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温升(电动机温升试验的目的是考核电动机的)

海潮机械 2023-01-17 10:18 编辑:admin 259阅读

1. 电动机温升试验的目的是考核电动机的

电机温升公式θ=(R2-R1)/R1*(235+t1)+t1-t2(K) R2-试验结束时的绕组电阻,Ω; R1-试验初始时的绕组电阻,Ω; t1-试验初始时的绕组温度(一般指室温),℃; t2-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一般指室温),℃。235是铜线,铝线为225

2. 发电机温升试验目的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分A、E、B、F、H级。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绝缘的温度等级 A级 E级 B级 F级 H级

最高允许温度(℃) 105 120 130 155 180

绕组温升限值(K) 60 75 80 100 125

性能参考温度(℃) 80 95 100 120 145

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中,绝缘材料是最为薄弱的环节。绝缘材料尤其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加速老化并损坏。不同的绝缘材料耐热性能有区别,采用不同绝缘材料的电气设备其耐受高温的能力就有不同。因此一般的电气设备都规定其工作的最高温度。

人们根据不同绝缘材料耐受高温的能力对其规定了7个允许的最高温度,按照温度大小排列分别为:Y、A、E、B、F、H和C。它们的允许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和180℃以上。因此,B级绝缘说明的是该发电机采用的绝缘耐热温度为130℃。使用者在发电机工作时应该保证不使发电机绝缘材料超过该温度才能保证发电机正常工作。

绝缘等级为B级的绝缘材料,主要是由云母、石棉、玻璃丝经有机胶胶合或浸渍而成的

电工产品绝缘的使用期受到多种因素(如温度、电和机械的应力、振动、有害气体、化学物质、潮湿、灰尘和辐照等)的影响,而温度通常是对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老化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因此已有一种实用的、被世界公认的耐热性分级方法,也就是将电气绝缘的耐热性划分为若干耐热等级,各耐热等级及所对应的温度值如下:

耐热等级 温度, ℃

Y 90

A 105

E 120

B 130

F 155

H 180

200 200

220 220

250 250

温度超过250℃,则按间隔25℃相应设置耐热等级。

也可以不用字母表示耐热等级,但是必须遵从上述对应关系。对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以及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如第3.1.5条所述),上述分级方法不一定适用,可能要采用其他的鉴别分类方法。

在电工产品上标明的耐热等级,通常表示该产品在额定负载和规定的其他条件下达到预期使用期时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因此,在电工产品中,温度最高处所用绝缘的温度极应该不低于该产品耐热等级所对应的温度(否则见第3.1.2条)。

由于习惯上的原因,目前无论对绝缘材料、绝缘结构和电工产品均笼统地使用“耐热等级”这一术语。但今后的趋势是,对绝缘材料推荐采用“温度指数”和“相对温度指数”这两个术语;对绝缘结构则推荐采用“鉴别标志”这个术语;绝缘结构的“鉴别标志”只和所设计的特定产品发生联系;而对电工产品则保留采用“耐热等级”这个术语。

3.1.1 运行条件

经验证明:如果电工产品(如旋转电机、变压器等)标准是以第3.1条所列的温度为基础并适当考虑该产品的特有因素制订的,那么,按这样的标准设计、制造的电工产品在通常的运行条件下可具有满意而经济的使用期。

3.1.2 绝缘结构中的绝缘材料

标明某电工产品为某耐热等级,绝不意味着该产品绝缘结构中的每一种绝缘材料都具有相同的温度极限。

绝缘结构的温度极限与其中各绝缘材料的温度极限可能不直接相关。在绝缘结构中,绝缘材料的温度极限可能因受到其他组成材料的保护而有所提高,也可能因材料间不相容而使绝缘结构的温度极限低于各个组成材料的温度极限。所有这些问题应该通过功能试验来加以研究。

3.1.3 温度和温升

本标准中列出的温度是指电工产品中绝缘所承受的最高温度,不是电工产品的允许温升。

电气设备标准中通常规定温升而不规定温度。在确定这类标准中的测量方法和允许温升时,应该考虑下列因素,如结构的特点、绝缘的导热性和厚度、各绝缘部分的易检测性、通风方法、负载特性等。

3.1.4 其他影响因素

绝缘保持其效用的能力除了热因素外,还会受到某些条件(如施加在绝缘及其支撑结构上的机械应力)和某些因素(如振动和不同的热膨胀)的影响。随着产品尺寸的增加,振动和热膨胀因素的影响也变得更为重要。大气的温度,以及灰尘、化学物质或其他污染物的存在也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在设计特定产品时,对这些因素都应加以考虑。详见评定和鉴别电气设备绝缘结构的指导性资料。

3.1.5 绝缘的使用期

电工产品的实际使用期取决于运行中的特定条件。这些条件可以随环境、工作周期和产品类型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此外,预期使用期还取决于产品尺寸、可靠性、有关设备的预期使用期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

对某些电工产品,由于其特定的应用目的,要求其绝缘的使用期低于或高于正常值,或由于运行条件特殊,规定其温升高于或低于正常值,而使其绝缘的温度极高于或低于正常值。

绝缘的使用期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氧气、湿度、灰尘和化学物质的隔绝程度。在给定温度下,受到恰当保护的绝缘的使用期会比自由暴露在大气中的绝缘的使用期长,因而,用化学惰性气体或液体作冷却或保护价质,可延长绝缘的使用期。

3.1.6 工作温度的限制

绝缘除了经受老化外,有些材料受热超过一定温度会软化或发生其他劣变,但冷却后又恢复其原来的性能。使用这类材料时要注意,务必使它们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3.2 绝缘的选择和确定

电工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单位应根据绝缘的温度极限选择合适的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确定绝缘的合理温度极限值的基础只能是运行经验或合适的、可接受的试验。运行经验是选择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的重要基础。然而,在选用新材料和新结构时,合适的试验则是这种选择的基础(参见第4.2条)。

4 耐热性评定

4.1 绝缘材料的耐热性评定

同一属类的许多绝缘材料在耐热性上可以很不相同。因此,根据绝缘材料属类的化学名称来判别它们的耐热性是不合适的。

用于电工产品绝缘结构中的各种绝缘材料,它们各自的耐热性可能受到其他材料的影响。此外,各种材料的耐热性在很大的程度上还取决于它们在绝缘结构中所承担的特定功能。

就绝缘材料在电工产品中的使用而论,材料评定有两个目的:一是对作为电气绝缘结构组成部分的某种材料的评价,另一是对单独使用的或作为构成绝缘结构的简单组合的成组成部分的某种材料的评价。

一般,评定试验和运行经验被公认为是绝缘材料耐热性评定的可接受的基础。

以运行经验为基础时要注意:必须保证该经验是适用的。但是在某种情况下,将一种经验转用于另一种应用情况往往可能也合适的。应制订合适的方法以确定运行经验之间的关系。

材料评定试验方法的研究已取得显著的进展。在确定和表达绝缘材料的耐热性方面已更加完善,对此可参见GB 11026.1,并且还将制订该导则的其他部分。

对可一种材料,采用不同的性能(如电气的、机械的等)、方法和失效标准作耐热图,就可能得到不同的温度指数和半差。不同的温度指数和半差表明耐热性上有所不同,并由引决定了材料的使用方式和它可以承担的功能。

用标准试样试验得到的结果可能与材料按其实际使用形式试验得到的结果不同。绝缘结构更接近实际情况。因此,绝缘结构试验的结果可以证明材料在有关应用中的适用性。

4.2 绝缘结构的耐热性评定

估价绝缘结构的耐热性,最好用有关的运行经验作基础。没有这种运行经验时,就应当进行合适的功能性试验。为此目的,需要用一种被运行经验证明了的结构作为参考绝缘结构。通过与它对比来评定新绝缘结构的耐热性。绝缘的研究单位和电工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检测、使用单位应设计和进行合适的试验。在设计合适的试验和制订耐热性评定标准化试验规程时,应参考评定绝缘结构的有关资料。

在选择绝缘结构的各组成部分时,可以参考单一材料的耐热性评定结果(见第4.1条)。

只要由合适的绝缘结构试验或运行经验证明其某种绝缘材料有满意的运行特性,就可以判明该材料是否适用于某特定的绝缘结构。不用考虑材料本身的耐热性。

对很简单的和受单应力作用的绝缘结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需要进行绝缘结构的功能性试验;还是较简单地根据材料的耐热性数据作出评价,就可得到满意的结果。如果需要评价某材料是否适用于某电工产品,则应该用已被合适的运行经验证明的材料作参考材料,进行对试验。对此,有关单位应提供在特定应用场合下被运行经验证明的材料的资料。同时,为了能够对材料进行恰当的分级,还应提供关于如何评价运行经验的准则。

应制订适用于对比评定的标准化试验规程。在还没有这种标准化试验规程时,绝缘的研究单位和电工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检测、使用单位应选择合适的试验规程进行试验。

5 分级

电工产品及其绝缘的耐热性分级见第3.1条(特别是第3.1.5条和3.1.6条)和第4.2条。

若由试验或运行经验表明某绝缘材料、简单组合或绝缘结构,于某一特定的应用场合,能在特定的温度下可靠的工作,可以按第3.1条赋予其合适的耐热等级。

3. 确定发电机正常运行时的允许温升

发电机的进相运行的定义

  常规情况下,由于感性负荷较多,一般发电机在发出有功功率同时,还要发出感性无功功率来满足要求。此时发电机增加励磁电压和电流,发电机功率因数滞后; 但是在高电压及超高压输电线路中,由于线路的电容效应大于负荷的感性效应,所以要求发电机发出容性无功功率来满足要求。此时发电机将降低励磁电压和电流,发电机功率因数超前运行,也叫进相运行。 发电机进相运行时,出口电压较低,厂用电电压也低。不是所有发电机都可以做到的,需要在订货时特殊要求。

发电机进相运行的危害:

  如果进相运行,而励磁系统反映不够迅速的话,当遇到系统波动或冲动时,如果发电机出现过剩功率,功角会继续增大,进相运行时功角已经大于90°,则导致功角越来越大而失去同步。

发电机进相运行注意事项

  发电机进相运行时,发电机励磁调节器应运行在自动方式,发电机励磁调节器低励限制器及发电机失磁保护投运正常,励磁系统无任何缺陷及异常。

一、 AVC装置投入运行:

AVC装置正常投运时,发电机励磁系统根据AVC装置指令自动调节无功,不应人为干涉。装置出现异常情况或机组异常时可不待调令退出装置运行,事后立即汇报。

二、 AVC装置退出运行: 调度下令需要发电机进相运行时

1)发电机进相运行时,应按值长命令调节发电机进相深度。应对发电机各参数加强监视。

2)在增、减发电机励磁时,速度要缓慢,切忌快速大幅度 调节,进相运行的限制值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且始终保持小于低励限制动作值(暂定进相无功值不低于-10Mvar)。

3)在降低发电机励磁时,若低励限制器动作,应立即停止降低发 电机励磁,适当增加发电机励磁直到告警消失。

4)发电机进相运行时,要注意监视发电机的静稳定情况,发电机 各表记指示正常无摆动,防止发电机失步发生,若发生发电机失磁则按照电气运行规程中发电机失磁事故处理。

5)发电机进相运行时,应严密监视发电机定子铁芯端部的温升,防止发电机过热的发生,发电机定子铁心轭部允许最高温度不超过120℃,发电机定子铁心齿部允许最高温度不超过120℃。

6)发电机进相运行时,厂用电压不应低于额定值的5% (暂定6.3KV各段最低电压不低于5.85Kv,380V各段最低电压不低于361V),发电机定子电压不应低于额定值的95%(暂定14.85Kv),进相运行期间应保持发电机定子电流不超过额定值。

7)发电机进相运行时,如发现其它运行机组有功、无功有明显的摆动现象时应即刻增加该发电机励磁电流,同时汇报值长 ,恢复该发电机迟相运行。

8)发电机进相运行时,若因网上出现跳机等原因引起网上无功大幅波动,不应干涉发电机励磁调节器动作。

4. 电动机的温升是指

电动机的温升就是运行中的电机允许高出环境温度的数值。

配套合理的电动机,运行中必然会发热,如果电机不热,说明配套电机过大,大马拉小车了。电机发热有许可的限度,目的是避免电机的绝缘过快老化,达到经久耐用。环境温度设计限制在40度,比如电机的温升是60度,加上环境温度25度,该电机允许达到85度可以连续工作,这个温度是定子线圈内部温度,外部要低十几度。工作时手可以摸上去就可以了

5. 电动机的温升就是电动机允许的最高工作温度

根据不同绝缘材料耐受高温的能力对其规定了7个允许的最高温度,按照温度大小排列分别为:Y、A、E、B、F、H和C。

它们的允许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和180℃以上.F级可承受155度.所以说运行正常.楼主可以继续观察,只要温度变化不明显,就没有问题.绝缘的耐温是实际温度,和环境温度没有关系.我在试验电机时温度达到120多度很常见的.楼主说40度,80-40=40,温升才40度,没有问题的.电机使用时间过长,铁心磁化疲劳,绝缘漆有机成分挥发等原因导致电机工作温度会少许升高.如果不放心,可以在停机的时候甩开电源,检测对地绝缘电阻,相间绝缘电阻及三相电阻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满足要求,就放心用.

6. 电动机的允许温升与什么有关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分A、E、B、F、H级。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中,绝缘材料是最为薄弱的环节。绝缘材料尤其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加速老化并损坏。不同的绝缘材料耐热性能有区别,采用不同绝缘材料的电气设备其耐受高温的能力就有不同。因此一般的电气设备都规定其工作的最高温度。

绝缘的温度等级 A E B F H

最高允许温度(℃)105 120 130 155 180

绕组温升限值(K) 60 75 80 100 125

性能参考温度(℃) 80 95 100 120 145

7. 电动机温升试验的目的是考核电动机的什么

MPT电机测试系统是致远电子针对传统测功机的一些存在缺点,进行了大幅度改良的电机测试与分析设备。它的特点是控制精度、测量精度高,内置功率分析仪,可同时对电机和电机驱动器进行测试(负载测试、空载测试、堵转测试、温升测试等),且支持多种国内外电机测试标准,还能直接实现电机启动电流特性、负载变化电流特性、谐波、不平衡度等电机性能项目的分析。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电机节能,电机和电机驱动器的整合是未来的电机发展趋势,MPT电机测试系统在各电机研发、生产、测试领域将会应用得越来越多。

8. 电动机温升试验的目的是考核电动机的( )

不论什么原因导致的电机故障,都会使电动机的定子绕组过热使其烧毁。所以,只要我们能够防止电动机绕组过热,也就能保护电动机不被烧毁。但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不同的电机电动机绝缘耐热等级的不同。三相异步电动机一般除了有过热保护环节之外,一般还有短路保护和过流保护。

当电动机电流超过其本身额定电流时,用户为了充分利用电动机的过载能力,一般都会允许电动机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工作,也就是让短时间内的电动机过载运行。但是当过载运行工作时间过长,当电动机绕组超过允许温升时,就会造成电机的绝缘老化程度剧增,进而缩短电机寿命,严重过载还会使电机的绕组烧坏。所以,当电动机超负荷运转时,在电动机发热至其极限温度之前,要让电机停止工作,称为过热保护。

主电路中如果只有一个发热元件的话,那么电机的单相运行保护就不可坩,因为当电机的串布发热元件的一相电源断开时,便不能实现保护电机的目的。

9. 电动机的允许温升取决于电动机的

电动机温升E级绝缘在环境下允许温升是70度,与环境温度无关。温升:  是指电子电气设备中的各个部件高出环境的温度。  导体通流后产生电流热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 导体表面的温度不断地上升直至稳定。稳定的条件是在3个小时内前后温差不超过2℃,此时测得导体表面的温度为此导体的最终温度,温度的单位为度(℃)。上升的温度中超过周围空气的温度(环境温度)的这一部分温度称为温升,温升的单位为开氏(K)。有些关于温升方面的文章和试验报告及试题中,经常把温升的单位写成(℃),单位用度(℃)来表示温升是不妥当的。应该用(K/W)来表示。  为验证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稳定性等特性,通常会测试其重要元件(IC芯片等)的温升,将被测设备置于高于其额定工作温度(T=25℃)的某一特定温度(T=70℃)下运行,稳定后记录其元件高于环境温度的温升,验证此产品的设计是否合理。  电气类产品中:电动机的额定温升,是指在设计规定的环境温度(十40℃)下,电动机绕组的最高允许温升,它取决于绕组的绝缘等级。  温升取决于电动机运行中发热情况和散热情况。常根据温升判断电动机散热是否正常。  电动机温度是指电动机各部分实际发热温度,它对电动机的绝缘材影响很大,温度过高会使绝缘老化缩短电动机寿命,甚至导致绝缘破坏·为使绝缘不致老化和破坏,对电动机绕组等各部分温度作了一不定期的限制,这个温度限制就是电动机的允许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