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燃烧器的一次风是指(煤尘的燃烧形式)

海潮机械 2023-01-31 21:57 编辑:admin 199阅读

1. 煤尘的燃烧形式

煤矿事故类型分为瓦斯事故:瓦斯、煤尘爆炸或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瓦斯窒息(中毒)等。顶板事故:指冒顶、片帮、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冲击地压、露天煤矿边坡滑移垮塌等。底板事故视为顶板事故。机电事故:指机电设备(设施)导致的事故。包括运输设备在安装、检修、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放炮事故:指放炮崩人、触响瞎炮造成的事故。水灾事故:指地表水、老空水、地质构造水、工业用水造成的事故及溃水、溃沙导致的事故。火灾事故:是指煤与矸石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造成的事故(煤层自燃未见明火逸出有害气体中毒算为瓦斯事故)。运输事故:指运输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发生的事故。其它事故:以上七类以外的事故。

2. 煤的燃烧方式主要有

冬天用煤取暖,煤在燃烧过程中主要产生的是空气污染,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等,还会产生烟尘对呼吸道危害很大。

如果室内过于密封,容易引起煤气中毒,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不要用煤取暖,非常不安全。

3. 煤炭燃烧的条件

没有燃烧就没有毒,只有煤炭燃烧不充分时产生一氧化碳,对人体有毒。煤中的无机物质含量很少,主要有水分和矿物质,它们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质量和利用价值。

矿物质是煤炭的主要杂质,如硫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其中大部分属于有害成分。

煤中的有机质在一定温度和条件下,受热分解后产生的可燃性气体,被称为“挥发分”,它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氢气、一氧化碳等化合物组成的混合气体。

挥发分也是主要的煤质指标,在确定煤炭的加工利用途径和工艺条件时,挥发分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如果燃烧条件不适当,挥发分高的煤燃烧时易产生未燃尽的碳粒,俗称“黑烟”;并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多环芳烃类、醛类等污染物,热效率降低。

因此,要根据煤的挥发分选择适当的燃烧条件和设备。扩展资料:“水分”对煤炭的加工利用有很大影响。水分在燃烧时变成蒸汽要吸热,因而降低了煤的发热量。煤炭中的水分可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以内在水分作为评定煤质的指标。

煤化程度越低,煤的内部表面积越大,水分含量越高。

“灰分”是煤炭完全燃烧后剩下的固体残渣,是重要的煤质指标。

灰分主要来自煤炭中不可燃烧的矿物质。

矿物质燃烧灰化时要吸收热量,大量排渣要带走热量,因而灰分越高,煤炭燃烧的热效率越低;灰分越多,煤炭燃烧产生的灰渣越多,排放的飞灰也越多。

优质煤和洗精煤的灰分含量相对较低。

4. 煤尘的燃烧形式有几种

沉积煤尘是指井下巷道堆积有厚度超过2㎜,过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

当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或瓦斯燃烧时,其冲击波或压缩波吹起巷道积尘,就会参与爆炸,扩大灾害范围。

当巷道周围的沉积煤尘受震动和冲击时,会重新飞扬,当达到煤尘爆炸浓度遇高温火源后就会发生爆炸;所以,沉积煤尘是造成煤尘爆炸的最大隐患。

5. 煤尘参与爆炸的依据是什么

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的化学元素符号是CH4,一种无毒、无味、无颜色,可以燃烧的气体.

矿井瓦斯爆炸是一种热一链式反应(也叫链锁反应)。当爆炸混合物吸收一定能量(通常是引火源给予的热能)后,反应分子的链即行断裂,离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离基(也叫自由基)。这类游离基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成为反应连续进行的活化中心。在适合的条件下,每一个游离基又可以进一步分解,再产生两个或两上以上的游离基。这样循环不已,游离基越来越多,化学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后就可以发展为燃烧或爆炸式的氧化反应。所以,瓦斯爆炸就其本质来说,是一定浓度的甲烷和空气中度作用下产生的激烈氧化反应。 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促使爆源附近的气体以极大的速度向外冲击,造成人员伤亡,破坏巷道和器材设施,扬起大量煤尘并使之参与爆炸,产生更大的破坏力。另外,爆炸后生成大量的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死亡。 CH4+2O2 = CO2+2H2O

6. 煤的燃烧条件

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助燃剂)和温度(点火源)。三个条件无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

根据GB 4968—86《火灾分类》的规定,以及可燃物 的类型和燃烧特性,火灾可分为A、B、C、D四类。

A类 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 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 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 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 等。

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 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如钾、 钠、镁、铝镁合金火灾等。

扩展资料:

燃烧反应,大体上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着火前预备阶段从燃料进炉至达到着火温度这一阶段称预备阶段.在这一阶段内,要完成水分蒸发,挥发分析出、燃料与空气混合物达到着火温度.显然,这一阶段是吸热过程,热量来源是火焰辐射及高温烟气回流.影响预备阶段时间是非的因素除燃烧器本身外,主要是炉内热烟气为煤粉气流提供热量的强弱,煤粉气流的数目、温度、浓度、挥发分含量及煤粉细度等.

2、燃烧阶段当达到着火温度后,挥发分首先着火燃烧,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焦炭被加热到较高温度而开始燃烧.燃烧阶段是强烈的放热过程,温度升高较快,化学反应强烈,这时碳粒表面往往会出现缺氧状态.强化燃烧阶段的关键是加强混合,负气流强烈扰动,以便向碳粒表面提供氧气,而将碳粒表面的二氧化碳扩散出往.

3、燃尽阶段主要是将燃烧阶段未燃尽的碳烧完.燃尽阶段剩余的碳固然未几,但要完全燃尽却很困难,主要是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完全燃烧的因素,如少量的固定碳被灰包围着;氧气浓度已较低;气流的扰动渐趋衰减;炉内温度在逐步降低.

参考资料:

7. 煤尘的燃烧形式有哪些

单说煤矿 煤矿井下有五大自然灾害:水 火 瓦斯 煤尘 顶板。除此之外,还有电气,机械。 说到风险,简单点对应说:矿井突水会淹死人;着火会使人一氧化碳中毒(没错,井下发生火灾,中毒死亡的风险比被火烧死大多了);瓦斯爆炸会炸死人,引发火灾和煤尘爆炸;煤尘除了被点燃爆炸,还会被吸入肺里,患上尘肺病;顶板冒落会砸伤或者掩埋人员;电气事故会使人触电,或者引燃火灾;机械事故通常是机械挤压或者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