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模板(模具模板英文代码)

海潮机械 2023-01-05 06:54 编辑:admin 298阅读

1. 模具的模板

并不是每个模具都是九块模板的,一般应用在连续模中,也是因设计而定,一般告诉连续模才为九块板,其他的都是八块板.多出来那块是上盖板,主要做压弹簧用.如果弹簧压缩够时无须此板.模板从上到下排列:

1 上模座,主要起固定上部分模具到冲床上用,多为A3铁料.分辨方法主要是看材料是不是铁料,上面是不是有模柄孔或者码模槽.

2 上垫板,主要起保护上模座和加强弹簧压缩用.多为CR12等钢料,须热处理分辨方法是上面只有弹簧孔和螺丝过孔,厚度一般为12-20之间,属于模板里面最简单最好忍的那块.

3 公夹板,此板也叫固定板,主要起固定导柱冲裁成型等零件用,材料多为A3,分辨方法是看材料是不是铁料,一般上面有弹簧孔和螺丝孔,和导柱冲裁成型等零件沉头扣位.

4 脱料垫板.又称限位板,主要起固定脱料板零件和控制弹簧压缩用,材料为CE12等钢料,须热处理.一般厚度为12-20.

5 脱料板,主要起脱料和导正并固定成型等工件用.材料为CR12或SDK11等钢料,须热处理.识别方法为上面有料槽,有引导针,有镶件.

6 下模板,主要起成型和分离材料用,材料为CR12 D2和SKD11等多种钢料,须热处理.分辨法为板上有很多镶件,有很多导正定位等零件.

7 下垫板,主要起加强保护下模座用,材料是CR12等钢料,须热处理.分辨法是厚度为12-20,属于热处理板。

8 下模座.主要起固定正个下半部模具用,多为A3铁料.主要识别法为材质是铁料,厚度为整套模具里最厚一块,大小也为最大,并有码模曹等。

2. 模具模板英文代码

上模座--与冲床上机头固定,限制上模弹簧.

上垫板--垫住冲头不让冲头上沉,一般须热处理,在条件允许时可以不用这块板,直接用模座代替.

上夹板--固定冲头及导柱,可用生料加工,精密模具须热处理.

脱背板--限制冲头高度及垫住脱料板入子及引导针,一般须热处理,如果是单一冲孔模具可以不用这块板,精密模具都会做这块板.

脱料板--压料脱料,导正冲头.这块板在精密模具里很关键.(有些模具会将这块板与下模固定在一起,上模就没有脱背板了)

下模板--固定下模零件,导正上下模位置,必不可少的板.

下垫板--垫住下模零件不让零件下沉,一般须热处理,在条件允许时可以不用这块板,直接用模座代替.

下模座--与冲床工作台面固定,限制下模弹簧.

总之什么模板都不是一概而论的,模具结构决定了模板作用,以上说的只是最基础的.

3. 模具的模板名称

(COVER)上盖板

(UP)上模座

(UB2)上背板

(UB)上垫板

(PH)上夹板

(DIE2)上模板

(PPS)止档板

(PS)脱料板

(PS2)下脱板

(PH2)下夹板

(DIE)下模板

(LB)下垫板

(LB2)下背板

(LB3)下分离板

(LP)下模座

(PUNCH)冲头

(PH_P)夹板入子

(PS_P)脱板入子

(DIE_P)下模入子

(PH2_P)下夹入子

(GUIDE)导料板

(U1)上托板

(U2)上垫块

(B1)下托板

(B2)下垫块

(EJECT2)顶出杆

(EJECT)击出板

(UP_LTH)上限位柱

(DN_LTH)下限位柱

(HANDLE)模柄

4. 模具的模板顺序是什么,叫什么名字

注塑机安装模具的流程如下:

1、注塑机有模具定位环的安装方法:

a

先按[开模]键,把机器开到最高,再按[座退]键使座进缸后退到底。

b

将模具放在下模板上,使用[调模]按键,按[合模]键,使上模板离模具一定的位置(15mm左右)停止,重新调整模具定位环与上模板中心对中孔的位置,再按[合模]键直至上模板与模具紧贴为止。

c

关掉电机,然后用压板固定模具或者用螺丝直接固定,模具安装完成。

d

设定开、关模的压力、速度、位置和时间等参数。

2、注塑机无模具定位环的安装方法:

a

先按[开模]键,把机器开到最高,再按[座退]键使座进缸后退到底。

b

将模具放在下模板上,使用[调模]按键,按[合模]键,使上模板离模具一定的位置(15mm左右)时松开,停止合模动作。

c

按[座进]键,当料嘴快要接触模具浇道口时松手,然后从前后左右目视料嘴是否正对浇道口,调整模具位置以使两者完全吻合,先按[座退]使料嘴远离浇口,然后在浇道口中被一张薄纸或涂上一点印泥,再按[座进]使料嘴接触模具浇口,最后取出纸观察其痕迹或观察印泥痕迹来确定,若不对正,重新调整。

d

按[座退]键,使座台后退到底。然后按[合模]键使上模板与模具紧贴,关掉电机,用压板固定或螺丝固定模具。

e

设定开、关模的压力、速度、位置和时间等参数。

5. 模具的模板可以用高强度塑料吗

塑料模具不一定要拉料杆。

塑料模具设计时在以下情况下可以不设置拉料杆:

使用热流道进料时;

后模反倒装进料时;

有滑块或斜顶助拉时;

大水口直接进料时(没有流道机嘴直接进料)。只有侧浇口浇注系统的主流道才会用到拉料杆,其作用是将主流道内的凝料拉出主流道,以防主流道内的凝料粘定模,确保将流道、塑料模具制品留在动模一侧。

而且主流道拉料杆在有推板或没有推板的情况下也都不同,锥形头拉料杆设计靠塑料的包紧力将主流道拉住,不如球形头拉料杆设计和菌形拉料杆设计可靠。为了增加锥面的摩擦力,可采用小锥度,或增加锥面粗糙度,或用复式拉料杆来替代。

拉料杆的形式:

1、侧浇口浇注系统分流道拉料杆就是推杆,直身,头部只磨短(1-1.5)D,不在磨出其他形状,拉料杆设计直径等于分流道设计直径,装在推杆固定板上。

2、点浇口浇注系统分流道拉料杆设计,主要是用无头螺钉固定在定模扳面板上,直径根据实际确定,头部磨成球形,作用是流道推板和定模扳打开时,将浇口凝料拉出定模扳,使浇口凝料和塑料模具制品自动切断。

3、侧浇口浇注系统注塑模具如果有推板时,则分流道必须做与凹模,拉料杆设计固定在动模板或动模板内的详见上,直径5毫米,头部磨成球形。

扩展资料:

拉料杆在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套注塑模具中若使用多个勾形拉料杆,拉料杆的勾形方向要一致。对于在脱模时无法做横向移动的塑料模具制品,应避免使用勾形设计的拉料杆。

2、不论是主流道还是分流道的勾形拉料杆,必须预留一定的空间作为冷料穴。

3、在使用圆头形的拉料杆设计时,应注意每个组件的具体尺寸。

6. 模具的模板怎么加工的

1.

模具装配通常选择非互换性装配法。非互换性装配法主要有修配法和调整装配法。

(1)修配装配法: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当装配精度要求高时,如果采用完全互换法,则使相关零件的要求很高,这对降低成本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采用修配法。

(2)修配调整法:将各相关模具零件按经济加工精度制造,在装配时通过改变一个零件的位置或选定适当尺寸的调节件(如垫片、垫圈、套筒等)加入到尺寸链中进行补偿,以达到规定装配精度要求的方法称为调整装配法。

2.

互换装配法:装配时,各个配合的模具零件不经选择、修配、调整,组装后就能达到预先规定的装配精度和技术要求,这种装配方法称互换装配法。它是利用控制零件的制造误差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其原则是各有关零件公差之和小于或等于允许的装配误差。

3.

模具的装配工艺过程:

⑴在总装前应选好装配的基准件,安排好上、下模(动、定模)装配顺序。如以导向板作基准进行装配时,则应通过导向板将凸模装人固定板,然后通过上模配装下模。在总装时,当模具零件装入上下模板时,先装作为基准的零件,检查无误后再拧紧螺钉,打入销钉。其他零件以基准件配装,但不要拧紧螺钉,待调整间隙试冲合格后再紧固。

⑵型腔模往往先将要淬硬的主要零件(如动模)作为基准,全部加工完毕后再分别加工与其有关联的其他零件。然后加工定模和固定板的4个导柱孔、组合滑块、导轨及型芯等零件,配镗斜导柱孔,安装好顶杆和顶板。最后将动模板、垫板、垫块、固定板等总装起来。

4.

冲压模具的装配的注意事项:

⑴首先安装冲压模具的上下模座,上模座安装在冲床或压力机的滑块上,下模座安装在冲床或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上。上下模座固定之后,再进行模具零件在模座上的安装,可以保证正确精确的安装位置,以防出现误差导致无法工作。

⑵同时在进行凹凸模安装时,在它们之间要留有均匀的冲裁空间,这样可以保证冲压质量及延长冲压模具使用寿命。另外要根据模具结构确定上下模具的装配顺序,对于有导柱和没有导柱的模具安装要分别确定不同的安装方法。

⑶对于复杂的冲压模具安装需要根据上下模零件安装所受的限制大小确定合理的装配顺序。不恰当的安装顺序有时会影响后面的安装工作,或是出现不能安装的。所以正确的安装顺序也是非常重要的。

7. 模具模板厚度如何计算

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

  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边宽

  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板材:每米重量=7.85*厚度

  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

  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