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的损耗(离心泵的损耗率是多少)

海潮机械 2023-01-06 02:23 编辑:admin 282阅读

1. 离心泵的损耗率是多少

1、90度弯头,一个弯头要损耗1m扬程(即0.1公斤压力),9个弯头那大概损失10m扬程(即1公斤压力)。

2、水平管道,100m损耗1m扬程,管道总长200+800m,这里也大概损失10m扬程。从这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弯头,出口压力是67-10=57m,即5.7公斤压力,加上弯头后出口压力是67-10-10=47 即4.7公斤压力。

根据这样情况算起来也就损耗10m+10m共20m左右扬程,而你的水泵扬程有67m,足够用来损耗,但水量还是很小

2. 离心泵的损耗率是多少正常

水泵用久了之后,水泵的叶轮表面就会结上一层水垢,水垢的摩擦系数比较高,因此水泵在运行时就会由于水垢的摩擦,损失一部分功率,所以水泵用久了,电机功率没有变,而是由于摩擦力产生的无功损耗降低了水泵的能效。

3. 离心泵的损耗率是多少啊

转动的力, 扭矩传感器扭矩在物理学中就是力矩的大小,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国际单位是牛米Nm,此外还可以看见kgm、lb-ft这样的扭矩单位,由于G=mg,当g=9.8的时候,1kg的重量为9.8N,所以1kgm=9.8Nm,而磅尺lb-ft则是英制的扭矩单位,1lb=0.4536kg;1ft=0.3048m,可以算出1lb-ft=0.13826kgm。

在人们日常表达里,扭矩常常被称为扭力(在物理学中这是2个不同的概念)。例如:8代Civic 1.8的扭矩为173.5Nm@4300rpm,表示引擎在4300转/分时的输出扭矩为173.5Nm,那173.5N的力量怎么能使1吨多的汽车跑起来呢?其实引擎发出的扭矩要经过放大(代价就是同时将转速降低)这就要靠变速箱、终传和轮胎了。引擎释放出的扭力先经过变速箱作“可调”的扭矩放大(或在超比挡时缩小)再传到终传(尾牙)里作进一步的放大(同时转速进一步降低),最后通过轮胎将驱动力释放出来。如某车的1挡齿比(齿轮的齿数比,本质就是齿轮的半径比)是3,尾牙为4,轮胎半径为0.3米,原扭矩是200Nm的话,最后在轮轴的扭力就变成200×3×4=2400Nm(设传动效率为100%)在除以轮胎半径0.3米后,轮胎与地面摩擦的部分就有2400Nm/0.3m=8000N,即800公斤力的驱动力,这就足以驱动汽车了。若论及机械效率,每经过一个齿轮传输,都会产生一次动力损耗,手动变速箱的机械效率约在95%左右,自动变速箱较惨,约剩88%左右,而传动轴的万向节效率约为98%。整体而言,汽车的驱动力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补充一点: 为什么引擎的功率能由扭矩计算出来呢? 功率P=功W÷时间t 功W=力F×距离s 所以,P=F×s/t=F×速度v 这里的v是线速度,而在引擎里,曲轴的线速度=曲轴的角速度ω×曲轴半径r,代入上式得:功率P=力F×半径r×角速度ω ; 而 力F×半径r=扭矩 得出:功率P=扭矩×角速度ω 所以引擎的功率能从扭矩和转速中算出来 角速度的单位是弧度/秒,在弧度制中一个派代表180度。

4. 离心泵消耗功率过大原因是

1.平衡盘倾斜太大主要是因为平衡盘轴向跳动太大,在运转时,平衡盘的局部经常与平衡板摩擦,因而增加电机的功率。

  解决方法:需要更换合格的平衡盘,使平衡盘的轴向跳动达到设计的要求。

  2.运输中,泵轴弯曲或者转子各部径向跳动过大,回转体和泵体接触泵轴旋转过程中,泵轴或者轴套与导叶套摩擦,叶轮与密封环摩擦,造成运转负荷过大。

5. 离心泵功率因数

     因素是离心泵叶轮的直径和转速。离心泵的原理是介质被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即把机械能转化成了介质的动能,再在导轮里把介质动能转化成压能。

离心泵扬程主要由离心力决定的,高心力F=mrw^2,m一介质质量,r一叶轮半径,w一角速度。从公式就可得出结论了。

6. 离心泵的损耗率是多少合适

4方水池配400瓦大功率循环泵。循环泵是养鱼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是鱼池过滤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鱼池水体动力来源,是用来给鱼池水体打循环

理论上1小时循环2遍水就可以,实际中要真的循环2遍,通常要循环5遍以上的水量,假设扬程是1.5米,排水量=4×5×1.5=30万焦耳,再加上水泵功率损耗50%,大概需要60万焦耳,也就是160瓦的水泵,这个是理论最小值,实际过程中还加上其他损耗,大概需要400瓦左右

7. 离心泵的主要损失有哪些

有三种损失:水力损失、容积损失、机械损失.1)水力损失:流体在泵体内流动时,如果流道光滑,阻力就小些,流道粗糙,阻力就大些水流进入到转动的叶轮或水流从叶轮中出来时还会产生碰撞和漩涡引起损失。

以上两种损失叫做水力损失。

2)容积损失:叶轮是转动的,而泵体是静止的流体在叶轮和泵体之间的间隙中一小部分回流到叶轮的进口;另外,有一部分流体从平衡孔回流到叶轮进口,或从轴封处漏损。

如果是多级泵,从平衡盘也要漏损一部分。

这些损失,叫容积损失;3)机械损失:轴在转动时要和轴承、填料等发生摩擦,叶轮在泵体内转动,叶轮前后盖板要与流体产生摩擦,都要消耗一部分功率,这些由于机械摩擦引起的损失,总成为机械损失。

8. 离心泵功率损失的原因

由于在系统启动时,管路常常为空管,没有管阻压力,这样会造成泵在一定转速下启动时的开始你说的是对的,而且你的理解非常正确。从离心式水泵的扬程-流量特性曲线来看是一条下降的曲线,在泵的出口阀门关闭的情况下启动,泵没有流量,因而电机的处于轻载状态下工作(流量与扬程的积反映电机功率大小)。如果用轴流式的水泵就情况相反了,必须是开阀启动,此时电机的功率最小短时间内由于没有阻力,会偏大流量运转,常常出现泵振动、噪声,甚至电机超负荷运转,将电机烧毁。关闭出口阀,等于人为设置管阻压力,随泵正常运转后,缓慢启动阀门,让泵沿其性能曲线规律逐步正常工作。请大家谈谈。闭闸阀启动时,水泵没有形成流量,可以减小电机启动电流,利于水泵的顺利启动,随着水泵的顺利启动应及时慢慢打开闸阀!对于软起动的水泵可不要闭闸阀启动水泵. 离心泵工作是要甩出里面的空气来,不闭闸形不成真空.形不成真空就无法工作啦. 因离心泵是靠叶轮离心力形成真空的吸力把水提起,所以,离心泵启动时,必须先把关闭,灌水,是水位超过叶轮部位以上,排出离心泵中的空气,才可启动,启动后,叶轮周围形成真空,把水向上吸,其可自动打开,把水提起。因此,必须先闭。主要是减小启动电流. 离心泵是一种叶片泵,依靠旋转的叶轮在旋转过程中,由于叶片和液体的相互作用,叶片将机械能传给液体,使液体的压力能增加,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离心泵工作有以下特点:

①离心泵泵在一定转速下所产生的扬程有一限定值。工作点流量和轴功率取决于与泵连接的装置系统的情况(位差、压力差和管路损失)。扬程随流量而改变。

②工作稳定,输送连续,流量和压力无脉动。

③一般无自吸能力,需要将泵先灌满液体或将管路抽成真空后才能开始工作。

④离心泵在排出管路阀门关闭状态下启动,旋涡泵和轴流泵在阀门全开状态下启动,以减少启动功率。 因为离心泵是靠叶轮离心力形成真空的吸力把水提起,所以,离心泵启动时,必须先把闸阀关闭,灌水。水位超过叶轮部位以上,排出离心泵中的空气,才可启动。启动后,叶轮周围形成真空,把水向上吸,其闸阀可自动打开,把水提起。因此,必须先闭闸阀离心泵是一种叶片泵,依靠旋转的叶轮在旋转过程中,由于叶片和液体的相互作用,叶片将

9. 离心泵能耗计算

离心泵的效率是机械、容积和水力三种效率的乘积。泵组的效率为泵效率和电机效率的乘积。造成离心泵组效率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泵本身效率是最根本的影响。同样工作前提下的泵,效率可能相差15%以上。

2.离心泵的运行工况低于泵的额定工况,泵效低,耗能高。

3.电机效率在运用中基本保持不变。因此选择一台高效率电机致关重要。

4.机械效率的影响主要与设计及制造质量有关。泵选定后,后期治理影响较小。

5.水力损失包括水力摩擦和局部阻力损失。离心泵运行一定时间后,不可避免地造成叶轮及导叶等部件表面磨损,水力损失增大,水力效率降低。

6.离心泵的容积损失又称泄漏损失,包括叶轮密封环、级间、轴向力平衡机构三种泄漏损失。容积效率的高低不仅与设计制造有关,更与后期治理有关。泵连续运行一定时间后,因为各部件之间摩擦,间隙增大,容积效率降低。

7.因为过滤缸堵塞、管线进气等原因造成离心泵抽空及空转。

8.泵启动前,员工不注重离心泵启动前的预备工作,暖泵、盘泵、灌注泵等基本操纵规程执行不彻底,常常造成泵的气蚀现象,引起泵噪声大、振动大、泵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