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磨床加工余量(常见的无心磨床的加工方式)

海潮机械 2022-12-14 13:43 编辑:admin 61阅读

1. 常见的无心磨床的加工方式

无心外圆磨床主要有三种磨削方法;通过式、切入式和切入一通过式、通过式无心磨削。工件沿砂轮轴线方向进给进行磨削。调整导轮轴线的微小倾角来实现工件轴向进给。适于磨削细长圆柱形工件。无中心孔的短轴和套类工件等。切入式无心磨削。托板上有轴向定位支点,工件支承在托板一定位置上,以砂轮或导轮切入进行磨削。用于磨削带轴肩或凸台的工件以及圆锥体,球体或其他回转体工件。切入一通过式无心磨削是这两者的复合。此外,还有切线进给式磨削和使带台阶的工件在轴向进、退的端面进给式磨削。无心外圆磨床生产率较高。多用于大量生产,易于实现自动化。无心外圆磨床的特点无心外圆磨床机构性能与普通外圆磨床相比较有下列特点:

1、连续加工,无需退刀,装夹工件等复制时间短,生产率高。

2、托架和导轮定位机构比普通外圆磨床、中心架机构支承刚性好,切削量可以较大,并有利于细长轴类工件的加工,易于实现高速磨削和强力磨削。

3、无心外圆磨床工件靠外圆在定位机构上定位,磨削量是工件直径上的余量,故砂轮的磨损、进给机构的补偿和切入机构的重复定位精度误差对零件直径尺寸精度的影响。只有普通外圆磨床的一半,不需打中心孔,且易于事先上、下料自动化。

4、宽砂轮无心磨床通过式机构、可采用加大每次的加工余量,在切入磨时可对复杂型面依次形磨削或多砂轮磨削,生产率高,适用范围广。

5、无心外圆磨床无保证磨削表面与非磨削表面的相对位置精度(同轴度,垂直度等)的机构,磨削周向断续的外表面时圆度较差。

6、磨削表面易产生奇数次棱圆度,如较大时往往会造成测量尺寸小于最大实体尺寸的错觉,而影响装配质量和工作性能。

7、机床调整较复杂、费时,每更换不同直径的工件就需冲调整托架高度,与距离及有关的工艺参数。故调整技术难度较大,不适宜小批及单件生产。

2. 常见的无心磨床的加工方式有哪些

无心磨床操作说明及注意事项:

1、开机前检查机台周边状况,机台上不得摆放物品,工件摆放整齐。并给导轨注油一次。

2、开机前先检查油箱油位是否正常,冷却水箱水位、砂轮及导轮与支持刀片的间隙是否正常,是否有工作物或杂物在机床中。

3、开机前检查开关是否可靠,确认防护罩等安全防护是否有效。

4、打开电源,启动液压开关,观察机床液压表的压力高低是否正常。冷却风扇、砂轮、水泵电机是否反转,如反转,需要调整火线进线顺序。然后看各油镜及各油管处是否有油流过;

5、开机前砂轮、导轮修整座必须擦拭干净,油杯内加满油;严禁用手摸正在运转中的砂轮和导轮。

6、开机前必须依作业指导书对作业员进行培训,使之了解各项工作操作流程。

7、未经过培训,无操作经验的工人不可操作机器,以免造成危险。

8、请选择与加工工件的材质要求相适应的砂轮磨料。在加工工件时一定要检查工件的大小一致性,相差不能大于本次磨削量,否则会造成危险。

9、因砂轮比较笨重,安装或更换砂轮时要多人协助,操作需要带上手套,防止被砂轮锋利的菱角划伤。新砂轮要细心检查有没损伤和裂纹,有损伤的砂轮不能用,否则会造成破碎危险,好的砂轮装好后要空转半小时后确认无问题后方可使用。装砂轮锁法兰镙丝时力度要适中不可太紧,不要用压力杆,以免锁爆砂轮,也不可锁的太松以免造成危险。安装好砂轮后,通过法兰上的平稳块,调整砂轮的动平稳。

10、查看液压系统油镜,油表稳定后,再循环三分钟以上方可开启砂轮,导轮;

11、砂轮、导轮运转正常后,再开启水泵,调整到合适水量;

12、调机试磨1-3件工件,先检测工件尺寸,外观,将调机品放到调机盒内;

13、关机时将水泵马达开关至OFF位置,使其停止供水。

14、砂轮、导轮,连续空转5分钟以上,使其甩干水分,以免再开机时造成砂轮不平衡,直至甩干水分后,将砂轮、导轮电源开关到OFF位置;

15、砂轮、导轮停止后,方可将油压开关打到OFF位置。(不可先停油压马达,以免失油磨损轴瓦及主轴)16、机器在运转过程中严禁在砂轮和导轮上方拿东西,以免东西掉落造成危险。17、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或设备商推荐的主轴油(10#锭子油)和导轨油(68#),以免使用劣质油类对设备产生影响。

3. 无心磨床对外加工

(1)工件表面粗糙度较差。

①磨削轮粒度过粗或修整时金刚钻进给速度过快。更换细粒度的磨削轮,合理选择修整速度

②导轮倾斜角太大或转速太高,导致工件圆周速度和轴向进给速度加快。减小导轮倾斜角并降低其速度。

③冷却液不清洁或浓度不够时,应更换清洁并有一定浓度的冷却液的冷却液。

(2)工件表面有烧伤。

①磨削轮粒度太细或硬度太高,应更换磨削轮,选用适宜的粒度和硬度

②导轮转速太慢及导轮倾角太大,需要提高导轮转速,减小导轮倾斜角度。

③磨削量过大或过小。磨削量小时出现烧伤,可增加纵向进给速度;磨削量大时出现烧伤,可增加磨削次数。

④工件在入口处或出口处磨去太多,引起烧伤或磨削区火花集中在某一个点。正确调整导轮架、导板和修整器。

⑤磨削轮已钝,硬度太高,切削液不足或烧注方法不正确修整磨削轮,更换软一级的磨削轮并且修整、加大切削液量并正确教主。

(3)工件表面有鱼鳞斑及直线白色线条。

①磨削轮不平衡或者已磨钝、磨削轮太硬、粒度太细或者没有修整好。仔细平衡磨削轮,更换较软一级的磨削轮并进行修整等

②导轮转速太高。适当降低导轮转速。

③工件中心过高,引起跳动。适当降低托板高度。

④托板刚性不足。加厚托板并紧固。

(4)工件前端表面切去一块。前导板突出于导轮,把前导板向后放松一些。

(5)工件后端表面切去一块。后导板突出于导轮表面,将后导板适当的后移。

(6)工件后部表面的有三角形切口或微小痕迹。后导板落后于导轮表面,将后导板适当前移动。

(7)工件中心过高,适当降低工件中心高度。 1.工件产生细腰形

①前导板均偏向于磨削轮一侧,工件进入或推出磨削区域时呈倾斜状态,磨削轮端角将工件中部磨去较多。调整前后导板至正确位置

②导轮修整呈中间凹下状,切入法磨削时磨削轮修整中间凸出,均导致工件呈细腰形。正确修调导轮和磨削轮,消除凹凸现象

2.工件产生腰鼓形

①前后导板均偏向于导轮,工件倾斜进入磨削区,使前端磨去较多;工件将要推出磨削区时,使后端磨去较多。需正确调整前后导板。

②前、后导板均低于导轮外圆表面,工件进入磨削区时。会被导轮将其前端抬起,使工件向磨削轮倾斜;当工件退出磨削区域时,也会使工件倾斜,尾部向磨削轮翘起,使工件两端磨去较多,呈腰鼓形。应正确调修前、后导板,使其不低于导轮外圆表面。

③导轮表面修整成中间凸起或磨削轮表面修整成中间凹下(切入磨法磨削),均使工件磨成腰鼓形。表面修调两轮,消除导轮和磨削轮表面的凹凸现象。

4. 常见的无心磨床的加工方式是什么

多种原因,尝试先修整砂轮和导轮,看支板是不是磨损过大,如果是就用平面磨床把支板磨平(45度)不要磨成月牙形,尽量平整,支板过高,导轮速度过快也会出现产品出现菱形。这些对不能解决的话就要调整导轮的角度了,还有个现在无心磨床普遍的共震问题也是产品出现菱形的原因,哎一句话现在的磨床质量不如几十年前的老机器。主要原因就是现在做磨床的钢材没以前的好。多插一句,现在那需要无心磨床操作工?本人5年经验,能熟练加工,调试,维修(但不包括电路),保养。

5. 一般常见的无心磨床的加工方式属于

无心磨床不能加工内孔。无心磨床只能加工工件的外园。这是由于无心磨床的结构所决定的。无心磨床是依靠磨削轮(砂轮)与导轮的相互配合,只能将工件的外径加工成所需要的尺寸。而需要加工的孔是去除孔内径多余的金属余量,所以无心磨床无法完成这一任务。

6. 无心磨床主要加工什么材料

应用无心磨削法磨削工件的旋转表面的磨床,通常指无心外圆磨床。在无心外圆磨床上,工件不用*定心和支承,而是放在砂轮和导轮之间,由托板和导轮支承。砂轮一般装在主轴端部,宽度大于250毫米的砂轮则装在主轴中部,砂轮zui大宽度可达900毫米。砂轮高速旋转进行磨削,导轮以较慢速度同向旋转,带动工件旋转作圆周进给。

 

  贯穿磨削时,通过调整导轮轴线的微小倾斜角来实现轴向进给,适于磨削细长圆柱形工件、无中心孔的短轴和套类工件等。

 

  切入磨削时,通过导轮架或砂轮架的移动来实现径向进给,适于磨削带轴肩或凸台的工件,以及圆锥体、球体或其他素线是曲线的工件。无心磨床的生产率较高,加上各种上下料装置后易于实现自动化,大多用于大量生产,可由不很熟练的工人操作。

 

  无心外圆磨床机构性能特点

 

  1、连续加工,无需退刀,装夹工件等复制时间短,生产率高。

 

  2、托架和导轮定位机构比普通外圆磨床、中心架机构支承刚性好,切削量可以较大,并有利于细长轴类工件的加工,易于实现高速磨削和强力磨削。

 

  3、无心外圆磨床工件靠外圆在定位机构上定位,磨削量是工件直径上的余量,故砂轮的磨损、进给机构的补偿和切入机构的重复定位精度误差对零件直径尺寸精度的影响。只有普通外圆磨床的一半,不需打中心孔,且易于实现上、下料自动化。

 

  4、宽砂轮无心磨床通过式机构、可采用加大每次的加工余量,在切入磨时可对复杂型面依次形磨削或多砂轮磨削,生产率高,适用范围广。

7. 无心磨床的常用磨削方式

粗磨精磨是和你工件的磨削量有关,一般无心磨床粗磨多的可以十几丝,二三十丝一刀,精磨就看你对工件的精度要求了,合格的无心磨床磨标准试棒的话精度可以在0.002mm以内

8. 常见的无心磨床的加工方式为

无心外圆磨床主要有三种磨削方法;通过式、切入式和切入一通过式、通过式无心磨削。工件沿砂轮轴线方向进给进行磨削。调整导轮轴线的微小倾角来实现工件轴向进给。适于磨削细长圆柱形工件。无中心孔的短轴和套类工件等。切入式无心磨削。托板上有轴向定位支点,工件支承在托板一定位置上,以砂轮或导轮切入进行磨削。用于磨削带轴肩或凸台的工件以及圆锥体,球体或其他回转体工件。切入一通过式无心磨削是这两者的复合。此外,还有切线进给式磨削和使带台阶的工件在轴向进、退的端面进给式磨削。无心外圆磨床生产率较高。多用于大量生产,易于实现自动化。无心外圆磨床的特点无心外圆磨床机构性能与普通外圆磨床相比较有下列特点:

1、连续加工,无需退刀,装夹工件等复制时间短,生产率高。

2、托架和导轮定位机构比普通外圆磨床、中心架机构支承刚性好,切削量可以较大,并有利于细长轴类工件的加工,易于实现高速磨削和强力磨削。

3、无心外圆磨床工件靠外圆在定位机构上定位,磨削量是工件直径上的余量,故砂轮的磨损、进给机构的补偿和切入机构的重复定位精度误差对零件直径尺寸精度的影响。只有普通外圆磨床的一半,不需打中心孔,且易于事先上、下料自动化。

4、宽砂轮无心磨床通过式机构、可采用加大每次的加工余量,在切入磨时可对复杂型面依次形磨削或多砂轮磨削,生产率高,适用范围广。

5、无心外圆磨床无保证磨削表面与非磨削表面的相对位置精度(同轴度,垂直度等)的机构,磨削周向断续的外表面时圆度较差。

6、磨削表面易产生奇数次棱圆度,如较大时往往会造成测量尺寸小于最大实体尺寸的错觉,而影响装配质量和工作性能。

7、机床调整较复杂、费时,每更换不同直径的工件就需冲调整托架高度,与距离及有关的工艺参数。故调整技术难度较大,不适宜小批及单件生产。

9. 无心磨床主要用来加工

无心外圆磨床主要有三种磨削方法;通过式、切入式和切入一通过式、通过式无心磨削。工件沿砂轮轴线方向进给进行磨削。调整导轮轴线的微小倾角来实现工件轴向进给。适于磨削细长圆柱形工件。无中心孔的短轴和套类工件等。切入式无心磨削。托板上有轴向定位支点,工件支承在托板一定位置上,以砂轮或导轮切入进行磨削。用于磨削带轴肩或凸台的工件以及圆锥体,球体或其他回转体工件。切入一通过式无心磨削是这两者的复合。此外,还有切线进给式磨削和使带台阶的工件在轴向进、退的端面进给式磨削。无心外圆磨床生产率较高。多用于大量生产,易于实现自动化。无心外圆磨床的特点无心外圆磨床机构性能与普通外圆磨床相比较有下列特点。

1、连续加工,无需退刀,装夹工件等复制时间短,生产率高。

2、托架和导轮定位机构比普通外圆磨床顶尖、中心架机构支承刚性好,切削量可以较大,并有利于细长轴类工件的加工,易于实现高速磨削和强力磨削。

3、无心外圆磨床工件靠外圆在定位机构上定位,磨削量是工件直径上的余量,故砂轮的磨损、进给机构的补偿和切入机构的重复定位精度误差对零件直径尺寸精度的影响。只有普通外圆磨床的一半,不需打中心孔,且易于实现上、下料自动化。

4、宽砂轮无心磨床通过式机构、可采用加大每次的加工余量,在切入磨时可对复杂型面依次形磨削或多砂轮磨削,生产率高,适用范围广。

5、无心外圆磨床无保证磨削表面与非磨削表面的相对位置精度(同轴度,垂直度等)的机构,磨削周向断续的外表面时圆度较差。

6、磨削表面易产生奇数次棱圆度,如较大时往往会造成测量尺寸小于最大实体尺寸的错觉,而影响装配质量和工作性能。

7、机床调整较复杂、费时,每更换不同直径的工件就需冲调整托架高度,与距离及有关的工艺参数。故调整技术难度较大,不适宜小批及单件生产。

10. 无心磨床加工原理

无心外圆磨床主要有三种磨削方法;通过式、切入式和切入一通过式、通过式无心磨削。工件沿砂轮轴线方向进给进行磨削。调整导轮轴线的微小倾角来实现工件轴向进给。适于磨削细长圆柱形工件。无中心孔的短轴和套类工件等。切入式无心磨削。托板上有轴向定位支点,工件支承在托板一定位置上,以砂轮或导轮切入进行磨削。用于磨削带轴肩或凸台的工件以及圆锥体,球体或其他回转体工件。切入一通过式无心磨削是这两者的复合。此外,还有切线进给式磨削和使带台阶的工件在轴向进、退的端面进给式磨削。无心外圆磨床生产率较高。多用于大量生产,易于实现自动化。

无心外圆磨床的特点无心外圆磨床机构性能与普通外圆磨床相比较有下列特点。

1、连续加工,无需退刀,装夹工件等复制时间短,生产率高。

2、托架和导轮定位机构比普通外圆磨床顶尖、中心架机构支承刚性好,切削量可以较大,并有利于细长轴类工件的加工,易于实现高速磨削和强力磨削。

3、无心外圆磨床工件靠外圆在定位机构上定位,磨削量是工件直径上的余量,故砂轮的磨损、进给机构的补偿和切入机构的重复定位精度误差对零件直径尺寸精度的影响。只有普通外圆磨床的一半,不需打中心孔,且易于实现上、下料自动化。

4、宽砂轮无心磨床通过式机构、可采用加大每次的加工余量,在切入磨时可对复杂型面依次形磨削或多砂轮磨削,生产率高,适用范围广。

5、无心外圆磨床无保证磨削表面与非磨削表面的相对位置精度(同轴度,垂直度等)的机构,磨削周向断续的外表面时圆度较差。

6、磨削表面易产生奇数次棱圆度,如较大时往往会造成测量尺寸小于最大实体尺寸的错觉,而影响装配质量和工作性能。

7、机床调整较复杂、费时,每更换不同直径的工件就需冲调整托架高度,与距离及有关的工艺参数。故调整技术难度较大,不适宜小批及单件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