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油泵简介(齿轮油泵简介及原理)

海潮机械 2023-01-24 00:20 编辑:admin 133阅读

1. 齿轮油泵简介及原理

掘进进油泵的工作原理是当发动机工作时,凸轮轴上的驱动齿轮带动机油泵的传动齿轮,使固定在主动齿轮轴上的主动齿轮旋转,带动从动齿轮作反方向的旋转,将机油从进油腔沿齿隙与泵壁送至出油腔。

进油腔处便形成低压产生吸力,把油底壳内的机油吸进油腔,由于主、从动齿轮不断地旋转,机油便不断地被压送到需要的部位。

2. 齿轮油泵介绍

齿轮泵是用两个齿轮互啮转动来工作,对介质要求不高。一般的压力在6MPa以下,流量较大。

齿轮油泵在泵体中装有一对回转齿轮,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依靠两齿轮的相互啮合,把泵内的整个工作腔分两个独立的部分。A为吸入腔,B为排出腔。齿轮油泵在运转时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旋转,当齿轮从啮合到脱开时在吸入侧(A)就形成局部真空,液体被吸入。被吸入的液体充满齿轮的各个齿谷而带到排出侧(B),齿轮进入啮合时液体被挤出,形成高压液体并经泵排出口排出泵外。

3. 齿轮油泵的用途及工作原理

以下就是齿轮油泵工作原理:

1、齿轮泵是用于输送油的泵,泵体有一对啮合齿轮,一个是主动齿轮,另一个是被动齿轮;

2、由于两个齿轮的啮合,泵的工作腔被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一侧是吸入腔,另一侧是排出腔;

3、当齿轮油泵工作时,驱动齿轮使从动齿轮旋转,并且当齿轮啮合并脱离啮合时,在吸入侧形成局部真空,并且液体被吸入;

4、吸入的液体充满齿轮并被带到排放侧,当齿轮进入啮合时,液体被压缩形成高压液体,并通过泵的排放口从泵中排出。

4. 齿轮油泵简介及原理图

  为液力变扭器和液压操纵系统供给-定压力和流星的液压油,并保证行星齿轮机构等各摩擦副的润滑需要。

自动变速箱油泵工作原理是什麽

自动变速箱油泵一般情况下安装在液力变矩器的后方,由液力变矩器壳后端的轴套驱动。在自动变速箱的供油系统中,油栗有定星泵和变星泵两种。

定量油泵

常用定星泵有内啮合齿轮泵、转子泵和叶片泵,应用最广泛的仍然是内啮合齿轮泵。内啮合齿轮泵关键由外齿齿轮、内齿齿轮、 月牙形隔板、泵壳、泵盖等组成,其齿轮紧密地装在泵体的内腔里,外齿齿轮为主动齿轮,内齿齿轮为从动齿轮,肝形隔板将外齿齿轮和内齿齿轮隔开。

变量油泵

变量泵的泵油量在发动机转速超过某一数值后就不在添加 ,那么就会缩短了油泵在高转速时的转动阻力,提高了汽车的燃油合理性。

5. 齿轮泵工作原理

液压齿轮泵工作原理是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脱开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大变小,而将液体挤入管路中去。

在术语上讲,齿轮泵也叫正排量装置,即像一个缸筒内的活塞,当一个齿进入另一个齿的流体空间时,因为液体是不可压缩的,所以液体和齿就不能在同一时间占据同一空间,这样,液体就被机械性地挤排出来。

由于齿的不断啮合,这一现象就连续在发生,因而也就在泵的出口提供了一个连续排除量,泵每转一转,排出的量是一样的。随着驱动轴的不间断地旋转,泵也就不间断地排出流体。泵的流量直接与泵的转速有关。

实际上,在泵内有很少量的流体损失,因为这些流体被用来润滑轴承及齿轮两侧,而泵体也绝不可能无间隙配合,故不能使流体100%地从出口排出,所以少量的流体损失是必然的,这使泵的运行效率不能达到100%。

然而泵还是可以良好地运行,对大多数挤出物料来说,仍可以达到93%~98%的效率。

6. 齿轮油泵简介及原理图解

机油泵的工作原理是当发动机工作时,凸轮轴上的驱动齿轮带动机油泵的传动齿轮,使固定在主动齿轮轴上的主动齿轮旋转,带动从动齿轮作反方向的旋转,将机油从进油腔沿齿隙与泵壁送至出油腔。

进油腔处便形成低压产生吸力,把油底壳内的机油吸进油腔,由于主、从动齿轮不断地旋转,机油便不断地被压送到需要的部位。机油泵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类。齿轮式机油泵又分外啮合齿轮式和内啮合齿轮式,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壳体内装有一个主动齿轮和一个从动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