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施工图(温室大棚施工图纸怎么看)

海潮机械 2022-12-22 18:25 编辑:admin 270阅读

1. 温室大棚施工图纸怎么看

可以的,现在新型的椭圆大棚钢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30*80mm,去年宁夏地区就是用的这种椭圆大棚骨架建造的果树大棚,跨度就是24米的。

2. 温室大棚设计图和说明

、平整土地和放线

按照设计好的日光温室平面图,陟盘测定好方位角,确定温室大棚的四个角,温室的四个角处打瞒桩,而后确定山墙和后墙的位置。

二、筑墙

筑土墙所用的土,可以采用温室后墙外侧的土,也可以用温室前部栽培面耕层以下的土壤。如用温室前幽土,可将耕层(厚约25厘米)挖出,放在一边,向底层的生土浇水,一天以后,挖生土做土墙。

先按土墙的厚度打夹板,填入刚挖出的湿土,用土夯或电夯夯实,每层约20厘米,夯实一层以后,再作第二层,直至达到要求高度。山墙于后墙要一起做,不可分段,只有这样才坚固。如果土壤的粘度不够,可毗中掺人麦秸。有些地区的土壤粘度很低,不能用夯实的方法建墙,这时可先在土中搀入一定量的麦秸和泥,做成土坯,待土坯干后,睡土坯墙。

砌墙时,土坯之间要用草泥堵严,墙的内外也都要抹草泥。砖墙施工时要先将地基夯实,然后才可以砌墙,施工时要灰浆饱满,勾好砖缝,抹好灰面,墙的内外都要抹灰,以免漏风。砖墙层与层之间的空心不可过大或过小。一般空心的宽度掌握在5-8厘米之间。空心不可一留到底,要每隔3-4米,用砖将各层连接起来,以提高墙的牢固程度。空心墙可加用炉渣、珍珠岩、麦秸作填料,也可什么也不加,只用空气隔热,不加填料的空心墙,一定要做到没有裂缝。在砖睁封顶时,最好用泥糠封顶30厘米,使后墙与后屋面衔接紧密,提高保温性能。

三、埋立柱、立屋架

根据图纸,确定各个立柱的位置并用石灰标出。挖30-40厘米深的坑,用石头做柱脚,以防止立柱下沉,而后在后排立柱上安装挖柁,柁头架于立柱上,柁尾架于后墙上或架于后面辅助立柱上,在柁上放檩3-4道。脊檩在柁处相连,成一条直线,其它檩错落放置,为防止檩下滑,可在檩下部的柁上钉一块小木块卡住檩木。有些温室只用立柱支撑脊檩。

四、覆盖后屋面

在檩条或椽子上覆盖一层废旧的塑料薄膜,在薄膜上摆放成捆的玉米秸,其撂放的方向与檩条或椽子垂直。再在玉米秸上铺麦秸或稻草,而后在其上再铺一层塑料薄膜,上面抹草泥。后屋面由两层塑料薄膜包裹的秸秆、麦草组成了一个像棉被一样的覆盖物,保温性能比普通的不加塑料薄膜的后屋面大大提高了。后屋面覆盖好以后,要用草泥将后屋面内侧与温室后墙衔接处抹严。

五、挖防寒沟

在温室大棚的前沿挖20厘米宽,40厘米深的防寒沟。

六、埋地锚和后屋面的压膜线固定铅丝

在防寒沟的底部平放一条于温室等长的8号铅丝,其上穿有地锚,地锚是两头做成铁环状的8号铅丝,依所要埋设的拱杆间距,每隔3米,在铅丝上绑一块砖头或木棍,放在这些固定物之间。

在温室的后墙外侧;依同样的方法挖沟埋地锚,只是地锚的间距可加大为2-3米,埋好后即可填土踏实,铁锚的上部环显露于地表。在温室的后屋面上,拉一道8号铅丝,两头埋入温室山墙外侧的地下,埋人时要在头部绑重物。用铅丝或尼龙绳固定铅丝,一头绑在铅丝上,一头绑在后墙外埋好的铁锚上。

七、建前屋面

立柱位置埋好后要前后调整,使立柱各排和各列对齐,将4米长的竹片两两绑在一起,长度要适宜,一端插在防寒沟里,下部靠防寒沟的南侧用砖头顶紧,其角度要使拱杆在竖起来时与地面垂直或稍倾向于南方。在支撑前屋面的立柱上绑横梁,横梁距离每排立柱顶端20-30厘米,在横梁之上立小吊桂,小吊柱的上下两端都要打孔,分别用8号铅丝穿过孔,弯曲拱杆,小吊柱的一端紧绑在拱杆上,一端支在横梁上,绑紧。拱杆的上端可插在脊檩之上。而后,不断调整小吊柱,使前屋面的同一位置高度一致。

八、覆盖薄膜

温室的薄膜为两幅或三幅,用两幅时,其宽度分别为3米和5米,用三幅时其宽度分别为2甲、4米、2米。先将3米或2米宽的薄膜一边卷回,用粘合剂粘合或用电熨斗熨成5~6厘米宽的筒,装人泥龙绳,3米宽的固定在距离地面2.5米处,2米宽的固定在距离地面1.5眯处。

薄膜先卷成卷,边覆盖边拉紧边向防寒沟里填土。尼龙绳要拉紧,连同薄膜一起,在温室的山墙处埋人地下。上面的一幅或两幅薄膜同样先卷成卷,一端靠山墙埋人地下,而后向另一端铺开,到头后靠近山墙埋人地下。薄膜靠近后屋面的一端固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竹片和铁钉直接固定在脊檩上;另-种方法是将其用竹片和铁钉固定在脊檩上之后,折回,扣在后屋面上。可扣后屋面的宽度约为0.5-1米,越多越好,其上用草泥压实。此种方法对没有加废旧薄膜的后屋面来讲,有较好的提高保温性能的效果。

九、固定压膜线

薄膜覆盖好以后,要用压膜线将其压紧固定,压膜线可以是市售的聚丙烯温室专用压膜线,也可以用尼龙绳或铁丝代替,但最好不用。以专用压膜线为最好。先将压膜线的一端绑在温室后屋面上的8号铅丝上,从温室上抛下,压在两拱杆之间的薄膜上,下端地锚环,拉紧绑好。

固定压膜线的顺序是先细后密,先大伺距的固定几根压膜线,再逐渐在每个拱杆之间固定一条压膜线。压膜线和塑料薄膜都有一定的弹性,要在固定好压膜线的第二天和第三天;再紧2-3次,才可保证确实压紧,压紧的前屋面薄膜呈波浪状。

十、上草苫和纸被

纸被用4-6层牛皮纸做成,草苫用稻草或蒲草做成,稻草苫宽1.2-1.3米,蒲草苫宽1.5-1.6米,长度以覆盖住温室的前屋面为准,在没有纸被的情况下,可覆盖两层草苫或增加草苫之间的重叠量,每片草苫用两根长度分别为草苫长度2倍或略长一些的尼龙绳拉放,每条绳的两端都分别固定于草苫某一端的靠边的一处,形成两个环,套住草苫。

拉放草苫表面的两根绳,可将草苫卷起或展开于温室的前屋面。卷起的草苫相交错或一前一后摆放在后屋面上,为防止草苫下滑,可在每卷草苫的后面挡一块石块或两三块砖。

十一、出入口的处理

日光温室可在温室的东山墙处留门,门要尽可能地小,门外要建保温间,门的内外都要挂门帘,一般不在温室的西山墙或后墙处留门。

3. 温室大棚图纸图片大全

北方冬天特别冷,所以鸡棚一定要暖和,下面介绍一下大棚结构发酵床鸡舍:

(1)鸡棚根据自己养殖需求来建设,长宽比例在5:1。

(2)建设鸡棚考虑通风问题。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能够正常保证温度15到20度之间。

发酵床鸡舍建造模式如下:

(1)地上式发酵床鸡舍

地上式发酵床鸡舍的更为简单一些,也适用于旧鸡舍的改造,只需要在旧鸡舍内的四周,用相应的材料(如砖块、土坯、土埂、木板、或其他当地可利用的材料)做30~40厘米高的挡土墙即可(其实是遮挡垫料),地面是泥土地即可,垫料30~40厘米的垫料,加入如金发酵床专用菌种就可以了。

4. 温室大棚示意图

塑料棚就是将塑料薄膜覆盖在特制的支架上而搭成的棚,以保护园艺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根据生产管理人员在塑料棚内操作时是否受影响,塑料棚分为三大类: 塑料小棚:中高1米或以下,宽1.5~3米,长10~15米,面积15~45平方米。生产管理人员不能在棚内操作,只能将膜揭开在棚外操作。塑料中棚:中高1.5~1.8米,宽3~6米,长10米以上,面积30~60平方米。生产管理人员勉强能在棚内操作。塑料大棚:中高2~2.5米甚至3米,宽8~15米,长30~60米,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生产管理人员可在棚内自由走动、操作。适于果树栽培的当以大棚为主,当然专为培育种苗或矮生果树也可选用中、小棚,本书主要讨论塑料大棚。

5. 温室大棚平面图图例

1、平整土地和放线:按照设计好的日光温室平面图,陟盘测定好方位角,确定温室大棚的四个角,温室的四个角处打瞒桩,而后确定山墙和后墙的位置。

2、筑墙:筑土墙所用的土,可以采用温室后墙外侧的土,也可以用温室前部栽培面耕层以下的土壤。如用温室前幽土,可将耕层(厚约25厘米)挖出,放在一边,向底层的生土浇水,一天以后,挖生土做土墙。先按土墙的厚度打夹板,填入刚挖出的湿土,用土夯或电夯夯实,每层约20厘米,夯实一层以后,再作第二层,直至达到要求高度。山墙于后墙要一起做,不可分段,只有这样才坚固。如果土壤的粘度不够,可毗中掺人麦秸。

有些地区的土壤粘度很低,不能用夯实的方法建墙,这时可先在土中搀入一定量的麦秸和泥,做成土坯,待土坯干后,睡土坯墙。

砌墙时,土坯之间要用草泥堵严,墙的内外也都要抹草泥。砖墙施工时要先将地基夯实,然后才可以砌墙,施工时要灰浆饱满,勾好砖缝,抹好灰面,墙的内外都要抹灰,以免漏风。砖墙层与层之间的空心不可过大或过小。

一般空心的宽度掌握在5-8厘米之间。空心不可一留到底,要每隔3-4米,用砖将各层连接起来,以提高墙的牢固程度。空心墙可加用炉渣、珍珠岩、麦秸作填料,也可什么也不加,只用空气隔热,不加填料的空心墙,一定要做到没有裂缝。在砖睁封顶时,最好用泥糠封顶30厘米,使后墙与后屋面衔接紧密,提高保温性能。

3、埋立柱、立屋架:根据图纸,确定各个立柱的位置并用石灰标出。挖30-40厘米深的坑,用石头做柱脚,以防止立柱下沉,而后在后排立柱上安装挖柁,柁头架于立柱上,柁尾架于后墙上或架于后面辅助立柱上,在柁上放檩3-4道。脊檩在柁处相连,成一条直线,其它檩错落放置,为防止檩下滑,可在檩下部的柁上钉一块小木块卡住檩木。有些温室只用立柱支撑脊檩。

4、覆盖后屋面:在檩条或椽子上覆盖一层废旧的塑料薄膜,在薄膜上摆放成捆的玉米秸,其撂放的方向与檩条或椽子垂直。再在玉米秸上铺麦秸或稻草,而后在其上再铺一层塑料薄膜,上面抹草泥。后屋面由两层塑料薄膜包裹的秸秆、麦草组成了一个像棉被一样的覆盖物,保温性能比普通的不加塑料薄膜的后屋面大大提高了。后屋面覆盖好以后,要用草泥将后屋面内侧与温室后墙衔接处抹严。

5、挖防寒沟:在温室大棚的前沿挖20厘米宽,40厘米深的防寒沟。

6、埋地锚和后屋面的压膜线固定铅丝:在防寒沟的底部平放一条于温室等长的8号铅丝,其上穿有地锚,地锚是两头做成铁环状的8号铅丝,依所要埋设的拱杆间距,每隔3米,在铅丝上绑一块砖头或木棍,放在这些固定物之间。在温室的后墙外侧;依同样的方法挖沟埋地锚,只是地锚的间距可加大为2-3米,埋好后即可填土踏实,铁锚的上部环显露于地表。在温室的后屋面上,拉一道8号铅丝,两头埋入温室山墙外侧的地下,埋人时要在头部绑重物。用铅丝或尼龙绳固定铅丝,一头绑在铅丝上,一头绑在后墙外埋好的铁锚上。

7、建前屋面:立柱位置埋好后要前后调整,使立柱各排和各列对齐,将4米长的竹片两两绑在一起,长度要适宜,一端插在防寒沟里,下部靠防寒沟的南侧用砖头顶紧,其角度要使拱杆在竖起来时与地面垂直或稍倾向于南方。在支撑前屋面的立柱上绑横梁,横梁距离每排立柱顶端20-30厘米,在横梁之上立小吊桂,小吊柱的上下两端都要打孔,分别用8号铅丝穿过孔,弯曲拱杆,小吊柱的一端紧绑在拱杆上,一端支在横梁上,绑紧。拱杆的上端可插在脊檩之上。而后,不断调整小吊柱,使前屋面的同一位置高度一致。

6. 温室大棚施工图纸怎么看图解

简易大棚一般指的就是塑料大棚,在安装和维护使用都比较简单的那种。

镀锌圆管结构塑料大棚(现在市场主要应用类型)

1、现在多数采用镀锌圆管为大棚骨架,然后通过卡簧卡槽把塑料薄膜固定好,预留出放风口,在放风口出安装防虫网。减少害虫的飞入到大棚能,减少对作物的侵害。放风口是通过卷膜器开关控制,非常方便。

2、镀锌管大棚设计基本参数。

一般设计为跨度8米,顶高2.5-3.6米,长度在40米以上。骨架间距为1米,骨架的纵拉杆间距也是1米。覆盖材料为一般为8丝PE膜。

竹木结构塑料大棚(现在很少使用)

常见的竹木骨架塑料大棚,在结构上就是竹竿骨架和塑料薄膜,最早的简易大棚骨架都以竹竿做为估计,从成本来说,最便宜,有竹子的地方基本就就地取材。没有成本,自己从竹林砍伐就行。竹木结构的不足就是耐用性差,一般需要一年一换,比较费事、麻烦。遇到大风、大雨容易出现损坏。进来这样的大棚使用率比较低了。

以上是对两种简易的塑料大棚做的介绍,由于竹木结构的简易大棚市场上很少有人使用,设计图我就没有必要在给大家画。以上的镀锌圆管简易大棚图纸,提供的还是很详细的。至于镀锌管简易大棚的详细安装图纸,有需要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7. 温室大棚施工资料表格

一、征地补偿标准

(一)征收耕地补偿标准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3万元。

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元。

(二)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准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8万元。

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9万元。

征收林地及其他农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8万元。

征收工矿建设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体建设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6万元。

(二)其他税费

1、耕地占用税,按每平方米2元计算。

2、商品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按每亩1万元计算。

3、征地管理费,按征地总费用的3%计算。由国土资源部门严格按有关规定使用。

(三)房屋地上物补偿标准

1、房屋补偿标准

楼房(二层以上)每平方米补偿3300元。

捣(预)制砖砼结构房屋每平方米补偿2800元。

砖瓦房每平方米补偿2400元。

平(草)房每平方米补偿1900元。

2、其他地上(下)附着物补偿标准

仓房每平方米补偿920元。

室外水泥地坪每平方米补偿165元。

沼气池每个补偿4600元。

厕所每平方米补偿190—300元。

塑料大棚每平方米补偿165—280元。

砖石墙每延长米补偿190元。

格栅(含工艺格栅栏)每延长米补偿450元。

大门楼每个补偿2400元。

饮用水井(含压水设备)每眼补偿1000元。

农家排灌水井(含泵水设备)每眼补偿15000元。

排灌大井(含设备)每眼补偿3万元。

排水管(塑料管、铸铁)每延长米补偿80—150元。

坟每座补偿5000元。

3、异地安置补助费(包括宅地、配套设施、租房费等)每户2万元。

(四)征占林木补偿标准

1、林木补偿标准

杨、柳、榆、槐树林木补偿费:

1—3年平均每亩补偿6000元;

4—13年平均每亩补偿12000—36000元;

14—20年平均每亩补偿60000-80000元;

2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32000元。

柞树林木补偿费:

1—3年平均每亩补偿12000元;

4—20年平均每亩补偿18000—30000元;

21—50年平均每亩补偿44000—60000元;

5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24000元。

红松林木补偿费:

1—3年平均每亩补偿12000元;

4—20年平均每亩补偿20000—31000元;

21—40年平均每亩补偿56000—62000元;

41—70年平均每亩补偿168000元;

7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126000元。

落叶松林木补偿费:

1—3年平均每亩补偿150000元;

4—20年平均每亩补偿180000—250000元;

21—50年平均每亩补偿60000—130000元;

5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110000元。

2、村民房前屋后林木补偿标准

一般林木(杨柳榆槐等):

幼龄林(1—10年生)平均每株补偿35-65元;

中龄林(11—20年生)平均每株补偿220—300元;

8. 大棚温室建造图纸

肉鸡养殖大棚在外形上类似于蔬菜大棚,鸡舍通常坐北向南,跨度一般为8到10米,东、北、西三面有高约15米的砖墙围护,墙壁较厚,墙上安装较多的窗户。鸡舍南壁开放,由间距相等的大木窗和壁垛连成,木窗上覆有半透明的塑料膜,既可以保温又可以通风。鸡舍的顶部多为单坡式的,用较长的竹竿和粗铁丝构成一个平面支架,再在支架上覆盖一层或两层塑料塑膜,上盖草或夹入麦杆作为隔热层。鸡舍内有数量不等的壁垛支撑整个鸡舍的顶部。

肉鸡养殖大棚的养殖优势

1、投资少见效快:目前建设一个饲养1000-1500只肉食鸡的大棚只需投资2000-3000元左右,其造价仅是砖瓦结构鸡舍的1/5-1/4。一般每个鸡棚饲养2批肉鸡,即可收回全部鸡棚投资。 

2、能为肉鸡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冬天利用塑料薄膜的"温宣效应",能提高棚温,节省能源,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夏天在大棚顶部盖上草苫和秸秆具有较好的隔热效能,通风时将两侧敞开,扯上挡网,能起到很好的防暑效果。 

3、棚舍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大:大棚饲养肉鸡一般采用地面厚垫料平养,每平方米可养8-12只,棚舍利用率较高。目前,国内肉鸡饲养水平已达到6-7周龄即可出栏,出栏后留2周时间打扫消毒鸡舍,这样一年就可出栏5批。按每只鸡获纯利2元计算,每批饲养1000只肉鸡全年可获纯利1万元左右。

4、要求饲养管理水平较高:由于肉鸡生长十分迅速,各方面的营养需要都要及时供给,否则任何一方面的营养缺乏都会影响其生长甚至发生营养代谢病。所以,肉鸡饲料要求采用全价配合饲料,而且采用颗粒饲料饲喂效果最好。同时,由于饲养密度较大,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严,如果饲养管理水平较低,鸡群极易发生传染病,如球虫病、鸡白痢、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这就要求在饲养肉鸡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努力为肉鸡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肉鸡出栏体重和成活率,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肉鸡养殖大棚的建造方法

1、棚址的选择:棚址最好选择地势开阔、通风良好、靠近水源、土质无污染、远寓大道无噪音的地方。凡符合上述要求的,如田间地头、村间空地、果园菜地、河滩荒坡等都可利用。这样可以给肉鸡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

2、建筑规格: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双斜式大棚,棚长2-30m,宽7-8m,呈东西或南北走向,建设面积140-240平方米,可饲养肉鸡1000-1500只。按棚长30m养1500只计算,需长4.5m左右的竹竿200根,长8m左右的竹竿20根,砖2500块左右。另外,需准备适量的细绳、铁丝、麦秸或草苫子。 

3、大棚组装

①大棚两端垒砖墙,一端山墙中间留门,两侧留通风孔,另一端山墙只留通气孔或安装窗户,还要留1-2个烟炉筒孔以供育雏或加温时使用。在两砖墙之间每隔2m埋植一排立柱,中间1根(与棚顶部同高),左右两侧各2根(其中外部2根与棚外侧同高),共计5根,这样纵向立柱共有5排。在每一排纵向立柱顶部用8m长竹竿连接其上就构成大棚纵向支架。然后用长4.5m的竹竿一组。对节绑牢,横向每间隔30-40cm,围绑在纵向立柱之上,构成大棚顶部的横向支架。这样,一个完整的大棚支架就建成了。

②塑料薄膜按长宽的规格事先粘好。盖膜时选择无风雨天气,将膜直接搭在棚架上。然后在塑料薄膜上加盖10-20cm厚的麦秸或其他杂草(为了防止草下滑,可用塑料网罩住)。其上再加一层草苫子或油苫纸,纵横加铁丝埋地锚加以固定。棚顶部每隔3-4m安置一个直径40-50cm可调节的排气孔。棚的四周挖上排水沟,以利雨季排水。

肉鸡养殖大棚使用前的准备 

1、彻底清理鸡舍内的器具和尘埃,对泥土地面可除去表层旧土换上新土。检查和维修鸡舍内的取暖光照等设备,消除火灾隐患。备好燃料、电灯炮、灯口等。饮水喂料器具需先用2%的火碱液浸泡消毒12h 以上,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凉干备用。

2、鸡棚地面干燥后用2.5%的火碱液对棚内地面喷洒消毒。在干燥地面铺上厚度不小于5cm的干净、干燥的垫料,如铡短的稻草、麦秸(6-10cm)、稻糠、花生壳等,后期可用干沙做垫料。均匀排布好所有饮水、喂料器具。

3、将鸡棚封严后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48h,消毒后开启棚膜、门、通气孔通风换气。熏燕方法:新鸡舍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8ml、高锰酸钾14g、水14ml,养过鸡的旧鸡舍用福尔马林40ml、高锰酸钾20g、水20ml。先将高锰酸钾溶入盛水的瓷盆中,再将福尔马林倒入。瓷盆周围要将垫料清理干净。应注意不能用塑料盆,否则易引起火灾。

4、入雏前最少要有24h以上的预热过程,使育雏棚舍内温度保持在32-35℃。此外,还应备好足够的温开水。

肉鸡养殖大棚环境控制

1、温度:在整个饲养期内肉鸡对温度要求都很严格。有试验表明,5周龄后偏离适宜温度1℃,到8周龄时每只肉鸡体重约减少20g。肉鸡鸡适宜温度的范围如下:1-2 日龄34-35℃,3-7日龄32-34℃,8-14日龄30-32℃,15-21日龄27-30℃,22-28日龄24-27℃,29-35日龄21- 24℃,35日龄至出栏维持在21℃左右。应注意,上述列出的温度是指鸡背高度处的温度。温度是否合适,除观察温度计外,还可以通过观察鸡群的活动来判断。当温度正常时,肉鸡表现为活泼,分布均匀,食欲良好,饮水适当,睡眠时不挤堆,安静,听不到尖叫声。当温度过高时,鸡不好动,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减少,往往出现拉稀现象,长期偏离则生长发育缓慢,羽毛缺乏光泽。当温度过低时,肉鸡主动靠近热源,发出连续不断的尖叫,夜间睡眠时不安静,易挤堆甚至出现压死或憋死现象,应对此引起足够重视。

2、温度:肉用仔鸡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是5o%~70%。一般10日龄前要求温度大一些,可达70%,这对促进雏鸡腹内卵黄的吸收和防止雏鸡脱水有利。10日龄后相对湿度要少一些,可保持在65%左右,这样有利于棚内保持干燥,防止因垫料潮湿而引发球虫病。

3、光照:光照的目的是延长肉鸡的采食时间,促进其生长速度。一种光照时间安排是在整个饲养期每天23h光照,1h黑暗,采用此法可使中后期肉鸡死亡率增加。目前一般采用下列光照方案:1~2日龄24h光照。3~42日龄16h光照,8h黑暗。43日龄后23h光照,1h黑暗,这种光照方案既不影响肉鸡生长又可提高成活率。光照强度的原则要求是由强变弱,1~7日龄应达到3.8w/平方米,8~42日龄为3.2w/平方米,42日龄以后为1.6w/平方。前期光照强一些,有利于帮助雏鸡熟悉环境,充分采食和饮水,后期强光照对肉鸡有害,阻碍生长,弱光可使鸡群安静,有利于生长发育。另外,为了使光照强度分布均匀,不要使用60w以上的灯泡,灯高2m,灯距2~3m为宜。

4、饲养密度:肉鸡饲养密度是否合理,对养好肉鸡和充分利用鸡舍有很大关系。饲养密度过大时,棚内空气质量下降,引发传染病,还导致鸡群拥挤,相互抢食,致使体重发育不均,夏季易使鸡群发生中暑死亡。饲养密度过小,棚舍利用率低。肉鸡的饲养密度要根据不同的日龄、季节、气温、通风条件来决定,如夏季饲养密度可小一些,冬季大一些。以下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可供参考:1~7日龄40只,8~14日龄30只,5~21日龄27只,22~28日龄21只,29~35日龄18 只,36~42日龄14只,43~49日龄10~11只,50~56日龄9~10只。

5、春、秋季:春秋季节是大棚饲养肉鸡最好的季节。这两个季节的环境平均气温在10~25℃左右,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采取适宜的措施,可以较容易地将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18~23℃范围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为肉鸡生长提供最佳环境,一般通过调节薄膜的敞闭程度、方位和时间即可达到目的。春秋季节一般每天10~15时,外界温度达到20℃以上时,四周薄膜可全部敞开通风,有利于棚内降温和垫料水分蒸发。每天凌晨2~4时,外部环境温度较低,可部分关闭棚膜。 

6、夏季:夏季昼夜外界气温较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否则易导致肉鸡特别是接近出栏时的肉鸡发生中暑死亡现象。夏季天气炎热时,除将四周棚膜和所有通气孔、门、窗等敞开外,还可安装数个电风扇进行降温。也可在棚内放置3~4排塑料软管通上凉水让鸡趴伏在上面进行降温,经试验证明,这一办法对防止肉鸡中暑十分有效。另外,还可结合消毒,经常用凉水对鸡群进行喷雾,这样对降低棚温也有作用。酷热时,对于40日龄以上的肉鸡要降低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不超过 8只。  

7、 冬季:冬季外界气温较低,平均气温常在0~10℃范围内,最低可达零下10℃。而棚内温度要求一般不能低于18℃,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可在棚1m线左右处用砖或秸秆垒建一排2m左右高的护围,以阻挡寒冷北风对大棚的侵袭。二要将全部棚膜关闭,当有阳光时,东西棚前坡约0.9~1.om的草苫于掀起,南北棚早掀东侧苫子,下午掀西边苫子,有利棚内提温。在夜间或阴雨雪天气,可将棚全部封闭,必要时可生1~2个炉子,对棚内进行提温。另外,冬季肉鸡饲养密度可提高到10~12只/平方米,这样也有利于棚内温度的提高。冬季饲养肉鸡另一个不易处理的问题是棚内有害气体的排除问题,因为通风过大不利于棚内保温。解决的方法:一是充分利用棚顶及两侧山墙的排气孔,白天有阳光待温度升高时,打开排气孔。二是经常用干沙替换污染的垫料,有利于棚内温度的保持和防止有害气体的产生。

8、育雏温度的控制:育雏的温度较高,可将大棚无门的一端隔离(约占总面积的1/5~1/4),中间用薄膜遮挡,内生1~2个火炉(烟筒直径为14~18cm)进行提温育雏。有条件也可用地下火道供温。随着日龄的增长,温度要求逐渐下降,饲养面积增加,可按要求逐步降温,扩大饲养面积,直至拆除挡膜。

肉鸡养殖大棚的养殖技术 

1、饮水:雏鸡刚接入育雏棚时应先饮水后喂料,在3~5日龄内最好饮温开水,水温与室温应一致,以后改饮凉水,这样可刺激雏鸡的食欲。除了投药和防疫需要限水外,饮水供应不能间断。饮水的质量要求新鲜、清洁、卫生。饮水器每天都要清洗和定期消毒。 

2、喂料:刚进雏时饮水后2h喂料。最初5~7日龄可将饲料撒在干净的报纸、塑料布或饲养盘上让鸡采食。为节省饲料减少浪费,自4~5日龄起,应逐渐加设料桶, 7~8日龄后全改用料桶。除第2周需要限饲外,其他时间自由采食,即任其吃多少喂多少。第2周实行限饲喂九成饱可减少肉鸡猝死症的发生而不影响后期体重。饲喂次数应适宜,一般第一周每天喂8次,第二周每天喂7次,以后一直到出栏每天喂5~6次。一般每20~30只鸡需要一个料桶。料桶放置好后,其边缘应与肉鸡的背部等高,每次加料不宜过多,可减少饲料的浪费和污染。目前肉鸡的饲料配方一般分三段制:0~3周龄用前期料,4~5周龄用中期料,6周龄至出栏用后期料。应当注意,各阶段之间在转换饲料时,应逐渐过渡,有3~5d的适应期,若突然换料易使肉鸡出现较大的应激反应,引起鸡群发病。 

3、大棚肉鸡的疾病防疫程序

①免疫程序:4~5日龄肾型鸡传染性油乳剂灭活苗每只鸡0.25ml肌肉注射,7~9日龄鸡新城疫iv系苗+传支h120二联苗点眼、漓鼻各一次(或同时每只鸡颈部皮下注射0.2ml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14~16日龄法氏囊中毒苗一倍量饮水或法氏囊冻干弱毒苗双倍量饮水,26~28日龄法氏囊中毒苗双倍量饮水,31~33日龄鸡新城疫iv苗双倍量饮水(如7~9日龄已注射过新城疫油苗可免此项)。

②用药程序:1日龄口服补液盐、速补-14或赐益多饮水。2~6日龄百病消饮水,每天2次。也可用庆大霉素4万u/i饮水,8~12日龄强力霉素粉0.005%~0.01%饮水。15~17日龄氟哌酸纯粉0.005%饮水,15日龄以后用多种抗球虫药(如马杜拉霉素、氯苯胍、盐霉素等)交替使用,用药7d停5d。31~33 日龄:环丙杀星或恩诺杀星0.005%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