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裁模具设计(冲裁模具设计实例说明书)

海潮机械 2023-01-07 03:23 编辑:admin 300阅读

1. 冲裁模具设计

思路反了,一般冲模是根据被冲压零件的来设计的,根据零件的大小、厚度、形状来确定冲裁力、模架的大小、模具的开合高度、模柄的尺寸等等,然后根据这些参数来选择合适的冲床(公称压力、滑块行程、闭合高度、模柄尺寸、工作台尺寸......),可以根据冲床参数做一些调整,关键要满足冲压的使用要求。

2. 冲裁模具设计实例说明书

冲压模具设计一般都是平面设计,用CAD就可以了。

但有的人也用UG软件,UG软件功能强大,不仅有模具设计的模块还可以用外挂。工作效率是很多软件必能比的。

UG软件的操作方式灵活多变,不拘于一种方式或是布局。

3. 冲裁模具设计的一般思路

冲裁间隙值的确定,一般使用的是经验公式与图表。做冲压模具钳工、冲压模具设计工作时间久了的人,因为经验丰富,自然会比较了解、知道各种不同的产品,包括它的材料、尺寸和外观精度要求,以及模具该怎么设计才能顺利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怎样减少模具维修、修模次数等,拿到产品图,心里自然的就会想到这个模具结构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各种数值心里都有数。

冲头与刀口的间隙对冲压件质量、冲压模具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设计冲压模具时一定要选择一个合理的间隙,以保证冲压件的断面质量、尺寸精度满足产品的要求、所需冲裁力小、冲压模具寿命高。

但分别从质量、冲压力、冲压模具寿命等方面的要求确定的合理间隙并不是同一个数值,只是彼此接近。

考虑到冲压模具制造中的偏差及使用中的磨损、生产中通常只选择一个适当的范围作为合理间隙,只要间隙在这个范围内,就可冲出良好的制件。冲压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会不断磨损儿使间隙增大,设计与制造新冲压模具时要采用最小合理间隙值。冲压模具冲裁间隙,根据工厂老师傅多年来对模具的研究和改进的经验,尺寸精度、断面垂直度要求高的制件应选用较小间隙值,断面垂直度与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冲压件,应以降低冲裁力、提高冲压模具寿命为主,可采用较大间隙值。

其值可按下列经验公式来计算:

软材料:材料厚度t< 1 mm, 冲裁间隙c=(3% ~ 4%)t t = 1 ~ 3mm, c = (5% ~8%)t t = 3 ~ 5mm ,c =(8% ~10%)t 硬材料 :t <1mm,c = ( 4% ~5% )t t = 1 ~ 3mm, c = ( 6% ~8% )t t = 3 ~ 8mm, c = ( 8% ~ 13%)

t以下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主要依据是保证上下裂纹会合,以便获得良好的断面。

根据三角形 ABC的关系可求得间隙值c为: c =( t – h0 ) tanβ = t (1-h0/t) tanβ式中, h0—— 凸 模切入深度;β——最大剪应力方向与垂线方向的夹角。

从上式看出,间隙 c与材料厚度t、相对切入深度h 0/t以及裂纹方向β有关。

而h0与β又与材料性质有关,材料愈硬, h 0/t愈小。

因此影响间隙值的主要因素是材料性质和材料厚度。

材料比较硬或比较厚,间隙值越大。

4. 冲裁模具设计图

  自学冲压模具设先要会自己动手制作模具,然后再学习看看基本有关冷冲模设计方面的书。自学理论上可以,但那需要很强毅力,一般大学里从金属塑性原理学起(涵盖弹性、塑性、理论、材料力学),用的都是数学方法(高等),当然面向的只是普通模具设计师,出来后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来实习,用于积累经验;更高级的话,一方面是经验的积累,还有理论的深入,学无止境的。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5. 冲裁模具设计时,为何要计算压力中心,如何计算?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6. 冲裁模具设计实例

模具修模方法1.

材料较薄拉深深度比直径大的零件:用减小筒形直径来达到增加高度的方法,圆角半径可逐次减小。

2.

材料较厚拉深深度和直径相近的零件:可用维持高度不变逐步减小筒形直径过程中减小圆角半径。

3.

凸缘很大且圆半径很小时:应通过多次整形达成。

4.

凸缘过大时:必要时采应胀形成形法为体现“凸缘不变”原则,让第一次拉深形成的凸缘不参与以后各次的拉深变形,宽凸缘拉深减首次入凹模的材料(即形成壁与底的材料)应比最后拉深完成实际所需的材料多3~10%。

7. 冲裁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模具装配通常选择非互换性装配法。非互换性装配法主要有修配法和调整装配法。

  (1)修配装配法: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当装配精度要求高时,如果采用完全互换法,则使相关零件的要求很高,这对降低成本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采用修配法。

  (2)修配调整法:将各相关模具零件按经济加工精度制造,在装配时通过改变一个零件的位置或选定适当尺寸的调节件(如垫片、垫圈、套筒等)加入到尺寸链中进行补偿,以达到规定装配精度要求的方法称为调整装配法。

  互换装配法:装配时,各个配合的模具零件不经选择、修配、调整,组装后就能达到预先规定的装配精度和技术要求,这种装配方法称互换装配法。它是利用控制零件的制造误差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其原则是各有关零件公差之和小于或等于允许的装配误差。

  模具的装配工艺过程:

  ⑴在总装前应选好装配的基准件,安排好上、下模(动、定模)装配顺序。如以导向板作基准进行装配时,则应通过导向板将凸模装人固定板,然后通过上模配装下模。在总装时,当模具零件装入上下模板时,先装作为基准的零件,检查无误后再拧紧螺钉,打入销钉。其他零件以基准件配装,但不要拧紧螺钉,待调整间隙试冲合格后再紧固。

  ⑵型腔模往往先将要淬硬的主要零件(如动模)作为基准,全部加工完毕后再分别加工与其有关联的其他零件。然后加工定模和固定板的4个导柱孔、组合滑块、导轨及型芯等零件,配镗斜导柱孔,安装好顶杆和顶板。最后将动模板、垫板、垫块、固定板等总装起来。

  冲压模具的装配的注意事项:

  ⑴首先安装冲压模具的上下模座,上模座安装在冲床或压力机的滑块上,下模座安装在冲床或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上。上下模座固定之后,再进行模具零件在模座上的安装,可以保证正确精确的安装位置,以防出现误差导致无法工作。

  ⑵同时在进行凹凸模安装时,在它们之间要留有均匀的冲裁空间,这样可以保证冲压质量及延长冲压模具使用寿命。另外要根据模具结构确定上下模具的装配顺序,对于有导柱和没有导柱的模具安装要分别确定不同的安装方法。

  ⑶对于复杂的冲压模具安装需要根据上下模零件安装所受的限制大小确定合理的装配顺序。不恰当的安装顺序有时会影响后面的安装工作,或是出现不能安装的。所以正确的安装顺序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