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森锌杀菌剂市敞价5(杀菌剂代森锌的功效)

海潮机械 2023-01-05 05:30 编辑:admin 191阅读

1. 杀菌剂代森锌的功效

1.代森锌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挥发性小,吸潮性强,吸水分解失效,遇光、热和碱性物质易分解。代森锌为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对许多病菌有较强触杀作用,但对已入侵到植物体内的菌丝体杀伤作用很小,应用时应掌握在病害始见期。

毒性

低毒。但对人体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剂型

80%、65%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瓜类霜霉病、炭疽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炭疽病、斑枯病、轮纹病、叶霉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白斑病、炭疽病、霜霉病;茄子绵疫病、褐纹病;辣椒炭疽病、疮痂病;莴苣霜霉病;芹菜疫病;圆葱紫斑病;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疮痂病、黑痣病等。在发病初期用80%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均匀喷雾。一般隔7~10天喷药1次。

(2)果树病害:苹果、梨花腐病、褐斑病、黑星病、霉点病、炭疽病、锈病、黑腐病;葡萄黑痘病、褐斑病、霜霉病、炭疽病;柿子落叶病;桃缩叶病、穿孔病、锈病;山楂和李穿孔病等,用8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均匀喷雾,隔10天左右喷药1次,一般喷3~4次。

(3)烟草病害:炭疽病、立枯病、黑胫病、赤星病等,用8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药。

(4)其他作物病害:花生叶斑病,花卉炭疽病、叶斑病、锈病,甜菜褐斑病等,用8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农药及含铜药剂混用;药剂应贮存在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以免分解失效。

2.代森锰锌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灰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遇酸、碱、高温或潮湿即分解。代森锰锌是代森锰和锌离子的配位络合物,是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蔬菜等作物的多种病害。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菌体内丙铜酸的氧化。

毒性

低毒。对敏感的人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剂型

70%、5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番茄早疫病、叶霉病、炭疽病、轮纹病、斑枯病、灰霉病;茄子灰霉病、黑枯病;黄瓜霜霉病、蔓枯病;白菜、甘蓝霜霉病、白斑病、黑斑病;胡萝卜黑斑病、芹菜早疫病,菜豆角斑病;葱、圆葱锈病、霜霉病;葱、韭菜灰霉病;瓜类、甜椒、菜豆炭疽病等,用70%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病初期喷药,隔10天左右喷药1次,共喷3~5次。

(2)棉花病害:防治棉铃疫病,用80%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用70%可湿性粉剂0.5千克,对水15千克,拌棉种100千克,能获得较好的保苗和防治效果。

(3)其他作物病害:花生叶斑病;麦类条斑病、叶斑病;玉米大斑病,人参叶斑病,苹果炭疽病等,用80%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不宜与碱性农药或含铜药物混用;注意防潮,一袋未用完时,要将药剂袋口封严。

3.福美双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无色无味结晶。原药为无色或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可溶于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遇酸易分解。福美双是保护性杀菌剂,主要用于处理种子和土壤,还可做为忌避剂,施于果树。

毒性

中等。对人体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剂型

5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拌种:大、小麦黑穗病,玉米黑穗病,水稻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稻秧苗立枯病,松苗立枯病等,每10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0.5千克拌种。花叶菜、甘蓝、莴苣等立枯病,每10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0.25千克拌种。豌豆褐斑病、立枯病,每10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0.8千克拌种。黄瓜、葱立枯病,每10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0.3~0.4千克拌种。

(2)土壤处理:番茄、瓜类幼苗猝倒病、立枯病、烟草和甜菜根腐病等,每平方米苗床用50%可湿性粉剂8~10克加7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10克,再加细干土15千克混匀,播种时用药土下垫上覆。

(3)叶面喷雾:黄瓜霜霉病、炭疽病,白菜、油菜霜霉病,苹果、梨黑星病,葡萄白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等,用50%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间隔5~7天喷药1次,喷2~3次。

注意事项

不可与铜制剂及碱性药剂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药剂处理过的种子不可食用或作饲料。

4.二硫氰基甲烷

其他名称:浸种灵。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浅黄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二甲基酰胺,微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室温水中溶解度300微克/毫升。该药为非内吸性保护性杀菌剂,具有极高的杀菌活性,对许多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及线虫都有作用。主要用于种子处理,防治种传病害。

毒性

高毒。对兔、眼有重度刺激性。

剂型

10%乳油。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水稻干尖线虫病:以2500~5000倍液浸种,浸泡2~3天,即可催芽播种。

(2)水稻恶苗病、大麦条纹病:以5000~8000倍液浸种,浸泡2~3天,即可催芽播种。

注意事项

不与碱性物质混用,以免分解失效;本品毒性较高,使用中应注意个人防护。

5.百菌清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浅黄色粉末,稍有刺激性气味,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在常温下稳定,在强碱性介质中分解。百菌清是1种非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真菌病害具有预防作用,在病菌侵入植物体后,杀菌作用很小。常规用量下,药效期7~10天。

毒性

低毒。对人体皮肤和粘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对鱼类毒性高。

剂型

75%可湿性粉剂,45%、10%、2.5%烟剂,5%粉尘。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番茄晚疫病、灰霉病、早疫病、叶霉病、斑枯病、炭疽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茄子绵疫病、早疫病,甜椒炭疽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大葱紫斑病,用75%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蔬菜苗期猝倒病、立枯病,马铃薯早疫病、灰霉病、晚疫病,甜椒疫病、黄瓜蔓枯病,瓜类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叶斑病,菠菜霜霉病,胡萝卜黑斑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日光温室和大棚可使用烟雾剂或喷粉,每667平方米用45%烟剂200~250克或5%粉尘剂1千克,傍晚盖棚后,点燃熏烟或喷粉,翌日早上放风。

(2)果树病害:苹果树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早期落叶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桃褐腐病、疮痂病、穿孔病,草莓灰霉病、叶枯病、叶焦病、白粉病等,用7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葡萄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白粉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喷雾。

(3)其他作物病害:小麦叶斑病、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水稻稻瘟病、纹枯病,花生锈病、叶斑病,豆类锈病、炭疽病,啤酒花霜霉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不得与碱性农药混用;本剂对鱼类有毒,使用时应注意。

6.敌磺钠

其他名称:敌克松、地克松。

理化性质与作用特点

原药为黄棕色粉末。极易吸潮。可溶于水及乙醇等极性有机溶剂。水溶液易光解。敌磺钠属内吸性杀菌剂,以保护作用为主,兼具治疗作用,是较好的种子和土壤处理剂。

毒性

中等。对人体皮肤有刺激性。

剂型

95%、75%可溶性粉剂,55%膏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种子处理:小麦腥黑穗病、粟粒黑粉病、糜子黑穗病、马铃薯环腐病等,每100千克种子用95%可溶性粉剂220克,拌种。棉花苗期病害,每100千克种子用95%可溶性粉剂500克,拌种。甜菜立枯病、根腐病用95%可溶性粉剂500~800克,拌种。松杉苗木立枯病、根腐病,用95%可溶性粉剂150~370克,拌种。

(2)土壤处理:烟草黑胫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剂350克与15~20千克细土混匀,在移栽时和起垄培土前,将药土撒在烟苗基部周围,并立即覆土。温室蔬菜苗期立枯病、猝倒病,每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剂4.2克对20倍细土,混匀配成药土,均匀撒施。

(3)其他施药方法:西瓜、黄瓜立枯病、枯萎病、炭疽病,大白菜软腐病,番茄绵疫病、炭疽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剂184~368克,对水喷雾或泼浇。水稻苗期立枯病、黑根病、烂秧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剂921克,对水喷雾或泼浇。

注意事项

药液应随用随配,最好在阴雨天或傍晚施药,以免在光照下有效成分分解;土壤施药后要覆土;不宜与碱性农药、含钙、铜制剂和抗生素剂混用。

7.三环唑

其他名称:克瘟唑、比艳。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白色结晶固体。不溶于水,可溶于氯仿、二氯甲烷、甲醇等有机溶剂。对水介质和光照较稳定。三环唑属内吸性较强的保护性杀菌剂,施药后能迅速被水稻根、茎、叶吸收,并输送到稻株各部。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子形成,是防治稻瘟病的专用杀菌剂。

毒性

低毒。对鱼类有一定毒性。

剂型

75%、2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水稻叶瘟:用75%可湿性粉剂2~3克,对水3千克,均匀浇于1平方米苗床上,24小时后播种,或用2~3克对水0.5千克,均匀浇于(30厘米×60厘米×30厘米)育苗箱土中,24小时后播种。将拔起的秧苗晾干水后整株秧苗或秧叶部分置于75%可湿性粉剂2500~5000倍药液中浸蘸,取出后堆置半小时后移栽。

(2)水稻穗瘟:用75%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在水稻孕穗末期或破口初期喷雾,隔10~14天喷第二次。

注意事项

本剂治疗效果较差,应在病菌浸染前喷药;最后1次施药应在收获前21天,喷药次数不应超过2次。

8.三唑酮

其他名称:粉锈宁、百理通。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白色至浅黄色固体。微溶于水,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在酸、碱性介质中稳定。三唑酮属内吸性杀菌剂,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白粉病具有预防、治疗、铲除和一定的熏蒸作用。作用机制是抑制病原真菌麦角留醇的生物合成,破坏细胞膜生成,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胞及吸器的发育。

毒性

低毒。对鱼类低毒,对蜜蜂、家蚕、天敌和有益生物无害。

剂型

25%、15%可湿性粉剂,20%乳油,15%烟雾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喷雾:麦类白粉病,对常发田或易发田,在拔节前期和中期每667平方米用20%乳油15毫升,对水15~20千克,全田喷雾。在晚发田或偶发田,每667平方米用20%乳油30~40毫升,对水50~100千克喷雾,保护顶部功能叶。麦类锈病,在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15%可湿性粉剂35克,对水75~100千克喷雾,如有感染时喷第二次药。在病害严重时,每667平方米用15%可湿性粉剂60~80克。瓜类白粉病,苹果白粉病,可用15%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

(2)拌种:麦类黑穗病、白粉病、苗期白粉病、锈病、根腐病等,每100千克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200克拌种。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400~600克拌种。

(3)土壤处理:温室蔬菜白粉病,每立方米用15%可湿性粉剂12克,对温室土壤进行处理,持效期可达2个月以上。

注意事项

用作种子处理时,有时可能延迟出苗1~2天,但不影响出苗率、后期生长和产量;安全间隔期为20天。

9.丙环唑

其他名称:敌力托。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油为黄色粘滞液体。水中溶解度为110ml/L,易溶于有机溶剂。丙环唑属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被植物吸收后,很快在植物体内向上传导。可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病害无效。

毒性

低毒。

剂型

25%乳油。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小麦病害:小麦白粉病、条锈病、根腐病、颖枯病等,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33.2毫升对水喷雾防治。

(2)大麦病害:大麦叶锈病、网斑病,燕麦冠锈病等,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33.2毫升对水喷雾。

(3)水稻病害:水稻恶苗病,用25%乳油1000倍液浸水稻种子,2~3天后直接催芽播种。

(4)花生叶斑病: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100~150毫升对水喷雾,间隔期14天。

(5)葡萄白粉病、炭疽病:保护性防治可用25%乳油10毫升加水100千克喷雾,间隔期14~18天。若用于治疗性防治,可用25%乳油14毫升加水100千克喷雾,间隔期31天。

注意事项

应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

10.叶枯净

其他名称:5-氧吩嗪、杀枯净、惠农精。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金黄色针状结晶。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易溶于苯。叶枯净是以保护作用为主的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专用杀菌剂,主要影响病菌在酵解过程中的电子传递过程,因而对病菌起到抑制效果,一旦药效消失,病菌又复原。

毒性

低毒。

剂型

10%可湿性粉。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水稻秧田白叶枯病:在拔秧前3~7天用1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

(2)大田水稻白叶枯病:在水稻孕穗期用10%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每667平方米每次喷50~70千克药液,喷药间隔2~3天,喷2~3次。

注意事项

水稻秧苗和抽穗扬花期对药剂比较敏感,喷药时必须掌握好浓度。重复喷药也易产生药害,应注意均匀喷药;本剂属低毒杀菌剂,但也要按操作规程施药。

11.异菌脲

其他名称:扑海因。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无色结晶,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苯、甲醚等有机溶剂。遇碱性物质不稳定。异菌脲属广谱性接触杀菌剂,对葡萄孢属、链孢霉属、核盘菌属、镰刀菌属等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毒性

低毒。

剂型

25%悬浮剂,5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番茄早疫病、灰霉病,黄瓜、菜豆、莴苣、葱头灰霉病,十字花科黑斑病等,每667平方米用50%可湿性粉剂100~200克对水喷雾。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用50%可湿性粉剂70~100克对水在油菜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药1次,间隔期15天。

(2)苹果斑点落叶病:在苹果春梢生长初期发病时开始喷药,用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10~15天后喷第二次,新梢生长期再喷1次。

(3)草莓灰霉病: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湿性粉剂100~135克,对水75千克,在发病初期喷雾。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葡萄上施药,以开花和幼果期为好;本药剂安全间隔期为7天。

12.烯唑醇

其他名称:速保利。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白色颗粒,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除碱性物质外,能与大多数农药混用。烯唑醇属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具有向上传导作用。对病菌具有抑制、治疗和铲除作用。其作用机制系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毒性

中等毒。

剂型

12.5%可湿性粉剂,2%拌种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小麦病害:小麦白粉病、锈病等,每667平方米用12.5%可湿性粉剂32~64克,对水喷雾,于发病初期喷第一次药,间隔15天喷第二次。小麦黑穗病可采用拌种法防治,每100千克种子用2%拌种剂200~250克,拌种时先用少量水将种子湿润,然后加入药粉并充分拌匀。

(2)玉米丝黑穗病:在玉米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加12.5%可湿性粉剂480~640克均匀拌种。

(3)果树病害:梨黑星病、苹果白粉病,在初发病时用12.5%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隔10~15天喷药1次,共喷3~4次。

注意事项

该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药品应存放在阴暗处。

13.多菌灵

其他名称:苯并咪唑44号、棉萎灵。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棕色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丙酮、氯仿、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对热稳定,对酸碱不稳定。多菌灵属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许多子囊菌和半知菌都有效,对卵菌和细菌病害无效。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干扰病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分裂。

毒性

低毒。对鱼、蜜蜂低毒。

剂型

50%、25%可湿性粉剂,40%悬浮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喷雾:50%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100克对水于小麦扬花期喷雾,可防治麦类赤霉病。50%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130克在油菜盛花期喷1~2次,可防治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52~65克,对水65千克喷雾,可防治瓜类白粉病。500倍液喷雾可防治蘑菇褐斑病、菌盖斑点病、软腐病和褐腐病。1000倍液喷雾,可防治苹果白粉病、白腐病、炭疽病、早期落叶病,梨黑腥病、黑斑病,葡萄白粉病、黑痘病、炭疽病,桃褐腐病、炭疽病,花生褐斑病、黑斑病,蚕豆赤斑病等。25%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雾可防治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君子兰叶斑病、海棠灰斑病、兰花炭疽病和叶斑病及多种花卉的白粉病。

(2)拌种:小麦腥黑穗病、谷子黑穗病,用50%可湿性粉剂200克,对水4千克,拌种100千克。花生茎腐病、根腐病、立枯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千克,拌花生种50千克。

(3)浸种:棉苗炭疽病、立枯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12.5千克,浸棉种12.5千克,浸24小时,其间需不断上下翻搅。甘薯黑斑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40千克,浸薯块5分钟。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农药及含铜制剂混用;水稻收获前30天、小麦收获前20天停止用药。

14.稻瘟灵

其他名称:富士一号、IPT。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黄色结晶,略有臭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二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对光、温度稳定。在水中、紫外线下不稳定。稻瘟灵属内吸性杀菌剂,对稻瘟病有特效。水稻植株吸收药剂后累积于叶组织,特别是集中于穗轴与枝梗内,从而抑制病原菌侵入,阻碍病菌脂质代谢,抑制菌丝生长,起到预防与治疗作用。

毒性

低毒。对鱼类毒性中等。对鸟类、家禽安全。

剂型

30%、40%乳油,40%可湿性粉。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防治叶瘟每667平方米每次用40%可湿性粉剂60~75克或40%乳油52~72毫升对水喷雾。防治稻瘟,在水稻刚抽穗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每667平方米每次用40%可湿性粉剂65~75克或40%乳油52~72毫升。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本剂在正常用量下,对鱼和水生生物有一定影响,注意不要在养鱼水田中使用;施药时田间要保持水层2~3天;收获前安全间隔期早稻为14天,晚稻为28天。

15.腐霉利

其他名称:速克灵。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白色或浅棕色结晶,易溶于丙酮、二甲苯、氯仿等,几乎不溶于水,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属接触型保护性杀菌剂。

毒性

低毒。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

剂型

50%可湿性粉剂,10%烟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湿性粉剂30~50克,对水喷雾,轻病田在盛花期喷1次,重病田在初花期和始盛期各喷1次。

(2)黄瓜菌核病:在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湿性粉剂33~50克,对水喷雾,共喷1~2次,间隔7~10天。

(3)作物灰霉病:发病前用50%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温室、大棚用10%烟剂每667平方米每次250克,熏棚。

注意事项

应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不要与强碱性农药混用,也不宜和有机磷农药混用;药剂要随配随用,不要长时间放置。

16.萎锈灵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米色结晶。溶于水和苯、丙酮、甲醇等有机溶剂,不溶于乙烷。萎锈灵属选择性内吸杀菌剂,主要用于由锈菌和黑粉菌引起的病害。对植物生长有刺激作用。

毒性

低毒。对鸟类低毒。

剂型

20%乳油。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种子处理麦类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0%乳油500毫升拌种。高粱散黑穗病、丝黑穗病和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0%乳油500~1000毫升拌种。谷子黑穗病,用20%乳油800~1250毫升拌种或闷种。棉花苗期病害,每100千克种子用20%乳油875毫升拌种。

(2)叶面喷雾:麦类锈病,用20%乳油200~4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不能与强酸性药剂混用;药剂处理过的种子不可食用或作饲料。

17.三乙磷酸铝

其他名称:乙磷铝、疫霜灵、疫霉灵。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白色粉末,挥发性小,易溶于水,难溶于一般有机溶剂。遇强酸、强碱易分解。属内吸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内可双向传导,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毒性

低毒。对鱼、蜜蜂较安全。

剂型

40%、80%可湿性粉剂、90%可溶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白菜、黄瓜、球茎甘蓝、莴苣等作物的霜霉病,用40%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药,间隔7~10天,共喷3~4次。

(2)马铃薯、番茄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茄子绵疫病,甜椒疫病,用40%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在病害初发生时喷药,间隔7~10天,共喷药2~3次。

(3)啤酒花、葡萄霜霉病,烟草黑胫病,用40%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喷雾,间隔10~15天,共喷2~3次。

(4)棉苗疫病、棉花烂铃,油梨根腐病,用40%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共喷2~3次。

注意事项

不得于强酸、强碱性药物混用;宜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

18.稻瘟净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黄色或棕黄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能溶于水,易

2. 杀菌剂代森铵的功效

经常看我文章的人可能会发现,在作物防病治病时,我经常会提到代森铵这种杀菌剂。代森铵是一种什么样的杀菌剂呢?

一,代森铵的杀菌机理

代森铵是一种有机硫类低毒杀菌剂,是一种老药。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的功效,有一定的渗透作用,但不具备内吸性。同代森锌,代森锰锌等代森家族的其它成员一样,保护能力强,治疗作用弱,实际生产中,大多把它作为保护性真菌和核细菌性杀菌剂来使用。

代森铵中性或者是弱碱性,有一种臭鸡蛋的难闻气味。喷施后可在作物上形成一层可透水,透光,透气的致密保护膜,就像一件防护衣,阻止外敌病菌的侵袭,同时通过渗透到作物体内,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达到平息内乱的作用,从而达到防菌治病的效果。

二,代森铵作用对象

代森铵可用于水稻,谷子,玉米,蔬菜,瓜类,红薯,苹果,梨,葡萄,桃,李,杏,枣,核桃等果树,防治根腐病,紫纹羽病,白纹羽病,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流胶病,溃疡病,稻瘟病,白叶枯病,叶斑病,霜霉病,黑斑病,疫病,枯萎病,青枯病,白粉病,立枯病,炭疽病等多种病害,同时分解后,还有肥效作用。

代森铵可叶面喷施,可灌根,可浸种等。叶面喷施不能低于1000倍,浸种200–400倍,灌根400–600倍。

三,代森铵使用时间

代森铵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那最好的使用时间就是防患于未然,也就是在病菌的来临前或侵染后发病初期用药。一旦作物发病厉害了,代森铵也就望尘莫及了,那就得选用内吸性杀菌治疗剂了。

四,使用注意事项

1,代森铵高温下易分解,会对作物产生毒害,所以高温下慎用。要用,浓度不能低于1000倍。设施内栽培蔬菜慎用,可选择其它杀菌剂代替。

2,代森铵不能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松脂酸铜等碱性,铜汞制剂混用。

3,代森铵的持效期比较短,注意用药的连续性,或同其它杀菌剂交替使用。

总之,代森铵是一种不错的杀菌剂,有药肥双效的作用。但因为其在高温下易产生药害,所以使用代森铵且得小心,高温季节最好选择其它杀菌剂代替代森铵。

3. 代森锰锌和多菌灵的区别

代森锰锌为保护性杀菌剂笨醚甲环唑属于保护和治疗性杀菌剂 前者主要用于前期,后者用于前期和中期, 代森猛锌给植物增强抵抗病害的能力,从而相对地起到杀菌作用。主要用于防治蔬菜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目前是防治西红柿早疫病和马铃薯晚疫病理想药剂,防效分别为80%和90%左右。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病害,改用代森猛锌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一般作叶面喷洒,隔10-15天喷1次。   (1)防治西红柿、茄子、马铃薯疫病、炭疽病、叶斑病,用8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发病初期喷洒,连喷3-5次。   (2)防治蔬菜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用80%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1-0.5%拌种。   (3)防治瓜类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用400-500倍液喷雾,连喷3-5次。   (4)防治白菜、甘蓝霜霉病,芹菜斑点病,用500一600倍液喷雾,连喷3-5次。   (5)防治菜豆炭疽病、赤斑病,用400-700倍液喷雾,连喷2-3次。苯醚甲环唑是三唑类杀菌剂中安全性比较高的,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有效防治黑星病,黑痘病、白腐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褐斑病、锈病、条锈病、赤霉病等  杀菌谱广,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品质。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孢属、尾孢霉属、刺盘孢属、球痤菌属、茎点霉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病,白粉菌科、锈菌目及某些种传病原菌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对葡萄炭疽病、白腐病效果也很好。   {作用机理} 苯醚甲环唑具有保护 、 治疗和内吸活性,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 , 抑制细胞壁甾醇的生物合成,阻止真菌的生长。 杀菌谱广, 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品质。

4. 多菌灵可以搭配代森锌吗

不能。

可与波尔多液混用的农药有敌百虫、对硫磷、马拉硫磷、水胺硫磷、杀螟松等,但除敌百虫外,其余药物应当随配随用。不能与波尔多液混用的农药有克螨特、多菌灵、托布津、甲霜灵、福灵双、代森铵、代森锌、代森锰锌、石硫合剂、三氯杀螨醇等。

波尔多液属于强碱性农药,不能和克螨特、多菌灵、托布津、三氯杀螨醇、代森铵、代森锌、代森锰锌、甲霜灵、福灵双、辛硫磷、甲基异柳磷、氧化乐果、久效磷、百菌清、石硫合剂等绝大多数农药混合使用。

5. 代代森锰锌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叶子长白点可能是霜霉病的症状 用甲基托布津兑代森锰锌喷施 或者直接用钾霜磷锰锌 。也有可能是红蜘蛛造成的。叶螨,又名红蜘蛛。常为害杜鹃花、月季、一串红、海棠以及真柏、金橘、代代、仙人掌、龙柏等,其中杜鹃花、真柏受害最为严重。

叶螨虫体小,呈红色,肉眼很难看到。喜在叶子背面吸取液汁,被害叶子发黄,出现许多小白点,不久枯黄脱落。

叶螨繁殖能力很强,一年可发生10余代,常在高温低湿的环境滋生。防治方法:清除盆内杂草,消灭越冬虫卵。

为害时阳40%的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即1千克水加入乐果1~1.5克),或用40%的三氯杀螨醇乳剂2000倍液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