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床的生产(铣床生产总结)

海潮机械 2023-01-05 02:56 编辑:admin 261阅读

1. 铣床生产总结

车床加工:车床是使用最广泛的机床。车床的主运动为主轴带动工件的回转运动,进给运动为车刀的直线运动。工艺特点

1.容易保证加工件的位置精度;

2.一般为连续切削,因而切削过程平稳;

3.刀具结构简单;

4.适合有色金属的精加工;

应用

车削主要用于加工各种回转表面。铣削加工

铣削是一种加工非旋转体表面的方法。其主运动为铣刀的高速旋转,进给运动为工件及铣刀的直线运动(纵向、横向、垂直)。

铣削的工艺特点

(1)加工范围广(可铣平面、凸台、园弧面、沟槽、螺旋槽、齿轮等);

(2)铣削没有空行程,可采用比较高的切削速度,铣刀又是多齿刀具,故生产率高;

(3)铣削加工精度高,精铣平面的精度为:IT9~IT7,Ra3.2~1.6μm。

(4)铣削是断续切削,容易引起振动。齿轮加工按加工原理不同进行分类:

成形法:用与被加工齿轮齿间形状完全相同的成形刀具,直接切出渐开线齿形的方法.如铣齿,成形法磨齿等.

展成法:用齿轮刀具与被加工齿轮作啮合传动的过程中包络出渐开线齿形的方法.如插齿,滚齿等.由于齿轮加工的方法很多,这里只列了三种最常见的:

铣齿的工艺特点

1):加工成本低,使用普通铣床,铣齿刀和一般的铣刀结构上类似,机床及刀具费用低,因此,铣齿的加工成本低,

2):加工精度低,铣齿使用通用分度头,分度精度低;铣刀分号后,同组只有齿数最少的可获得准确的齿形,其余只能获得近似的齿形。因此铣齿的加工精度低。3):生产效率低.每铣一个齿槽都必须消耗:对刀、铣削、切出、退刀、分度、再铣另外一个齿槽,不能连续铣削,因此,铣齿的生产效率低.插齿的工艺特点1)切制模数较大的齿轮时,插齿速度要受到插齿刀主轴往复运动惯性和机床刚性的制约;切削过程又有空程的时间损失,故生产率不如滚齿高。2)插齿的齿形精度高,但齿轮的运动精度低。滚齿加工的工艺特点1)滚齿是齿形加工中生产率较高、应用最广的一种加工方法。滚齿的通用性较好,用一把滚刀可加工模数相同而齿数和螺旋角不同的直齿和斜齿齿轮。滚齿法还可用于加工蜗轮。滚齿的加工尺寸范围也较大。2)滚齿既可用于齿形的粗加工,也可用于精加工。3)滚齿加工时,齿面是由滚刀的刀线包络而成,由于同时参加切削的刀齿数有限,工件齿面的表面质量不高。钻削加工

钻孔是一种孔的粗加工方法,既适宜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也适宜于大批量生产。

钻孔的工艺特点

1.钻头易偏斜;

2.孔径扩大(扩大量甚至达孔径的5~10﹪);

3.孔壁质量差;

扩孔是用扩孔钻对已钻出、锻出或铸出的孔进行半精加工。

扩孔特点

1.没有横刃,且有预制孔,改善了切削条件;

2.余量少,切屑较窄,易于排屑;

3.刀齿较多,导向性好;

4.钻芯较粗,刚性较好;

5.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原有孔轴线的偏斜。这是我在我的课件里找的资料总结的,希望采纳

2. 铣床总结报告

一、相关控制电路断路或限位开关损坏

此原因引起“限位报警”发生率相对较高,由于外部元器件受环境影响较大,如机械碰撞、积尘、腐蚀、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易于导致相关限位开关本身损坏及控制电路断路,同时产生“限位报警”信息。也遇见超程开关压合后不能复位的情况。这类故障的处理比较直接,把损坏的开关、导线修复好或更换即可。导线断路或接触不良时需仔细地校线和观察。

二、操作不规范,误动作或机床失控

其中,主要以引起硬限位报警为主,一般来说,通过直接补救措施方能进行恢复,利用机床本身的超程解除功能或短接法是日常维护的惯用方法。为了赢得宝贵的生产时间,在处理过程中我们应紧紧抓住设备及系统的个体特点,寻找具可靠性的捷径,灵活快速地解决问题.

1、根据机床结构特点进行处理

绝大多数机床都设置有“超程解除”触点,一旦出现“硬限位”报警,在确认硬限位开关被压合后,使该触点闭合并在手动方式下向相反方向移出限位位置,即解除报警;也有少数没有设置该按钮,此时应在相应的点上采取等效短接措施,即强制满足条件,然后将机床移出限位位置。

2、抓住数控系统功能局限及特性

在日常维护中,我们也碰到由于受数控系统设计软件的限制出现比较特殊的情况。对于该类问题的处理,必须全面掌握某个数控系统的个体特点及性能。在探索、总结的同时,要作好记录,有条件应接受一些必要的技术培训。

(1)由于操作不当,机床面板左下角显示为Y向“硬限位”, Y行程开关已被压合,且硬限位红色指示灯亮。在手动方式下,无法向相反方向移出限位位置。

处理方法及原因:采取惯用的移出和短接方法不能排除故障,因报警未清除,在手动或手轮方式下对Y轴移动操作已无效。在没有找出其它可能原因的情况下,怀疑到数控系统问题,然而,此时数控系统并无任何死机或紊乱的征兆,且其它各轴都能正常运动。决定将 Y行程限位开关短接,关断机床电源并稍等片刻,然后重新启动机床,发现报警信息消失,红色指示灯熄灭,再将机床移出限位位置,最后取消短接线,一切恢复正常,事实上,经过故障多次发生时的处理情况,我们认识到本故障是由于该数控系统对上一坐标位置在通电的情况下具有保持记忆的功能。

3. 铣床生产总结范文

车加工,和铣加工都是机械厂才能用到。

首先说车加工,车加工,主要是车床加工外圆零部件,只要是圆柱体,想把圆柱体直径缩小,就需要到车床切削外圆。

而铣床是加工平面的。无论是正方形,还是梯形,如果想把一个面厚度变小,那就需要铣加工。

总结,车加工需要是加工圆柱体的直径,铣加工主要是加工零部件的平面。两者差别很大。

4. 铣床生产总结报告

先写自己一个新人刚到公司很多东西都不懂,接着写进入公司后都有谁教会了你什么,非常感谢公司给自己这样一个,让自己学到一技之长等等,最后写你发现这个行业里面还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自己会继续谦虚学习,努力为公司创造价值等等。

5. 车床加工总结

  假期间我为了增加实践经验,我到了服装厂进行实习,短短的1个月中,使我经历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在这1个月的实习中,我由不认识到逐步认识的过程中,我在采购和思想上有了明显收获,现以实习报告如下:  实习主要内容:由于种种关系,本人在实习期间跟随相关的采购人员进行学习,主要学习采购相关方面的知识。1、调查各大原料厂的相关背景,供应物料的质量和价格状况。进行对比,选择合理的原料供应商。2、熟悉不同原料的差易,学会判断和检测物料的质量。3、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因未来发展铺路。4、合理选择原料的供应商,订立合同关系,学习相关的合同法律知识。5、有时会涉及到仓库管理的相关方面,认识到怎样合理地进行采购。

  我在实习的一开始,对采购的知识进行学习,我感觉很简单,把采购的注意事项了解了就算是成功了可以自己采购了,所以我自己认为掌握了采购方法。通过跟随采购人员进行学习相关知识之后,采购人员给了我一次自己采购的机会,当时我脑子很空,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我渐渐明白了做好采购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采购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可以运用,自己不懂的地方还有很多,通过细思我才了解到,要想达到一定的采购水平,必须从基础知识做起,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进一步深化自己的采购水平。

  在实习过程中,思想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基础知识,积极学习各种采购的方式方法,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我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对学习知识很有帮助,所以每次实习过后都会总结一下经验,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我没有满足,在休息的时候,查找学习相关的资料,不但掌握和提高了采购水平,也学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领悟到了在采购前应准备的几点要素,同时也巩固了专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理论与实践的一次尝试,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团队协作的锻炼,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同时,为以后实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6. 车床加工总结报告

一般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模具设计及制造以及数控加工技术专业都会开设数控机床相关的课程如数控编程,机床原理,编程,以及普车数控机床的实训

7. 数控铣床生产总结

1.数控铣床一般操作步骤

(l)书写或编程加工前应首先编制工件的加工程序,如果工件的加工程序较长且比较复杂时,最好不要在机床上编程,而采用编程机或电脑编程,这样可以避免占用机时,对于短程序也应写在程序单上。

(2)开机一般是先开机床再开系统,有的设计二者是互锁的,机床不通电就不能在CRT上显示信息。

(3)回参考点对于增量控制系统(使用增量式位置检测元件)的机床,必须首先执行这一步,以建立机床各坐标的移动基准。

(4)调加工程序根据程序的存储介质(纸带或磁带、磁盘),可以用纸带阅读机、盒式磁带机、编程机或串口通信输入,若是简单程序可直接采用键盘在CNC控制面板上输人,若程序非常简单且只加工一件,程序没有保存的必要。可采用MDI方式逐段输人、逐段加工。另外,程序中用到的工件原点、刀具参数、偏置量、各种补偿量在加工前也必须输人。

(5)程序的编辑输人的程序若需要修改,则要进行编辑操作。此时,将方式选择开关置于编辑位置,利用编辑键进行增加、删除、更改。关于编辑方法可见相应的说明书。

(6)机床锁住,运行程序此步骤是对程序进行检查,若有错误,则需重新进行编辑。

(7)上工件、找正对刀采用手动增量移动,连续移动或采用手摇轮移动机床。将起刀点对到程序的起始处,并对好刀具的基准。

(8)启动坐标进给进行连续加工一般是采用存储器中程序加工。这种方式比采用纸带上程序加工故障率低。加工中的进给速度可采用进给倍率开关调节。加工中可以按进给保持按钮,暂停进给运动,观察加工情况或进行手工测量。再按下循环启动按钮,即可恢复加工。为确保程序正确无误,加工前应再复查一遍。在铣削加工时,对于平面曲线工件,可采用铅笔代替刀具在纸上面工件轮廓,这样比较直观。若系统具有刀具轨迹模拟功能则可用其检查程序的正确性。

(9)操作显示利用CRT的各个画面显示工作台或刀具的位置、程序和机床的状态,以使操作工人监视加工情况。

(10)程序输出加工结束后,若程序有保存必要,可以留在CNC的内存中,若程序太长,可以把内存中的程序输出给外部设备(例如穿孔机),在穿孔纸带(或磁带、磁盘等)上加以保存。

(11)关机一般应先关机床再关系统。

2.数控铣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l)每次开机前要检查一下铣床后面润滑油泵中的润滑油是否充裕,空气压缩机是否打开,切削液所用的机械油是否足够等。

(2)开机时,首先打开总电源,然后按下CNC电源中的开启按钮,把急停按钮顺时针旋转,等铣床检测完所有功能后(下操作面板上的一排红色指示灯熄掉),按下机床按钮,使铣床复位,处于待命状态。

(3)在手动操作时,必须时刻注意,在进行X、Y方向移动前,必须使Z轴处于抬刀位置。移动过程中,不能只看CRT屏幕中坐标位置的变化,而要观察刀具的移动,等刀具移动到位后,再看CRT屏幕进行微调。

(4)在编程过程中,对于初学者来说,尽量少用G00指令,特别在X, Y,Z三轴联动中,更应注意。在走空刀时,应把Z轴的移动与X、Y轴的移动分开进行,即多抬刀、少斜插。有时由于斜插时,刀具会碰到工件而发生刀具的破坏。

(5)在使用电脑进行串口通信时,要做到:先开铣床、后开电脑;先关电脑、后关铣床。

避免铣床在开关的过程中,由于电流的瞬间变化而冲击电脑。

(6)在利用DNC(电脑与铣床之间相互进行程序的输送)功能时,要注意铣床的内存容量,一般从电脑向铣床传输的程序总字节数应小于23kB。如果程序比较长,则必须采用由电脑边传输边加工的方法,但程序段号,不得超过N9999。如果程序段超过1万个,可以借助MASTERCAM中的程序编辑功能,把程序段号取消。

(7)铣床出现报警时,要根据报警号查找原因,及时解除报警,不可关机了事,否则开机后仍处于报警状态。

采用寻边器对刀,其详细步骤如下:

( 1 ) X 、 Y 向对刀

①将工件通过夹具装在机床工作台上,装夹时,工件的四个侧面都应留出寻边器的测量位置。

②快速移动工作台和主轴,让寻边器测头靠近工件的左侧;

③改用微调操作,让测头慢慢接触到工件左侧,直到寻边器发光,记下此时机床坐标系中的 X 坐标值, 如 -310.300 ;

④抬起寻边器至工件上表面之上,快速移动工作台和主轴,让测头靠近工件右侧;

⑤改用微调操作,让测头慢慢接触到工件左侧,直到寻边器发光,记下此时机械坐标系中的 X 坐标值,如 -200.300 ;

⑥若测头直径为 10mm ,则工件长度为 -200.300-(-310.300)-10=100 ,据此可得工件坐标系原点 W在机床坐标系中的 X 坐标值为 -310.300+100/2+5= -255.300 ;

⑦同理可测得工件坐标系原点 W 在机械坐标系中的 Y 坐标值。

( 2 ) Z 向对刀

①卸下寻边器,将加工所用刀具装上主轴;

②将 Z 轴设定器(或固定高度的对刀块,以下同)放置在工件上平面上;

③快速移动主轴,让刀具端面靠近 Z 轴设定器上表面;

改用微调操作,让刀具端面慢慢接触到 Z 轴设定器上表面,直到其指针指示到零位;

⑤记下此时机床坐标系中的 Z 值,如 -250.800 ;

⑥若 Z 轴设定器的高度为 50mm ,则工件坐标系原点 W 在机械坐标系中的 Z 坐标值为 -250.800-50-(30-20)=-310.800 。

( 3 )将测得的 X 、 Y 、 Z 值输入到机床工件坐标系存储地址中( 一般使用 G54-G59 代码存储对刀参数 )。

4、注意事项

在对刀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 1 )根据加工要求采用正确的对刀工具,控制对刀误差;

( 2 )在对刀过程中,可通过改变微调进给量来提高对刀精度;

( 3 )对刀时需小心谨慎操作,尤其要注意移动方向,避免发生碰撞危险;

( 4 )对刀数据一定要存入与程序对应的存储地址,防止因调用错误而产生严重后果。

二、刀具补偿值的输入和修改

根据刀具的实际尺寸和位置,将刀具半径补偿值和刀具长度补偿值输入到与程序对应的存储位置。

需注意的是,补偿的数据正确性、符号正确性及数据所在地址正确性都将威胁到加工,从而导致撞车危险或加工报废

8. 数控铣床总结报告

数控铣床的主要用途有以下几点:

(1)点位控制功能:数控铣床的点位控制主要用于工件的孔加工,如中心钻定位、钻孔、扩孔、锪孔、铰孔和镗孔等各种孔加工操作。

(2)连续控制功能:通过数控铣床的直线插补、圆弧插补或复杂的曲线插补运动,铣削加工工件的平面和曲面。

(3)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如果直接按工件轮廓线编程,在加工工件内轮廓时,实际轮廓线将大了一个刀具半径值;在加工工件外轮廓时,实际轮廓线又小了一个刀具半径值。使用刀具半径补偿的方法,数控系统自动计算刀具中心轨迹,使刀具中心偏离工件轮廓一个刀具半径值,从而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轮廓。利用刀具半径补偿的功能,改变刀具半径补偿量,还可以补偿刀具磨损量和加工误差,实现对工件的粗加工和精加工。

(4)刀具长度补偿功能:改变刀具长度的补偿量,可以补偿刀具换刀后的长度偏差值,还可以改变切削加工的平面位置,控制刀具的轴向定位精度。

(5)固定循环加工功能:应用固定循环加工指令,可以简化加工程序,减少编程的工作量。

(6)子程序功能:如果加工工件形状相同或相似部分,把其编写成子程序,由主程序调用,这样简化程序结构。引用子程序的功能使加工程序模块化,按加工过程的工序分成若干个模块,分别编写成子程序,由主程序调用,完成对工件的加工。这种模块式的程序便于加工调试,优化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