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的产能(光刻机产能多少K)

海潮机械 2023-02-11 02:37 编辑:admin 206阅读

一、光刻机产能多少K

一台光刻机一天最高能刻50万芯片。

光刻机在实际操作中最高为每小时处理100片左右,一天工作下来也就是1000片。不过,这只是晶圆,芯片产能还需要进一步计算。以113.31平方毫米的麒麟990 5G为例,一块12英寸的晶圆在去除边角区域后,大约可生产600块芯片,数量已经十分可观。芯片制造十分复杂、严苛,稍有不慎便可能使得整片芯片废掉。因此,还不得不考虑到良品率,这样一来,一块12英寸晶圆能生产的芯片数量便降至500片左右。一天下来,EUV光刻机能生产50万片芯片,这一数字依旧十分惊人。

二、一台光刻机产量是多少

至少需要一个光刻机。

量产芯片至少需要一个光刻机,更恰当的说法是需要一台光刻机。要量产芯片,光刻机是最为必要的前提条件,但还要有相应的技术才能实现量产。一台光刻机每小时大约能加工150片晶圆,以八英寸晶圆为例每片能出200颗芯片,每天芯片产量为72万颗芯片,已经达到量产阶段了。

三、光刻机哪里产

近几年来,中国科技行业遭到国外的严重打压,尤其是电子芯片成为我国半导体领域最突出的短板,生产芯片最重要的设备是光刻机,世界上先进的光刻机主要由荷兰一家名为阿斯麦(ASML)的公司制造,市场占有率超过80%,而其中最先进的极紫外光刻机(EUV光刻),全世界只有ASML一家公司能制造。

四、光刻机投资有多大

用媒体报道的话来说就是,一年卖出60台光刻机?中国光刻机巨头崛起,独占80%中国市场!这家巨头名为上海微电子,是国内仅有的一家光刻机制造商,目前已经牢牢占据了中国市场,即便是ASML也无法动摇上海微电子在国内的地位。

中国光刻机巨头崛起

据了解,在过去的2020年里,全球的光刻机厂商一共卖出去了413台中低端或高端的光刻机。其中ASML作为行业的领先者,自然享有最大的话语权和最高的营收利润,毕竟台积电、三星等顶尖芯片代工厂最需要的就是ASML的EUV光刻机。

但是国内的上海微电子也不甘示弱,即使无缘高端光刻机市场,也做出了一番成绩。据悉,2020年上海微电子一共卖出去了60台光刻机,独占80%的中国市场。虽然这些光刻机基本上都是普通的DUV型号,但足以证明上海微电子的进步和实力。

要知道,上海微电子成立于2002年,距今还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而反观ASML公司则诞生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其历史和底蕴都要比上海微电子更深厚。所以如今上海微电子能取得这么大的突破已经是非常好的消息了,将来未必不能超越ASML。

对于我们国内而言,上海微电子一年卖出去60台光刻机,自然是一件好事。因为上海微电子的销量增加不仅代表着国内芯片产业自主化的提高,还预示着以后国内将会继续加大对光刻机领域的投资力度,致力于实现高端光刻机的自给自足。

五、光刻机产值

现在卡尔蔡司相机根本就没有任何销量。卡尔蔡司早就被日本打败,从1970年代起,蔡司自己就停产相机,把康泰克斯牌子卖给了日本京瓷。现在康泰克斯相机在和日本其他相机竞争中也败下阵来,全部停产。

在相机镜头制造上,卡尔蔡司也败给了日本富士和日东光学,丢掉了哈苏相机的镜头生产权。

事实上,现在能完全靠自己技术,独立造出一架完整数码单反三大部件(自动对焦机身,镜头,感光原件)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日本!

 现在莱卡等欧州相机牌子与曰本厂家实力差距太大,可以说是勉强维持生计。电子技术就不谈,现在也只有部分光学和机械技术(注意是部分)值得骄傲了,某种意义是在吃老本。机械上,钢片快门是曰本考派发明的,1/4000秒,1/8000秒,1/12000秒都是曰本最先实现,快门寿命,尼康F3八十年代初快门达到了十五万次,现在D4达到40万次,而莱卡80年代的R3,R4用的是美能达电子快门,寿命10万次。高速连拍,尼康佳能很早就达到10张/秒以上,莱卡现在都没有超过5张/秒,即使是光学上,多层镀膜技术,CRC浮动镜片技术,IF内对焦,RF后对焦,非球面镜片技术,等等,恰恰是日本人首先发明的。80年代莱卡和哈苏就用美能达的对焦屏。

哈苏数码单反H系列是和日本富士合作研发。最早h系列机身和镜头都是富士生产的,机身和镜头上都明确打着富士商标,机身上打着富士胶片fujifilm,镜头上打着富士龙fujinon。 哈苏抛弃卡尔蔡司,转投富士,哈苏和蔡司都没有自动对焦技术,哈苏只能接受富士的自动对焦机身和镜头一揽子方案。

直到现在,蔡司只有配以前京瓷的康泰克斯和配索尼的镜头才有自动对焦,因为是日本京瓷和索尼的技术,其他蔡司镜头都是手动对焦。

现在哈苏h系列据信机身改由瑞典哈苏本部生产,hcd镜头仍由日本富士生产,后期机身镜头上不出现富士的商标。 哈苏官网称,hcd镜头超过了原来哈苏的德国卡尔蔡司镜头。

哈苏无反镜头日本日东光学nittoh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