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校正(可见分光光度计校准)

海潮机械 2023-01-07 00:33 编辑:admin 229阅读

1. 可见分光光度计校准

分光光度计的校正一直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这对于分光光光度计可以进行精确的测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分光光度计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如果有杂散光而且不经过处理的话,是非常影响实验的结果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分光光度计校正和使用的方法。

校正方式相关事项如下:因为外界的温度变化对机械部分时常会有影响,所以仅器波长经常会稍微的有些许的变动,所以我们必须定期的对所用仅器进行全面的校正检定,而且还应在测定前校正测定的波长。一般常用汞灯中的谱线为:237.83、275.28、253.65、296.73、334.15、365.02、313.16、435.83、546.07、404.66、576.96nm,或用氘灯的486.02rnn、656.10nm进行校正,钬玻璃在波长279.4、287.5、333.7处有尖锐吸收峰,可作波长校正,但正是由于来源不同,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产生微小的变化,所以在使用时必须要注意。对于吸光度的准确程度我们可以用硫酸溶液来检定。取铬酸钾约60mg,用0.005moI/L硫酸溶液稀释至1000mL,在规定波长处测定计算吸收系数,最后与规定的吸收系数比较。

使用方法:开机之后,仪器初始化结束后,选择光度测量,可进行固定波长吸光度的测量设定参数,依次选择测光方式、数学计算、试样测定等步骤。分光光度计还可进行空白溶液的校正、试样空白校正、试样池校正等。在参数设置完毕之后按“开始”键进入测量。测量之后可以根据需求打印出测试的结果。

如果分光光度计在校正过程中发生了故障,自己无法进行处理的,不要擅自拆卸或者修理,要记下故障前后的事情,然后等待专业的维修人员了解之后再进行修理维护。

2. 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在分光光度计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便可得到与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如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收强度(A)为纵坐标,就可绘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利用该曲线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也称为吸收光谱法。用紫外光源测定无色物质的方法,称为紫外分光光度法;用可见光光源测定有色物质的方法,称为可见光光度法。它们与比色法一样,都以Lambert-Beer定律为基础。上述的紫外光区与可见光区是常用的。但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光区包括紫外光区,可见光区,红外光区。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为保证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所有仪器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本附录规定,定期进行校正检定。

波长范围

(1)200~400nm的紫外光区,(2)400~760nm的可见光区, (3)2.5~25μm(按波数计为4000cm<-1>~400cm<-1>)的红外光区。

检测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为保证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所有仪器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本附录规定,定期进行校正检定。

基本原理

分光光度法

当一束强度为I0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某物质的溶液后,由于一部分光被体系吸收,因此透射光的强度降至I,则溶液的透光率T为:

根据朗伯(Lambert)-比尔(Beer)定律:

A=abc

式中A为吸光度,b为溶液层厚度(cm),c为溶液的浓度(g/dm^3), a为吸光系数。其中吸光系数 与溶液的本性、温度以及波长等因素有关。溶液中其他组分(如溶剂等)对光的吸收可用空白液扣除。

由上式可知,当固定溶液层厚度l和吸光系数a时,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成线性关系。在定量分析时,首先需要测定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吸收光谱),从中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然后以此波长 的光为光源,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c溶液的吸光度A,作出A~c工作曲线。在分析未知溶液时,根据测量的吸光度A,查工作曲线即可确定出相应的浓度。这便是分光光度法测量浓度的基本原理。

3. 可见分光光度计校准方法

首先给仪器接上电源,仪器适用5V电源,用9V的话会烧掉仪器。

然后打开开关,开关在眼镜镜片测试仪的右侧。

打开开关之后,仪器会自动进行自校准,当三个窗口都显示100%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测试了。

必须等到仪器校准完成之后才可以开始测量,否则测量数据不准确。

校准完成后可以开始测量,直接把要测量的眼镜镜片,墨镜镜片等放到仪器上面,测量数据即放即测,同时显示可见光。

4. 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

uv1800紫外分光光度计正确操作流程:

一、开机预热

1、打开仪器样品室盖板,拿出其中用于干燥的硅胶袋。确保样品室光路无物体阻挡。再关上样品室盖板。

2、打开仪器右侧下部电源开关,仪器即进入自检程序。自检过程中不得打开样品室盖板。

3、自检结束,再按仪器面板上的“F4”键,仪器即可切换至由电脑控制。

4、启动电脑,点击软件UV Probe, 出现对话框后,点击下部的“Connect”按钮。

二、样品准备

1、样品以适当的溶剂溶解。注意:不能用氯仿!因其可导致比色皿散架!二氯甲烷亦应慎用。常用溶剂为水及醇类。

2、测样前确认比色皿是玻璃的还是石英的?因玻璃在紫外区有吸收,作紫外光谱扫描要用石英比色皿,一般其上部标上“S”或“Q”的标志。

三、样品测定

1、在软件界面选择windows按钮,下拉,选择Spectrum按钮,点击,即出现光谱测量界面。

2、将样品的溶剂分别倒入两个比色皿中,加至比色皿约2/3的高度,再盖上方形比色皿顶盖(以免溶剂挥发而影响测定结果)。手持比色皿粗糙面(毛面),用擦镜纸轻轻擦净比色皿光面。

3、将两个比色皿放入样品室的比色皿架中。其中一个为参比架,一个为样品架(默认为靠外侧的比色皿架)。

4、在Spectrum界面单击Baseline,选定波长为800~200 nm, 启动基线校正操作。

5、Baseline操作结束,选择"Go To WL",在对话框中输入500 (nm)。点击确定。

6、再点击“Autozero”,以消除两个比色皿之间的误差。

7、拿出样品架的比色皿,加入待测样品至2/3高度。

8、点击“Start”。仪器即开始扫描光谱。

9、扫描结束,右侧窗口即可出现光谱图。一般要保持吸光度在0.1~1.0之间较为合适。如果样品太浓,稀释后再重新测定。调整横轴和纵轴到合适的范围。点击光谱图可查看相关的参数,如:吸收峰等。

10、点击“File”---“Save as”可保存当前的文件。

此处只介绍紫外光谱的测定方法。其它测量(如:光度定量测量、动力学等)详见说明书。

四、关机

1、测量完毕,将比色皿从样品池中取出。

2、 点击软件下部的按钮“Disconnect”,退出软件窗口。

3、关闭仪器右下侧的电源开关。

5. 分光光度计准确度

空白也有可能会吸收部分光的,因此需要调零,以扣除空白的影响,样品与空白间吸光值的差值才会与样品中被测物质含量成正比。一般来说超过1后OD与样品浓度就不成线性了。超过1说明透光率在10%以下,一般来说在分析仪器量程的头和尾准确度都较低。

100%-200%的用法,除了上面这种情况外,还有试验经常会用一定浓度的物质(不一定透明)作空白的,然后加另一种物质反应,可能生成透明的物质,透光率就大于100%,当然事先可能不确定,所以0-200%的测量范围很有用。提高试验效率,特别是杜绝浪费实验

6. 可见分光光度计校准规程

1.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开启比色皿暗箱盖,调节“0”电位器旋纽,使电表指针处于透光率(T)“0”位,预热约20分钟。 2.调节波长(λ)调节旋纽,选择需用的单色光波长。 3.调节灵敏度开关,选择适当的灵敏度。再用调“0”旋纽复校电表透光率“0”位。 4.将比色皿暗箱盖合上,将参比溶液(空白)推入光路,顺时针旋转“100%”电位器调节旋纽使电表指针处于透光率“100%”处。 5.按上述方式连续几次调整透光率“0”及“100”,直至不变,即可进行测定工作。 6.将校准溶液和待测溶液推入光路,读取校准溶液吸光度(A)值。 7.将待测溶液推入光路,读取待测溶液吸光度值。 8.根据校准溶液和待测溶液吸光度值及校准溶液浓度计算待测物浓度。

7. 可见分光光度计校准规范

开721-A分光光度计的开关,将比色池的盖子打开,通电20分钟使仪器预热。将波长旋至测定的波长。

将空白液、校准液或待测液放入比色池,将空白液置于光路中。

将开关置于T位,打开比色池盖子,用光量粗调和光量细调调节T为0.0,关上比色池盖子,调节T为100.0.将开关置于A,用消光调零调节A为0.0.重复步骤4和5.