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薄膜温度传感器(金属膜电阻温度特性)

海潮机械 2023-01-06 02:26 编辑:admin 258阅读

1. 金属膜电阻温度特性

金属膜电阻比碳膜电阻和复合膜电阻的温度系数低,可以制作成较高精度的电阻。它在模拟电路中可以比较稳定地控制电压、电流和增益等参数。

金属膜电阻器就是以特种金属或合金作电阻材料,用真空蒸发或溅射的方法,在陶瓷或玻璃基本上形成电阻膜层的电阻器。这类电阻器一般采用真空蒸发工艺制得,即在真空中加热合金,合金蒸发,使瓷棒表面形成一层导电金属膜

2. 金属膜电阻可承受温度

额定功率同样为一瓦的电阻,由于材料和工艺不同,其大小也可能不同,碳膜电阻体积一般较大些,因为它温度系数高、承受高温的能力差,不但温度变化会引起阻值的明显变化,还有可能烧毁,所以要把体积制作得大一些,以加强散热降低其温升。

而金属膜电阻则温度系数低、承受高温的能力强,所以就可以制作得小一些。

3. 金属膜电阻温度系数

温漂较小的电阻只有金属膜电阻了,号称低温度系数的金属膜电阻的指标是:低温度系数(TCR):50PPM/℃。

4. 金属氧化膜电阻温度

金属导体电阻与温度有关,绝大多数金属导体都是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比如灯丝在刚开灯的瞬间温度较低电阻较小,电流大容易烧断,而正常发光时灯丝温度高电阻大电流就稳定正常了,按照这个道理荷兰科学家发现水银在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电阻几乎较小到零,从而发现超导现象。

5. 金属膜电阻温度特性曲线图

热敏电阻有不同的温度响应参数,要先取得被测热敏电阻的温度响应曲线图。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用电阻表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对照参数曲线图就知道好坏了。

6. 金属膜电阻温度特性曲线

电阻通上电流以后,都因电流做功会发热而导致电阻体升温。温度上升以后,电阻金属膜的电阻率会变化,所以该电阻的阻值也就变化了。

虽然电阻膜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变化率很小,但是温升后电阻变化是必然的。如果温度升高很多,变化就较大了。如果在要求电阻值非常精确的精密电路中,电阻值的微小变化也可能将是不能忽略的。

7. 金属膜电阻工作温度

其实标示不同而已,大小可以做的没有任何区别,你看片式电阻都是一个规格。

只是额定功率5W的电阻,外形尺寸要比额定功率3W的电阻外形要大一些。

5w的一般比3w的粗,因为要通过的电流大

体积一般大一点,因为要散热,体积大保证散热面大,不至于温度升高导致烧掉。

8. 金属膜电阻发热阻值变化

金属膜电阻散热效果好。

金属膜电阻的耐热性、噪声电势、温度系数都比金属氧化膜好一点,但是在阻值范围金属氧化膜会比较好,电阻各有各的好。

1、金属膜电阻

金属膜电阻器就是以特种金属或合金作电阻材料,用真空蒸发或溅射的方法,在陶瓷或玻璃基本上形成电阻膜层的电阻器.这类电阻器一般采用真空蒸发工艺制得,即在真空中加热合金,合金蒸发,使瓷棒表面形成一层导电金属膜.刻槽和改变金属膜厚度可以控制阻值.它的耐热性、噪声电势、温度系数、电压系数等电性能比碳膜电阻器优良。

2、金属氧化膜电阻

金属氧化膜是用金属盐溶液喷雾到炙热的陶瓷骨架上分解、沉积形成的,其外形与金属膜电阻相似,其比金属膜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有极好的脉冲过载特性极力学性能,但其阻值范围小,温度系数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