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油泵各个零件的作用(齿轮油泵各个零件的作用及原理)

海潮机械 2023-01-22 16:53 编辑:admin 287阅读

1. 齿轮油泵各个零件的作用及原理

1、原理,当转子盘旋转时,滚子被离心力向外压,像旋转的油封一样,转子旋转,泵起作用,从进油口吸入燃油,并把燃油从出油口压入燃油系统,当关闭油泵时,出油口的检查阀关闭,防止燃油通过燃油泵流回油箱,检查阀维持的燃油管压力称为“残余压力”;

2、燃油泵最大泵油压力依赖于压力限制器的标准,如果燃油泵压力超过预定压力限制,压力限制器会打开旁路使燃油流回燃油泵进口处。作用是把机油送到发动机各摩擦部位,使机油在润滑路中循环,以保证发动机得到良好的润滑;

3、机油泵多为齿轮泵,它由齿轮泵体等组成。当发动机工作时,凸轮轴带动泵体的主动齿轮转动。齿轮甩动机油沿泵体内壁从进油口流至出油口,形成低压,产生吸力,机油箱内的机油即被吸入进油口。而出油口处的机油越积越多,因而压力增高,机油便被压到各摩擦部分,实现强制润滑。

2. 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图

一、工作原理:

齿轮泵是用两个齿轮互啮转动来工作,对介质要求不高。一般的压力在6MPa以下,流量较大。 齿轮油泵在泵体中装有一对回转齿轮,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依靠两齿轮的相互啮合,把泵内的整个工作腔分两个独立的部分。A为吸入腔,B为排出腔。齿轮油泵在运转时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旋转,当齿轮从啮合到脱开时在吸入侧(A)就形成局部真空,液体被吸入。被吸入的液体充满齿轮的各个齿谷而带到排出侧(B),齿轮进入啮合时液体被挤出,形成高压液体并经泵排出口排出泵外。

二、特点

1.结构紧凑,使用和保养方便。

2.具有良好的自吸性,故每次开泵前无须灌入液体。

3.齿轮油泵的润滑是靠输送的液体而自动达到的,故日常工作时无须别加润滑油。

齿轮油泵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船舶、电力、粮油、食品、医疗、建材、冶金及国防科研等行业。齿轮油泵适用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和纤维,无腐蚀性、温度不高于150℃、粘度为5~1500cst的润滑油或性质类似润滑油的其它液体。试用各类在常温下有凝固性及高寒地区室外安装和工艺过程中要求保温的场合。

三、结构

齿轮泵主要有齿轮、轴、泵体、泵盖、轴承套、轴端密封等组成。齿轮经氮化处理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与轴一同安装在可更换的轴套内运转。泵内全部零件的润滑均在泵工作时利用输送介质而自动达到。

3. 齿轮油泵各个零件的作用及原理图

1、齿轮泵是用于输送油的泵,泵体有一对啮合齿轮,一个是主动齿轮,另一个是被动齿轮;

2、由于两个齿轮的啮合,泵的工作腔被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一侧是吸入腔,另一侧是排出腔;

3、当齿轮油泵工作时,驱动齿轮使从动齿轮旋转,并且当齿轮啮合并脱离啮合时,在吸入侧形成局部真空,并且液体被吸入;

4、吸入的液体充满齿轮并被带到排放侧,当齿轮进入啮合时,液体被压缩形成高压液体,并通过泵的排放口从泵中排出。

4. 齿轮油泵各个零件的作用及原理图片

6部分组成,

齿轮油泵有齿轮,轴,泵体,泵盖,轴承套,轴端密封等组成。齿轮油泵适用于输送各种有润滑性的液体,温度不高于70度,如需高温200度,可配用耐高温材料即可,粘度为5×10-5—1.5×10-3m2/S。

5. 齿轮油泵用途及工作原理

机油泵的工作原理是当发动机工作时,凸轮轴上的驱动齿轮带动机油泵的传动齿轮,使固定在主动齿轮轴上的主动齿轮旋转,带动从动齿轮作反方向的旋转,将机油从进油腔沿齿隙与泵壁送至出油腔。

进油腔处便形成低压产生吸力,把油底壳内的机油吸进油腔,由于主、从动齿轮不断地旋转,机油便不断地被压送到需要的部位。机油泵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类。齿轮式机油泵又分外啮合齿轮式和内啮合齿轮式,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壳体内装有一个主动齿轮和一个从动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