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了解产品,采购什么产品生产什么产品,销售什么产品,产品主要销往的线路。
可以针对采购部,仓库等部门进行下药。
因为某个线路不止你一个人跑,不能把价格拉的太低(行规),以免造成市场混乱(你也赚不了多少)
谈话方面我认为经验比口才更重要,口才只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加以修饰而已,物流行业完全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我们介绍线路或者服务就那几句话,更多的是行动上的。
当然厂方的问题是比较重要的,回答时一定要注意
关于采购的哪些事会计必须知道?
会计人员必须知道关于采购的那些事。
1、采购内控岗位必须清晰。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对于涉及采购的内控岗位必须按要求进行设置,且不相容岗位,如请购与审批、询价与确定供应商、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批、采购与验收、采购验收与会计记录、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等需分离。会计人员在审核采购付款业务时,重点审查合同签订、入库单或验收单等涉及不相容岗位是否分离情况,以及相关流程或环节是否按要求进行审批。
2、供应商的选择必须合规。采购,不论是采购货物(材料或设备等)还是采购服务(加工修理或工程建设等),均须经过“货比三家”的供应商遴选,对于金额较大的采购事项,还需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可以从源头上防止采购舞弊行为,当然,对于图形式走过场的企业来说,内定暗箱操作或者串通舞弊的现象不可避免。会计人员不能决定供应商,但要注意审查相关的形式资料是否齐全。
3、采购结算方式必须明确。采购货物或服务,面临资金支付压力,必须在签订合同时明确采购的结算方式,具体包括:付款方式(签订合同后预付30%,货到验收合格支付60%或65%,预留10%或5%作为质保金待质保期满后支付等)、付款账期(以货到和收票孰晚计算,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或一年账期等)和付款形式(全部现款、50%现款50%银行承兑汇票或全部银行承兑汇票等)等。会计人员需参与采购结算方式的谈判,审核采购合同涉及的结算条款。
4、采购付款资料必须齐全。一般来说,采购付款需要提供的资料包括:采购合同或协议、发票和采购入库单(验收单)和结算单等,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对于涉及投资的固定资产采购,还需要年初董事会通过的投资决议和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属于“三重一大”范围的大额资金支出,还需有公司领导班子的集体决议。除了零星小额(一般是1000元以下)现金采购以外,其他采购均要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且必须“公对公”转账支付采购款。
5、采购会计核算必须准确。在对采购业务进行会计核算时,建议采取“应付账款+客商”的方式,即使是一次性全额付款的采购业务,也必须这样做,一方面便于统计采购金额和欠款情况,另一方面有利于不定期与供应商对账,当然,对于小额的现金零星采购,可以忽略。会计人员对每一笔采购业务都要准确核算,特别是涉及可抵扣增值税时价税分离的成本费用核算,必须清清楚楚非常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