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模具材料(常用模具材料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海潮机械 2023-01-22 22:44 编辑:admin 136阅读

1. 常用模具材料

注塑常用塑胶原料:ABS,PP,PVC,PC。

模具常见常用材料:黄牌料,P20,718,738,S136。

一般对注塑模具材料的基本要求有以下方面。

1.易于加工 注塑模具零件多为金属材料制成,有的结构形状还很复杂,为了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效率,要求模具材料易于加工成图纸所要求的形状和精度。

2.耐磨性好塑件表面的光泽度和精度都和模具型腔表面的耐磨性有直接关系,特别是有些塑料中加人了玻纤、无机填料及某 些颜料时,它们和塑料熔体一起在流道、模腔中髙速流动,对型腔表面的摩擦很大,若材料不耐磨,很快就会磨损,使塑件质量受到损伤。

3.高耐蚀性很多树脂和添加剂对型腔表面都有腐蚀作用, 这种腐蚀使型腔表面金属溶蚀、剥落,表面状况变坏、塑件质量变差。所以,最好使用耐蚀钢,或对型腔表面进行镀铬、钹镍处理。

4.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在注塑成型时,注塑模具型腔的温度要达到300℃以上。为此,最好选用经适当回火处理的工具钢(热处理钢)。否则会引起材料微观结构的改变,从而造成模具尺寸的变化。

5.受热处理影响小为了提髙硬度和耐磨性,一般对模具要进行热处理,但这种处理应使其尺寸变化很小。因此,最好采用能切削加工的预硬化钢。

6.抛光性能好塑件通常要求具有良好的光泽和表面状态, 因此要求型腔表面的粗糙度非常小,这样,对型腔表面必须进行表面加工,如抛光、研磨等。所以,选用的钢材不应含有粗糙的杂质和气孔等。

2. 常用模具材料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锤锻模是热锻模的一种方式,热锻制造工艺中"模锻"生产所用的模具叫热锻模。具体地说,也就是把加热的毛坯放进热锻模中加压,使毛坯按热锻模模腔形状改变成为锻件。

热锻模在高温下通过冲击加压、强制金属成形。模具在工作过程中经受巨大的负荷,同时经受压应力、拉应力和附加弯曲应力,被锻金属在模具型腔内流动又产生强烈的摩擦力,型腔表面金属与高温金属接触,被加热至300 ~400 ℃,局部高达500 ~600 ℃,加上经常受到反复加热和冷却,极易产生热疲劳裂纹。

热作模具主要用于制造对高温状态下的工件进行压力加工的模具,如热锻模具、热挤压模具、压铸模具、热镦锻模具等。热作模具是用来使零件热成型的,热成型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分为铸模和锻模,铸模是将液态金属注入时期成型的模具,锻模则是在液态金属凝固后的高温状态时期成型的模具。热作模具,如果为铸模,一般为非仅是耐火材料制成,当然,在压力铸造中,则会采用耐高温的金属铸模,金属铸模要有较高的熔点,而且一定不能和铸造材料发生凝固粘连。锻模则是金属模具,其特点是耐高温抗冲击,要有优异的刚性以及热稳定性。常用的热作模具材料为中、高含碳量的添加铬钨钼钡等合金元素的合金模具钢。对

特殊要求的热作模具有时采用高合金奥氏体耐热模具钢、高温合金、难熔合金制造。

3. 常用模具材料牌号

液压模具材料大模板可以用45钢调至,小模板可以用A3,工作部件可以用SKH61受热后稳定性及机械强度很好。

非受热冲头、凹模可以用SKH51、SKD11、S790等日本牌号的进口材料热处理61~63HRC,要求不高的凸凹模可以用国产牌号的Cr12、Cr12MoV强度相当于进口的SKH51。

4. 常用模具材料高速钢淬火后如何提高硬度,减少变形?

顺序一般是正火,退火,淬火,回火,正火退火属于预先(预备)热处理,淬火回火属于最终热处理,也称调质处理。特殊例子有正火也可作为最终热处理的。

下面是定义,我尽量把用逗号把定义切开。

正火是,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完全奥氏体化后(亚共析钢就是Ac3过共析钢就是Accm),保温一段时间,空冷,目的是得到珠光体组织

退火是,将组织偏离平衡状态的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适当方式冷却,目的是得到平衡组织。

它的定义就是这么模糊,因为它包括的范围很大,正火可看作退火的一种,按照加热温度,退火可分为:

完全退火(完全奥氏体化),

不完全退火(比较经济适合工业生产,球化退火是一种不完全退火),

再结晶退火(再结晶温度以上),去应力退火(回复温度以上,再结晶退火也是一种去应力退火,具体看题),

等温退火(加热至Ac1或Ac3以上,保温,快冷至Ac1以下,等温转变,特点是多了快冷的过程节约时间)

扩散退火(加热到Ac3以上,长时保温,炉冷,目的是消除偏析,典型題是消除S偏析,但是不能消除P偏析因其原子扩散速度小难以热处理消除,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等等)

淬火是,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完全奥化,保温一定时间,以大于临界冷速速冷(水淬或油淬,油淬变形小不易淬裂),目的是得到马氏体。

回火一般紧跟淬火,将淬火钢加热到Ac1以下适当温度,保温,适当速度冷却(油冷或水冷)目的是提高塑性韧性。

不可避免的回火会导致强度硬度下降,但是只要符合需求就行,强硬度和塑韧性通常来说升降相反,它的目的就是调整四属性使它们符合需求,调整质量所以叫调质处理

嘛。

强烈推荐崔忠圻

写的<<金属学与热处理>>,新版蓝皮的那个,与旧版黄皮的相比精简了整整一半,知识点脉络非常清晰。

给个赞吧嘤嘤嘤(ಥ_ಥ)

5. 模具常用材料有哪些

常用材料分2类 金属材料的加工。非金属材料的加工(如陶瓷、塑料等)

硬度由大到小:不锈钢>铸铁>铜>铝说几种常用的吧,希望对你有用:

1、45——优质碳素结构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

主要特征:

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小型件宜采用调质处理,大型件宜采用正火处理。

应用举例:

主要用于制造强度高的运动件,如透平机叶轮、压缩机活塞。轴、齿轮、齿条、蜗杆等。焊接件注意焊前预热,焊后消除应力退火。

2、Q235A(A3钢)——最常用的碳素结构钢。

主要特征:

具有高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冷冲压性能,以及一定的强度、好的冷弯性能。

应用举例:

广泛用于一般要求的零件和焊接结构。如受力不大的拉杆、连杆、销、轴、螺钉、螺母、套圈、支架、机座、建筑结构、桥梁等。

3、40Cr——使用最广泛的钢种之一,属合金结构钢。

主要特征:

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低温冲击韧度及低的缺口敏感性,淬透性良好,油冷时可得到较高的疲劳强度,水冷时复杂形状的零件易产生裂纹,冷弯塑性中等,回火或调质后切削加工性好,但焊接性不好,易产生裂纹,焊前应预热到100~150℃,一般在调质状态下使用,还可以进行碳氮共渗和高频表面淬火处理。

应用举例:调质处理后用于制造中

速、中载的零件,如机床齿轮、轴、蜗杆、花键轴、顶针套等,调质并高频表面淬火后用于制造表面高硬度、耐磨的零件,如齿轮、轴、主轴、曲轴、心轴、套筒、销子、连杆、螺钉螺母、进气阀等,经淬火及中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中速冲击的零件,如油泵转子、滑块、齿轮、主轴、套环等,经淬火及低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低冲击、耐磨的零件,如蜗杆、主轴、轴、套环等,碳氮共渗处即后制造尺寸较大、低温冲击韧度较高的传动零件,如轴、齿轮等。

4、HT150——灰铸铁

应用举例:齿轮箱体,机床床身,箱体,液压缸,泵体,阀体,飞轮,气缸盖,带轮,轴承盖等

5、35——各种标准件、紧固件的常用材料

主要特征:

强度适当,塑性较好,冷塑性高,焊接性尚可。冷态下可局部镦粗和拉丝。淬透性低,正火或调质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