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上市公司(泵车生产厂家上市公司)

海潮机械 2023-01-12 17:41 编辑:admin 291阅读

1. 泵车生产厂家上市公司

NO.1 振华重工

目前,全球80%以上的港口机械都是他们家生产的,振华创始人曾经说过,世界只要有港口的地方,就要有中国的集装箱、龙门吊,他就是这么狂,就是因为有资本。

NO.2 三一重工

三一的挖掘机一直都是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可以说全国的挖掘机一般都是他们家的。你以为这就完了么,全国第一是满足不了三一重工的,三一的泵车也是全球市场份额的第一,能够做到全球第一,就是因为三一做的泵车垂直高度是世界上最高的。

NO.3 中联重科

目前,中联重科是位于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的第10位。早在2008年之前就收购了海外众多企业,还制定了国内首个国际标准及90%国家的行业标准。中联重科在塔机行业中占市场占有率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塔机之王。

NO.4 徐工重型

徐工重型总部在徐州,成立30年来,目前工程机械行业排名世界第三。从上世纪到现在,徐工诞生了一批代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产品,对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产生了颠覆性影响,打破了外国企业对工程机械的全球垄断。

2. 泵上市企业

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经营各类泵及控制设备的股份制上市公司,公司创建于1984年,总部位于中国水泵之乡――浙江温岭大溪,经过多年发展,新界泵业已经成长为中国农用水泵行业龙头企业,下设6大事业部,7家子公司。2010年12月31日,新界泵业成功登陆A股市场,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成功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532。

3. 泵车生产厂家上市公司排名

第十名:五十铃(ISUZU)

第九名:泰脱拉(TATRA)

第八名:依维柯(Iveco)

第七名:达夫汽车 DAF

第六名:雷诺重卡(Renault Trucks)

第五名:日野(HINO)

第四名:德国曼 

第二名:沃尔沃 VOLVO

第一名:斯堪尼亚(Scania)

4. 生产液压泵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三一205液压泵是杭州力龙液压有限公司生产的牌子。

公司成立于2009年7月,地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临江工业园区第二农垦场。

公司经营范围:大流量高压力的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阀及其液压零配件的研发、生产、销售;自产产品的出口及自用产品的进口业务;自产产品的出口及自用产品的进口业务等。

5. 生产泵车的上市公司

第十位,厦工股份。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主要产品为土石方机械、隧道掘进机械等,近年来经营不善,出现连续亏损,2020年营业总收入为19.2亿元,净利润3760万元,扣非净利润为负。

第九位,山推股份。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山东重工集团子公司,总部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主营产品有推土机、道路机械、混凝土机械等,其中推土机产销量连续18年国内第一。2020年营业总收入为70.98亿元,净利润为1亿元。

第八位,铁建重工。

铁建重工集团是中国铁建子公司,总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集团坚持只开发能够填补国内外空白的产品,且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科技水平必须处于国内行业前三名的原则,从零起步打造了轨道系统、掘进机、隧道施工装备等三大成熟产业板块,产品包括TBM、大直径盾构机、全电脑凿岩台车、混凝土喷射台车、轨道系统等。2020年营业总收入为76.11亿元,净利润为15.67亿元。

第七位,山河智能。

山河智能总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2019年引进战略投资者广州万力集团,目前实际控制人为广州市人民政府,主要产品有地下工程设备、起重机械、挖掘机械、装载机械等工程设备以及航空设备,现为国内地下工程装备龙头企业之一。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93.77亿元,净利润为5.65亿元。

第六位,中国龙工。

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总部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产品覆盖装载机、挖掘机、叉车和路面机械等四大品类,其中龙工装载机、挖掘机、叉车和压路机等为公司主打产品。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28.8亿元,净利润19.59亿元。

第五位,潍柴雷沃重工。

2021年1月6日,潍柴集团正式完成对雷沃重工的战略重组,潍柴雷沃重工的战略愿景是,聚焦高端农业装备,打造世界一流的农业装备集团。主要产品为各式农用机械、挖掘机、装载机等,2020年营业总收入约为140亿元。

第四位,柳工。

柳工集团总部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拥有13大类产品品种,主要产品包括装载机、液压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起重机等,其中柳工牌装载机产品销量保持国内前列,2020年营业总收入超过260亿,其中上市公司柳工机械实现营收230亿元,净利润13.31亿元。

第三位,中联重科。

中联重科总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全球第五大工程机械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主要产品包括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土方机械等,其中塔机销售规模全球第一,履带吊和 30 吨及以上汽车吊国内行业销量第一,长臂架泵车、车载泵、搅拌站市场份额仍稳居行业第一。2020年营业总收入为651亿元,净利润为63亿元。

第二位,三一集团。

三一集团总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三一重工总部搬到了北京,全球第四大工程机械公司,主要产品有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筑路机械、桩工机械等,其中三一混凝土机械稳居世界第一品牌,大吨位起重机械、履带起重机械、桩工机械、掘进机械、港口机械稳居中国第一。2020年三一集团营业总收入为1368亿,其中上市公司三一重工实现营收1001亿元,净利润154亿元,是国内利润最高的工程机械公司。

第一位,徐工集团。

徐工集团总部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全球第三大工程机械公司,主要产品有工程起重机械、铲土运输机械、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道路机械、矿用工程机械等,其中轮式起重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随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压路机、平地机、摊铺机、水平定向钻机、旋挖钻机、举高类消防车、桥梁检测车等多项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2020年徐工集团营业总收入超过1500亿元,其中上市公司徐工机械实现营收740亿元,实现利润37.29亿元。

6. 泵车生产厂家上市公司有几家

在装备制造领域,重型机械是国之重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如常见的挖掘机、铲装机、盾构机等。

长期以来,在重工设备制造领域,美国、日本、德国是毫无疑问的霸主,掌握着重工机械的关键制造技术。

盾构机之痛

盾构机是工程机械之王,世界上没几个国家能够生产。当年建西康铁路时,花了6个亿从德国买了两台盾构机,因为咱们造不出来。即使是这样,人家德国人维修盾构机的时候,还得拉警戒线防止我们中方人员看到内部构造。

后来,我们中国人痛下决心研究这个盾构机,研发制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矩形盾构机及马蹄形盾构机,超越美国、日本、德国成为“全球盾构机巨头”,拿到了全球盾构机市场2/3的份额。

盾构机只是中国工程机械制造的缩影,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从“卡脖子”到现在掌握核心。

2021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

TOP10:中国企业数量最多,独占三家

中国3家重工企业入榜前十,分别是徐工集团、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分列全球第三、第四及第五位置。

美国2家,分别是卡特彼勒及约翰迪尔,其中卡特彼勒也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去年销售额达到248.24亿美元。

卡特彼勒矿山车

日本2家,分别是小松制作所和日立建机,小松制作所销售额185.33亿美元,是全球第二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另外,前十榜单中,德国、瑞典、韩国各一家企业上榜。

TOP50:日本、中国、美国企业数量超60%

前50强榜单中,日本重工企业数量最多,达13家。其次是中国上榜企业数量11家,美国7家,德国4家,法国3家,芬兰3家。

小松制作所推土机

综合来看,日本上榜50强企业数量最多,但综合实力并非最强。榜单中,中国的销售总额是507亿美元,美国420亿美元,日本403亿美元,中国销售总额最多,占比也最大,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综合实力最强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上榜的中国11家工程机械制造商的情况:

排名第一的为徐州重工,来自于江苏徐州,是全球第三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去年销售额162.52亿美元,前身为八路军鲁南第八兵工厂。

汽车起重机是徐州重工的优势品牌产品,1963年,徐州重工设计制造了第一台汽车起重机 Q51,从此在汽车起重机领域徐州重工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要问挖掘机制造哪家强? 三一重工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在挖掘机市场三一重工的市场占有率长期处于国内第一,全国各地看到的挖掘机大部分都是他们家生产的。

三一重工去年销售额152.16亿美元,是全球排名第四的工程机械制造商,更厉害的是它还是一家来自湖南长沙的民营企业。

联重科同样来自湖南长沙,目前全球排名第五,去年销售额99.73亿元,工程行业的人基本都知道这个企业,它在工程塔吊上是毫无疑问的霸主,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另外,中联重科生产的混凝土泵车也是非常强,已研发了全球最长101米臂架泵车,实现了过去无法实现的超长跨距泵送,对于“基建狂魔”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柳工机械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是第一家上市的工程机械企业,也是广西省第一家上市公司。柳工机械主导产品为压路机、中大吨位叉车、轮式装载机及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等。

铁建重工集团是唯一一家上榜的央企,是中国铁建旗下的子公司,公司目标是坚持只开发能够填补国内外空白的产品。

前文提到的盾构机,很多都是铁建重工集团研制的,如去年下线的国产最大盾构机,盾构机直径达16米,整机长150米,总重量4300吨,正是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中铁十四局集团联合研制。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从这些上榜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湖南一个省居然就有4家这么牛的大型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集团、山河智能。

要知道大多数省份可是一家都没有,可见湖南人不仅能吃辣,造“重器”也是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