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压比(汽轮机压比)

海潮机械 2023-01-17 04:12 编辑:admin 235阅读

1. 汽轮机压比

汽机专业有很多指标,检修也有很多标准要求,看你的问题应该是运行经济指标,就运行方面的指标共享一下:

一、大指标: 汽轮机内效率(包括高压缸内效率、中压缸内效率和低压缸内效率)、汽机热耗率、考虑锅炉效率和管道效率后的发电煤耗率及考虑厂用后的供电煤耗率等,实际是通过机组热力性能考核试验来检验的指标,主要是检验主机的制造、安装质量和检修质量的主要指标。

二、小指标: 这些是正常运行中影响机组经济性、需要通过运行人员调整能达到最优收益的一些指标,如:主再蒸汽压力和温度、凝汽器真空值、凝汽器端差、给水温度、高加投入率、一些主要辅机的能耗等,一些供热的机组还要考虑供热指标和能耗。

三、抓好这些指标应主要做好正面的工作:

1.调整锅炉燃烧,保持锅炉运行稳定,维持主再蒸汽的压力、温度稳定并在额定值,这是影响经济性指标最大的一环。

2.保持凝汽器处于较好的状态下去运行,如:

(1)保持较好的真空值,时刻关注凝汽器是否有漏入空气、抽真空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2)凝汽器水位是否正常,凝汽器水位不能过高,保持凝结水较低的过冷度;

(3)保持循环水正常运行,确保凝汽器端差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合理的循环水量和水温,保持循环水的清洁,如是直流供水应注意季节变化带来的杂物,适时投入清污设备(如拦污栅、旋转滤网、二次滤网、平板滤网、胶球清洗装置等),如发现凝汽器脏污(前后压差大),应及时清理。

3.保持高加在较好的状态下运行,如:确保高加在运行中少发生解列、泄漏等,保持较高的高加投入率;保持高加在正常水位下运行,防止高加被冲刷泄漏和端差增大,注意抽汽参数的变化和高加出口给水温度(注意高加旁路的严密性)。

4.在节能上下功夫,尽量降低辅机的能耗和多余的能量消耗。

如部分转机采用变频调节技术,检查阀门内漏情况,减少能量损耗。

5.运行中要保持给水品质,防止锅炉和汽轮机通流部分结垢影响机组经济指标。

6.运行中尽量不用减温水,特别是再热器减温水用的越少越好。

2. 汽轮机压力比

背压式汽轮机的基本原理是以热定电.也就是说:背压用户的用汽量决定了汽轮机所拖动的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而不是由发电功率决定背压参数.

如果电负荷很少,也就是说进汽流量很低,它就决定了背压流量很低.此时当背压参数能满足用户的用汽参数时,额定排气压力不会降低.当背压参数不能满足用户的用汽量参数时,排气压力会降低(此是进汽参数不变的情况,通常进汽参数会随之变化).

3. 汽轮机压比保护

①危急保安器  在汽轮机转速超过极限时(一般为额定转速的1l0%)危急保安器能自动脱扣,迅速关闭主汽门,防止造成超速飞车事故。  

②低油压保护装置  当润滑油压降低时,保护装置动作自启动辅助油泵。若辅助油泵启动后油压仍维持不住,并下降到最低限度(这个压力为30千帕左右)时,能立即跳闸停机。

③轴向位移保护装置  当轴向位移增加超过允许的限度(一般为0.8~1毫米),轴向位移保护装置能自动停机。防止动静部分相碰。  

④电动脱扣装置  通过电动脱扣装置可以实现在操作室内遥控操作。  

⑤对凝气式汽轮机有低真空保护装置  当凝汽器真空急剧下降时,真空安全阀及时动作,证汽缸不变形及保护直接空冷管不损坏。

4. 汽轮机压比是什么意思

一是油的粘度太低;二是机油滤网或机油滤芯堵塞;三是限压阀和回油阀弹簧力减弱或断裂,或阀门结合面密封不严密,导致漏油泄压;四是主轴承或连杆轴承间隙过大;第五,油泵不好使。

油压传感器通常安装在主油路中。如果油压表和油压传感器正常,油压表指示压力过低,可以根据润滑系统和油路的组成分析可能的故障原因。如果油路被油压传感器根据油流方向分为前后两部分,油压低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油压传感器前的油路不通畅(如滤清器堵塞)或供油不足(如油量不足);第二,油压传感器后面的油路排油过快(如曲轴轴承间隙过大)。大致可以分为

5. 汽轮机压比定义

1、用塞尺在轴瓦中分面四角测量瓦口间隙,塞尺插入深度约为轴颈直径的1/12~1/10,并做好记录;

2、用压铅丝法测量顶部间隙,将长50~70mm的铅丝横放在轴颈两处,在下瓦结合面处,相对应的放上铅丝,为了压的均匀,常在轴瓦结合面四角放上约厚0.5mm,长50mm,宽30mm的四块白铁皮或不锈钢皮(最好放铜片),然后将上瓦扣上均匀坚固螺栓,然后松开吊走上瓦,用千分尺测量铅丝厚度,根据铅丝的平均厚度差,可计算出轴瓦顶部间隙的大小(轴瓦顶部铅丝厚度减去水平垫片厚度,即是轴瓦顶部间隙)。

3、轴瓦紧力的测量方法基本相同,都是压铅丝法,不过压的铅线放的位置不同,垫片放在瓦枕和轴承结合面相对应的地方,其紧力大小为结合面垫片厚度减去顶部铅丝的最低厚度;

4、轴瓦下部垫铁在没有放转子前应有0.03~0.05mm的间隙,放入转子后就应无间隙。

轴颈与下瓦接触均匀,接触角60°;球面应无毛刺和硬伤,接触面积应在70%以上;轴瓦的垫铁螺丝无松动脱落,垫铁接触面积应在75%以上;瓦盖紧力为0.02~0.0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