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如何启动(齿轮泵怎么开)

海潮机械 2023-01-17 10:00 编辑:admin 291阅读

1. 齿轮泵怎么开

泵后阀门打开-启动泵-打开泵前阀门,关闭泵前阀门-关闭泵-关闭泵后阀门,最好的办法是在齿轮泵后增加一条打回流的管路

2. 齿轮泵怎么安装

齿轮泵3字型油封,安装在齿轮泵两个轴套端面上,紧靠齿轮泵前后端盖一侧,背对齿轮端面一侧。

齿轮泵轴套上的3字型油封,用于在轴套背面将齿轮泵吸排油口隔开。

引到轴套背面的压力油,其作用是,当齿轮泵工作压力提高时,轴套背面的液压力可使轴套向齿轮端面浮动,以降低齿轮泵轴向间隙泄漏量,提高齿轮泵容积效率。

3. 齿轮泵启泵操作

1 泵不出油

首先检查齿轮泵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其次,检查齿轮泵进油口端的滤油器是否堵塞。

2 油封被冲出

1)齿轮泵旋向不对。2)齿轮泵轴承受到轴向力。3)齿轮泵承受过大的径向力。

用手转动联轴 节,应感轻快, 受力均匀。

检查泵的旋转方 向,应与泵体上标 牌所指示的方向相 符合。

检查液压系统有 没有卸荷回路, 防止满载启动和 停车。

检查系统中的 安全阀是否在 调定的许可压 力上。

在排油口灌 满油液以免 泵启动时因 干摩擦损坏 元件。

不少于 2min 的空 负荷运转,检查泵 的运转声音是否正 常和液流的方向是 否正确。

将溢流阀的压力调整到 1.OMPa 以下转动 5~ 10min,检查系统的动 作、外泄漏、噪声、温 升等是否正常。

将溢流阀的 压力调整至 液压系统的 安全保护压 力运行。

3 建立不起压力或压力不够

多与液压油的清沽度有关,如油液选用不正确或油液的清洁度达不到标准要求,均会加速泵内部的 磨损,导致内泄。 应选用含有添加剂的矿物液压油,防止油液氧化和产生气泡。过滤精度为:输入油路小于60μ m, 回油路为10~25μ m。

4 流量达不到标准

1)进油滤芯太脏,吸油不足。2)泵的安装高度高于泵的自吸高度。3)齿轮泵的吸油管过细造成吸油 阻力大。一般最大的吸油流速为0.5~1.5 m/s。4)吸油口接头漏气造成泵吸油不足。通过观察油箱里是 否有气泡即可判断系统是否漏气。

5 轮泵炸裂

铝合金材料齿轮泵的耐压能力为38~45 MPa,在其无制造缺陷的前提下,齿轮泵炸裂肯定是受到了 瞬间高压所致。1)出油管道有异物堵住,造成压力无限上升。2)安全阀压力调整过高,或者安全阀的启 闭特性差,反应滞后,使齿轮泵得不到保护。3)系统如使用多路换向阀控制方向,有的多路阀可能为负 开口,这样将遇到因死点升压而憋坏齿轮泵。

6 发热

1)系统超载,主要表现在压力或转速过高。2)油液清洁度差,内部磨损加剧,使容积效率下降,油 从内部间隙泄漏节流而产生热量。3)出油管过细,油流速过高,一般出油流速为3~8 m/s。

7 噪音严重及压力波动

1)滤油器污物阻塞不能起滤油作用;或油位不足,吸油位置太高,吸油管露出油面。2)泵体与泵 盖的两侧没有上纸垫产生硬物冲撞,泵体与泵盖不垂直密封,旋转时吸入空气。3)泵的主动轴与电机 联轴器不同心,有扭曲磨擦;或泵齿轮啮合精度不够。

4. 齿轮泵的操作

1、首先,操作四驱拖拉机的齿轮泵离合器手柄,使四驱拖拉机的发动机带动齿轮泵工作。

2、然后,操作后桥档位手柄,有前进档、倒档、空档三个档位选择。不使用后驱动行车时,必须将后桥档位放到空档位置,以减少阻力。

3、然后,操作流量阀手柄,拧松为慢,拧紧为快,使前后驱动轮达到最佳同步效果。

4、必须经常检查液压油箱的油量多少。液压油量不能少于油箱的3/4。发现油量减少应及时添加。严禁在液压油不足的情况下使用液压驱动系统,否则会使液压系统温度升高,影响液压驱动效果,严重时使油马达和齿轮泵卡死。

5、如果经常需要长时间使用液压后驱动,应增加液压油箱的油量。必须保持液压油的清洁,否则会缩短齿轮泵和油马达的使用寿命。

6、最后,必须保持液压管道畅通,特别是进油管的任何部分不能有折阻,否则会影响齿轮泵的工作效率和液压驱动效果,使液压系统产生噪音

5. 齿轮泵操作

不需要。齿轮泵在一般情况下都有一定的自吸能力,除第一次启动前须充满液体外,一般不需灌泵。另外进出口不需装吸入阀和压出阀,但在某些情况下应在出口安装单向阀。管线上如装有阀门,启泵运转必须打开,停泵时可不必关闭阀门,因而操作简单。

6. 齿轮泵的启动操作

液压齿轮泵,看正反转,要对着齿轮泵传动轴来看,顺时针旋转为右旋泵,逆时针旋转为左旋泵。

不止是齿轮泵,所以液压泵正反转定义,都是一样的。

例如由电动机驱动的液压泵,从电机冷却风扇处,可以识别液压泵旋向。

一般液压泵不允许反转,首次启动,一定确认液压泵旋向。

7. 齿轮泵的启动

  混合物在齿轮泵蜗壳出口被隔舌剥离,沿短管进入分离室。在分离室内空气被分离出来,由出口管排掉,而水仍经左右回水孔流向叶轮外缘,并与吸入管空气相混合。如此反复循环,逐渐将吸入管路中的空气排尽,使水进入泵内,完成自吸过程。

  内混式的自吸泵,工作原理与外混式自吸泵相同,其区别只是回水不流向叶轮外缘,而流向叶轮入口。内混式自吸泵在启动时,须打开叶轮前下方的回流阀,使泵内液体流回到叶轮入口。水在叶轮高速转动的作用下与吸入管来的空气相混合,形成气水混合物排至分离室。在这里空气排出而水又从回流阀返回到叶轮入口。如此反复进行,直至空气排尽,吸上水来。

  自吸齿轮泵的自吸高度,与叶轮前密封间隙、泵的转数、分离室液面高度等因素有关。叶轮前密封间隙越小,自吸高度越大,一般取为0.3~0.5毫米;在间隙增大时,除自吸高度下降外,泵的扬程、效率均降低。泵的自吸高度随叶轮的圆周速度u2的增大而增大,但到大自吸高度时,转数增加而自吸高度就不再增加了,此时只是缩短自吸时间;当转数下降时,自吸高度则随着下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自吸高度还随着储水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也不能超过分离室的佳储水高度)。为了在自吸泵中更好地使气水混合,叶轮的叶片须少些,使叶栅的节距增大;并宜采用半开式叶轮(或叶轮槽道较宽的叶轮),这样更方便于回水深入地射进叶轮叶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