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压力提高方法(齿轮泵压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海潮机械 2023-01-22 07:36 编辑:admin 124阅读

1. 齿轮泵压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密封容积是这样变化的:齿轮脱离啮合时,齿槽露出来,是容积增大,出现真空,会吸油。

齿轮进入啮合时,齿槽隐藏起来,容积变小,压力增大会压油。

啮合线是配流装置,将吸油区与压油区隔开。齿轮泵工作原理:齿轮泵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

由两个齿轮、泵体与前后盖组成两个封闭空间,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脱开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大变小,而将液体挤入管路中去。

吸入腔与排出腔是靠两个齿轮的啮合线来隔开的。

齿轮泵的排出口的压力完全取决于泵出口处阻力的大小。

2. 齿轮泵压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齿轮泵的流量偏大或偏小 使用的流量抽出使用范围会使电动机过载;对离心式油泵或混流式油泵,流量过大,油泵的轴功率增大,会使电动机过载;对轴流式油泵,流量过小,油泵的轴功率增大,会使电动机过载。

处理方法是适当调整阀门,对离心式油泵或混流式油泵减小(对轴流式油泵增大)流量,使油泵的流量处在正常的使用范围内。

电动机导轴承磨损、油泵橡胶轴承磨损、密封环磨损 电动机或油泵的轴承磨损,会使齿轮泵在机械上处于不正常工作状态,严重的会损坏齿轮泵,是定子绕组烧坏。

处理方式是修理或更换损坏的轴承和轴套。

3. 影响齿轮泵压力的因素

1、原动机与油泵旋向不一致

2、油泵传动键脱落

3、进出油口接反

4、油箱内油面过低,吸入管口露出液面

5、转速太低吸力不足

6、油粘度过高

7、油温过低

8、过滤器堵塞

9、吸油不畅

10、吸油管道漏气

1:齿轮泵压力达不到,使用时间长磨损了,2:压力调节阀需要调节,或是磨损了根本调节不了压力,所必须先检查压力才可以确定是不是压力调节阀或是泵的问题。

4. 限制齿轮泵压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齿轮泵效率低主要是泄漏。压力上不去是径向力不平衡。

轴向泄漏占泄漏总量的80%。采用浮动侧板自动减小轴向间隙,解决泄漏问题。

减小压油口的口径,使得处于压油腔的齿数减小,以减小径向力不平衡。

5. 齿轮泵压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是

齿轮泵压力上不去是因为

油温过低,致使油的黏度降低。油在正常温度下是浮现固液状况,一旦油的温度下降,就会使油的状况更倾向于固态。油泵在抽的历程当中就会碰到很大的障碍,这也是为何油泵不可以抽出油的起因所在;

油面的地位太低,裸露吸入管。油面的地位太低,招致了油泵的吸入管裸露在油面以上,就算有再大的吸力也不可以做到隔空汲取油。来说,也会是因为吸入管的地位太高,从而招致了油泵抽不出油来;

吸入管涌现了梗塞的景象。吸入管的通顺是保障计量隔阂泵可以把油吸进去的前提,假如吸入管被异物堵住了,油泵就抽不出油;

油泵的吸力不够高。之所以油泵可以把油抽进去,是依赖伟大的吸力,从而把吸入管外的油缺抽出。而油泵的吸力缺乏够,油就难以从低处抽取到高处。

6. 哪些因素限制了齿轮泵工作压力的提高

齿轮泵分单向泵和双向泵,单向泵不可以反转,低压腔有回油孔,连接着轴头密封去,反转会造成泵轴头密封损坏,也就是轴头窜油。双向泵可以。压力过高,也就是造成寿命降低、炸体、齿轮折轴等问题。泵都是有压力等级的,一般通过轴粗细、侧板浮动压力差等决定。泵在额定压力下工作,才是效率最高的,寿命也长。

7. 齿轮泵提升压力所受影响的压力有哪些

高压齿轮泵 ,额定压力是16MPa ,最高压力20MPa 。齿轮泵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

由两个齿轮、泵体与前后盖组成两个封闭空间,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脱开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大变小,而将液体挤入管路中去。吸入腔与排出腔是靠两个齿轮的啮合线来隔开的。齿轮泵的排出口的压力完全取决于泵出口处阻力的大小。

8. 齿轮泵压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有

1、总安全阀的调定压力偏低 如果总压力阀的调定压力偏低,正确的调整方法是在分配阀测压点外接压力表,使发动机转速在1800r/min左右,铲斗阀杆处于中位,动臂缸升至极限,使系统憋压。此时调整总安全阀的调整螺钉,当压力表显示为15.7MPa时,调压完毕。

2、分配阀有内漏 分配阀内泄漏主要原因有:总安全阀的主阀芯被卡死,阀杆与阀体的配合间隙太大,调压弹簧损坏,阀内密封件损坏或阀体有砂眼等。拆检总安全阀的锥阀是否被卡住并清洗:检查阀杆和阀体的配合间隙,正常的配合间隙应在0.005~0.012mm之间,覆盖间隙超差,应镀铬配磨;检查压力弹簧,看阀内密封件是否有损坏;检查阀体是否有砂眼等铸造缺陷。

3、动臂液压缸活塞密封环损坏造成内漏 当动臂缸活塞收到底后,拆下无杆腔油管,使动臂缸有杆腔继续充油。若无杆腔油口有大量工作油泄出,则说明活塞密封环已损坏,应立即更换(正常泄漏量<30mL/min)。

4、齿轮泵内部磨损严重,造成内漏 分别拆检齿轮泵端面间隙,齿轮啮合间隙,齿轮与泵体的径向间隙及齿轮泵内部密封件是否正常。液压油内有杂质,是造成齿轮泵侧板研损的主要原因。

5、工作装置系统的液压油粘度 适宜粘度为(20~40)*10-6m2/s。粘度太大直接影响齿轮泵工作效率和泵、阀的内部润滑,使动臂的动作迟缓。吸油管路和滤油器堵塞,同样会使系统压力下降,造成动臂举升缓慢、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