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仓库设计规范(仓储物流仓库设计标准)

海潮机械 2022-12-23 00:24 编辑:admin 250阅读

1. 仓储物流仓库设计标准

厂房内物品堆放的高度取决于包装物的承受能力、物品质量保证要求、物品装卸机械的操作、厂房内物品的日常检管理。

在不考虑包装物的承受能力、物品装卸机械的操作、物品质量保证要求的情况下,厂房内物料堆放高度至厂房顶部距离不超过0.5m。

2. 仓储物流仓库设计标准规范

仓储用地是指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地方的储备、中转、外贸、供应等各种仓库、油库、材料堆场及其附属设备等用地。在城市规划中,仓储用地是城市用地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城市其他功能部分,如工业、对外交通、城市道路、生活居住等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保障城市良性运转的物质条件之一。

由于其储藏的物资种类多,数量大,出人频繁,对城市交通与环境有很大影响,由于它在城市中的布置牵涉面广,影响因素复杂,在进行城市用地布局时必须注意。

3. 物流仓库设计规范要求

1、普通仓库一般建造高度在3~10米,大多数在5米、6米、7米左右。

2、平房仓库是指仓库建筑物是平房,结构简单,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一类仓库,也是用途最广泛的仓库,此类仓库为单层设计,货品平面存储,库内高度不足以或并没有放置重型货架,层高往往为7米。

3、立体仓库一般都较高。其高度一般在5米以上,最高达到40米,常见的立体仓库在7~25米之间。根据货架高度不同,细分为高层立体仓库(15米以上)、中层立体仓库(5~15米)及低层立体仓库(5米以下)等。由于高层立体仓库造价过高,对机械装备要求特殊、且安装难度较大,因而相对建造较少;底层立体仓库主要用于老库改造,是提高老库技术水平和库容的可行之路;较多的是中层立体仓库。

4、楼房仓库的建筑高度一般一楼和二楼以上有所区别,一楼一般相对较高,在5~9米左右,二楼以上楼层多为4米。

4. 物流仓库规划与布局设计

货位规划的定义是"将货品合理纳入仓库设施,以实现物料搬运最优化和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目标"。1、如:将高周转率的货物分配在靠近收货区的货位,可以提高入库存放的速度。但入库存放只是一次性作业,如果操作者需要对该货品进行多次补货或拣货,那么把该物分配在靠近发货月台或拣货区的货位,便更加有利。货物货位的规划与调整是保持物流始终处于理想运行状态的有效手段。但是,因为许多仓库管理者没有完全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忽略了经常性的货位规划与调整,直到有人抱怨仓库不够用、发现通道堆满货品的时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通过货位规划与调整,可以达到以下效果:按照合理的拣货顺序放置货品,可以减少拣货人员数量对应货位规格,分配相应数量的单元化货物,可以减少补货人员数量平衡操作者的工作量,可以缩减作业周期、改善工作流程将容易混淆的货物分配到不同的拣货区,可以提高拣货准确率以人机工程学理论规划货物最佳摆放位置,可以避免作业伤害在拣货路径上,将重量货物规划在前端、怕磕碰的货物在后端,可以降低货物破损,按照货物高度分配货位,在拣货中实现货物分层紧密码放,可以提高托盘码放效率,提高货车车厢利用率。通过调整仓库布置、提高空间利用率,可以推迟或避免再建投资,发货分类码放,可以减少物流中心用户端的二次分拣工作量,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货位规划与调整的重要性;在仓库投入使用初期,就应该开始货位规划与调整。原因是,无论起初的货位规划如何完美,不断改变的经营环境最终会导致目前规划不再适用。在仓库日常运作中,经营性的事项改变现有货品摆放格局的情况时有发生,还要兼顾消防规定,日复一日,货位合理分配与调整被渐渐淡忘,这正是众多物流中心总是到仓库不够用的原因。而此时再进行货位的重新规划,其调整工作经常是艰巨的。货位调整是日常性工作,应该避免到问题积累成堆时才着手解决,经常性货位调整可以避免陷入上述窘境。无论是着手建设一座新仓库,还是想办法改善现有仓库的货位布置,合理的货物摆放方法都是既能节省投资,又能理想地提高仓库效率的有效手段。通过数据库软件或电子表格应用程序,我们可以在几天内就可以完成一个仓库的货位规划调整工作。与WMS集成的货位规划设计、日常货位调整软件也已经被开发出来,对比其带来的潜在收益,购买该类软件的投入只是个零头。2.货位规划与调整,从哪里开始?为了保证效果,在调整货位之前,有几项准备工作需要分步实施。包括:选择货位规划策略、明确货位规划目标、数据收集和货位规划需求分析工作。没有准备阶段彻底的分析,就不可能实现理想的调整效果。

5. 仓储物流设计要点

 仓储物流企业的经营理念主要是重合同守信用,树立质量品牌,讲究时效速度。管理思路是一、进行正确的场地规划,仓储物流面积和摆放物品货架。

二、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物流的路线运输和到达时间及货物发出的地点。

三,通过物流货物进出的管理系统,进行货物进出扫码登记,及时登记货物信息等。

6. 物流仓储库房设计规范

1.酒库的设计、建设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

2.酒库内应阴凉,并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库内不准存放其他无关物品,特别是易燃易爆或可能会对库存物造成污染或毒害作用的物料。

3.酒库内应设置易燃易爆气体监测装置,使用的酒泵及其他电气设施应为防爆型。库内作业时,应避免产生火花,库房四壁应安装换气扇,库内温度或酒精浓度超过规定要求时,应及时启动换气扇。电器开关箱应设于库外,对库内设施、设备的维修须移至库外进行。

4.需进入罐体内部作业时,应首先放空、清理储罐内残留物质,经检测空气指标达到要求后,方可实施作业,并派人监护。监护人员不得擅离职守,并保持与罐内操作人员的联系,所用照明器具应为防爆型,配用电源电压应为12v

7. 仓储物流设计规范

 多层丙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单层丙类仓库、储存可燃固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h。丙类仓库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丙类仓库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h的防火隔墙和1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分隔,并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1、多层丙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单层丙类仓库、储存可燃固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2、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h。

  3、丙类仓库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

  4、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丙类仓库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h的防火隔墙和1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分隔,并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5、需要出入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的丙类仓库,其屋顶应采用不燃材料或采取其他防火措施

8. 物流仓库建设标准

五百以下不用装喷淋,超过五百平方米以上就需要安装喷淋设施

9. 物流仓储建筑规范设计

(1)适应仓储作业过程的要求,有利于仓储业务的顺利进行

仓库布局时应合理布置入库检查区、存货区、理货区、备货区及辅助作业区,使物流流向单一,防止各项作业间发生冲突,方便日常盘点和收发,同时使装卸搬运次数最少,货物在仓库中的移动距离最短。

(2)有利于节省投资

仓库布局要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外部条件,根据设计规划任务和库存货物的性质选择配置设备,以便最大限度发挥仓库的效能。例如,仓库储存的物资为中、小件货物,就没有必要设置大型的龙门吊车,否则会浪费资金和仓库储存空间。

(3)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库空间

仓库空间是指仓库内的所有空间,既要考虑仓库的平面面积,又要考虑仓库的垂直空间。充分利用仓库的空间,不但应合理地安排货垛、通道、垛间距、收发货区,充分利用仓库的平面面积,同时应合理地使用货架,充分利用仓库的垂直空间。

(4)有利于充分利用仓库设施和机械设备

仓库布局要有利于充分利用仓库设施和机械设备,尤其是仓库中固定的设施和机械设备,必须事先考虑好各种使用情况,将其放在最能充分使用的位置。

(5)有利于保证仓库的安全和职工的健康

仓库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建设,并且作业环境的安全卫生标准也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10. 物流仓库布局规划设计

(1)系统简化原则 要根据物流标准化做好包装和物流容器的标准化,把杂货、粮食、饮料、食盐、食糖、饲料等散装货物、外形不规则货物的组成标准的储运集装单元,实现集装单元与运输车辆的载重量、有效空间尺寸的配合、集装单位与装卸设备的配合、集装单位与仓储设施的配合,这样做会有利于仓储系统中的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在易地中转等作业时,不用换装,提高通用性、减少搬运作业时间、减轻物品的损失、损坏,从而节约费用;同时也简化了装卸搬运子系统,降低系统的操作和维护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仓储作业的效率。

(2)平面设计原则 即如无特殊要求,仓储系统中的物流都应在同一平面上实现,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利用率和作业效率较低和能源消耗较大的起重机械,提高系统的效率。

(3)物流和信息流的分离原则 现代物流是在计算机网络支持下的物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结合解决了物流流向的控制问题,提高了系统作业的准确率,从而提高了系统的作业效率。如果不能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尽早分离,就要求在物流系统的每个分、合节点均设置相应的物流信息的识读装置,这势必造成系统的冗余度,增加系统的成本;如果能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尽早分离,将所需信息一次识别出来,再通过计算机网络传到各个节点,即可降低系统的成本。

(4)柔性化原则 仓库的建设和仓储设备的购置,需要大量的资金。为了保证仓储系统高效工作,需要配置针对性较强的设备;而社会物流环境的变化,又有可能使仓储货物品种、规格和经营规模发生改变。因此,在规划时,要注意机械和机械化系统的柔性和仓库扩大经营规模的可能性。

(5)物料处理次数最少原则 不管是以人工方式还是自动方式,每一次物料处理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费用,通过复合操作,或者减少不必要的移动,或者引入能同时完成多个操作的设备,就可减少处理次数。如图1-12所示,按上述原则对左图的系统进行优化后,系统的构成元素从86个减少到40个,其中仅存10个加工点、3个检验点、18段输送线、人工操作的岗位4个、排队点0个、缓冲站5个。

(6)最短移动距离,避免物流线路交叉原则 移动距离越短,所需的时间和费用就越低;避免物流线路交叉,即可解决交叉点物流控制和物料等待时间问题,保持物流的畅通。

(7)成本与效益平衡原则 在建设仓库和选择仓储设备时,必须考虑投资成本和系统效益原则。在满足仓储作业需求的条件下,尽量降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