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油泵出油口(齿轮油泵出油口油压的控制)

海潮机械 2023-01-19 16:08 编辑:admin 269阅读

1. 齿轮油泵出油口油压的控制

变速调节

更改液压齿轮泵的速度可以更改它的性能,从而更改它的工作点,这种方法称为变速调节。

2、变径调节

叶轮转动后,齿轮泵的性能会按照一定的规则变化,从而使泵的工作点将改变。我们称旋转叶轮以更改泵工作状态点的方法,称为可变径调整。

3、可变角度调整

改变叶片的安装角度可以改变泵的性能,从而达到改变液压齿轮泵工作点的目的。这种改变工作点的方式称为泵可变角度调节。

2. 齿轮油泵进油口和出油口

根都是进油也都是出油。

伸出时底部是进油离伸出口的地方是出油,相反进去的时候伸出口的油管就是进油了,底部就变成出油口了。所以根本就不需要去却别哪个是进油哪个是回油,油缸底端的那根管子是出活塞杆的,而顶端的油管是收活塞杆的。

3. 齿轮泵的吸油口和压油口

体内相互啮合的主、从动齿轮两端盖及泵体一起构成密封工作容积,齿轮的啮合点将左、右两腔隔开,形成了吸、压油腔。

当齿轮旋转时,右侧吸油腔内的轮齿脱离啮合,密封工作腔容积不断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液在大气压力作用下从油箱经吸油管进入吸油腔,并被旋转的轮齿带入左侧的压油腔。

左侧压油腔内的轮齿不断进入啮合,使密封工作腔容积减小,油液受到挤压被排往系统,这就是齿轮泵的吸油和压油过程。在齿轮泵的啮合过程中,啮合点沿啮合线,把吸油区和压油区分开。

4. 齿轮泵吸油口压力

齿轮泵和液压油在发动机的后方,也就是在车屁股的位置,不一定能够直接看到

由于齿轮泵的自吸性比其它型式的泵要好所以可以安置在高于液压油油平面的地方,但是随着油泵的正常磨损其出故障率要比安装位置低于液压油油平面.

由齿轮油泵工作原理图可以看出,齿轮泵泵体内腔可以容纳一对吸油和压油的齿轮,主动齿轮轴逆时针带动从动齿轮顺时针方向运行,传动齿轮的啮合右腔空间压力会降低,会产生局部真空,油池内的油在大气压作用下流进油泵的吸油口。齿轮的转动,齿轮中的油被源源不断地带到左边的压油口,将油压出,泵送到机器中需要润滑的地方

5. 齿轮油泵出油口油压的控制措施

发动机油泵的工作原理是:当发动机工作时,凸轮轴上的驱动齿轮带动发动机油泵的传动齿轮,使固定在主动齿轮轴上的主动齿轮旋转,那么就会带动从动齿轮作反方向的旋转,将发动机油从进油腔沿齿隙与泵壁送至出油腔。这样子,进油腔处便形成低压而造成吸力,把油底壳内的发动机油吸进油腔。因为主、从动齿轮不断地旋转,发动机油便不断地被压送到需要的地方位置。

发动机油泵按结构形式可包括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类。齿轮式发动机油泵又分外啮合齿轮式和内啮合齿轮式。

外啮合齿轮式发动机油泵壳体内装有一个主动齿轮和一个从动齿轮。齿轮与壳体内壁之间的很小,壳体上有进油口。工作时,齿轮旋转进油腔的容积因为轮齿向脱离啮合方向运动而增大,腔内造成必需的真空度,发动机油便从进油口被吸入并充满进油腔。齿轮旋转时把齿间所存的发动机油带至出油腔内。因为出油腔一侧轮齿进到啮合,出油腔容积减小,油压上升,发动机油便经出油口被送到发动发动机油道中。发动机油泵一般情况下由上的螺旋齿轮或曲轴前端驱动。在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油泵不断工作,那么就会保证发动机油在润滑油路中不断循环。

当齿轮进到啮合时,啮合齿之间的发动机油,因为容积变小,在齿轮间造成非常大的推力。有鉴于此,在泵盖上铣出一条卸压槽,使轮齿啮合时齿间挤出的发动机油可以通过卸压槽流向出油腔。在发动机油泵盖上装有限压阀,它可将主油道的油压调节在正常范围内0.15~0.9MPa。在限压阀的柱塞端头开有一个径向环槽,用来储存进到配合表层的磨屑和杂质,以保证柱塞运动灵活。

6. 齿轮油泵出油口油压的控制原理

柴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其实跟汽油发动机一样的,每个工作循环也经历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行程。但由于柴油机用的燃料是柴油,其粘度比汽油大,不易蒸发,而其自燃温度却较汽油低,因此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及点火方式都与汽油机不同。

柴油机在进气行程中吸入的是纯空气。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柴油经喷油泵将油压提高到10MPa以上,通过喷油器喷入气缸,在很短时间内与压缩后的高温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由于柴油机压缩比高(一般为16-22),所以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空气压力可达3.5-4.5MPa,同时温度高达750- 1000K(而汽油机在此时的混合气压力会为0.6-1.2MPa,温度达600-700K),大大超过柴油的自燃温度。因此柴油在喷入气缸后,在很短时间内与空气混合后便立即自行发火燃烧。气缸内的气压急速上升到6-9MPa,温度也升到2000-2500K。在高压气体推动下,活塞向下运动并带动曲轴旋转而作功,废气同样经排气管排入大气中。

普通柴油机的是由发动机凸轮轴驱动,借助于高压油泵将柴油输送到各缸燃油室。这种供油方式要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做不到各种转速下的最佳供油量。而现在已经愈来愈普遍采用的电控柴油机的共轨喷射式系统可以较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共轨喷射式供油系统由高压油泵、公共供油管、喷油器、电控单元(ECU)和一些管道压力传感器组成,系统中的每一个喷油器通过各自的高压油管与公共供油管相连,公共供油管对喷油器起到液力蓄压作用。工作时,高压油泵以高压将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闭环工作,对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彻底改变了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现象。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喷油正时与燃油计量完全分开,喷油压力和喷油过程由ECU适时控制。

2、可依据发动机工作状况去调整各缸喷油压力,喷油始点、持续时间,从而追求喷油的最佳控制点。

3、能实现很高的喷油压力,并能实现柴油的预喷射。

相比起汽油机,柴油机具有燃油消耗率低(平均比汽油机低30%),而且柴油价格较低,所以燃油经济性较好;同时柴油机的转速一般比汽油机来得低,扭距要比汽油机大,但其质量大、工作时噪音大,制造和维护费用高,同时排放也比汽油机差。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柴油机的这些缺点正逐渐的被克服,现在的不是高级轿车都已经开始使用柴油发动机了。

7. 齿轮油泵出油口的调压装置

1.

先检查进油口和出油口是否装反:管接头上容易装反,冲孔机阀组设计中容易出现板阀装反油路,导致调压失败。

2.

检查主阀的阀芯是否过紧或被污物卡住:这会导致阀的调节压力升高,冲孔机否则阀的减压表现会失效。

3.

检查是否有泄漏:外部泄漏会造成环境污染,容易发现;冲孔机而内漏主要是由于加工精度、装配精度或使用中磨损等原因造成的,不易检查,冲孔机往往会导致噪音大,阀门压力波动大。

4.

检查阻尼孔是否堵塞:对于非标液压机的溢流阀,系统加压后压力立即丧失,冲孔机转动手轮无法调节压力或系统超压,溢流阀不溢流;对于泄压阀来说,出油口压力不上去,油流量少,或者根本不泄压。冲孔机苏州威迪特主要原因是油污导致阻尼孔被脏物堵塞,滑阀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