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奥超微量分光光度计(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用途)

海潮机械 2023-01-04 20:37 编辑:admin 254阅读

1.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用途

特点:可以通过特定波长范围内样品的光谱与对照光谱或对照品光谱的比较,或通过确定最大吸收波长,或通过测量两个特定波长处的吸收比值而鉴别物质。 用于定量时,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量一定浓度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并与一定浓度的对照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或采用吸收系数法求算出样品溶液的浓度。 应用范围包括:

①定量分析,广泛用于各种物料中微量、超微量和常量的无机和有机物质的测定。

②定性和结构分析,紫外吸收光谱还可用于推断空间阻碍效应、氢键的强度、互变异构、几何异构现象等。

③反应动力学研究,即研究反应物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函数关系,测定反应速度和反应级数,探讨反应机理。

④研究溶液平衡,如测定络合物的组成,稳定常数、酸碱离解常数等。

2.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使用

当一束已知强度的单色入射光(I0) 通过溶液时,一部分光被溶液吸收(吸光强度Ia),另一部分则透过溶液(透光度强It)。吸光率等于透光率的负对数(A=-lgT)

一、原理不同

1、吸光光度法:吸光光度法是借助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朗伯一比耳定律确定物质溶液的浓度。吸光光度法是比较有色溶液对某一波长光的吸收情况。

2、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二、特点不同

1、吸光光度法:灵敏度高,准确度较高,简便、快速,应用广泛。

2、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是生物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实验方法。

三、用途不同

1、吸光光度法:适用于微量组分的分析。

2、分光光度法: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3. 超微量分光光度仪

盐酸羟胺是还原剂,目的是将三价铁全部还原成二价铁,然后和邻二氮菲进行显色反应。

4. 微型分光光度计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作用,主要是测定有色溶液中测定物质的吸光度。

具体应用是使用在:依据朗伯比尔定律(A=kbc)测定物质的吸光度A值,进行定量的目的。

可见分光光度计是有光源(钨丝灯发出连续光谱)、比色皿(装有色溶液)、单色器(给出单色光)、检测器(读出吸光度值)。

5. 微光分光光度计

极光依性质可分为扩散极光和分立极光两种类型。

即使在黑暗的天空中,肉眼可能还是看不见扩散极光散发出弥漫在天空中的微光和形状,但它定义出了极光带的范围。分立极光是在几乎看不见的扩散极光中能够明确看出形状的部分,肉眼很容易就能看见它们,最亮时的亮度足以在夜晚阅读书报。但分立极光还是只能在夜空中被看见,因为它的亮度还不足以在阳光下呈现。极光在极光带中出现时通常是弥漫性的光斑或弧形,且通常是在裸眼可见的程度之下。

分立极光通常会显示出磁场线或像帘幕状的结构,最常见的是绿色的萤光,并且可以在数秒钟内发生变化,或是几个小时光度都不变。极光的光谱线范围约为3100~6700埃,其中最重要的谱线是5577埃的氧原子绿线,称为极光绿线。

多样性

十分活跃的极光以波浪式的帷幕极光出现,不太活跃的极光仅是沿海地平线达到最亮而已。

6. 显微分光光度计

①几何光学显微镜:包括生物显微镜、落射光显微镜、倒置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暗视野显

  微镜等。

  ②物理光学显微镜:包括相差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干涉显微镜、相差偏振光显微镜、相差

  干涉显微镜、相差荧光显微镜等。

  ③信息转换显微镜:包括荧光显微镜、显微分光光度计、图像分析显微镜、声学显微镜、照

  相显微镜、电视显微镜等。

  列举几种显微镜的用途:

  a生物显微镜:一般来说显微镜可分大类为体视显微镜与生物显微镜。由于用途不同、要求不同,因而产生了许多分支,但基本原理还是一样的。偏光、相衬、透射和落射等等还是归属于生物显微镜。

  b体视显微镜:又称解剖显微镜、实体显微镜和立体显微镜,是用途比较多的显微镜。

7. 超微量分光度计使用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注意事项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实验室要求有合适的环境,室内应保持空气清净,较少灰尘,应有充足、压力恒定的水源,仪器燃烧器上方应有符合厂方要求的排气罩,应能提供足够而恒定的排气量,排气速度应能调节,排气罩应耐腐蚀。

2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时对实验室安全应予以特别注意,如排气通风是否良好,突然停电、停水及气流不足或不稳定时的安全措施等。本仪器具有自动安全功能,发现故障后一般停止工作。但实验室环境的安全仍需使用者注意。

3仪器参数选择如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光谱带宽、原子化条件等及石墨炉原子化器的干燥-灰化-原子化各阶段的温度、时间、升温情况等程序的合理编制对测定的灵敏度、检出限及分析精度等都有较大的影响。本仪器能提示或自动调节成常用的参数,使用时可按情况予以修改。

4重测和重新测量

4.1在测量过程中,若第3次测出的结果不理想,这时,您可以将样品加好,使用鼠标左键单击zui后一个测量结果,并将其拖到“开始”按钮上,松开鼠标即可对此次测量进行重测。重测的结果会覆盖原有的结果,并重新对“SD”和“RSD”进行计算。注意,只有在重复测量3次以上时(含3次),才可以进行重测。

4.2当全部样品测量完成后发现有的测量结果不符合要求,可使用鼠标在测量表格中选中此样品,然后依次选中主菜单“测量”及“重新测量”或用鼠标右键单击测量表格,并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重新测量”,即可对此样品进行重新测量。在测量结束后,如果结果还是不能满足要求,可以不用关闭测量窗口,然后继续按“开始”按钮,即可再次对此样品进行重新测量,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这时,可单击“终止”按钮关闭测量窗口,然后再主选择菜单“测量”, 单击“开始”继续对其它样品进行测量。

5石墨炉的分析重现性及精度的关键操作之一为进样方法的重现性。从石墨炉的小孔中加入样品除石墨炉周围环境升温情况需要保持一致外,用微量进样器加入的角度、深度等均需一致。

6样品中如存在较被分析元素更不易挥发的元素,在原子化升温完毕后用zui高升温作极短期加热,以清洗残存于石墨管中的干扰元素。

7仪器及样品浓度情况差别很多,浓度过浓使信号达到饱和时则输出信号过强,此时可以适当降低灵敏度或改用该元素的次要谱线以确保信号强度与被测元素浓度呈线性关系。

8定量分析结果判定 定量分析制备标准曲线时,标准曲线法制备含待测元素的标准溶液至少有3种不同的浓度。每一浓度测定3次。供试品要求制备2份样品溶液,各测定3次。测定的标准偏差(RSD)应不大于20%。样品测定离散性大时应多测定几次,以增加读数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