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食品生产设备清洗消毒验证标准
这是新版操作规范的要求。
7.9食品留样
7.9.1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医疗机构食堂、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建筑工地食堂(供餐人数超过100人)和餐饮服务提供者(集体聚餐人数超过100人或为重大活动供餐),每餐次的食品成品应留样。其他餐饮服务提供者宜根据供餐对象、供餐人数、食品品种、食品安全控制能力和有关规定,进行食品成品留样。
7.9.2应将留样食品按照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密闭容器内,在专用冷藏设备中冷藏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的留样量应能满足检验检测需要,且不少于125g。
7.9.3在盛放留样食品的容器上应标注留样食品名称、留样时间(月、日、时),或者标注与留样记录相对应的标识。
7.9.4应由专人管理留样食品、记录留样情况,记录内容包括留样食品名称、留样时间(月、日、时)、留样人员等。
2. 食品生产企业消毒技术规范
规定员工进入车间及洗手消毒的程序,规范员工的洗手消毒。;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员工进行车间的洗手消毒。;生产部负责制定并执行员工进入车间的洗手消毒程序。 ;员工进入生产车间必须严格按员工进入车间程序执行。
;
员工进入车间程序:;更换工作鞋、工作服;穿戴好工作服、帽;→按洗手消毒程序洗手消毒;→进入车间。;洗手消毒程序:;员工进入消毒间;清水冲手;用洗手液清洗;清水冲洗;用干手器吹干手;消毒器喷洒消毒剂(食品级二氧化氯消毒剂)
3. 消毒产品检验技术规范
一次性餐具检测标准:
1、HJ/T 202-2005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一次性餐具
2、T/GDID 2002-2018一次性餐具包
3、GB/T 27590-2011纸杯
4、JJF (轻工)111-2018纸杯杯身挺度测定仪校准规范
5、QB/T 4032-2010纸杯原纸
6、QB/T 5023-2017纸杯杯身挺度测定仪
7、SN/T 3250.1-2013进出口纸质用品检验规程 第1部分:纸杯、盘及类似物刮板输送机
8、GB 480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4. 食品行业设备清洗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二章第八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必须符合下列卫生要求: (一)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的措施,与有毒、有害场所保持规定的距离; (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有与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加工、包装、贮存等厂房或者场所; (三)应当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洗涤、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 (四)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必须洗净,保持清洁; (六)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包装、工具、设备和条件必须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 (七)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 (八)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生产、销售食品时,必须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售货工具; (九)用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城乡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十)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5. 食品生产设备清洗消毒验证标准是什么
供加工凉菜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必须【经过清洗消毒及分切】,末经【消毒处理的生菜蔬果】,不得带入卤菜间。供加工凉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须洗净消毒,未经洗净处理的不得带入凉菜间。加工熟食卤菜要先检查食品质量,原料不新鲜不加工。熟食卤菜要在另间加工,加工后进凉菜间改刀配制,剩余的存放在熟食冰箱内。
6. 食品生产设备清洗消毒记录
漂白粉可以使二手消毒餐具比较清洁,5%的漂白粉上清液浸泡餐具30分钟,即达到消毒效果。用1片漂精片调成糊状,加入1000毫升水中配成每升200毫克有效氯的消毒液,浸泡洗净的餐具5分钟,同样达到消毒目的。一般情况下,每配置一次消毒液,可反复使用4小时。由于漂白粉属含氯消毒剂,消毒后的餐具常留有氯味,对人有一定的刺激性,故在使用该类餐具前可用少量开水冲洗一下,这样可使氯味明显减少。
7. 食品生产设备清洗消毒验证标准规范
答:食品的每个品种的留样量应能满足检验检测需要,且不少于125g。
法律依据: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7.9.2:
应将留样食品按照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密闭容器内,在专用冷藏设备中冷藏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的留样量应能满足检验检测需要,且不少于125g。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用途:
《规范》适用于餐饮服务提供者包括餐饮服务经营者和单位食堂等主体的餐饮服务经营活动。《规范》鼓励和支持餐饮服务提供者采用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明示餐食的主要原料信息、餐食的数量或重量,开展“减油、减盐、减糖”行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营养的餐食;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降低一次性餐饮具的使用量;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提示消费者开展光盘行动、减少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