:1(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放糖)红糖水只需要半碗就可以,搅拌一下让红糖溶于水。

步骤 2

年糕切片(不要太厚太薄中等就好),把年糕放入开水浸泡。(不要泡的太久,只要年糕变得稍微有点软就好)

步骤 3

把年糕从水中捞出,过凉沥干,锅里倒上油,(凉锅凉油)把年糕放下翻炒一会儿。(大约20多秒到40秒左右)

步骤 4

倒入红糖水让每一片年糕都裹上红糖,年糕炒软就能出锅了(要是锅里还有很多红糖水的话就要再炒一下收汁)。撒芝麻葡萄干桂花干都可以

4. 浙江年糕机多少钱一台

1.年糕的加工的主要工艺流程:原料(新鲜优质小米)→浸泡→磨浆→压滤→打粉→蒸煮→压延成型→切断→冷却→装盒操作要点1.浸泡:浸泡工序直接影响水磨年糕用粉的细度及感观效果。要求浸泡用水符合食用水卫生标准,而且为了防止浸泡后产生酸味,一般要求水温在15℃以下为好,浸泡时间要在一周左右。如果温度较高,米粒内部没有充分吸收水分,碾磨后粉达不到粒度要求。

2.磨浆:浸泡后的大米用干净水冲洗后用淀粉进行磨浆,要求浆液全部通过100毫米80孔筛布。

3.压滤:碾磨以后的浆液装入布袋进行压滤,沥干后的米粉块水分要求在30%左右,直观感觉是用手掰开米粉块,断裂干脆,不粘连。米粉块水分的高低直接影响年糕的质量。沥得不干,水分过高,制成的年糕水分超标(年糕水分要求44±2%),外观不光滑,年糕不清爽,粘牙,煮后易糊。

4.打粉:经沥干后的米粉块用打粉机破碎,破碎后的粉要求不含粉块,因粉块不易蒸熟,制成的年糕会出现夹生现象。

5.蒸煮:利用压力为2~4公斤的蒸汽对米粉进行前蒸煮,要求熟透,不夹生。

6.压延成型:把刚蒸熟的粉用年糕成型机进行压延成型,成型机嘴尺寸为3厘米X1.5厘米,成型后年糕外观要求光滑,尺寸要求宽度3~4厘米,厚度1.5~2厘米。

7.切断:利用切断机将成型年糕切断,要求每段长度在18~20厘米之间,成品即制成。

8.冷却:刚制成的成品温度和水分较高,较软易变形,因此不宜直接装盒,需冷却,一般冷却时间宜在6小时左右。

9.装盒:年糕经冷却,符合各种质量标准即可装盒贮存。盒子要求清洁干燥,盒内装高10叠为宜,以免压坏变形。

5. 浙江温岭年糕机

温岭小吃嵌糕(gie gao)来历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人,他每天都下地干活,从凌晨到傍晚,不间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正是因为这样,他常常吃不到中餐,他想叫妻子在中午来送饭,可是,他的家离天地有两座山之远,这会累坏妻子的!他又想了许许多多的办法,但每个都不完善,他很伤脑筋。有一天傍晚,他下地回来,看见了他的四岁的孩子在玩泥巴,他把泥巴铺在地上,上面放上了许多叶子,石子,和不同颜色的干泥巴,他正在想方设法包起来。在一旁看着的他,灵机一动,把米磨成粉,做出了一层软软的、白白的皮(就是我们说的年糕),恰巧,妻子烧好了饭菜,他把菜夹到了皮中,把边缘黏在一起,做成了我们现在的嵌糕。  第二天,他把嵌糕带到了田地,到中午时拿出来吃,他不饿了,又有了力气干活,使得那天的劳动增加了一倍。很快,种方法一传十,十传百,有很多的种地人也想吃他做的嵌糕,于是,他们家开起了店,专卖嵌糕,生意可火了!就这样,嵌糕的做法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嵌糕,属于年糕,但并非所有的年糕都可以做嵌糕的。能够做嵌糕的,重要的一条,就是这些年糕必须沿用传统做法,是石臼捣成再手做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当地人所称的“沙埠糕”。   嵌糕对于温岭人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嵌糕可以配以榨菜紫菜汤、豆腐汤、骨头萝卜汤共同食用。时间充裕的顾客,会坐下身来,来碗汤,一口嵌糕一口汤,慢慢地吃,慢慢地品尝,慢慢地下肚。匆忙的,赶时间的,也会拿在手上边走边吃——因此不少贩夫走卒、打工族、读书孺童都选择嵌糕作为早饭。  嵌糕,确实是台州本地一种价廉物美、惠而不费的传统小吃。嵌糕属于年糕的一种,年糕给人的情趣,一是能讨个口彩,意为“年年高”。清朝末年就有诗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意取年胜年,藉以祈岁稔。”二是在于它在食法上的不拘一格,可以是汤年糕,可以是炒年糕,可以是蒸年糕,还可以是嵌年糕。儿时的记忆里,年末做年糕时,借机都会要上一块鲜糕,拿回家嵌上红糖,是最为惬意的事了。这应该算是自己亲自动手做的最原始最地最难忘的嵌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