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点焊焊接的质量要求
两个不同的概念,你说的电焊可以理解为金属连接前的点固焊接,也可以理解为电阻电焊,是一种点连接,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用于金属连接,首先熔敷金属量比较多,强度肯定比点焊大。
2. 对焊点质量的要求
0.5-10公斤
没有气压焊枪就不能压紧给焊接工件加压。焊枪压紧至一定压力,焊接效果才会好。
先来看下焊接电流,由于电阻产生的热量与通过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因此焊接电流是产生热量的最重要的因素,焊接电流的重要性还不单纯指焊接电流的大小,电流密度的高低也是很重要的。
加压力是焊接过程中热量产生的重要步骤,加压力是施加给焊接处的机械力量,通过加压力使接触电阻减少,使电阻值均匀,可防止焊接时的局部加热,使焊接效果均匀。
3. 电焊的质量要求
T>6~13时,焊缝余高≤3.0mm 未焊满不允许咬边深度≤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两侧咬边总长度≤10%焊缝全长
根部凹陷深度≤0.2+0.02T,且≤0.5mm
角焊缝厚度不足≤0.3+0.05T,且≤1.0mm;每100mm焊缝长度内缺陷总长度≤125mm
角焊缝焊脚不对称差值≤1+0.15t
焊缝宽度比坡口每侧增宽0.5~2.5mm,宽度差≤3mm。焊缝顺直
焊缝观感及清理焊缝外观成性良好,无电弧擦伤;焊道与焊道、焊道与母材之间呈平滑过渡;焊
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酸洗后的焊缝及其附近表面不得有明显的腐蚀痕迹、颜色不均匀的斑纹和氧化色酸洗后的焊缝表面应用清水冲洗干净,不得残留酸洗液
钝化后的焊缝表面应用清水冲洗,呈中性后擦干水迹(使用PH试纸检查)
里口焊接,避免咬肉缺陷。焊脚高度等于管壁厚度,且不大于6mm
外口焊缝饱满,焊脚高度不低于管壁厚度1.4倍
无损检测编制无损检测方案,按照设计要求的无损检测方法和比例
气体管道切割下料切管器或带锯切割,下料、组对、焊接完毕后应及时封口
焊缝标识焊工代号
母材和焊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或复验、试验报告
焊接施工检查记录和试验报告应符合标准规定
设备排版图或管道轴测图、设计变更等
平焊法兰焊接焊缝清理焊缝余高/根部凸出提交焊接文件
3成品检查
@ww_resure
@ww_resure
@ww_resure
加丝焊缝 熔焊焊缝
特殊管路需做系统检测
焊工资格认可记录
焊接检查记录
焊缝返修检查记录
无损检测报告
要求无损检测的焊缝,应在设备排版图或管道轴测图标明焊缝位置、焊缝代号、焊工代号、无损检测方法、无损检测焊缝位置无要求无损检测的焊缝,可采用焊缝标识图对焊缝进行标识
4. 点焊焊接强度标准
一般对于焊点来说:最大承受拉力F=S(焊点最小面积)xσ(屈服强度) 碳钢一个焊点承受拉力约为48公斤,如果熔核直径尺寸为6.0,最低拉力为700KG力。
焊点能承受最大拉力还焊接电流大小有关 ,焊接电流太大焊条药皮失效,焊点强度极易被氧化,强度低得多。焊接电流太小。焊缝出现夹渣 未熔合等缺陷,焊缝强度也会低很多。
5. 焊接质量技术要求
焊接件的验收应由专职质量监督(检查)部门负责进行。
9.2 焊接件验收时,应对外购材料(钢材、焊材)和焊接件的加工、装配、焊接、检验、试验、涂装、编号、包装等工序质量控制及焊接件的成品质量进行验证,确认符合图样要求及标准的规定后访客验收,并签发质量证明文件。
9.3 焊接件质量证明文件包括焊接件合格证和焊接件质量证明书。
焊接件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包括:
主要部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焊接质量的检查结果(包括返修超过二次的记录);
无损探伤结果;
压力试验与致密性试验结果;
焊接件主要尺寸检测结果;
热处理报告;
竣工图和预装编号图及主要附件表。
6. 焊点质量的基本要求
焊点形状高度标准只是一个范围。
焊点高度标准规定:焊点高度一般不能小于薄板的厚度。对于板厚小于六毫米的钢板,焊角高度等于板厚;板厚大于六毫米的钢板,焊角高度习惯上按板厚的百分之七十,一般不超过十五毫米。
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诸物理量(例如,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线能量等)的总称为焊接工艺参数。
7. 点焊焊接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立焊电流不超过200电压20,追求效率的情况下不超过300电压25,一般采用药芯焊丝,如用实芯焊丝难度较大,且两种焊丝电流电压有不同,要分焊接和盖面两步。
焊接与盖面电流又要调节,焊接时可适度曾大电流,盖面宜小电流,电压不宜过小,能定形的情况下越大越好 。
CO2可以采用全位置焊接,就是平、横、立、仰。
立焊薄板建议采用立向下焊接,中厚板为保证熔深采用从下向上焊接方式,注意不同的焊接方式焊枪角度适当的调整。下面是焊接需要注意的事情。CO2气保焊操作1 起弧(1)保持干伸长不变。
(2)倒退引弧法,在焊道前端10—20mm处引弧。
(3)接头处磨薄,防止接头未熔和。
2 收弧(1)保持干伸长不变。
(2)在熔池边缘处收弧。起弧与收弧工艺,虽然说CO2的起弧与收弧工艺简单,但若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掌握规范的操作工艺是很必要的。
起弧工艺:起弧之前在焊丝端头与母材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按下焊枪开关。在起弧时,保持干伸长度稳定。
起弧处由于工件温度较低,又无法象手工焊那样拉长电弧预热,所以应采用倒退引弧法,使焊道充分熔和。
收弧工艺:CO2焊收弧时,应保持干伸长度不变,并把燃烧点拉到熔池边缘处停弧,焊机自完成回烧、消球、延时气保护的收弧过程。3 操作方法(1)左焊法(右→左):余高小,宽度大,飞溅小,便于观察焊缝,焊接过程稳定,气保效果好(有色金属必须用左焊法),但溶深较浅。
(2)右焊法(左→右):余高大,宽度小,飞溅大,便于观察熔池,熔深深。
(3)运枪方法:锯齿形摆抢。
(4)平角焊不摆或小幅摆动。
(5)立角向上焊,采用三角形运枪。
(6)焊枪过渡:熔池两边停留,在熔池前1/3处过渡。
(7)枪角度:垂直于焊道,沿运枪方向成80—90°角。
(8)试板:间隙2.0—2.5mm,起弧点略小于收弧点。无钝边,反变形1°。
(9)予防缺陷:防夹角不熔—烧透夹角。
防层间不熔—注意枪角度。 焊接参数1 电流、电压U2=14+0.05I2 焊接电流应根据母材厚度、接头形式以及焊丝直径等,正确选择焊接电流。
短路过渡时,在保证焊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小电流,因为当电流太大时,易造成溶池翻滚,不仅飞溅大,成型也非常差。
焊接电压必须与电流形成良好的配合。
焊接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飞溅,焊接电压应伴随焊接电流增大而提高,应伴随焊接电流减小而降低,最佳焊接电压一般在1-2V之间,所以焊接电压应细心调试。
电流过大:弧长短、飞溅大,有顶手感觉,余高过大,两边熔合不好。
电压过高:弧长长、飞溅稍大,电流不稳,余高过小,焊逢宽,引弧易烧导电嘴。
2 干伸长度 焊丝伸出导电咀的长度为干伸长度,一般经验公式为10倍的焊丝直径I=10d。规范大时,略大。规范小时,略小。
干伸过长:焊丝伸出长度太长时,焊丝的电阻热越大,焊丝熔化速度加快,易造成焊丝成段熔断,飞溅大,熔深浅,电弧燃烧不稳。同时气保护效果不好。
干伸过短:易烧导电嘴。同时,导电嘴发热易夹丝。飞溅物易堵塞喷嘴。熔深深。 电流 200A以下 200~350A 350~500A干伸长度 10~15mm 15~20mm 20~25mm 3 气体流量 L=(10—12)d L/min过大:产生紊流,造成空气侵入,产生气孔。过小:气保护不好。风速≤2m/s 时不受影响。风速≥2m/s 时应采取措施。 ①加大气体流量。 ② 采取挡风措施。 注意:当发生漏气时,会使焊缝出现气孔,必须处理漏气点,不能用加大流量的方法补充。 4 电弧力当不同板厚、不同位置、不同规范,不同焊丝,选择不同的电弧力。过大:电弧硬、飞溅大。过小:电弧软、飞溅小。5 压紧力 过紧:焊丝变形,送丝不稳。 过松:焊丝打滑,送丝慢。 6 电源极性直流反极性:熔深大,飞溅小,焊缝成型好电弧稳定,且焊缝含氢量低。 直流正极性:在相同条件下,焊丝熔化速度快。是反极性的1.6倍,熔深浅,余高大,飞溅很大。在堆焊、铸铁补焊、高速焊时采用。7 焊接速度 焊接速度对焊缝内部与外观的质量都有重要影响,当电流电压一定时: 焊速过快:熔深、熔宽、余高减小,成凸型或驼峰焊道,焊趾部咬肉。焊速过快时,会使气体保护作用受到破坏,易产生气孔。同时焊逢的冷却速度也会相应加快,因而降低了焊逢金属的塑性和韧性。并会使焊逢中间出现一条棱,造成成型不良。 焊速过慢:熔池变大,焊道变宽,焊趾部满溢。焊速慢易排出熔池中的气体。因过热造成焊缝金属组织粗大或烧穿。 选择焊接参数应按以下条件:焊缝外型美观,没有烧穿、咬边、气孔、裂纹等缺陷。熔深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焊接过程稳定,飞溅小。焊接时听到沙...沙的声音。同时应具备最高的生产率。 CO2焊的焊接规范主要包括: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和气体流量。这些参数对焊丝的加热和熔化及焊缝成型都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