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铣床改数控(普通铣床改数控论文)

海潮机械 2023-01-17 23:11 编辑:admin 274阅读

1. 普通铣床改数控论文

首先得具备技师职称,在有相关的论文发表,在加上一定的年限,相对来讲数控高级技师要比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难考多了,而且现在由于现在社会上的技校和职业类院校考证太容易了,导致技师证书含金量大幅度下降,社会认可度低,所以更好考了,也很少有人去考了。劝你还是好好学习提高技术吧,真正干活工作是没人看你证书的,还得有真本事,你要是感兴趣可以联系一下济南数控模具科技研究所的培训课程,很多技师学院或是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到他们那里去提高实用技术能力,经过他们的培训你就会发现技术才是最重要的,证书是很无聊的。

2. 数控车床加工改进论文

可以,PLC与机械专业结合,将PLC应用于机电一体化设计,测试与诊断都是可以作为毕业论文的,如机械手,机械臂都是可以运用PLC进行设计分析和计算的,PLC还可以与数控机床编程结合作为论文题目,都是符合机械设计论文方向的,可以选题的范围很广泛。

3. 普通铣床改造数控

1.数控铣床一般操作步骤

(l)书写或编程加工前应首先编制工件的加工程序,如果工件的加工程序较长且比较复杂时,最好不要在机床上编程,而采用编程机或电脑编程,这样可以避免占用机时,对于短程序也应写在程序单上。

(2)开机一般是先开机床再开系统,有的设计二者是互锁的,机床不通电就不能在CRT 上显示信息。

(3)回参考点对于增量控制系统(使用增量式位置检测元件)的机床,必须首先执行这一步,以建立机床各坐标的移动基准。

(4)调加工程序根据程序的存储介质(纸带或磁带、磁盘),可以用纸带阅读机、盒式磁带机、编程机或串口通信输入,若是简单程序可直接采用键盘在CNC控制面板上输人,若程序非常简单且只加工一件,程序没有保存的必要。可采用MDI方式逐段输人、逐段加工。另外,程序中用到的工件原点、刀具参数、偏置量、各种补偿量在加工前也必须输人。

(5)程序的编辑输人的程序若需要修改,则要进行编辑操作。此时,将方式选择开关置于编辑位置,利用编辑键进行增加、删除、更改。关于编辑方法可见相应的说明书。

(6)机床锁住,运行程序此步骤是对程序进行检查,若有错误,则需重新进行编辑。

(7)上工件、找正对刀采用手动增量移动,连续移动或采用手摇轮移动机床。将起刀点对到程序的起始处,并对好刀具的基准。

(8)启动坐标进给进行连续加工一般是采用存储器中程序加工。这种方式比采用纸带上程序加工故障率低。加工中的进给速度可采用进给倍率开关调节。加工中可以按进给保持按钮,暂停进给运动,观察加工情况或进行手工测量。再按下循环启动按钮,即可恢复加工。为确保程序正确无误,加工前应再复查一遍。在铣削加工时,对于平面曲线工件,可采用铅笔代替刀具在纸上面工件轮廓,这样比较直观。若系统具有刀具轨迹模拟功能则可用其检查程序的正确性。

(9)操作显示利用CRT的各个画面显示工作台或刀具的位置、程序和机床的状态,以使操作工人监视加工情况。

(10)程序输出加工结束后,若程序有保存必要,可以留在CNC的内存中,若程序太长,可以把内存中的程序输出给外部设备(例如穿孔机),在穿孔纸带(或磁带、磁盘等)上加以保存。

(11)关机一般应先关机床再关系统。

4. 数控车床改铣床

数控车床目前无法全面替代普通车床。通常加工大工件或车长轴是普通车床的强项,数控车床无法完成这样的活。当然,车大工件也可以采用数控立车的方法。总之,普通车床没有被市场淘汰,干普通车床必有饭吃。相对来说,数控车床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而且是成年累月地生产,最常见的有齿轮加工和链轮加工,另外现在汽车和电动车的轮轱就是数控车床生产的。而普通车床干单件活或维修比较经济。究竟用什么机床,就看你公司自己的定位了,就写这些,本人是数控机床厂的一名现职钳工,在此发表一下个人的见解......

5. 数控机床改造论文

1> 画出其硬件原理图2> 画出PLC接线图3> 调试系统(这个由我来)4> 编写毕业设计论文 (1万字以上)10.《和面机的设计》11.设计S195柴油机中“最终传动箱壳体”的加工工艺和其中某道工序的专用夹具12.工程机械的主动减振系统研究13.关于模具设计油笔笔筒或矿泉水瓶盖的毕业设计论文14.汽车减震器的论文15.机械零件加工或车床加工16.关于印刷机械的工艺与发展17.5t/h冲天炉热风炉胆的设计18.从公差标准的发展看中国工业标准化的发展概况及趋势19.影响数控加工质量的分析20.数控中心技师论文21.矿山机械类毕业设计22.关于机电数控机床23.机电一体化方面的论文24.机械产品设计"的论文25.数控车床加工零件方面的论文26.NOKIA8210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说明书.doc(29页)8210手机上壳装配图

.dwg

顶杆固定板零件图

.dwg

动模零件图

.dwg

主装配图

1.dwg

主装配图

2.dwg27.WY

型滚动轴承压装机设计说明书.doc(29页)A1液压系统原理

1.dwg

总装配图1(A0)A0-

00.dwg

总装配图2(A0)B0-

00.dwg

定位缸(a2)B-

01.dwg

定位缸前缸盖(A2)B0-

02.dwg

防尘压盖(a4)B0-

03.dwg

法兰盖A4纸B0-

06.dwg

后端盖(A4)B0-

08.dwg

活塞(A4)B0-

07.dwg

活塞杆A4纸B0-

05.dwg

夹紧缸A2B0-

04.dwg

导向套A4纸

03.dwg

顶尖A4纸

04.dwg

压装缸

A0.dwg

压装缸活塞A4纸

02.dwg

压装缸活塞杆

A405.dwg

轴承托架a4纸06.dwg28.XKA5032AC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自动换刀设计说明书.doc(21页)1刀库装配图A0.dwg2自动换刀装置的安装示意图A2.dwg3机械手装配图A2.dwg4机械手液压控制图A3.dwg5蜗杆零件图

A2.dwg

机械手换刀过程传动演示

.mpg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29.Φ90磨球群铸金属型复合模具设计及制造工艺设计说明书.doc(46页)动画演示

.mpg

实际生产

1.rm

实际生产

2.rm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

.ppt

上模

A2.dwg

上砂芯

A2.dwg

胎具图

.dwg

下模

A2.dwg

下砂芯

A2.dwg

装配图.dwg30.安全帽注塑模具设计及模腔三维造型CADCAM说明书.doc(24页)设计答辩演示文稿

.ppt

开合模过程

.avi

装配过程

.avi

抽芯机构

.dwg

定模

A1.dwg

动模

A1.dwg

动模垫板

A2.dwg

零件图

A4.dwg

推杆固定板

A2.dwg

斜导槽

A3.dwg

异型推杆

A4.dwg

装配图A0.dwg31.笔筒抽屉注射模实体设计及数控加工说明书.doc(22页)侧型芯

A2.dwg

抽屉注射模装配

.dwg

定模板兼型腔

A1.dwg

零件图

A2.dwg

型芯A2.dwg32.拨叉加工自动线设计说明书.doc(27页)A0中间底座装配图(A0).dwgA3中间底座---零件图(A3)

.dwg

倒挡拨叉(A3)

.dwg

电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

.dwg

电气图(A2)

.dwg

副变速拨叉(A3)

.dwg

刚性主轴(A2)

.dwg

滑台装配图(A0)

.dwg

集中控制图(A2)

.dwg

加工示意图(A3)

.dwg

快挡拨叉(A3)

.dwg

随性夹具输送系统图(A3)

.dwg

自动线工艺过程图(A3)

.dwg

自动线总体布置图(A0)

.dwg

加工动画.avi33.长度计数器盖模具设计说明书.doc(21页)凹模

A3.dwg

模具整体图

A0.dwg

凸模

A3.dwg

型腔设计图

A2.dwg

制品

A4.dwg

主流道衬套A4.dwg34.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设计及型腔CADCAM说明书.doc(22页)注塑模拟

.mpg

装备动画

.mpg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

.ppt

零件图

.dwg

零件图

A0.dwg

零件图

A1.dwg

装备图A0.dwg35.抽屉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doc(22页)侧型芯

A2.dwg

侧型芯

.dwg

抽屉注射模装配A0-O0-

00.dwg

导轨块

A4.dwg

定模板兼型腔

A2.dwg

定模板兼型腔

.dwg

定位圈

A4.dwg

零件图

A2.dwg

零件图

.dwg

斜导柱

A4.dwg

型芯

A2.dwg

型芯.dwg36.大口杯盖注塑模设计说明书.doc(24页)杯盖

.DWG

顶杆

.dwg

定位环

.DWG

上模零件图

.DWG

下模零件图

.DWG

主流道衬套

.DWG

装配图.dwg37.大型管材相贯线切割机设计说明书.doc(26页)设计答辩演示文稿

.ppt

两轴联动

.avi

手动调节割炬

.avi

四轴联动

.avi

支架装配

.avi

相贯线切割机软件系统.exeA0Z轴方向工作滑台装配.dwgA0割炬支架装配.dwgA1相贯线切割机总体布局图.dwgA1硬件连接线路图.dwg38.多功能甘蔗中耕田管机改进设计说明书.doc(26页)端盖(A3)

.dwg

驱动轮(A2)

.dwg

驱动轮装配(A1)

.dwg

行走系(A0)

.dwg

张紧轮装配图(A1)

.dwg

支架(A0)

.dwg

支重轮轴(A4)

.dwg

支重轮装配(A2).dwg39.甘蔗收获机剥叶和集拢环节的设计说明书.doc(26页)甘蔗剥叶机和集拢装置

A2.dwg

剥叶片

A4.dwg

扫叶片

A4.dwg

橡胶棒

A2.dwg

橡胶棒依附圆筒

A2.dwg

装配图俯视图

.dwg

装配图右视图

.dwg

装配图主视图.dwg40.甘蔗种植机机构设计说明书.doc(26页)机架装配图

A0.dwg

四张A2图纸

.dwg

行走机构装配图A0.dwg41.高硬度辊筒注塑模设计说明书.doc(25页)设计答辩演示文稿

.ppt

浇口套零件图

A4.dwg

零件图

A0.dwg

零件图

A2.dwg

装配图A0.dwg42.海工码头工字钢数控切割设备说明书.doc(24页)布局零件图

A2.dwg

回转机构装配图

A1.dwg

回转零件图

A2.dwg

液压缸装配图

A3.dwg

整体布局图A1.dwg43.渐开线斜齿轮注塑模设计说明书.doc(22页)斜齿轮注塑模装配图

.dwg

斜齿轮型腔

.dwg

型腔衬套

.dwg

渐开线斜齿轮

.dwg

主流道衬道

.dwg

定模型腔.dwg44.经济型数控系统研究与设计说明书.doc(62页)A1数控操作面板外形图.dwgA1系统连接图.dwgA3板式结构图

.dwg

数控机床操作面板

A2.dwg

系统电气原理图A0.dwg45.沐浴露瓶盖注塑模具结构设计说明书.doc(28页)定模板

.dwg

定模型芯

.dwg

动模板

.dwg

动模型芯

.dwg

上瓶盖

.dwg

下瓶盖

.dwg

装配图.dwg46汽车发动机连杆称重去重自动线设计说明书.doc(21页)设计答辩演示文稿

.ppt

布局图

A0.dwg

分类机

A0.dwg

进退液压缸零件图

A2.dwg

连杆部件总成图

A2.dwg

连杆零件图

A2.dwg

连杆上端盖

A3.dwg

输送装置

A0.dwg

专用部件输送装置液压缸

A1.dwg

自动线工作循环时间表

A4.dwg

自动线控制框图A2.dwg47.汽车发动机连杆大小头孔中心线平行度自动检测装置设计说明书.doc(25页)动画

.mpg

答辩演示幻灯片.pptA0汽车连杆大小头平行度自动检测装置设计装配图

.dwg

测试箱装配图

A1.dwg

连杆总成图

A3.dwg

数控系统控制电路图

A1.dwg

液压夹紧系统原理图

A4.dwg

支座零件图A2.dwg48.全液压多功能甘蔗收获机设计收割输送装置设计说明书.doc(16页)割梢去头刀片

A4.dwg

甘蔗收获机收割去头机构装配图

.dwg

喂入机构部件图

.dwg

割蔗头蔗梢部件图.dwg49.三自由度圆柱坐标型工业机器人设计说明书.doc(24页)答辩演示幻灯片

.ppt

工作空间图

.dwg

机构简图

.dwg

导向套

.dwg

支架

.dwg

支座

.dwg

转动壳体

.dwg

支座和手臂装配图

.dwg

终端执行器

.dwg

实体

.mpg

动画.mpg50.洗衣机波轮注射模设计说明书.doc(26页)A2定位圈.dwgA0 装配图.dwgA1凹模.dwgA2凹模套板.dwgA2动模固定板.dwgA3浇口套.dwgA3凸模.dwgA4浇口套

.dwg

制品.dwg51.相机壳下盖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doc(27页)模具组合动画

.avi

脱模动画

.avi

凹模

.DWG

零件

.DWG

模具装配图

.dwg

凸模.DWG52.行星齿轮的注塑模具设计及其模腔三维造型CADCAM说明书.doc(24页)垫板

A2.dwg

垫块

A3.dwg

定模板

.dwg

定模固定板

A3.dwg

动模板

.dwg

浇口套

A3.dwg

推杆固定板

A2.dwg

行星齿轮零件

A3.dwg

装配图A0.dwg53.扬声器模具设计说明书.doc(31页)盖板

.dwg

上垫板

.dwg

凸模固定板

.dwg

下垫板

.dwg

下模固定板

.dwg

卸料板

.dwg

上顶块

.dwg

下顶块

.dwg

冲孔凸模

.dwg

二模凹模

.dwg

二模凸模

.dwg

拉深冲孔凸凹模

.dwg

落料凹模

.dwg

落料拉深模凸凹模

.dwg

凸模(二模)

.dwg

模柄

.dwg

第二模具总装配图

.dwg

总装配图.dwg54.液压控制阀的理论研究与设计说明书.doc(29页)A0溢流阀装配图.dwgA1溢流阀先导阀体.dwgA1溢流阀主阀体.dwgA1溢流阀主阀芯.dwgA4溢流阀调节杆.dwgA4溢流阀调压螺帽.dwgA4溢流阀先导阀芯.dwgA4溢流阀先导阀座.dwgA4溢流阀主阀座.dwg55.运送铝活塞铸造毛坯机械手设计说明书.doc(26页)答辩演示幻灯片

.ppt

实体

.mpg

动画

.mpg

装配图

A0.dwg

末端执行器

A1.dwg

传动轴

A2.dwg

底座

A2.dwg

底座上端盖

A2.dwg

齿轮轴

A3.dwg

底座转盘

A3.dwg

工作空间图

A3.dwg

传动轴底部端盖

A4.dwg

导向杆前支架

A4.dwg

导向套

A4.dwg

机构简图

A4.dwg

上下导向杆

A4.dwg

楔块

A4.dwg

支承端盖A4.dwg56.发动机三维设计说明书.doc(45页)发动机

.mpg

剖视

.mpg

气门相位

.mpg

发动机总装配图.dwg30多张三维设计图 PRO/E

6. 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论文

给你看一点吧:

数控设备的预防性维修

顾名思义,所谓预防性维修,就是要注意把有可能造成 设备故障和出了故障后难以解决的因素排除在故障发生之前。一般来说应包含:设 备的选型、设备的正确使用和运行中的巡回检查。

①从维修角度看数控设备的选型

在设备的选型调研中,除了设备的可用性参数外,其可 维修生参数应包含: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可维修性技术指标。先进性是指设备 必须具备时代发展水平的技术含量;可靠性是指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平均故障 率,尤其是控制系统是否通过国家权威机构的质检考核等;可维修性是指其是否便 于维修,是否有较好的备件市场购买空间,各种维修的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有 良好的售后服务、维修技术能力是否具备和设备性能价格比是否合理等。这里特别 要注意图纸资料的完整性、备份系统盘、PLC程序软件、系统传输软件、传送手段、 操作口令等,缺一不可。对使用方的技术培训不能走过场,这些都必须在定货合同 中加以注明和认真实施,否则将对以后的工作带来后患。另外,如果不是特殊情况, 尽量选用同一家的同一系列的数控系统,这样,对备件、图纸、资料。编程、操作 都有好处,同时也有利于设备的管理和维修。

②坚持设备的正确使用

数控设备的正确使用是减少设备故障、延长使用寿命的 关键,它在预防性维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据统计,有三分之一的故障是人为造 成的,而且一般性维护(如注油、清洗、检查等)是由操作者进行的,解决的方法 是:强调设备管理、使用和维护意识,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素质, 使他们尽快掌握机床性能,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规程,保证设备运行 在合理的工作状态之中。

③坚持设备运行中的巡回检查

根据数控设备的先进性、复杂性和智能化高的特点,使 得它的维护、保养工作比普通设备复杂且要求高的多。维修人员应通过经常性的巡 回检查,如CNC系统的排风扇运行情况,机柜、电机是否发热,是否有异常声音或有 异味,压力表指示是否正常,各管路及接头有无泄漏、润滑状况是否良好等,积极 做好故障和事故预防,若发现异常应及时解决,这样做才有可能把故障消灭在萌牙 状态之中,从而可以减少一切可避免的损失。

数控设备维修实例

1.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

①系统自诊断

一般CNC系统都有较为完备的自诊断系统,无论是发那科 系统还是西门子系统,上电初始化时或运行中均能对自身或接口做出有限的自诊断。 维修人员应熟悉系统自诊断各种报警信息。根据说明书进行分析以确定故障范围。 定位故障元器件,对于进口的数控系统一般只能定位到板级。

②数控系统的软故障

数控系统的软故障是指控制系统的系统软件和PLC程序。 有的系统把它们写在EPROM中插在主机板上,有的驻留在硬盘上。一旦这些软件出现 问题,系统将造成全部或局部混乱,当分析到确定是软件故障时,应当使用备用软 件或备用EPROM换上,严格按操作步骤经初始化后试运行。这类故障只要有备份文件 一般不难恢复。其难度在于备份软件不完备或专用传送设备不具备或生产厂家操作 手段中设置口令保密等因素造成无法恢复。

③利用PLC程序定位机床与CNC系统接口故障

现在一般CNC控制系统均带有PLC控制器,大多为内置式 PLC控制。维修人员应根据梯形图对机床控制电器进行分析,在CRT上直观地看出 CNC系统I/O的状态。通过PLC程序的逻辑分析,方便地检查出问题存在部位。如 FANUC一OT系统中自诊断页面,FANUC一7M系统中的T指令等。

2.故障排除步骤

①询问操作者故障发生的原因

当故障发生后,维修人员一般不要急于动手,要仔细询 问故障发生时机床处在什么工作状态、表现形式、产生的后果、是否是误操作。故 障能否再现等。

②表面与基本供电检查

主要观察设备有无异常情况,如机械卡住、电机烧坏、 保险熔断等。首先检查AC\DC电源是否正常,尽可能地缩小故障范围。

③分析图纸,确定故障部位

根据图纸PLC梯图进行分析,以确定故障部位是机械、 电器、液压还是气动故障。

④扩大思路,根据经验分析

根据经验分析,一定要扩大思路,不局限于维修说明书 上的范畴,维修资料只提供一个思路,有时局限性很大。如我厂的一台FANUC一OT 数控车床,开机后CRT无画面,电源模块报警指示灯亮,根据维修说明书所讲,发 现CRT和I/O接口公用的24EDC电源,正端与直流地之间仅有1-2Ω电阻,而同类设 备应用155Ω电阻,按资料上讲,这类故障一般在主板,只能送到厂家去修,而我们 扩大思路,先拔掉Ml8电缆插头,故障仍在,后拔掉C-Sl4插头上有短路现象,排除 后,机床恢复正常。

3.故障排除例举

①我厂XH716数控加工中心,系统为FANUC一OM系统,一 次出现故障408报警,经查为伺服系统报警,意为反馈信息不良,经测量电缆信号线 正常,但插上去后,该脉冲编码器+5V电源没有,检查伺服系统上+5V电源正常,插 上去后没有,后怀疑其电缆插头与伺服上的电缆插座接触不良,排除后,机床恢复正 常。这台机床在加工中经常出现过载报警,报警号为434,表现形式为之轴电机电流 过大,电机发热,停上40分钟左右报警消失,接着在工作一阵,又出现同类报警。经 检查分析,认为电气伺服系统无故障,估计是负载过重带不动造成。为了区分是电气 故障不再出现。由此确认为机械丝杠或运动部位过紧造成。调整之轴丝杠防松螺母 后,效果不明显,后来又调整之轴导轨斜铁,机床负载明显减轻,该故障排除。

②FAUNC一7M数控4轴铣床,开机后05、07报警,进一步检 查B轴位置超差,经分析为位置环反馈部分有问题,检查7M内部位置控制板,发现一 个集成滤波器开路,造成反馈信息中断,换一个滤波器后机床恢复正常。

③我厂自己改造一台数控车床C6140A,系统为台湾产 HUST,开机后,调找不到零点。经分析,回零原理是,回零过程中压零位开关后减 速,反方向移动,找脉冲编码器的栅格零脉冲后应停住,前面执行动作均正常,但减 速返回时找不到零点,估计脉冲编码器零脉冲无或该信号线断,后换一个脉冲编码 器,机床恢复正常工作。

④SAJO HMC 630-P型卧式加工中心,数控系统为西门子 840C,一次开机后B 轴不能运动,经检查,B 轴电磁阀已动作,但PLC显示B 轴未放松。判断压力开关有问题,拆下后经检查,发现该开关触点损坏,换一个压 力开关后该故障排除。

7. 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论文

个人感觉单片机方向的论文比较好写也比较简单,而且也比较容易做出实物答辩的时候拿高分,比如说做一个mp3什么的,只要熟悉下SPI协议,处理器用STM32F103x系列,然后再买一个VS1003b的mp3解码芯片,很容易就可以做一个mp3出来,不仅看起来高大上,做起来也很简单,晚上的教程一堆一堆的,拈来可得图形学方面的本人入坑五六年,说来说去除了数学还是数学,赶论文很多地方自己都不明白,拿脸部识别来说ANN,SVM,Adaboost,哪个不要花个把来月琢磨,而且还是建立在有一定底子的基础上,代码参考OpenCV,除非觉得自己有把握,不建议本科或者非图形学专业的论文搞,难度我就不说了,谁学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