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组成(换热器结构形式)

海潮机械 2023-01-06 06:27 编辑:admin 272阅读

1. 换热器结构形式

固定管板式。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两端管板和壳体制成一体,当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时,在外壳的适当位置上焊上一个补偿圈,(或膨胀节)。当壳体和管束热膨胀不同时,补偿圈发生缓慢的弹性变形来补偿因温差应力引起的热膨胀。

特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壳程清洗和检修困难,壳程必须是洁净不易结垢的物料。

U形管式。

U形管式换热器每根管子均弯成U形,流体进、出口分别安装在同一端的两侧,封头内用隔板分成两室,每根管子可自由伸缩,来解决热补偿问题。

特点:结构简单,质量轻,适用于高温和高压的场合。管程清洗困难,管程流体必须是洁净和不易结垢的物料。

2. 换热器结构类型

1.固定管板式:结构简单,承压高,管程易清洁,可能产生较大热应力;适用壳侧介质清洁;管、壳温差不大或大但壳侧压力不高。

2.浮头式:结构复杂,无热应力、管间和管内清洗方便,密封要求高。适用壳侧结垢及大温差。

3.U形管式:结构比较简单,内层管不能更换;适用管内清洁、高温高压。

4.填料函式:结构简单,管间和管内清洗方便,填料处易泄漏;适用4MPa以下,温度受限制。

3. 换热器的结构及基础知识

换热器基本视图表达了热量转换器,热量传输结构,以及转换控制器的结构特点。

4. 换热器结构形式分类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 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 通道,通过半片进行 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 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 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 地面积小、安装清洗方 便、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这种换热器是在容器外壁安装夹套制成,结构简单;但其加热面受容器壁面限制,传热系数也不高。为提高传热系数且使釜内液体受热均匀,可在釜内安装搅拌器。当夹套中通入冷却水或无相变的加热剂时,亦可在夹套中设置螺旋隔板或其它增加湍动的措施,以提高夹套一侧的给热系数。为补充传热面的不足,也可在釜内部安装蛇管。夹套式换热器广泛用于反应过程的加热和冷却。

  这种换热器是将金属管弯绕成各种与容器相适应的形状,并沉浸在容器内的液体中。蛇管换热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能承受高压,可用耐腐蚀材料制造;其缺点是容器内液体湍动程度低,管外给热系数小。为提高传热系数,容器内可安装搅拌器。

  这种换热器是将换热管成排地固定在钢架上,热流体在管内流动,冷却水从上方喷淋装置均匀淋下,故也称喷淋式冷却器。喷淋式换热器的管外是一层湍动程度较高的液膜,管外给热系数较沉浸式增大很多。另外,这种换热器大多放置在空气流通之处,冷却水的蒸发亦带走一部分热量,可起到降低冷却水温度,增大传热推动力的作用。因此,和沉浸式相比喷淋式换热器的传热效果大有改善。

  套管式换热器是由直径不同的直管制成的同心套管,并由U形弯头连接而成。在这种换热器中一种流体走管内,另一种流体走环隙,两者皆可得到较高的流速,故传热系数较大。另外,在套管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可为纯逆流,对数平均推动力较大。套管换热器结构简单,能承受高压应用亦方便(可根据需要增减管段数目)。特别是由于套管换热器同时具备传热系数大,传热推动力大及能够承受高压强的优点,在超高压生产过程(例如操作压力为3000大气压的高压聚乙烯生产过程)中所用的换热器几乎全部是套管式。

  管壳式(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它在工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据主导地位。 管壳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

5. 换热器结构形式代号

AES表示换热器管箱的代号,400-2.5是公称直径是400公称压力2.5 后面的数字就是管箱的数字代号,不同的管箱有不同的号码

6. 换热器结构形式BKU

ael为固定管板式换热器;aeu为u型管式换热器;aem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同ael,bku为整体封头釜式u形管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