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床安全操作规程(数控铣床安全操作规程)

海潮机械 2023-01-04 10:31 编辑:admin 232阅读

1. 数控铣床安全操作规程

我的经验就是:技术是干出来的,但更多是靠想出来的。动脑筋,多思考,经常总结。背代码?那是很low很初步的东西。我们学机械制造,主要学的东西是弄明白加工的基本规律,并且根据规律去解决各种生产问题,也就是弄明白一个产品到底该怎么加工。而编程,只是最基本的一个技能。

你的路还很长,如果要在这个行业里达到一定水平,有很多书需要看,有很多东西需要动脑筋思考。

2. 数控铣床安全操作规程最新

1.数控铣床一般操作步骤

(l)书写或编程加工前应首先编制工件的加工程序,如果工件的加工程序较长且比较复杂时,最好不要在机床上编程,而采用编程机或电脑编程,这样可以避免占用机时,对于短程序也应写在程序单上。

(2)开机一般是先开机床再开系统,有的设计二者是互锁的,机床不通电就不能在CRT上显示信息。

(3)回参考点对于增量控制系统(使用增量式位置检测元件)的机床,必须首先执行这一步,以建立机床各坐标的移动基准。

(4)调加工程序根据程序的存储介质(纸带或磁带、磁盘),可以用纸带阅读机、盒式磁带机、编程机或串口通信输入,若是简单程序可直接采用键盘在CNC控制面板上输人,若程序非常简单且只加工一件,程序没有保存的必要。可采用MDI方式逐段输人、逐段加工。另外,程序中用到的工件原点、刀具参数、偏置量、各种补偿量在加工前也必须输人。

(5)程序的编辑输人的程序若需要修改,则要进行编辑操作。此时,将方式选择开关置于编辑位置,利用编辑键进行增加、删除、更改。关于编辑方法可见相应的说明书。

(6)机床锁住,运行程序此步骤是对程序进行检查,若有错误,则需重新进行编辑。

(7)上工件、找正对刀采用手动增量移动,连续移动或采用手摇轮移动机床。将起刀点对到程序的起始处,并对好刀具的基准。

(8)启动坐标进给进行连续加工一般是采用存储器中程序加工。这种方式比采用纸带上程序加工故障率低。加工中的进给速度可采用进给倍率开关调节。加工中可以按进给保持按钮,暂停进给运动,观察加工情况或进行手工测量。再按下循环启动按钮,即可恢复加工。为确保程序正确无误,加工前应再复查一遍。在铣削加工时,对于平面曲线工件,可采用铅笔代替刀具在纸上面工件轮廓,这样比较直观。若系统具有刀具轨迹模拟功能则可用其检查程序的正确性。

(9)操作显示利用CRT的各个画面显示工作台或刀具的位置、程序和机床的状态,以使操作工人监视加工情况。

(10)程序输出加工结束后,若程序有保存必要,可以留在CNC的内存中,若程序太长,可以把内存中的程序输出给外部设备(例如穿孔机),在穿孔纸带(或磁带、磁盘等)上加以保存。

(11)关机一般应先关机床再关系统。

2.数控铣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l)每次开机前要检查一下铣床后面润滑油泵中的润滑油是否充裕,空气压缩机是否打开,切削液所用的机械油是否足够等。

(2)开机时,首先打开总电源,然后按下CNC电源中的开启按钮,把急停按钮顺时针旋转,等铣床检测完所有功能后(下操作面板上的一排红色指示灯熄掉),按下机床按钮,使铣床复位,处于待命状态。

(3)在手动操作时,必须时刻注意,在进行X、Y方向移动前,必须使Z轴处于抬刀位置。移动过程中,不能只看CRT屏幕中坐标位置的变化,而要观察刀具的移动,等刀具移动到位后,再看CRT屏幕进行微调。

(4)在编程过程中,对于初学者来说,尽量少用G00指令,特别在X, Y,Z三轴联动中,更应注意。在走空刀时,应把Z轴的移动与X、Y轴的移动分开进行,即多抬刀、少斜插。有时由于斜插时,刀具会碰到工件而发生刀具的破坏。

(5)在使用电脑进行串口通信时,要做到:先开铣床、后开电脑;先关电脑、后关铣床。

避免铣床在开关的过程中,由于电流的瞬间变化而冲击电脑。

(6)在利用DNC(电脑与铣床之间相互进行程序的输送)功能时,要注意铣床的内存容量,一般从电脑向铣床传输的程序总字节数应小于23kB。如果程序比较长,则必须采用由电脑边传输边加工的方法,但程序段号,不得超过N9999。如果程序段超过1万个,可以借助MASTERCAM中的程序编辑功能,把程序段号取消。

(7)铣床出现报警时,要根据报警号查找原因,及时解除报警,不可关机了事,否则开机后仍处于报警状态。

采用寻边器对刀,其详细步骤如下:

( 1 ) X 、 Y 向对刀

①将工件通过夹具装在机床工作台上,装夹时,工件的四个侧面都应留出寻边器的测量位置。

②快速移动工作台和主轴,让寻边器测头靠近工件的左侧;

③改用微调操作,让测头慢慢接触到工件左侧,直到寻边器发光,记下此时机床坐标系中的 X 坐标值, 如 -310.300 ;

④抬起寻边器至工件上表面之上,快速移动工作台和主轴,让测头靠近工件右侧;

⑤改用微调操作,让测头慢慢接触到工件左侧,直到寻边器发光,记下此时机械坐标系中的 X 坐标值,如 -200.300 ;

⑥若测头直径为 10mm ,则工件长度为 -200.300-(-310.300)-10=100 ,据此可得工件坐标系原点 W在机床坐标系中的 X 坐标值为 -310.300+100/2+5= -255.300 ;

⑦同理可测得工件坐标系原点 W 在机械坐标系中的 Y 坐标值。

( 2 ) Z 向对刀

①卸下寻边器,将加工所用刀具装上主轴;

②将 Z 轴设定器(或固定高度的对刀块,以下同)放置在工件上平面上;

③快速移动主轴,让刀具端面靠近 Z 轴设定器上表面;

改用微调操作,让刀具端面慢慢接触到 Z 轴设定器上表面,直到其指针指示到零位;

⑤记下此时机床坐标系中的 Z 值,如 -250.800 ;

⑥若 Z 轴设定器的高度为 50mm ,则工件坐标系原点 W 在机械坐标系中的 Z 坐标值为 -250.800-50-(30-20)=-310.800 。

( 3 )将测得的 X 、 Y 、 Z 值输入到机床工件坐标系存储地址中( 一般使用 G54-G59 代码存储对刀参数 )。

4、注意事项

在对刀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 1 )根据加工要求采用正确的对刀工具,控制对刀误差;

( 2 )在对刀过程中,可通过改变微调进给量来提高对刀精度;

( 3 )对刀时需小心谨慎操作,尤其要注意移动方向,避免发生碰撞危险;

( 4 )对刀数据一定要存入与程序对应的存储地址,防止因调用错误而产生严重后果。

二、刀具补偿值的输入和修改

根据刀具的实际尺寸和位置,将刀具半径补偿值和刀具长度补偿值输入到与程序对应的存储位置。

需注意的是,补偿的数据正确性、符号正确性及数据所在地址正确性都将威胁到加工,从而导致撞车危险或加工报废。

3. 数控铣床安全操作规程简述

1、加工中心的开机与关机,返回参考点操作;

2、程序的输入、修改、检索与删除;

3、背景编辑、手动运行方式、自动运行方式、程序检查、工件坐标系的设定等。

4. 数控铣床安全操作规程东北电力

对刀方法

试切对刀是最常用的对刀方法之一。由于数控铣床不同于数控车床,它有三个坐标轴:X轴、Y轴和Z轴,所以在对刀过程中需要调整X轴。分别设置Y、Z三个坐标轴,三个坐标轴没有顺序。下面以FANUC数控系统的数控铣床为例介绍具体的操作方法。

(1)首先,工件坐标系设置在工件中心的上表面上,坯料尺寸为100x100x10,所选择的铣刀规则为±10。首先,工件通过夹具安装在工作台上。夹紧时,夹具将工件的第三部分夹紧在一起。其次,刀具以一定的速度旋转,用手移动工作台,使工具靠近坯件的左侧移动,主轴在Z方向上移动到适当的深度。通过观察铁屑或听左侧粗糙的切削声来确定刀具是否接触。通过控制面板上的POS按钮进入相对坐标界面,然后输入X,此时屏幕上的X坐标开始闪烁,按下屏幕下方相应的零软键,屏幕上的X值显示为0。

(2)在正Z方向上收回工具,使工具以手动模式和手动模式接触毛坯的右侧,检查并记住此时在屏幕上显示的X值(注意:在运动期间保持Y轴方向不变)。沿Z正方向收回刀具,并将刀具移动到X/2的距离。

(3) 调出G54坐标系,将光标定位到X,输入“XO”,然后点击测量下方的软键,完成X轴方向的对刀。同样,通过控制刀具分别接触坯料的前后,可以将刀具设置为Y轴。在这种刀具设置方法中,刀具需要与坯料的左右两侧和前后接触。但是,刀具不需要考虑坯料的尺寸和刀具的尺寸,所以刀具的设置相对简单。

(4) Z轴旋转刀具,控制刀具移动,将刀具移动到靠近工件上表面的固定安全距离,并降低移动速度,使刀具的底面与工件的上表面接触。此时调用G54坐标系,将光标定位到Z输入0,点击测量下相应的软键,即可在Z轴上实现对刀。

检验对刀结果

试切削法完成对刀后,为了防止对刀错误造成刀具损坏,可以在MDI模式下输入“G54 G90 G00 X0 YO Z5”,在MDI模式下,按循环开始键(在“自动”模式下),然后将超越开关调整到较小的值,使刀具以较慢的速度运行。执行此命令后,观察刀具是否到达指定位置,以验证对刀的正确性。

5. 数控铣床安全操作规程小结

学习数控铣床要三个月的时间足够了。

数控铣床是在一般铣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加工设备,两者的加工工艺基本相同,结构也有些相似。数控铣床有分为不带刀库和带刀库两大类。其中带刀库的数控铣床又称为加工中心。

数控铣削加工除了具有普通铣床加工的特点外,还有如下特点:加工中心

1、零件加工的适应性强、灵活性好,能加工轮廓形状特别复杂或难以控制尺寸的零件,如模具类零件、壳体类零件等;

2、能加工普通机床无法加工或很难加工的零件,如用数学模型描述的复杂曲线零件以及三维空间曲面类零件;

3、能加工一次装夹定位后,需进行多道工序加工的零件;

6. 数控铣床安全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数控铣床操作准备事项 1、操作前必须熟悉数控铣床的一般性能、结构、传动原理及控制程序,掌握各操作按钮、指示灯的功能及操作程序。在弄懂整个操作过程前,不要进行机床的操作和调节。 2、开动机床前,要检查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是否正常,润滑系统是否畅通、油质是否良好,并按规定要求加足润滑油,各操作手柄是否正确,工件、夹具及刀具是 否已夹持牢固,检查冷却液是否充足,然后开慢车空转3~5分钟,检查各传动部件是否正常,确认无故障后,才可正常使用。 3、程序调试完成后,必须经指导老师同意方可按步骤操作,不允许跳步骤执行。未经指导老师许可,擅自操作,成绩作零分处理,造成事故者,按相关规定处分并赔偿相应损失 4、加工零件前,必须严格检查机床原点、刀具数据是否正常并进行无切削轨迹仿真运行。

7. 数控铣床安全操作规程抄写版

G43和G44均为刀具长度补偿,使用的场合是分系统的。G43 H01,H01像刀具的补偿号一样D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